飆9分,太好看了!能拍出這國產巔峰,真難得… 2025-05-11 16:53 烏鴉電影 曾有朋友問烏鴉:你有沒有認真算過,你們這個公眾號裡,最受讀者歡迎的,是哪種影視題材? 老實說,受歡迎的題材,瞬息萬變,就算已經寫了幾千篇推送,我們也不能百分百判斷… 但不受歡迎的題材,卻能鎖定:愛情。 不管是以前還是現在,無論大資料如何變更,對於愛情題材的影視,讀者大眾對於這類主題的評論和關注度,始終處於最低值… 這或許是因為,在壓力繁重的現實生活中,喜讀文字的讀者,早就看穿了愛情的不可確定性,轉向更實用的領域… 但烏鴉也認為,現今國產劇裡的愛情,需要為觀眾“不再相信愛情”的現狀,記上一個罪過… 然而,曾經的國產劇裡,可以堂而皇之地談論俗套的愛情: 《愛情寶典》 宋朝年間,杭州。 趙盼兒,是萬香樓的頭牌名妓。 來萬香樓裡消費的,十個有九個,都是為了看她唱首曲、跳支舞,能歌善舞、顧盼生姿的趙盼兒,是名副其實的頂流。 不僅業務能力一流,還是古道熱腸的俠女做派,眼裡揉不得沙子: 這天,姐妹被客人故意調戲刁難,趙盼兒為姐妹挺身而出,結果卻被押下大牢。 本想著平日裡結交的八方好友會來救她於水火,沒想到世態炎涼,蹲了快一個月的監獄,別說救了,連探望的人影都沒有。 直到姐妹帶著一個陌生女子,前來搭救:宋引章。 原來,這位宋引章也是一名歌女。 因為聽聞趙才藝俱佳,早就想結識作伴,直到聽說她為了姐妹身陷囹圄,當即決定出手相救。 趙盼兒感激涕零:千想萬想,沒想到是從未謀面的妹妹來救我,從此,我們就是結拜姐妹了! 偶然之下,趙盼兒認識了安秀才。 這位安秀才原本是路過此地,卻因為意外,丟失了全部家財; 因為能詩會賦,趙盼兒把他招進了團隊,給姐妹們作詞作曲…一來二去,趙盼兒喜歡上了安秀才。 安秀才喜歡的,卻是趙盼兒的好姐妹,宋引章… 年少出名的宋引章,每天都有名家大戶託著銀兩來請去表演,但旁人看她光鮮,她卻發愁:這世道,正經的賣藝,太難了! 想要賣藝不賣身,在權貴看來,不過是噱頭… 對於歌女而言,希望覓良人、尋歸宿,是最樸實不過的願望。 但沒多久,宋引章結識了一位青年才俊,隨他前往了汴梁。 沒想到,那所謂的才俊,卻是人面獸心:專門騙取年輕女人成婚,把她們帶離家鄉後,逼她們做妓接客… 得知訊息的趙盼兒,心急如焚,又心情微妙:一方面,宋引章曾對自己有恩,救自己於牢獄; 另一方面,如果把引章救回來,安秀才肯定會與她結婚,自己或許就此孤獨終老… 旁人都勸她:別去了… 但趙盼兒思忖片刻,便起身前往汴梁搭救、 她知道,這次出行,吉凶難測,但她義無反顧… 2002年,由樂珈彤、范冰冰、張靜初、袁泉等演員主演的國產電視劇《愛情寶典》播出,豆瓣9.0分,時至今日仍然口碑、評分不改。 有觀眾評價:內娛倒退的鐵證!顏值、演技、服化道全部線上,立意高、人設好,這才是現代人該編出來的古裝劇! 劇集一共26集,由五個小故事組成:《風箏誤》《救風塵》《賣油郎》《綠牡丹》《小棋士》 其中,《救風塵》、《綠牡丹》、《風箏誤》出自元、明雜劇經典,另外兩個故事《小棋士》、《賣油郎獨佔花魁》出自明清話本小說。 編劇鄒靜之,曾經的代表作家喻戶曉:《鐵齒銅牙紀曉嵐》《康熙微服私訪記》《傾城之戀》《五月槐花香》等等作品; 《鐵齒銅牙紀曉嵐》《康熙微服私訪記》《傾城之戀》 為了創作《愛情寶典》,他足足用了四年時間打磨劇本:選擇這些歷經幾百年的經典故事重新做新鮮的處理,目的一則要向更多的觀眾展示這些古代典籍的精妙之處; 二來是發掘這些典籍中的現實意義… 我們都知道,這20年來,我們的價值觀、觀影偏好、觀影偏好和判斷標準,早已經和這世界一樣,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一部二十多年前出品的電視劇,還以古代小說為範本改編,主題還是“愛情”的作品… 除了高顏值,憑什麼能夠經得住時間的洗禮,走到口味挑剔的中老年人面前? 這和那個時代,編劇只耕耘創作,不考慮以爆破淺薄情緒,藉此討好觀眾有關。 編劇鄒靜之 02年,人們對於千禧年的新鮮感,還在適應和摸索,對於20世紀的餘溫,仍然一心想蔓延開來。 比如,那時的國產劇裡,還未出現,以階級地位分配顏值道德的荒謬手段。 《風箏誤》裡,員外的親兒子頑皮不喜讀書,看著旁邊賞識天資聰穎的孤兒書童,心生憐憫,又感慨孩子質量的參差… 靈機一動:乾脆,收你為義子吧! 一旁的親兒子大少爺,眼皮也不抬一下:收為義子好啊,我還有個伴兒了呢! 長大後,養子想上京赴考,又不願再麻煩養父,大少爺一聽:你要是想去,我替你去和爹說,大不了,這錢我出了… 並非親手足的兄弟倆,在一個家裡,分享著同樣的資源… 成年後,學霸義子不出意外成為了狀元,學渣少爺專心做紈絝子弟… 兩人雖然在學習和思想上毫無相交,但卻同樣有著光明的未來。 細想想,這要放在現在的國產劇裡,光是老爺收養義子這一幕,就能使多少編劇夢迴印度種姓制度: 你一個臭要飯的孤兒,和我分一個爹?以後還不影響我的遺產分配嗎? 還想和我平起平坐,還配和我做伴兒? 《小棋士》裡,客棧老闆娘會為了入獄的年輕小夥子鳴不平、掉眼淚,儘管兩人只是萍水相逢; 《賣油郎》裡,淪落風塵的瑤琴,想起自己悲慘的身世,夜裡忍不住垂淚… 陪在一旁的丫鬟,看到小姐難過,也跟著抽泣:讓我陪你哭會兒吧…小姐別難過,總歸是有出路的… 要知道,現在的國產劇,尤其是古裝劇裡,“嫡庶尊卑有別”、“窮人就是矯情”這話,恨不得刻匾成碑列印在每個鏡頭畫面; 似乎這話一說,就能讓觀眾對接下來勾心鬥角的場面,集體高潮、提前站隊… 但在那時,編劇還願意放棄抓馬吸睛的戲碼,轉而賦予不同身份和階級的角色,道德的正當性、以善為驅導的敘事… 再看看如今,國產劇裡凡是出身寒微的人物,總是擔當著“賤人”的惡名,做盡“又蠢又壞”的勾當… 這再次說明了一個道理:思想觀念的進步和退步,從來不以年代變化而變化。 既不屑於挑撥輕薄的情緒,也絕不憚於表達齷齪和不堪的現實。 這就不得不提到,幾個故事裡,都存在的“妓女”形象。 和《夢華錄》裡的“雙潔戀”不同,劇裡的女性角色,不僅毫不避諱自己是妓女的身份,還能從中看到她們的勇敢和強悍、卑微和惆悵。 《救風塵》裡,客人霸凌在青樓裡的姐妹,趙盼兒好言相勸想著大事化小“給我個面子”,卻被客人指著鼻子罵“你個臭婊子有什麼面子!” 趙盼兒為了幫姐妹,翻臉硬懟:要走,我趙盼兒跟你走!你要是敢帶走我的姐妹,我就讓這萬香樓,處處濺血! 臺詞是殘忍真實的,人物是血性飽滿的,權力對底層群體的踐踏和凌辱,底層女性對惡勢力的反擊和吶喊,溢位螢幕… 《小棋士》裡,賣藝也賣身的紅拂姐姐,對棋藝如痴如醉。 以一敵四的棋盤,贏了銀子卻不在乎,直接給眾人分了; 聽到有人讓棋,她恨得牙根癢癢。 別人以為她下了賭注,心疼銀子,她卻說:錢算什麼?我恨的是他們的棋德!明明有才華,卻要為了私慾讓步,這難道不是欺世嗎? 她有一定的侷限性:因為看不慣男主角讓棋,動用關係把男主送進了大牢… 但又在和女主角的棋局中,感受到後者為了解救男主的熾熱決心,決定不再糾纏… 她刻薄、高傲,嘴裡說著“看不慣不尊重棋的人”,但看到男女主“憑棋寄意”時,內心卻被觸動。 她說:我紅拂雖不幸淪落風塵,但做人做事,從不肯落人一步… 劇中沒有交代,紅拂身處汙泥濁水的前因後果… 但她的處事和話語,卻不禁讓觀眾欣賞:即使是風塵女子,也能如此恃才傲物,在棋藝上巾幗不讓鬚眉,膽識和才藝均在資源優厚的男子之上; 又不免讓人惻隱:如今這絕佳的才藝,是她天賦異稟,還是她在意識到自己無助的處境之下,唯一的精神寄託? 趙盼兒被押進大牢,平日裡傾慕的客人朋友,都退避三舍。 從未謀面,只因為聽說她為姐妹出頭,就心生敬佩的宋引章,卻敢冒著得罪權貴的風險,前來營救; 在宋引章被囚禁時,趙盼兒冒著生命危險,在亡命之徒手裡,拼死救出宋,即使她們是微妙的“情敵”關係… 這難道不是girl helps girl的勵志故事嗎? 從主角到配角,無論是妓女、歌女還是女道士,都大方乾淨,聰慧、善良、有野心、有俠氣、有擔當、有見地; 除了嬌俏的皮囊,最令觀眾印象深刻的,是她們在風塵濁世之中的小瑕疵、小缺點、小慾望… 創作者賦予她們人格的高尚、靈魂的潔淨、絕望人生之中自救和互助的善念和善意,呈現出一種,豐滿、剔透的血肉感。 即使是一個俗套的故事,仍然能從中感受到緩慢又遞進、明快又清晰的溫情和立意。 《賣油郎》中,女主角瑤琴愛上了窮小子,把自己多年的積蓄,交給了愛人秦重。 老鴇知道後,生氣地跺腳:你這是倒貼! 瑤琴一揚眉:就是倒貼,就是最後被騙了,我也願意! 這樣的話,要是放在如今的國產劇裡,是免不了被觀眾掛在熱搜上連罵三天,罪該萬死的戀愛腦行為了… 不可否認,在感情關係裡,趨利避害的做法,無可厚非; 這或許也是年輕人們在經過了前人無數慘痛經歷後,提倡大家“清醒”的根本原因。 可是在《愛情寶典》中,瑤琴經歷了被騙淪落風塵,經歷了前半生的孤苦無望,仍然敢於說出“就是倒貼,我也願意”,這又何嘗不是一種,敢愛敢恨? 勇敢地墮入愛河,深知代價也依舊前往,不也是一種清醒嗎? 所以,當我們看到,對瑤琴心生愛慕的窮小子賣油郎秦重,足足攢了兩年多的銀子,就為了能和她共度一晚… 等到這晚來臨,秦重就在床邊看著瑤琴,什麼也不幹… 當落難的瑤琴自棄:我已是殘花敗柳… 秦重長嘆一句:這人間世道,哪裡是一個小女子所能擔待得了的,我看小姐,如天上明月,至純至潔… 當我看到,瑤琴把畢生積蓄交付秦重,叮囑他不要欺騙自己,秦重抱著她:請你放心,我想,這人世間,並不全然是那般,悲苦無望的… 當看到兩個千瘡百孔又至情至性的生命,繞過命運的千山萬水和重巒疊嶂,在岸邊扶持相擁,細說這一路的風塵僕僕… 當我們意識到,所有的愛情,不過是兩個滿身傷痕的人,竭力互相救贖… 觀眾自然,就會原諒這個俗套的故事,更會原諒這些俗氣又美滿的大團圓結局。 這種早已被拋棄的“純愛”敘事,在當下務實的、高效的、永遠正確的,價值觀高於情感關係刻畫的國產劇面前,是那麼天真,那麼不合時宜,又是那麼難能可貴… 而像《愛情寶典》這樣的小製作,即使通篇都是可預見結局的故事,仍然被人懷念… 或許是因為,它花了太多心思,去構設和鋪陳,渾濁又清澈的琉璃世間、蒼茫大千的芸芸眾生… 老實說,不是烏鴉硬要把以前的國產劇和現在的國產劇,作對比和拉踩… 我也明白,當下的戲劇創作,所遭受的困難和掣肘,有多麼強大… 但作為觀眾,在如今難以名狀的糠物面前,總會忍不住想念以前的細糠… 希望那些雋永的、恆常的故事,會有重新被認真演繹的一天… 點選下方卡片關注我 點亮“ ”,好懷念以前的細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