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校RD放榜,達特茅斯、康奈爾暴增超30%!上海星河灣錄取暴漲8倍!

美國八大藤校RD輪錄取已完美落幕。截止發稿前,中國大陸學生在2025申請季共收到293+藤校錄取,其中早申116+枚RD輪177+枚(如有錯漏,請在評論區留言指正)與去年的238枚相比,同比上漲了約23.11%。

圖源:pexels
哈佛、耶魯、哥大3所學校的錄取量較去年有所減少,而普林斯頓、賓大、康奈爾、布朗大學和達特茅斯均有增加,康奈爾更是一如既往地慷慨,發放了總計136枚offer,比去年還多31枚
普林斯頓:
22年慷慨錄取以後,連年減少
作為常年穩居US.News美國大學排行榜榜首的藤校,普林斯頓雖不再對外公佈具體申請資料,但據近年來的錄取資料和普林斯頓日報對錄取趨勢的分析來看,2029屆普林斯頓的錄取率可能低於5.82%,有些機構甚至統計其錄取率已低於5%,接近4%了。
從近五年的錄取資料可知,普林斯頓自2022年慷慨地為國內發放了32offer,此後每年都在遞減(2023年月19枚、20249枚)。
2025年,普林斯頓在早申(3枚)和RD中給中國大陸學生共發放了13枚錄取,其中,RD輪共計錄取10名國內學生,主要集中在北京(7枚),佔比近70%北師大實驗收穫3枚,人大附ICC收穫2枚,領跑全國,北京海嘉學校、私立匯佳學校各得1枚。北師大實驗更是連續4年收穫普林斯頓的錄取,可見深受偏愛;上海美國學校浦西校區和德威英國國際學校各收穫1枚,江蘇UWC常熟1枚。
哈佛:
偏愛國內老牌國際化學校的學生
長期以來,為保證生源質量,哈佛大學喜歡在國內固定的幾所高中挑選學生,如連年錄取北師大實驗國際部的學生(20234枚),南京外國語學校曾連續3年獲得過哈佛offer。今年,哈佛大學在北師大實驗國際部錄取了2名學生,UWC常熟也收穫了1枚。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哈佛將超一半的RDoffer都給了上海,且均出自老牌國際化學校,分別是兩所外籍人員子女學校:上海美國學校浦西校區、協和國際各獲1枚,和兩所頂流雙語學校:包玉剛學校和平和雙語學校。
耶魯:
北京與上海老牌國際學校平分天下
同樣偏愛老牌國際學校學生的耶魯大學,今年從50,228名申請者中錄取了2,308位學生,整體錄取率為4.6%還有943名學生被列入候補名單。
而在中國大陸學生的錄取上,北京和上海的老牌國際化學校平分了耶魯大學6offer其中,北京的十一學校國際部、北師大實驗國際部、人大附中ICC各獲得1枚;上海世外、上海美國學校浦西校區、平和雙語學校各獲1枚。
賓大:
上海收穫近半數錄取
賓大今年還未釋出具體的申請資料,但據賓夕法尼亞大學官網顯示,今年賓大的申請數量再創新高,有72,000份申請。賓大給中國大陸發放了14枚常規輪offer,上海收穫了7offer佔了一半名額其中,上海星河灣獲得3枚,領跑全國;上海美國學校浦西校區、平和雙語、上中國際和協和國際各獲得1枚,都不愧為上海頂流國際學校。
另據多方資料統計分析,申請賓大的最佳機會是在早申階段近幾年的新生人數基本保持在2,400人上下,預估今年早申錄取1200人,錄取率約為12.6%,校方也曾表示近50%的學生是透過早申錄取的。
而賓大招生官偏愛綜合能力強的學生,除了學術水平要求高,還注重考察學生個性、學習能力和領導力,以及對活動的熱情等。如標化成績需至少保證GPA3.98+(不加權)、年級排名Top 10%、託福110+(聽力及口語不低於28分),ACT34-36SAT1510-1560以上等,中國學生建議在1550+AP建議8門左右。
康奈爾大學:
最友好的藤校,慷慨錄取中國學生
2025U.S.NEWS全美綜合大學排名第11位的康奈爾大學,今年也暫未公佈詳細錄取資料。去年RD錄取率為6.23%,今年延續常年的藤校友好校的風格,共錄取了72+位中國大陸學生。加上早申的64offer,中國大陸學生共獲得136枚康奈爾offer,超過了去年的105offer上漲率超過29.52%,創近5年以來的新高。
其中,北京、上海、廣東成收割大戶,分別收穫了221617枚康奈爾錄取,佔總錄取量僅四分之三。而上海16枚康奈爾錄取,來自14所學校,其中上海世外、上海星河灣分別獲得2枚,上海美國學校浦西校區、上海包玉剛、上海附中等12所學校各獲得1枚。這些學校中,以民辦雙語學校和外籍人員子女學校為主,但華師大二附中國課班成為唯一一所公立國際部赫然在列。
圖源:pexels
布朗大學:
早申錄取率大幅回升
今年布朗大學從42,765名申請者中錄取了2,418(其中早申907人),其中有21位是布朗羅德島雙學位專案,整體錄取率達5.65%據悉,今年,早申錄取率為17.95%,約是去年RD錄取率(3.81%)的4.7倍,可見,早申階段不僅錄取率大幅回升,優勢很明顯。但不得不提的是,4年來,布朗大學對中國大陸學生的錄取逐年減少。
今年,布朗大學給中國大陸學生髮放了21offer,上海以13枚成為最大贏家。其中,WLSA上海、上海美國學校浦西浦東校區、上海民辦惠立和星河灣雙語學校分別獲得2枚,上海世外、上海包玉剛和協和國際學校各獲得1枚。
哥倫比亞大學:
整體錄取率有所上升
據哥大官網資料,今年一共收到59,616份申請,錄取2557人,錄取率為4.29%,與去年(3.85%)相比有一定上升。哥倫比亞大學在RD階段給中國大陸北京、上海、廣東、江蘇地區發放了19offer,加上早申的4枚,中國大陸學生共獲的23枚哥大offer
其中,上海8所學校共收穫9offer,除WLSA上海獲得2枚外,上海美國學校浦西校區、平和雙語、協和國際等7所學校各獲得一枚。在這些學校中,上外附中、上交大附屬中學IB、上海宋慶齡學校、上海惠靈頓國際學校是本申請季中新晉的藤校收穫者。
達特茅斯學院:
國內錄取翻番
被稱為藤校裡的隱藏王者達特茅斯學院,近幾年的錄取人數全在600人以下,是全美最難被錄取的大學之一。達特茅斯學院官方資料顯示,今年的申請人數有所下降,共有28,230名學生申請,錄取了1,702位學生;2029屆錄取率為6%,高於去年曆史最低的5.3%
今年,早申錄取10名中國大陸學生,去年為5名,錄取人數在小幅增長。常規階段,達特茅斯學院錄取了13名國內大陸學生,上海與北京平分秋色,各獲得4枚錄取。其中,上海平和雙語學校與北師大實驗國際部各獲得2枚,而上海包玉剛、星河灣各獲得1枚。
本次申請季,上海18所學校共獲得58枚藤校RD錄取,位居全國第一,那麼上海哪幾所學校是藤校收割機?

今年,上海常規輪錄取中收穫藤校資料最多的前三學校以31枚藤校offer佔領了該地區的半壁江山(佔比53.45%):上海美國學校(浦西)和上海星河灣均獲得8枚藤校錄取領跑上海;上海市平和雙語學校、WLSA上海和上海市協和國際外籍人員子女學校並列第三,均獲得了5枚藤校錄取。
其中,上海美國學校(浦西)收穫的offer更是覆蓋了7所藤校(僅缺達特茅斯),展現全面優勢,其布朗大學錄取(2枚)尤為突出。
上海星河灣雙語學校的8枚藤校offer,分別是賓大(3枚)、康奈爾(2枚)、布朗(2枚)和達特茅斯學院(1枚)。
上海市平和雙語學校和上海市協和國際外籍人員子女學校的5枚藤校offer較為分散,分別是5所藤校(平和雙語:哈佛、耶魯、賓大、哥大、達特茅斯各1枚;協和國際:哈佛、賓大、康奈爾、布朗、哥大各1枚)。而WLSA上海的5offer則相對集中,分佈在布朗(2枚)、達特茅斯(2枚)、康奈爾(1枚)。
另外,本次申請季中,也不乏“黑馬”學校,如上海浦東新區民辦惠立學校首屆畢業生便獲得了3枚藤校offer;在公立國際部優勢有限的上海,華師大二附中國課班能嶄露頭角獲得1枚康奈爾錄取,實屬不易。
2025年與去年上海藤校總錄取量相比,略有減少(去年63枚,今年58枚,減少5枚)。
圖源:pexels
今年錄取量前三的學校(上海美國學校浦西校區、上海包玉剛實驗學校、上海世外)中,上海美國學校(浦西)的藤校收穫量延續了去年的優勢,連續兩年收穫10枚藤校offer,其中今年早申(2枚)與去年早申(4枚)相比,顯著減少,但在今年常規輪(8枚)收穫頗豐,比去年(6枚)多2枚。
上海星河灣的藤校錄取增幅最大,由去年唯一的賓大早申錄取,到今年1枚早申康奈爾和8枚常規錄取,直接暴增8枚,堪稱“飛黃騰達”。
而上海世外從去年的前三交椅中出走到今年的第7名,但藤校錄取數量並沒有大量減少,僅比去年(早申3+常規4枚)減少了1枚。
上海協和國際外籍人員子女學校、上海市平和雙語學校、WLSA上海、上海中學國際部等學校的近兩年的藤校錄取數量波動不大,發揮穩定,不愧為上海國際學校的實力頂流。
此外,上海市實驗學校、上海西外、光華啟迪、上海中芯國際學校在今年各自獲得了1枚康奈爾大學的早申錄取,成為藤校錄取的新晉玩家。
從上海整體錄取結果來看,上海的頭部學校資源集聚效應顯著,但部分非傳統強校如上海浦東新區民辦惠立學校(3枚)開始嶄露頭角,反映藤校錄取逐步分散化。這意味著藤校錄取從集中化多點開花演變,未來申請者需更注重差異化背景提升。
FindingSchool
-End-


更多留學教育資訊點選關注FindingSchool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