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場,是一個充滿故事的地方。它既是旅程的起點,也是無數奇遇的舞臺。每天,成千上萬的旅客從這裡出發,帶著各自的夢想、期待,甚至一點點緊張,飛往世界的各個角落。
機場不僅僅是一箇中轉站,它更像是一個微縮的世界——在這裡,你可以看到文化的碰撞、人性的展現,甚至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小插曲”。
1
中國夫婦入境澳洲,海關開箱發現“詭異”電飯煲
那是一個忙碌的早晨,悉尼國際機場的入境大廳裡,人潮湧動,彷彿整個世界都在這裡交匯。各國旅客拖著行李箱,匆匆走過,臉上寫滿了疲憊、興奮或是茫然。
在這人群中,一對中國夫婦正在其中——他們不僅行李多,表情還帶著一絲緊張和期待。顯然,這是他們第一次踏上澳洲的土地。

然而,他們的澳洲之旅還沒正式開始,就遭遇了一點“小插曲”。當他們的行李透過海關掃描器時,螢幕上顯示的影像顯現出一些不尋常的東西,看起來圓圓的,還有夾層,像是一個電飯煲。

於是,海關人員開始仔細檢查他們的行李,目光集中在那個電飯煲上。蓋子輕輕一掀,工作人員立刻看到,電飯煲內部並不是平常的米飯鍋,而是被填滿了大量的生薑。

是的,生薑!這麼多的生薑看起來可不像是為了煮飯,畢竟生薑在澳洲價格還是貴一些。
但這還只是“冰山一角”。隨著行李的進一步檢查,更多的“驚喜”被一一揭開:超量的香菸、未申報的藥物,還有各種需要特別申報的食品和乾貨…



最讓人哭笑不得的是,這對夫婦身上還帶著大量的入境申報卡,但卻一張都沒填。彷彿他們覺得,只要不寫,海關就看不見他們帶了什麼嗎?
然而,現實總是比想象更骨感。最終,這對夫婦因為攜帶大量違禁物品,被處以360澳元的罰款,外加286澳元的走私稅,總共罰款646.11澳元。
2
一個沾滿了油的塑膠袋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前幾年那部爆火的電視劇《開端》,男女主角在一次次的迴圈中,終於發現炸彈竟然藏在一個鍋裡。從那以後,很多人對高壓鍋、電飯煲這類廚房用具都產生了“心理陰影”,總覺得它們隨時可能變身成什麼危險物品。不過,比起劇裡的高壓鍋炸彈,這對夫婦的電飯煲裡好歹只有生薑,雖然違反了規定,但至少不會“砰”地一聲炸開。

然而,海關人員的“驚險日常”可遠不止於此。
在澳洲的《邊境安全》(Border Security Australia)節目中,一位中國大媽勇闖澳洲的經歷被詳細記錄下來。
她在入境時,行李箱被海關檢查,結果發現裡面裝滿了違禁品。而其中一袋特別的物品更是讓海關人員繃不住了,場面既尷尬又搞笑。
眾所周知,中國人對美食的熱愛是刻在骨子裡的,尤其是我們擁有八大菜系,走到哪兒都離不開“吃”這個字。這位大媽顯然也不例外,她的行李箱裡首先“亮相”的,就是一袋醃製的筍。

素包子:

醃製醬菜:

值得一提的是,澳洲海關對種子的管控堪稱“鐵面無私”,這背後有著深刻的原因。為了保護本國的農業生態系統,防止外來物種的“入侵大戲”上演,任何種子都被列為嚴格禁止攜帶的物品。
外來種子可能攜帶病蟲害,或者與本地植物“搶地盤”,破壞生態平衡,甚至對農業生產造成嚴重影響。更糟糕的是,一些外來植物可能會在澳洲的土地上“放飛自我”,瘋狂生長,最終成為入侵物種,威脅當地的生物多樣性。可以說,每一粒種子都可能是一場生態災難的“導火索”。
然而,這位大媽顯然沒有意識到這些規定的重要性。她的行李箱裡,除了那袋讓人哭笑不得的醃筍,還藏著一大袋種子。這些種子被小心翼翼地包裹著,彷彿是她對澳洲生活的另一種“期待”——只不過,這種“期待”在海關眼裡,卻是一個潛在的生態威脅。

下面這個就更是重磅了,大家看看能看出這是啥嗎?
這個袋子不僅看上去髒髒的,還沾了很多黃黃的不明液體,海關也很疑惑,就問這是什麼。

大媽英文也不好啊,只是指著鞋子說:“澳大利亞的,澳大利亞的(買的)”
結果海關沒聽明白,還將大媽的話誤會成diarrhea(腹瀉),臉都嚇白了,趕緊呼叫同事支援,“可以趕緊再給我一個包嗎??還有兩隻乾淨的手套!!!”估計心理陰影不輕……

最後大媽也是難逃罰款,交了錢才被放走。
3
華人大叔破口大罵
在機場海關,最讓人頭疼的,不是那些帶了違禁品的人,而是那些帶了違禁品還理直氣壯、橫行霸道的主兒。下面咱們要講的這位華人大叔,就是這類“狠角色”中的典型代表。
故事發生在悉尼機場,海關官員像往常一樣攔下了一名旅客進行檢查。這位身穿藍色T恤的華人大叔,看起來普普通通,但他的行李箱卻“大有乾坤”。海關工作人員一掃描,立馬發現了問題——箱子裡明顯有違禁品,而且重量高達15公斤!這是什麼概念?一個國際標準托執行李的重量才23公斤,這位大叔的行李裡,幾乎一半都是“違禁品大禮包”。

一聽到要開箱檢查,這位大叔瞬間“炸毛”了。他不僅拒絕交出行李鎖的鑰匙,還反覆強調自己是澳洲公民,彷彿這句話能讓他豁免一切檢查。

海關人員無奈,只能拿出大剪刀,“咔嚓”一聲,直接把鎖給剪了。這下,大叔更不淡定了,髒話連篇,差點把海關人員氣得直接叫聯邦警察來“鎮場子”。

開啟箱子一看,裡面的“精彩”程度簡直讓人歎為觀止。葡萄乾、糖果、草莓醬……各種食品塞得滿滿當當,彷彿他是來澳洲開雜貨店的。面對海關的質問,大叔理直氣壯地表示:“這些東西在中國海關都檢查過了,沒問題!”
顯然,他完全沒搞明白,澳洲海關和中國海關是兩個完全不同的系統。在中國能帶出境的東西,在澳洲未必能帶進來。
更讓人無語的是,這位大叔不僅不配合,還當場飆出一句髒話,直接表示“澳洲啥也不是”。這種“霸氣側漏”的態度,連見多識廣的海關工作人員都驚呆了。

再看看他的入境申報表,空空如也,啥也沒填。而他的行李箱裡,卻塞滿了各種違規物品。特別引起海關注意的是其中一款糖果——牛軋糖。雖然我們都知道這是甜食,但包裝上“beef”這個詞讓海關瞬間警惕起來。要知道,牛肉對澳洲來說可是絕對的違禁品,嚴禁入境。
面對海關的耐心解釋,這位大叔越來越不耐煩,甚至不顧勸阻,準備當場點菸。

最後,海關決定將他攜帶的所有違規物品全部銷燬,並對他處以340澳元的罰款。然而,這位大叔卻拒交罰款,還自稱是領低保的,讓人哭笑不得。
寫在最後
這些令人啼笑皆非的機場“鬧劇”,雖然最終都以罰款或銷燬物品收場,但也給我們敲響了一記響亮的警鐘。
出國旅行,不僅僅是換個地方看風景,更是一場對規則和文化的尊重之旅。作為旅客,我們不僅要帶上行李,更要帶上對規則的敬畏之心,而不是抱著僥倖心理試圖“矇混過關”。
所以,下次打包行李時,不妨多花點時間,仔細研究一下目的地國家的相關規定。
END

Daily Mail、Border Secruity
圖片來自網路, 版權歸原作者
歡迎關注我們

管理員長駐倫敦


分享、在看與點贊
我們將持續推送精彩好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