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3年時,三星仍為全球領導供應商,份額達到全球45%,LGD、京東方、維信諾、深天馬緊隨其後,份額在9%-12%,整體呈現“一超多強”的局面。至於劉自鴻不捨不棄的柔性屏手機產品,更是魔幻的存在,銷量資料始終雲裡霧裡,市場評價拉胯,做工粗糙,故障率高,還成功把手機巨頭變成了自己的競爭對手,自己甩手丟掉了合作談判的可能。三星在2024 Q3憑藉Galaxy Z Fold6/Flip6系列,重奪全球51.2%的摺疊屏手機份額;華為Mate XT非凡大師釋出後,“聖旨三摺疊”的長尾熱度到現在都一直不減。在供應鏈和零售終端反覆橫跳的劉自鴻,論錢只有不到100億人民幣,論技術又不具備行業唯一性,2019年螢幕良率只有36%,直到破產也只錄得17億多的營收,在巨頭雲集的戰場上拿什麼拼?今年5月30日,許久沒有發聲的劉自鴻在個人微博轉發了一條公開信,標題是《關於柔宇歷史若干不實言論的澄清》,對當時的社會議論、質疑都做了回應,大意是:柔宇技術原創,依然先進;已經合作數百家行業客戶,市場仍在培育中;公司仍在積極經營。回應沒有打消任何質疑,因為5月15日深圳市中院就受理了柔宇職工債權人對柔宇三家公司的破產清算申請,並在6月6日指定了律師事務所。這條微博也是劉自鴻最後一條動態,真的是嘴硬。更讓人唏噓的是,無數次可以自救的機會,都被劉自鴻給放棄了。其實柔宇很早就與華為、小米、OPPO、vivo、中興等頭部手機廠商進行接觸。有離職員工稱,某手機品牌曾希望以150美金一片的價格購買柔宇的摺疊螢幕,但劉自鴻堅持500美金一片,最終價格沒談攏,結果可想而知。劉自鴻還曾多次在公司內外闡述,柔宇是和特斯拉一樣的創新公司,必須只做摺疊屏,不涉及直板螢幕市場。既不肯做直板螢幕,也不接受市場給出的合作價格,他放棄了所有利用產能的機會。眼看著產能嚴重浪費,又拿不出合格的產品回血,藏不住的虧損與負債,柔宇從2020年開始傳出資金鍊斷裂的訊息,有人甚至說它是“騙子公司”。毫不意外地,整個一級資本市場都對它敬而遠之。2019年柔宇又試圖衝擊納斯達克,劉自鴻不認可券商給出的30億美元的估值(低於E+輪估值50億美元),甚至沒有經過股東會或董事會的表決,自行否決了低估值發行的方案。再後來,深圳市政府出於挽救產業的目的,曾組織專業機構對柔宇的產線進行考核評估,討論柔宇的出路。當時有投資方丟擲橄欖枝,最終也被劉自鴻拒絕,他認為這是趁火打劫,不是雪中送炭,“柔宇後期最有可能拿錢的一次機會”也破滅了。華為在2020年釋出了Mate Xs,改進了摺疊機制,提升了耐用性,在2021年釋出的Mate X2引入內折設計。三星以每年一款型號的速度,不斷推進著Galaxy Z Fold機型。2023年全球摺疊屏手機出貨量為1860萬部,其中國內出貨量680萬部,整個行業千帆競渡,百舸爭流。除了債權人和討說法的員工,沒人再關心柔宇科技的出路。回過頭看,柔宇的死充滿了戲劇性,可笑也可悲。一位天才式的人物創業,從技術出發,最終死於對技術的固執,全然不顧他身處的行業是怎樣一幅景象,在風雲變幻的行業週期裡,他也沒抓住適合他的機會。《天龍八部》裡,慕容復善用斗轉星移大法,又精通百家武學,卻被一個虛無縹緲的復國目標所困,在武林中屢屢挫敗,落得眾叛親離的下場,最終心智失常。潮電智庫董事長孫燕飈就曾評價稱:“劉自鴻是一個有夢想的科學家,但是他不是一個成功的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