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讀者:點選上方 “平凡的企業家 ” → 點選右上角“ … ”→ 點選“設為星標 ★ ” 加上星標,就不會找不到我啦!

來源: 最箴言(zy00123876),綜合網路
有這樣一個人:
12歲就外出謀生,四處流浪。
14歲開始發表作品,32歲轟動中國。
年過半百跑去考駕照,90歲依然不安分,偏愛紅裝,嗜煙如命,93歲依然開著法拉利到處跑。
別人曾問他長壽秘訣時,就嬉皮笑臉說自己從不養生,喜愛睡覺,不吃水果,不運動。
他叫黃永玉, 有媒體曾用了一個90後的詞“酷炫狂霸拽”來形容他骨子裡的頑皮野性幽默。
6月13日,中國國家畫院院士、中央美術學院教授黃永玉逝世。
黃永玉先生子女黃黑蠻、黃黑妮、李潔琴攜孫黃香、黃田今日敬告:
我們的父親黃永玉因病於二O二三年六月十三日三時四十三分離去。我們尊重他的意願:不舉行任何告別、追悼儀式。
黃永玉先生,筆名黃杏檳、黃牛、牛夫子。1924年7月9日(農曆)出生在湖南省常德縣(今常德市鼎城區),祖籍為湖南省鳳凰縣城,土家族人。中國國家畫院院士,中央美術學院教授,曾任中央美院版畫系主任、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是現當代中國文化界具有重大影響力的藝術家。
黃永玉,很多人給他貼上的第一個標籤就是“不正經”。
確實,不管是言談還是舉止,他總是我行我素,放蕩不羈,即使在今天看來仍然驚世駭俗。
他說:教授滿街走,大師多如狗。
他說:為什麼要穿衣服,裸著最好。
不僅言論驚人,老頭兒在做事上也不打算走尋常路。
當別的大師都在畫歲寒三友,一番陽春白雪的時候,他偏偏畫了“我醜我媽喜歡”的老鼠。
當然還有其他系列:
鳥是好鳥,就是話多
▽
小屋一間,坐也由我,睡也由我。
老婆一個,左看是她,右看是她。
▽
也不想想我為什麼對你這麼好
▽
左看右睡
▽
餘五十歲前,從不遊山玩水,
至今老了,才覺得十分好笑。
▽
寥寥幾筆,卻生動詼諧,特別是旁邊的充滿機鋒的短語或段落,或諷刺,或俏皮,或溫馨,精闢得把社會剝落得淋漓盡致。
世界著名記者蕭乾這麼形容:浮漾在他粗獷的線條間的正是童稚、喜悅和奔放。
很多網友們評論他是“用生命在搞笑且最接地氣的畫家”,老頭兒並不在意。
但其實黃永玉也有正經的時候,譬如他筆下的荷花濃墨重彩,野蠻生長,有一種蓬勃的的野性美。
而這種美,他花費了幾十年才達到。
和很多人畫家相比,黃永玉並不是學院派,更多的是自學成才。
因家境貧苦,讀了兩年初中,12歲就外出打工,瓷場小工、中學教員、戰地服務團團員……三百六十行,他大概幹了一半。
不過黃永玉自小就有股韌勁,特別在作畫上。
我每天都要好好工作努力提高畫技,不然我覺得對不起那一日三餐。
每天連軸轉的打工,微薄的薪水依然填補不了作畫的大窟窿,黃永玉想到了圖書館。
和沈從文的合影,沈從文是其表叔
圖書館寬敞安靜,更重要的這些書籍全都免費享受,黃永玉牢牢抓住這難得的機會,最痴迷的時候被管理員鎖在圖書館裡也渾然不知。
或許就是這股傻勁兒,年紀輕輕的黃永玉的繪畫造詣突飛猛進。打工兩年後,他拿到人生第一筆繪畫報酬。
那時,他才14歲。
而聲名鵲起卻是在18年後。
1956年,已經在中央美院擔任教授的黃永玉出版《黃永玉木刻集》,其代表作“春潮”“阿詩瑪”曾轟動整個文壇。
黃永玉火了,蟄伏了三十多年的他第一次被推到公眾面前。
那些慕名而來的看客都快踏破門檻,不過問起作畫秘訣,老頭兒倒是坦誠沒什麼好教的。
“藝術是給人帶來快樂減少距離的,而不是去為了模仿什麼,你想畫什麼就畫,不用管別人說什麼。”
一如既往地傲嬌,自信。
2010秋拍會上,黃永玉1978年作《暑荷圖》以683萬成交
有讚美,自然就有爭議,特別是當你和別人不同的時候。
譬如就有人攻擊黃永玉的畫不是國畫,毫無章法可言。
老頭兒也是心大,開玩笑說:誰要是說我的畫有國風,我就去告他。
還有學生出於敬仰老師的繪畫造詣,建議黃永玉成立“黃永玉派”,他卻嚴厲拒絕:狼才需要成群結黨,獅子不用。
反正,你說你的,我過我的。
世人都謂黃永玉是個鬼才,因為他不僅在版畫、國畫、油畫、漫畫、雕塑方面造詣頗深,而且還是位出版的詩集能獲得《詩刊》年度一等獎的詩人和作家。
其實他還隱藏了自己最突出的屬性——段子手。
黃永玉愛荷成痴,迄今為止已有8000張荷花畫作,記者問你為何不用電腦作畫,老頭兒的回答也是簡單粗暴:因為在電器裡,我用得最熟的就是手電筒。
記者不死心,又問:在您繪畫創作的生涯中,您對哪件作品最滿意?
“一隻母雞生了蛋,你問母雞它生下的第一個蛋和第三個蛋好在哪裡?母雞會告訴你嗎?”
一句話把記者堵得啞口無言。
其實,黃永玉愛耍嘴皮子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年輕時追求妻子張梅溪時,他緊張得老半天才蹦出一句話:我有一百斤糧票,你要嗎?
就這樣把女神追到手,兩人也是和和美美,相濡以沫幾十年。
即便到了頤養天年的年紀,黃永玉依舊心不老,還是那樣如孩子般執拗任性,活像個老頑童。
不養生,不吃水果,喜愛睡覺,除了作畫,喜歡抽空看點《非誠勿擾》,按他的話來說,就是想了解一下現在社會正在發生的事。
而且,老頭兒還有一個很拉風的愛好,收藏跑車。
德國原裝賓士S320、寶馬Z4、保時捷911敞篷跑車、保時捷卡宴越野車、紅色法拉利F430…………那些酷炫十足的跑車都是他的心頭好。
偶爾,心血來潮還要跟小年輕較量一番。(感覺自帶BGM:原諒我這一生不羈放縱愛自由……)
不過黃永玉也不是一直那麼調皮浪蕩的,偶爾他也會靜下心寫點東西,譬如自傳。
60萬餘字的《無愁河上的浪蕩漢子》出自一個九旬老翁之手,不得不服。
還因為同樣愛好寫作,黃永玉和林青霞成了莫逆之交,兩人經常切磋寫作技巧。
林青霞還透露自己上《女神來了》是因為當時年屆91歲的黃永玉對61歲的林青霞說“我想把你變成野孩子”,於是青霞說:“好啊!那我就變成野孩子咯!”
雖然年事已高,但他作畫的速度依然驚人,吃個午飯就能畫出一幅大作。
在佛羅倫薩寫生的時候,更是顧不上吃飯,往往拿幾塊冰冷麵包應付了事,但他的靈感好像是噴湧而出的,而那份幽默感卻凸顯其中
前幾年,他出版了一本新書《給孩子的動物寓言》,裡面是他親自繪畫並創作了138則與動物有關的寓言故事。
相對於動物畫,對動物的犀利點評更讓人心靈震顫,彷彿看見了社會的眾生相。
年齡快跨越了一個世紀,臨老了感慨世界的蒼茫浩瀚,一輩子的酸甜苦辣也都在畫裡書裡了,但對所有的人說出自己的感受不遮掩粉飾一下。
骨子裡,黃永玉還是那個充滿熱忱和睿智的老頑童。
或許就如別人所言:
黃永玉是好玩的。於世事人生,他懷有一份經歷起伏跌宕,看透世界後的寬容與坦率。
而這種灑脫不是膚淺的遊戲人間,而是洞察世事人性後超脫的人生態度。
這樣一個瀟灑又可愛的老頭,或許是活得最明白的人了!
生性灑脫的黃永玉先生曾多次談及生死,對於生後事,他從不忌諱,甚至也很不正經。
他曾表示自己骨灰不要了,“跟那孤魂野鬼在一起,自由得多,不要固定埋在一個地方”,朋友想他的時候,就“看看天看看雲嘛”。
黃永玉先生90歲時為自己畫的漫畫
他還曾開玩笑說,我死的時候可得鬧清楚我是不是確實死了,記得在腳底下撓癢或者拿針扎我一下,否則等到送電爐一燒,叫開門就來不及了啊!
黃永玉還曾調皮地想在死前就開追悼會,說找個躺椅躺在中間“趁自己沒死,聽聽大家怎麼誇我。”
黃永玉說,我死了以後,骨灰倒在稻田裡,也不要江河湖海,死的終極就是這樣。打塊碑,就刻上“愛,憐憫,感恩”。愛所有的人;憐憫世界上做這麼蠢這麼殘忍的事情;感恩,多謝前輩對你這麼好,多謝朋友的愛。
他還說,“人只要笑,就沒有輸!”
這個時代因為有了這樣一位樂觀、智慧,富有個性的藝術家,增添了更多的生趣和傳奇,也讓更多人從中感受到人生的饋贈、時光的無價。
所有的傳奇都有盡頭,那個說“老朋友都死了,只剩下我一個,趁我沒死快誇我”的老頭兒,靜靜告別陪他熱鬧了一輩子的世界。
黃永玉先生,一路走好!

來源: 最箴言(zy00123876),綜合網路

有這樣一個人:
12歲就外出謀生,四處流浪。
14歲開始發表作品,32歲轟動中國。
年過半百跑去考駕照,90歲依然不安分,偏愛紅裝,嗜煙如命,93歲依然開著法拉利到處跑。
別人曾問他長壽秘訣時,就嬉皮笑臉說自己從不養生,喜愛睡覺,不吃水果,不運動。
他叫黃永玉, 有媒體曾用了一個90後的詞“酷炫狂霸拽”來形容他骨子裡的頑皮野性幽默。
6月13日,中國國家畫院院士、中央美術學院教授黃永玉逝世。
黃永玉先生子女黃黑蠻、黃黑妮、李潔琴攜孫黃香、黃田今日敬告:
我們的父親黃永玉因病於二O二三年六月十三日三時四十三分離去。我們尊重他的意願:不舉行任何告別、追悼儀式。
黃永玉先生,筆名黃杏檳、黃牛、牛夫子。1924年7月9日(農曆)出生在湖南省常德縣(今常德市鼎城區),祖籍為湖南省鳳凰縣城,土家族人。中國國家畫院院士,中央美術學院教授,曾任中央美院版畫系主任、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是現當代中國文化界具有重大影響力的藝術家。

黃永玉,很多人給他貼上的第一個標籤就是“不正經”。
確實,不管是言談還是舉止,他總是我行我素,放蕩不羈,即使在今天看來仍然驚世駭俗。

他說:教授滿街走,大師多如狗。
他說:為什麼要穿衣服,裸著最好。

不僅言論驚人,老頭兒在做事上也不打算走尋常路。
當別的大師都在畫歲寒三友,一番陽春白雪的時候,他偏偏畫了“我醜我媽喜歡”的老鼠。

當然還有其他系列:
鳥是好鳥,就是話多
▽

小屋一間,坐也由我,睡也由我。
老婆一個,左看是她,右看是她。
▽

也不想想我為什麼對你這麼好
▽

左看右睡
▽

餘五十歲前,從不遊山玩水,
至今老了,才覺得十分好笑。
▽

寥寥幾筆,卻生動詼諧,特別是旁邊的充滿機鋒的短語或段落,或諷刺,或俏皮,或溫馨,精闢得把社會剝落得淋漓盡致。

世界著名記者蕭乾這麼形容:浮漾在他粗獷的線條間的正是童稚、喜悅和奔放。


很多網友們評論他是“用生命在搞笑且最接地氣的畫家”,老頭兒並不在意。
但其實黃永玉也有正經的時候,譬如他筆下的荷花濃墨重彩,野蠻生長,有一種蓬勃的的野性美。



而這種美,他花費了幾十年才達到。

和很多人畫家相比,黃永玉並不是學院派,更多的是自學成才。
因家境貧苦,讀了兩年初中,12歲就外出打工,瓷場小工、中學教員、戰地服務團團員……三百六十行,他大概幹了一半。

不過黃永玉自小就有股韌勁,特別在作畫上。
我每天都要好好工作努力提高畫技,不然我覺得對不起那一日三餐。
每天連軸轉的打工,微薄的薪水依然填補不了作畫的大窟窿,黃永玉想到了圖書館。

和沈從文的合影,沈從文是其表叔
圖書館寬敞安靜,更重要的這些書籍全都免費享受,黃永玉牢牢抓住這難得的機會,最痴迷的時候被管理員鎖在圖書館裡也渾然不知。

或許就是這股傻勁兒,年紀輕輕的黃永玉的繪畫造詣突飛猛進。打工兩年後,他拿到人生第一筆繪畫報酬。

那時,他才14歲。
而聲名鵲起卻是在18年後。

1956年,已經在中央美院擔任教授的黃永玉出版《黃永玉木刻集》,其代表作“春潮”“阿詩瑪”曾轟動整個文壇。

黃永玉火了,蟄伏了三十多年的他第一次被推到公眾面前。
那些慕名而來的看客都快踏破門檻,不過問起作畫秘訣,老頭兒倒是坦誠沒什麼好教的。

“藝術是給人帶來快樂減少距離的,而不是去為了模仿什麼,你想畫什麼就畫,不用管別人說什麼。”
一如既往地傲嬌,自信。

2010秋拍會上,黃永玉1978年作《暑荷圖》以683萬成交
有讚美,自然就有爭議,特別是當你和別人不同的時候。
譬如就有人攻擊黃永玉的畫不是國畫,毫無章法可言。
老頭兒也是心大,開玩笑說:誰要是說我的畫有國風,我就去告他。

還有學生出於敬仰老師的繪畫造詣,建議黃永玉成立“黃永玉派”,他卻嚴厲拒絕:狼才需要成群結黨,獅子不用。
反正,你說你的,我過我的。

世人都謂黃永玉是個鬼才,因為他不僅在版畫、國畫、油畫、漫畫、雕塑方面造詣頗深,而且還是位出版的詩集能獲得《詩刊》年度一等獎的詩人和作家。

其實他還隱藏了自己最突出的屬性——段子手。
黃永玉愛荷成痴,迄今為止已有8000張荷花畫作,記者問你為何不用電腦作畫,老頭兒的回答也是簡單粗暴:因為在電器裡,我用得最熟的就是手電筒。



記者不死心,又問:在您繪畫創作的生涯中,您對哪件作品最滿意?
“一隻母雞生了蛋,你問母雞它生下的第一個蛋和第三個蛋好在哪裡?母雞會告訴你嗎?”

一句話把記者堵得啞口無言。
其實,黃永玉愛耍嘴皮子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年輕時追求妻子張梅溪時,他緊張得老半天才蹦出一句話:我有一百斤糧票,你要嗎?

就這樣把女神追到手,兩人也是和和美美,相濡以沫幾十年。

即便到了頤養天年的年紀,黃永玉依舊心不老,還是那樣如孩子般執拗任性,活像個老頑童。
不養生,不吃水果,喜愛睡覺,除了作畫,喜歡抽空看點《非誠勿擾》,按他的話來說,就是想了解一下現在社會正在發生的事。

而且,老頭兒還有一個很拉風的愛好,收藏跑車。
德國原裝賓士S320、寶馬Z4、保時捷911敞篷跑車、保時捷卡宴越野車、紅色法拉利F430…………那些酷炫十足的跑車都是他的心頭好。

偶爾,心血來潮還要跟小年輕較量一番。(感覺自帶BGM:原諒我這一生不羈放縱愛自由……)

不過黃永玉也不是一直那麼調皮浪蕩的,偶爾他也會靜下心寫點東西,譬如自傳。

60萬餘字的《無愁河上的浪蕩漢子》出自一個九旬老翁之手,不得不服。

還因為同樣愛好寫作,黃永玉和林青霞成了莫逆之交,兩人經常切磋寫作技巧。

林青霞還透露自己上《女神來了》是因為當時年屆91歲的黃永玉對61歲的林青霞說“我想把你變成野孩子”,於是青霞說:“好啊!那我就變成野孩子咯!”

雖然年事已高,但他作畫的速度依然驚人,吃個午飯就能畫出一幅大作。

在佛羅倫薩寫生的時候,更是顧不上吃飯,往往拿幾塊冰冷麵包應付了事,但他的靈感好像是噴湧而出的,而那份幽默感卻凸顯其中

前幾年,他出版了一本新書《給孩子的動物寓言》,裡面是他親自繪畫並創作了138則與動物有關的寓言故事。



相對於動物畫,對動物的犀利點評更讓人心靈震顫,彷彿看見了社會的眾生相。


年齡快跨越了一個世紀,臨老了感慨世界的蒼茫浩瀚,一輩子的酸甜苦辣也都在畫裡書裡了,但對所有的人說出自己的感受不遮掩粉飾一下。

骨子裡,黃永玉還是那個充滿熱忱和睿智的老頑童。
或許就如別人所言:
黃永玉是好玩的。於世事人生,他懷有一份經歷起伏跌宕,看透世界後的寬容與坦率。
而這種灑脫不是膚淺的遊戲人間,而是洞察世事人性後超脫的人生態度。
這樣一個瀟灑又可愛的老頭,或許是活得最明白的人了!

生性灑脫的黃永玉先生曾多次談及生死,對於生後事,他從不忌諱,甚至也很不正經。
他曾表示自己骨灰不要了,“跟那孤魂野鬼在一起,自由得多,不要固定埋在一個地方”,朋友想他的時候,就“看看天看看雲嘛”。

黃永玉先生90歲時為自己畫的漫畫
他還曾開玩笑說,我死的時候可得鬧清楚我是不是確實死了,記得在腳底下撓癢或者拿針扎我一下,否則等到送電爐一燒,叫開門就來不及了啊!
黃永玉還曾調皮地想在死前就開追悼會,說找個躺椅躺在中間“趁自己沒死,聽聽大家怎麼誇我。”
黃永玉說,我死了以後,骨灰倒在稻田裡,也不要江河湖海,死的終極就是這樣。打塊碑,就刻上“愛,憐憫,感恩”。愛所有的人;憐憫世界上做這麼蠢這麼殘忍的事情;感恩,多謝前輩對你這麼好,多謝朋友的愛。
他還說,“人只要笑,就沒有輸!”
這個時代因為有了這樣一位樂觀、智慧,富有個性的藝術家,增添了更多的生趣和傳奇,也讓更多人從中感受到人生的饋贈、時光的無價。
所有的傳奇都有盡頭,那個說“老朋友都死了,只剩下我一個,趁我沒死快誇我”的老頭兒,靜靜告別陪他熱鬧了一輩子的世界。
黃永玉先生,一路走好!
如果覺得文章不錯,歡迎訂閱“平凡的企業家”檢視更多精彩好文。點選下圖,即可訂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