
從冷眼旁觀到暖意共生:不止口號,亦是變革
什麼樣的紀錄片才是當下觀眾最急需看到的呢?
5月8日,藉由2025阿里大文娛商業春季雲釋出,優酷紀錄片上新了10部好內容,並提出了"人間溫度,不止紀錄"的新主張,將溫度敘事作為撬動行業變革的支點,著眼人間溫度、紀錄世界的深邃與柔軟的品牌理念和內容格局。《極境》《地球修復師》《同飲一江水·江湖菜館》《萬物經濟學(第二季)》《跟著科學家去旅行(第二季)》《詩美中華》《一城一味·南來北往》《一起吃大席》《新鮮市集》《我的機器人朋友》,從舌尖燙過的江湖、到冰川撞上熱血,再看科技中湧起人文憂思、鄉愁燉在大席……優酷記錄的是故事,更是藏在世間永珍裡的笑淚與溫暖。
過去十年,中國紀錄片行業經歷了一場靜默卻深刻的蛻變,紀錄片以其議題深度,在資訊碎片化時代成為青年群體的精神剛需。從《江湖菜館》掀起全民追看熱潮,到《奇妙之城》以創新視角詮釋城市人文魅力,紀錄片領域早已撕掉“小眾”“說教”的標籤,成為兼具文化價值與商業潛力的新賽道。

但繁榮之下,亦有隱憂。比如紀錄片行業中存在大量同質化的美食、歷史、地理型別的紀錄片,同一套模板,稍微調整一下拍攝主題,就能批次化製造一系列大同小異的作品。部分紀錄片在形式與內容上,固守成規,真實有餘,但趣味性與情感共鳴不足,淪為無人問津的科普宣傳片。
那麼,如何讓紀錄片創作更上一層樓,吸引更多人發掘到紀錄片的獨特魅力呢?今年,優酷紀錄片給出了一種非常新穎且準確的思路——讓紀錄片有溫度。只有有溫度的、貼近生活的、見微知著的真實,才是真正契合當下時代需求。能和觀眾產生共鳴的真實,也是紀錄片應該追求的“有溫度”的真實。
優酷想要實現的,是紀錄片從“冷記錄”向“暖共情”的正規化轉型,這一轉型打破了傳統紀錄片要求冷眼旁觀、客觀記錄的創作習慣,而是希望創作者同樣能夠置身事內,在記錄中實現與觀眾的情感共振。
片單解碼:遍觀天下事,重拾煙火氣
在優酷新片單中,溫度被具象為三重維度:自然探索的人文關懷、市井煙火的治癒力量、科技發展的人本思考。

《極境》透過探險家與藝人的雙重視角重構極地敘事——前者用理性的探索精神普及冰川融化的現象,後者以感性追問觸發觀眾共情,這種形式上的突破有效地縮短了自然環保問題這類宏大議題與個體體驗之間的距離。
這種“硬核科普+沉浸體驗”的敘事,既保留極地探訪的專業性,又以情緒共振打破環保議題的抽象化困境。

《地球修復師》同樣從藝人視角出發,帶領觀眾去了解“地球修復師”的工作。本片以技術理性為底,以趣味性為動力,強調環保這一行為本身的趣味性,帶領觀眾去看更多更有想象力的“生活垃圾”再生改造工作。

美食紀錄片領域,《同飲一江水·江湖菜館》繼續聚焦街頭市井、小巷弄堂裡的美食煙火氣。“江湖菜館”的主題天然自帶故事,自帶共情點——在這樣的菜館裡,美食不再是“烏托邦”的代名詞,而是城市化程序中體力勞動者的生存註腳。
這部紀錄片雖然聚焦的物件是菜館,但主題表達層面真正的野心卻是對“江湖”的呈現。

《萬物經濟學》第二季,薛兆豐依舊化身探訪者,將經濟學從象牙塔帶入百姓家:放棄“高大上”的人物和敘事,聚焦大時代中的小人物、熱話題,藉助經濟學家的視角理解當前眼花繚亂的經濟社會現象,揭秘背後執行發展規律的金鑰,增加民眾智識。
這也成為了節目最寶貴的意義— 關注日常生活,關照人生冷暖,讓經濟學為普通人所用。在經濟震盪的年景,努力成為飽含求知慾的觀眾提升自我、緩解焦慮的一劑良藥。

《跟著科學家去旅行》第二季借用“野外科考體驗”的形式,以中國科學院全球野外臺站為目的地,帶領大眾瞭解科學家的真實工作環境。科普類紀錄片一直以來的一大尷尬,就在於它們真實、客觀有餘而溫度不足。
該系列紀錄片側重的呈現重心,正在於打破這層束縛,當外部視角進入之後,我們能更清晰地看到科學家們的野外考察工作中,那些被忽視、被遮蔽的感性的一面。而要呈現有溫度的這一面,紀錄片無疑是最合適的載體。

此外,《詩美中華》集結文化學者重走李白、杜甫等詩人在蜀地的創作軌跡,運用數字技術復現詩詞誕生場景,探尋隱藏在日常生活裡的詩意;《一城一味·南來北往》橫跨南北16城,透過標誌性菜餚解碼地域飲食密碼,透過南北飲食差異展現城市溫度與魅力;《一起吃大席》聚焦鄉野宴俗文化,完整記錄流水席從食材籌備到宴飲禮儀的全過程,透過年輕視角觀察傳統習俗的現代轉型;《新鮮市集》以時空壓縮敘事追蹤食材極速流轉鏈,聚焦地理奇觀、特殊載體與市井人物三重維度,展現食材從原產地到菜市場12小時內的極速流轉,打造 “中國版食材地理大發現”;《我的機器人朋友》深入智慧製造前沿,給科技以溫柔,既呈現人機協作的技術突破,也探討人工智慧倫理邊界。
這份片單,清晰呈現了優酷對於紀錄片未來市場生態的洞察。再硬核、再有吸引力的專業知識,都需要找到合適的“翻譯者”來翻譯,讓觀眾看明白宏大敘事與自身個體微觀體驗之間的關聯。這種“翻譯者”的角色在這份片單中比比皆是,比如充當旁觀視角的嘉賓,比如能把經濟學原理轉述成市井經驗的學者。紀錄片要想能夠真正突破傳統的邊界,淬鍊重生,開闢出更廣闊、更具時代性的全新表達空間,就必須在真實性和情感性之間找到新的平衡點,要學會“翻譯”出那些具有煙火氣的元素。
所謂溫度,從來不意味著是對紀錄片真實性的犧牲,不意味無端的煽情。優酷紀錄片想要呈現的溫度,是可感、可知的溫度。在這10部新紀錄片裡,我們可以知道遠在千里之外的極地冰川融化與我們日常生活之間的關係;知道千年之前的古詩詞對今天我們的審美和文化究竟帶來了哪些影響;知道冷冰冰的經濟學知識背後的柴米油鹽醬醋茶;知道真實不僅僅是鏡頭中的、遠處的真實,而是有溫度的、天下同此涼熱的真實。
本文作者:海妖
點選文末“閱讀原文”觀看完整優酷紀錄片片單。


凹凸鏡DOC
ID:pjw-documentary
微博|豆瓣|知乎:@凹凸鏡DOC
推廣|合作|轉載 加微信☞zhanglaodong
放映|影迷群 加微信☞aotujingdoc
用影像和文字關心普通人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