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戰爭的終局,會成為東方海峽新劇本嗎?

這個問題看似複雜,其實答案特別簡單——他根本就不在乎烏克蘭的命運,更確切地說,他不覺得烏克蘭值得美國去管。比起俄羅斯,他更厭惡烏克蘭,而比起烏克蘭,他更厭惡歐洲。
1
本週二,美俄在沙特的會談已經表明,川普願意拋棄美國的盟友,與普京結成共同陣線。
在沙烏地阿拉伯利雅得舉行的這次會議上,沒有烏克蘭領導人在場,其他歐洲人就更不用說了,儘管盧比奧隨後給歐洲幾位外交部長打電話通報了情況。從各方面來看,這是兩個大國劃分勢力範圍的會議,就像現代版的維也納會議或雅爾塔會議。
特朗普及其團隊提出的讓步條件聽起來就像是克里姆林宮的願望清單:俄羅斯可以保留其透過武力非法奪取的所有烏克蘭領土。美國不會為烏克蘭提供安全保障,更不用說讓烏克蘭加入北約了。制裁將被解除。特朗普甚至暗示,在俄羅斯因2014年首次入侵烏克蘭而被逐出G7之後,應讓其重新加入該組織。
他還不止一次地說,“澤連斯基的支援率只有4%”。事實上,澤連斯基的支援率雖然從曾經的極高水平有所下降,但也只降到了50%左右。這與特朗普自己的支援率相差不大。
特朗普還認同了俄羅斯的一個觀點,即烏克蘭應該舉行新的選舉,以便在談判中發揮作用。他的意思是,讓澤連斯基下臺,這樣烏克蘭的新領導人就會痛快地和俄羅斯進行談判。
可以說,特朗普正在實施美國外交政策幾十年來最令人瞠目結舌的轉變。這個180度的大轉彎,將迫使美國的朋友和敵人都要從根本上重新調整策略。
自二戰結束以來,絕大部分美國總統都把蘇聯視為首先需要警惕的國家,後來,俄羅斯又被視為需要提防的物件。但到了特朗普這裡,他則把俄羅斯視為未來的合作伙伴。
紐約時報在近日的報道中,用了這麼一個表述:一直對普京懷有令人費解的好感的特朗普,希望讓俄羅斯重新回到國際大家庭,並使其成為美國的頂級盟友之一。
曾擔任小布什國家安全助手的科裡·沙克說,這是對美國80年外交政策的可恥逆轉。
特朗普的觀點是,保衛歐洲的成本太高,所以與莫斯科達成某種和解,將使美國能夠撤回更多軍隊,或者將國家安全資源轉向他們認為是“最大威脅”的東方大國。
2
其實如果回顧特朗普的發言和行動,他的邏輯線條是清晰的,是一以貫之的。
他在宣佈自己的烏克蘭政策之前,已經私下和普京有了共識。他直接否定烏克蘭的獲勝可能,明確表示美國不應該繼續支援烏克蘭,並且連談判桌都沒上,就給烏克蘭定了調:放棄奪回領土的要求,放棄加入北約。這些決定,本應該是談判桌上的籌碼,但特朗普已經提前甩給了普京,讓烏克蘭毫無迴旋餘地。
更有意思的是,特朗普根本不認為澤連斯基是一個值得尊重的談判物件。當記者問他烏克蘭是不是平等的談判方時,他選擇迴避,就像他迴避那些讓他不爽的問題一樣。
其實,特朗普一貫認為,美國根本不應該在全球範圍內當冤大頭。他一直在強調,美國為烏克蘭付出的代價太高,援助已經超過2000億美元。而歐洲呢?才出1000億美元。這筆賬讓他憤怒,他認為戰爭對美國的影響遠不如對歐洲嚴重,畢竟美國隔著大西洋,而歐洲只隔著一個烏克蘭。在他看來,這本該是歐洲自己該處理的麻煩事,美國完全沒必要參與。
如果連國際開發署那點每年400億美元的資金他都嫌多,更別說無底洞般的烏克蘭戰爭了。在特朗普的思維裡,這不是“援助烏克蘭”,而是被烏克蘭吸血。他厭惡烏克蘭,部分原因是厭惡歐洲,畢竟他早就看歐洲不爽了。他認為美國在幾十年來被歐洲佔便宜,而烏克蘭只是歐洲“騙”美國出錢的一個新工具。
特朗普之所以厭惡歐洲,除了認為歐洲長期佔美國便宜,還有更深層次的意識形態分歧。歐洲如今整體政治氛圍偏左,推崇高稅收、高福利、環保政策,以及對全球化的開放態度,而特朗普則奉行低稅收、小政府、反全球化的民族主義經濟路線。這使得他與歐洲主流政客格格不入,尤其是德國和法國的領導人。
歐洲的氣候政策、對移民的包容態度,以及對俄羅斯的戰略曖昧,都讓特朗普深感不滿。他幾年前就抨擊歐洲虛偽,一邊依賴美國的軍事保護,一邊在經濟上與美國競爭,甚至在能源問題上對俄羅斯保持接觸。德國的能源政策尤為讓他不滿,他曾公開批評德國“被俄羅斯能源綁架”,卻又要求美國提供軍事保護。
還記得這張經典照片嗎?特朗普和歐洲各國領導人之間的肢體語言,就是最好的說明。
所以,因為這些根本性的分歧,讓特朗普對歐洲沒有好感,甚至在心理上有些敵視。他不認為美國需要繼續為歐洲的安全和經濟埋單,而是希望讓歐洲自擔後果。所以,當烏克蘭戰爭爆發後,他第一反應並不是如何支援烏克蘭,而是如何讓歐洲自己買單。
3
很多人覺得特朗普是不是在下一盤大棋?是不是想用烏克蘭換取俄羅斯對付中國的承諾?這個可能性微乎其微。
首先,特朗普不會打臺海戰爭,別說讓美國下場打,連代理人戰爭他都嫌貴。他一再暗示削減軍費,還在公開場合表示和誰的關係很好。一個連臺積電都想搬去美國、想要砍掉軍費的人,怎麼可能去挑起戰爭?
至於想讓俄羅斯在經濟封鎖中國方面幫美國,這種可能性也不大。普京雖然壞,但不傻。俄羅斯現在對中國的經濟依存度遠大過對美國的,如果放棄對華合作,俄羅斯經濟將直接崩盤,普京根本不可能接受這種交易。不過,不排除俄羅斯挑唆美國和中國對著幹,然後從中漁利。俄羅斯人在玩戰略方面,是大師級的。
特朗普的焦點從來都在經濟上,而不是地緣政治。他一直以來的邏輯是,只要不坑美國錢,那你愛幹嘛幹嘛。他罵的最多的國家,往往是那些佔美國便宜的,比如德國、日本、烏克蘭。而俄羅斯呢?和美國基本沒啥經濟交集,在他眼裡,甚至比歐洲還“乾淨”。
特朗普是個慕強主義者,他不在乎弱者的存在。所以,他不在乎烏克蘭的命運,只要戰爭能儘快結束,哪怕烏克蘭被肢解,那也是烏克蘭自己的事。對他來說,首要任務是讓美國的錢花在美國,而不是用來填烏克蘭的無底洞。
歸根結底,特朗普就是不想管烏克蘭的事,一切都要美國優先。他不在乎烏克蘭輸贏,也不在乎俄羅斯的擴張,只要不影響美國的直接利益。他骨子裡沒有世界警察的情結,更不想為了民主價值去燒錢。只要這事能在他任內落幕,不管是怎樣的方式,他都能站在臺上拍著胸脯說:“看,我解決了俄烏戰爭。”
特朗普的第一任妻子和現任妻子都來自東歐,也即前蘇聯勢力範圍,從心理上,他對俄羅斯文化有一定親近感。這或許也讓他在無形中對俄羅斯和普京抱有更多好感。
關於特朗普與俄羅斯的關係,法國歐洲議會議員拉斐爾·格魯克斯曼(Raphaël Glucksmann)在其著作《大對抗》中揭示了更多細節。
書中提到,早在上世紀90年代,俄羅斯商人就已經圍繞著特朗普展開合作,這些人很多都與克格勃或俄羅斯政府有千絲萬縷的聯絡。當特朗普遭遇兩次重大財務危機時,神秘的俄羅斯資本適時介入,使他起死回生。其中,包括前蘇聯情報人員及其在美國的代理人,他們透過房地產交易、選美比賽贊助等形式,幫助特朗普度過難關。
最引人注目的是,特朗普的破產危機兩次都被俄羅斯寡頭解救,包括2008年俄羅斯化肥巨頭德米特里·雷波洛夫列夫(Dmitri Rybolovlev)以遠超市場價購買特朗普的房產,直接為特朗普提供了5600萬美元的資金緩解困境。此外,特朗普團隊成員在2016年大選期間與俄羅斯情報系統多次接觸,美國參議院的調查也確認了俄羅斯對特朗普競選的積極支援。
在法廣2月17日的一篇報道中,是這麼寫的——
2016 年 11 月 9 日上午,當特朗普的勝利得到確認時俄羅斯議會中斷會議,所有議員起立,瘋狂鼓掌。極端民族主義者切爾尼紹夫興奮地說:“是的,我們做到了!
克里姆林宮發言人佩斯科夫笑著說:“這是驚人的。數十年來,他的周圍都是與克格勃有聯絡的商人,在競選期間得到克里姆林宮積極支援的人當選了美國總統。”
這世界沒有無緣無故的愛。
如果俄羅斯人在幾十年前就開始下注特朗普,那隻能說俄羅斯人的戰略眼光太可怕了。當然,從這個角度去解釋特朗普和普京的離奇關係,就一切都可以解釋得通了。
4
如果按照美國的做法解決烏克蘭問題,那麼解決TW問題的倒計時可能也已經開始。
烏克蘭問題是棋盤上重要一顆棋子。現在,那顆棋子的打劫已經接近完成,烏克蘭戰事的劇本很可能會被複制到其他地方。接下來,東方海峽問題已經進入高風險階段。這不是單純的軍事衝突問題,而是全球格局重塑的一部分。美中之間的較量已經超越了貿易戰、科技戰,逐漸延伸到金融、能源、軍事、地緣政治等多個層面。以下是臺海局勢的幾個關鍵點:
後面內容約有2000字,因為比較敏感,我放入“知識星球”私密閱讀。
在全球局勢動盪、美中競爭加劇的背景下,TH問題的未來走向成為關注焦點。美國如何調整戰略?東大會如何應對?普通人該如何做好心理和經濟準備?哪些行業會迎來新機會,哪些領域可能遭受衝擊?
這一切的答案,都在我的知識星球付費內容裡。深入剖析大國博弈下的真實局勢,提前佈局未來趨勢,讓你在資訊洪流中保持清醒,不被誤導。
加入知識星球,即可解鎖完整深度分析,獲取第一手的趨勢研判。這裡不僅有最新國際局勢解讀,還有投資方向、行業影響、現實應對策略,讓你在變化中抓住先機。

📌

知識星球專屬福利:

獨家深度分析

:剖析TH局勢及美中戰略博弈內幕


經濟市場趨勢

:哪些行業會受益?如何調整資產配置?


即時互動討論

:與志同道合的朋友交流觀點,及時掌握動態


長期戰略佈局

:在全球變局下,如何避免風險,抓住機遇

加入方式: 立即掃碼加入知識星球,提前佈局未來,在大變局中找到最優解!
🚀 現在加入 👉 
往期推薦
關注|懷念繁花》,懷念的是90年代的遍地機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