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規
金標委:開展兩項資料相關的行業標準投票工作
【政策影響】兩項標準分別為央行科技司申報的《金融資料應用建模指南(送審稿)》和《金融資料中心智慧運維規範(徵求意見稿)》,均與資料相關。2024年5月,全國資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批覆籌建,負責資料資源、資料技術、資料流通、智慧城市、數字化轉型等基礎通用標準,以及支撐資料流通利用的資料基礎設施標準和保障資料流通利用的安全標準制修訂工作。12月,工信部成立人工智慧標準化技術委員會,負責人工智慧評估測試、運營運維、資料集、基礎硬體、軟體平臺、大模型、應用成熟度、應用開發管理、人工智慧風險等領域行業標準制修訂工作。資料資源的規範管理和使用越來越受到監管單位重視,各經營機構也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也著重推進了內部資料資源的整合工作,包括建立健全資料治理框架,實施資料分類分級管理,提升資料質量,深入推動資料和業務的融合程度,以及加強資料合規管理。兩份檔案則更具有前瞻性地為經營機構推進資料應用和運維提供了可參考的標準,有助於經營機構進一步提高資料價值,行業資料管理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行業動態
東吳證券:釋出智慧投顧專案“東吳之聲”
【點評】2023年5月,東吳證券正式啟動AI戰略,探索證券大模型的應用場景,其研發的“秀財大模型”成為境內證券行業首家完成自主智慧財產權自研大模型訓練,並完成演算法備案的證券公司。圍繞秀財大模型,東吳證券規劃了AI對話(AI Chat)、智慧BI(AI Coding)、智慧體(AI Agent)、增強搜尋(AI RAG)四大AI應用正規化。“東吳之聲”就是東吳證券基於自研大模型打造的一站式資訊和AI投顧服務平臺,具有多項AI能力:AI盤中寶即時篩選優質個股並推送買賣訊號;AI說漲停即時捕捉漲停個股,結合財務資料、政策利好與行業趨勢,多維度解析漲停原因;AI盈組合基於大模型診股結果優中選優,推薦股票組合。“東吳之聲”上線測試的一個月內取得了15.8%的收益,充分展現了AI的投資潛力,也體現了東吳證券在AI技術應用的實力和創新能力。
隨著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和投資者需求的個性化變化,經營機構需要不斷創新和升級服務以保持競爭力,而AI專案的推出,使經營機構的服務更加智慧化和個性化,有助於降低運營成本並提高客戶粘性。在發展人工智慧技術的過程中,經營機構一方面要注意技術發展面臨的問題,包括演算法準確性和最佳化工作,資料安全和客戶隱私保護,技術系統穩定性;另一方面還要注意成本問題,包括演算法研發、系統建設、資料管理等前期研發與長期運維的成本,投產後的營銷以及使用者留存成本,新技術應用的合規成本問題等。
海通證券:上線e海智研v2.0
【點評】此次升級後的一站式投研綜合服務平臺e海智研v2.0覆蓋全投研鏈路,上線政策研究、投資研究、產業研究、AI投研和運營管理等功能;上線公募基金評價和基金研究功能,提供一站式基金穿透分析、多維度的基金績效分析與排名對比,實現模型評價數字化;豐富視覺化元件使複雜的投研成果更加直觀。儘管由於發展戰略、資源稟賦差異導致經營機構之間的數字化轉型進度不同,但隨著技術成果的逐步落地,技術水平將逐漸進入平臺期,技術差異逐漸縮小,高服務質量在獲客、展業過程中將愈發重要,更加考驗經營機構的研究、投資等專業能力以及使用技術手段最佳化服務流程和提高服務效率的業技融合能力。
環球Fintech
瑞士金融市場監管局:釋出人工智慧風險管理指南
【主要內容】2024年12月23日,瑞士金融市場監管局FINMA釋出使用人工智慧時的治理和風險管理指南。指南指出人工智慧在金融領域快速應用帶來諸多風險,如運營風險(包括模型風險、缺乏穩健性等)、資料相關風險、IT 和網路風險、第三方依賴性及法律和聲譽風險。監管中發現大多數金融機構處於發展初期,治理和風險管理結構仍在建立。FINMA提醒受監管機構對人工智慧帶來的風險進行識別、評估、管理和監控,並提供相應措施資訊。此舉旨在加強金融中心聲譽,幫助機構透過投資明確業務戰略、良好風險文化和治理及主動風險管理,在變化環境中持續保護業務模式免受風險。
坦尚尼亞央行:首次開放金融科技沙盒申請
【主要內容】坦尚尼亞央行銀行(BOT)於2024年11月28日宣佈將開放其金融科技(FinTech)監管沙盒程式,以促進金融領域的技術和創新,第一個申請視窗開放時間為2025年1月2日至22日。該沙盒根據坦尚尼亞銀行2024年釋出的金融科技監管沙盒條例(Fintech Regulatory Sandbox Regulations)運作,旨在建立一個受控環境,讓新的金融產品和服務可以在全面監管之前進行測試。
深入分析詳見內參版,如需訂閱,請聯絡[email protected]

聲 明
本報告由華銳研究所提供,所載內容反映的是截至報告發表日的判斷,如所載內容出現變動,我們將及時補充、修訂或更新內容及觀點。本報告版權屬於華銳研究所,如需引用本文,請明確註明引自華銳研究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