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下一步該如何操作?

首先我們必須要宣告:本文只為分析用,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按此操作,風險自擔。
很多股民應該有感受,最近一段時間,股市指數漲的很好,但是絕大多數人都沒怎麼賺錢,因為這波行情主要是由銀行股帶動的,絕大多數股票並沒有跟著上漲。
目前,上證指數已經突破箱體,走勢非常好看,大有向前期高點邁進的趨勢。
我也看了很多關於股市方面的分析,絕大多數人認為這個位置的風險比較大,應當適當減倉,甚至清倉。但我認為,這極有可能是慢牛啟動了。
中國的股市向來都是暴漲暴跌的,從來沒有慢牛的說法。但是,我認為這一次不一樣,這次極有可能是慢牛行情,而且這個行情可能會延續很久。
為什麼這麼說?
因為我認為這次的股市完全是國家隊在主導的,而且從國家層面上來說,也需要“慢牛”來穩定住經濟。
想要理解這點,我們就需要解決三個問題:
第一,為什麼要拉銀行股?
第二,絕大多數股票為什麼不跟漲?
第三,下一步該如何操作?
關於為什麼要拉銀行股的問題,我們在《股市還有很多的機會》這篇文章中已經有過詳細的論述:銀行股裡面的大股東幾乎都是國家隊,而且持股比例非常高,所以只需要極少量的資金就能把銀行股拉起來。
我們以最近漲幅非常猛的工商銀行為例:工商銀行的前三大股東持有股份達到90%,前十大股東持股比例達到95.66%。
這十大股東里面除了國家隊就是被動基金(滬深300、上證50等),這些股東基本是不會賣的。
還有,您要知道,發行上證50、滬深300指數基金的可不只有上圖中的那些基金,還有很多,只不過那些基金的規模相對比較小,持股比例在十大股東之外沒有公開出來而已。
根據公開的資料,僅僅是上證50指數基金就有20多隻、滬深300指數基金也有10幾隻,這些基金為了追蹤指數,也持有了一定量工商銀行的股份。就算這些基金每個持有工商銀行的股份為0.05%,那麼加起來也有1-2個點。
這樣算下來,工商銀行真正流通的股份可能2個點都不到。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工商銀行每天的換手率和成交額——正常情況下,工商銀行每天的換手率也就在0.2%左右,成交額在50億左右,最高成交額也就167億(那還是2015年股災的時候為了拉動指數導致的)。
我可以毫不誇張的說,只要給我50億,加上跟風資金,我就能把市值2萬多億的工商銀行拉漲停。
問題就來了:銀行的走牛到底是不是國家隊在拉的?如果是,國家隊為什麼要拉銀行股?

到底是不是國家隊拉的,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其他機構是不敢輕易拉銀行股的。
為什麼?
因為銀行股本來就是國家隊用來調控股市的,如果其他機構想要透過拉高銀行股控制股市的走勢,那麼國家隊分分鐘就能弄死你——工商銀行市值2.77萬億,國家隊持有的金額可能就達到2萬億以上,如果你敢拉銀行股操控股市,那麼國家隊就可以不限量的拋售自己持有的股份,誰能有那麼多錢吃下國家隊的股份?
銀行板塊漲成這樣子,只有兩種可能:
第一,就是國家隊自己拉起來的;
第二,如果是非國家隊的機構拉起來的,那也是得到了“上面”的默許,否則沒有機構敢這麼拉銀行股。
不管是哪種都說明國家層面是希望透過拉昇銀行來帶動指數的上漲的——整個A股的市值在100萬億左右,而銀行板塊的市值就達到了10萬億,拉銀行股很容易就能帶動股指的上漲。
這時又產生一個問題:國家隊為什麼希望股指上漲?
我就可以這麼說,如果不拉高股指,我們的股市極有可能又會開啟暴跌模式了——國家隊不斷的拉銀行股抬高股指,還有那麼多股票不跟漲,你說如果不拉股指會發生什麼?
現在的經濟形勢之差遠超很多人想象。
很多人有穩定的工作和收入,由於“倖存者偏差”,感受不到經濟有多差。但是,我能感受到,而且我的這種感受比很多人都要真切。
絕大多數人從事的是某個行業,他們只對自己行業的經濟形勢有比較深的感受,但是我不一樣,我是搞自媒體的,經濟形勢的好壞直接在廣告上就能體現出來——經濟形勢好的時候,投資、消費、理財型的客戶都找我發廣告,只不過由於投資和理財風險相對較大,輕易我不接而已。
你知道我現在面臨的是什麼狀況嗎?
前幾年,我寫文章的速度跟不上廣告的速度,但是今年幾乎所有的廣告都沒有了。投資、理財類的廣告幾乎完全看不見了,即使是消費類的廣告也極為罕見,只有幾個合作多年的客戶還在投,而且價格已經低到幾乎不能再低的地步了(聊勝於無的那種)。
事實上,不僅僅是我,大家也可以去看看其他的號主,他們幾乎也都沒有什麼廣告了,絕大多數都是靠“帶貨”生存的。有些號主甚至已經停更,另尋他路了。
現在大家知道經濟形勢到底有多差了吧?也能理解為什麼指數漲很高,但是絕大多數股票不跟漲了吧?
可以想象,如果國家隊不拉指數,那麼股市不知道會跌成什麼樣子了。
拉指數其實就是在穩定股市,穩定股市其實就是為了不讓股市進一步拖累經濟——經濟形勢本來就不好,如果股市再下跌,那麼會讓經濟雪上加霜。
那麼,接下來還會繼續拉指數嗎?
我認為,還會的。因為以目前這個經濟形勢來看,只要不拉指數,股市極有可能就繼續下跌,只有持續不斷的拉指數,才能讓絕大多數股票穩定住——只要指數還在漲,那麼股市裡的拋壓就會減少很多(指數在漲,很多人持有的股票沒有漲,他就會捨不得賣,期待“補漲”,這樣一來,拋售的壓力就會小很多)。
最重要的問題來了:下一步該如何操作?
既然還要拉指數,那麼就只有兩種可能了。
第一,繼續拉銀行股;
前面我們說了,銀行股國家隊的持股比例非常高,只需要極少量的資金就能把它們拉起來,這是國家隊付出代價最小的方式。
或許有人有疑問:銀行股已經漲那麼高了,還會繼續拉嗎?
我只能說,沒有什麼比經濟更重要的,只要能穩定住經濟,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
第二,拉其它滯漲板塊的龍頭股。
現在指數在上漲,但是絕大多數板塊都沒有跟漲,包括煤炭、光伏、建築、科技、白酒等,還都沒有追上指數的漲幅。
但是,這些板塊國家隊持股的比例相對較低,如果拉這些板塊,那麼需要的資金量肯定會很多,即使國家隊也未必有那個能力,除非央行直接下場買股票。
這個時候,怎麼辦?
只能拉龍頭股,而且要市值非常大的那種,否則帶不動板塊指數的上漲,更不要說股指了。
我現在的操作是:
第一,銀行板塊已經漲得太高了,即使它依舊可能會上漲,但是我覺得那個不確定性太高了,不碰;
第二,在那些滯漲的板塊裡面選擇業績穩定、市值巨大(500億以下一概不考慮,優先考慮那些2000億以上市值的股票)、真正流通股比較低的國企(只有那樣才能用最小的代價拉起來)。
最後,再次宣告:本文只為分析用,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按此操作,風險自擔。
—–全文到此為止。如果您想看到更多的原創文章,請點選下面的公眾號名片,關注即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