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早申放榜,看第一梯隊國際部重新洗牌….

2025Fall早申放榜終於落下帷幕,今年早申家長們普遍感覺有點“冷”,普遍反映是今年前20錄取更難了,還有傳言說“斯坦福、杜克、萊斯把實驗拉黑了”,事實上是不是這樣呢?今天從資料層面來探討下今年早申錄取趨勢。
從最近兩年藤校和前十美國大學早申放榜在北京第一梯隊錄取資料對比來看:
1、整體上並沒有太明顯的變化趨勢,只有康奈爾錄取明顯比去年增加,導致今年整體offer數量比過去兩年明顯偏高;

2、北京第一梯隊這六所學校,藤校+前十錄取,去年共42枚,今年37枚。減少最多的學校是實驗國際部。

3、之所以實驗備受關注,是因為作為國內國際部的天花板,早申“哈耶普斯麻”的錄取遠不及去年,這是給大家帶來“寒意”的主要來源,實際上實驗在中藤和小藤的錄取並不比去年差。

之所以坊間說實驗被“某某學校拉黑”,純屬編造話題吸引眼球,資訊來源就是,實驗申請斯坦福、杜克、萊斯的學生各有十來個,但都沒有被錄取,這並不能說明什麼問題,ICC、十一也存在同樣的情況,只是不同的目標學校而已。

4、從TOP25錄取資料看,實驗目前依然是北京的天花板,其次是十一、ICC,101。101是絕對是黑馬級別的存在,去年自媒體們還沒把101歸入第一梯隊,今年畫風就都變了。

所謂第一梯隊,並不是官方“認證”,而是坊間根據各個國際部的大學錄取結果來人為劃分的,按照這個邏輯,今年第一梯隊的正確隊形應該是:實驗、十一、ICC、101、四中、80中。至於RD錄取能不能保持現有隊形,我們拭目以待。
資料之外的資訊:
1、為什麼今年這麼多牛娃早申失利?從部分學生公開資訊看,今年名校競爭絕對拉出了新高度,TOP25錄取的學生幾乎人人110+,1530+,這種條件在往年都是敢衝前十的,但今年申前十,定位就偏高了。劉老師還注意到4個被康奈爾錄取的學生硬體條件基本都是115+,1550+,這條件在實驗大機率是要衝刺前十的,沒想到今年預期壓的這麼低。
2、為什麼國際部招生生源沒有太大變化,但錄取結果卻出現這麼大的變化呢?根源就是在規劃。以實驗為例,往年比較鼓勵學生按人文社科申請,錄取就相對容易一些,當然現在也在鼓勵學生體現跨學科能力,理科申請者也開始大量出現;ICC、101、十一非常鼓勵學生髮掘自己的興趣,尊重學生的多樣化,課程設定、GPA管理、活動資源方面,都給予學生非常多的支援。包括80中,還推出了0.5專案,這些學校升學老師都是比較懂規劃,深諳美國大學錄取規則的,所以校內支援相當到位。
相反的,有學校鼓勵學生大量參加各種生物競賽,專業興趣雷同,導致同校競爭加劇;還有學校禁止學生找校外機構,如果校內老師足夠專業也無可厚非,但是,校內老師專業度又不到位,學生的錄取就只能面對現實了…
3、同質化嚴重。我們先說一下學生的個性化資源來自哪些方面:學生自身興趣積累、對校內資源的利用、家庭資源、你選擇校外升學顧問的專業度,以及社會資源。原本都是想透過這些資源打造個性化,為什麼最後又同質化了呢?其中有機構的問題,也學生自身的問題,這部分不宜公開討論,我們線下活動時分享。

由此可見,

學生的錄取結果,從大家進入國際部那一刻基本就決定了大部分

雖然美本名校競爭慘烈已經是不爭的事實,但是我們要充分意識到美本申請是一個長線作戰的任務,這場競爭從初三就已經開始,如何打贏這場持久戰,需要學生在起點的時候就要想清楚“策略”,一定程度上來降低我們的“內卷度”。為了幫助更多準留學生做好美本規劃,完美留學聯合名師匯為大家做一次深入淺出的美本規劃分享:
講座主題:一梯隊國際部錄取結果分析
25Fall錄取趨勢分析
北京第一梯隊國際部錄取變化
前20錄取學生的“同與不同”
耶魯、斯坦福、賓大、杜克、西北、康奈爾,芝加哥、布朗案例分析
“完美規劃九字訣”
講座時間

12月28號下午2:00-4:00

講座地點:

西單

(線下,無直播)

分享嘉賓:完美留學創始人許崇老師

報名方式:掃描下方二維碼,預約報名

現場座位有限,限30組家庭,先到先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