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識其貌不揚,再見終生難忘

出多倫多時車開得非常辛苦,這個城市的擁堵程度真的不是吹的,讓在華盛頓、紐約、波士頓開車都不打怵的我,都忍不住時不時地吐髒話了,而且這一天開車的人並不是我,讓人frustrating的程度可以想象,唯一的好處是讓我有機會隔著GLC的天窗,最後拍下CN Tower的美麗影像。
再見了,多倫多。
出了城區,車開得就順當多了,而且離城市越遠,開車的人越守規矩,時時讓我忍不住想起在德國開車的日子,超車的人會自動開左道,超越後馬上回到右道,而不是像在美國,經常遇到老爺一般慢慢開在左道擋住後面一長溜車的TMD深井冰司機……
我又吐髒話了。
多倫多到渥太華的一路,我常常感嘆:難道這就是加拿大的高速?因為快到渥太華了,車依舊很少,比起美國的洲際高速,不知要輕鬆好開多少倍。
只是開了四個小時多點,進入渥太華市區時,再度重啟堵車模式……
唉,嘆氣,城市的交通啊。
租的Airbnb據稱離市中心很近,沒想到的是,開到附近社群卻發現周圍其貌不揚,第一印象可以說很差,市容一般不說,和世界最乾淨的城市之一的傳說似乎完全不匹配嘛。
只是,我已經去過世界上的很多地方了,並不會因為城市的第一印象而急於做結論。
不過讓我驚訝的是,開車經過的每個路口都有無家可歸的人向紅燈前停下的車輛行乞,走到超市一路上也遇到不少,但只要你說沒有現金(不是假話),他們會很友好送一句「祝你有個美好的晚上」後閃開放行,讓我開始的戒心和恐懼瞬間無形。
也是生存的一種方式對吧,這世界本就多種多樣,不是每個人都願意像我們這樣被物質所累的。
沒想到第二天看到的一切,卻徹底顛覆了我對這個城市的印象。
從租房走到Notre Dame Cathedral只要十分鐘,展現在我眼前的一切,瞬間變成了大都市的華麗和厚重,正好趕上大教堂開門,走進去瞬間被震撼……
這裡不要門票,但趕緊還是捐了20美元,只覺得這是right thing to do
渥太華有128外國領事館,美國領館居然這麼大,只是這建築怎麼看怎麼有點滑稽,現代的窗戶,不倫不類的舊頂,不知是什麼風格,後來才發現這是背面,正面依舊毫無特色,只是看起來正常了不少,依舊乏善可陳。

美國大使館背面

科威特使館
National Gallery of Canada前的大蜘蛛雕塑
議會山莊和衛兵換崗表演
運河閘門和船遊
作為加拿大的聯邦首都,渥太華位於安大略省東南部,渥太華河南岸,多倫多以東400公里,蒙特利爾以西190公里,為加拿大第四大城市,市區人口是934,243人,首都圈地區是1,323,783人(根據2016年人口普查),面積2,779平方公里。1826926日渥太華以「Bytown」之名建立,其最著名的市場至今用Baytown Market命名,185011日這裡合併為一個城鎮,185511日以「渥太華」之名取代,並不斷髮展成為加拿大的政治和工業技術中心。根據美世諮詢的排名,渥太華是北美生活品質第一的城市,同時也是加拿大第二乾淨的城市和全球第三乾淨的城市(這裡值得註腳的是,我真不覺得這裡有多幹淨,也許最中心地帶不錯),渥太華連續被聯合國評為10個最適宜人類居住的城市之一。
ByMarket,有來自世界各地很多風格的食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