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hoto by Unsplash
我在大二的時候轉入了上外的英語專業,一是感覺自己對教育技術不太感興趣也不考慮未來在這方面擇業。其次也想充分利用上外強勢專業的優勢,加上自己對英語很有興趣就勇敢轉專業了。
同時我也選修了區域國別專業,當時就又在考慮未來申請留學會比較有優勢,而不會被語言專業限制。後來也確實證明了轉專業對績點的幫助很大。
當時也考慮過參見保研,但是保研的話就可能專業上比較受限。大三大四在外實習的時候也親身體會到了就業環境,作為純文科未來的選擇可能確實會比較受限,出國轉專業讀研會對自己未來發展有好處。

實習公司外景
我很喜歡英國的文化氛圍,在留學計劃中最開始是偏好英國的。但是在慢慢了解訊息之後,發現可美國留學的價效比會更高一點。不僅是在學習選擇上,美國能選的高校數量更多。其次美國跨專業學生更友好一些。
在學姐的推薦,認識了竹盟,和璐姐的諮詢過程中受益特別多。籌備過程中也接觸了大大小小很多家留學機構,大多數推薦的方向還是教育專業比較多。後續正式申請的時候選擇了MPP和MPA,也是考慮到留美工作和回國兩手準備。

申請季照片
在大三年級的二月,我已經出雅思成績了。在大三的暑假和璐姐諮詢之後對於整個申請的流程和細節有了一個更清晰的認知。
包括怎麼查具體的錄取資料,如何去根據自己的情況定位。再到如何查詢有效的學校專案資訊,針對每個專案點關鍵的具體內容到底是那些等等方面璐姐指導了我很多。
輔助DIY申請的期間,我的GRE成績也出來了,但是分數並沒有特別理想出分是322。這時候我面臨時間緊迫的情況下,是繼續專攻GRE還是去申請實習。經過璐姐的分析,當前知名公司的實習經驗對申請的助力會更大一點。

實習公司圖片
之後在申請季補充了兩段實習經歷,一段是在內資管理諮詢公司,另一段是在益普索兩份實習崗位都是PTA。這兩段工作非常幸運的接觸和參與了很多專案,包括電商,生鮮,快消行業。
在實踐中也有考慮申請BA專業,但是在自我分析定位的時候也發現了,自身經歷對於BA專業申請上其實也不充足。最終定校上八所學校也只選擇了申請南加大的BA專業。更多的申請策略上還是把重點放在了MPP和MPA上。

申請季照片
關於申請公共關係的文書。聯絡到“政策”上,在寫文書的過程中,意外的發覺自己也能發掘相關的經歷。因為我自己老家在內蒙古自治區,所以我從小到大其實跟“政策”接觸非常多,包括少數民族自治區政策相關的,教育政策比如說會有一些高考加分之類的。

實習公司外景
其實我自己以前沒有意識到這些大大小小的政策對我的影響會這麼強烈。寫文書過程中,我也有過顧慮,寫這個方面會不會被判定為不公平或者歧視之類的。璐姐也是幫我解開了困擾,只要在文書中提出問題後能給出一個解決方案的話,這個話題是完全可以寫的。
我也沒給出特別具體的解決方案,但是我覺得不管是商業分析或者是政策分析來講現在這個時代資料是非常關鍵的參考。我在文書裡面提到,資料肯定是要成為未來解決方案中的一環。要使得決策的基礎儘可能公平化,不要基於一些有偏見的資料做決策。

申請季準備資料
關於找推薦信想分享的經驗是——大膽去找。大多數情況下,推薦信都是大家自己寫好,然後去找老師簽字。導師那邊需要做的並不是很多,基本準則就是禮貌的聯絡導師。
我本來一開始想找我的一個學業導師,但是這為導師沒有直接帶過我任何的專案,也沒有教過我上課。但是我和這位老師聯絡比較多,老師對我也很瞭解。
可是璐姐建議我說,這為老師沒有和我有過這professional的接觸,所以由這為導師署名的推薦信對於院方來講可信度,和參考度沒有那麼高。所以我又聯絡了曾經帶我上過課的老師來撰寫推薦信。

申請季準備資料
回想申請季的點點滴滴,最辛苦的點應該就是時間線上開始得有些晚。具體文書大概是10月份才開始寫,導致後續工作的日常都是在趕工的狀態。大多數材料都是趕著DDL踩點提交。

offer展示
白天去實習,然後晚上回來趕文書。目前是比較偏好卡梅隆的OFFER。我錄的是DA的track,它有一個對資料分析的具體的細分方向。關於DA的專業能力補充,也是我認為在未來求職中所需要的。
當然我也很期待即將到來的全新留學生活,希望我的申請經歷,可以給或許現在還在迷茫探索的朋友們一些參考和幫助。大家請一起面對未來勇敢前行吧!
注:文章來自Jennifer,編輯Агата記錄整理。本文觀點與本公眾號立場無關。

竹盟Edu是由北美十四年,耶魯大學的熊貓君創立的留學工作室,主要提供文書,申請,面試輔導,套磁輔導,雅思課程等服務。如果你有如何關於留學方面的疑問,歡迎新增小助手微信,我們為你出謀劃策~

竹盟小助手
-學員故事回顧-
*更多學員故事請在公眾號選單欄點選【學員故事】,【錄取捷報】檢視。
*更多團隊介紹請點選選單欄【關於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