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司法部指示稱,此舉旨在減少移民法庭的積壓案件,這將導致許多案件迅速下達驅逐令。
據紐約時報報道,特朗普政府的一項新政策敦促移民法官迅速拒絕那些他們認為不太可能獲得透過的移民庇護申請。
這種快速駁回將繞過正常的聽證程式,而正常的聽證程式通常需要數年時間才能在積壓的法庭上完成。


司法部於4月11日生效的指導意見指出,法官應考慮撤銷“法律不完善”的庇護案件,無需舉行聽證會。這樣做將使一些申請庇護的移民失去向法官陳述案件的機會。
“裁決者有責任有效管理他們的案件,”負責監管移民法庭的移民審查執行辦公室代理主任瑟斯·歐文(Sirce Owen)在政策備忘錄中寫道。“從移民審查執行辦公室近400萬件待審案件來看,顯然他們並沒有這樣做。”
這份發給工作人員的備忘錄稱,移民法官應該“採取一切適當行動,立即解決其審理的、沒有可行的法律途徑獲得救濟或免於驅逐的案件”。
新政策將不可避免地導致法官在充分舉行所謂的實質聽證會之前就發出驅逐令,庇護申請人可以在實質聽證會上詳細陳述他們的訴求。
移民法官有權決定移民是否可以留在美國或是否應被驅逐出境。這些法官隸屬於司法部,而非聯邦法院,因此他們必須遵守司法部制定的政策。

特朗普政府上任伊始就承諾大規模驅逐非法入境的移民。數十萬非法越境者已申請庇護,並在案件裁決前免遭驅逐。
移民學者表示,新政策是為了規避管理該程式的規定,並忽略庇護法的複雜性,以便迅速驅逐出境。
紐約法學院移民法教授倫尼·本森(Lenni Benson)表示:“移民法官必須運用獨立判斷,根據法規和現行規定,他們必須允許申請人提交、補充和證明支援其庇護申請的事實。”
要獲得庇護資格,申請人必須讓法官相信,如果他們返回原籍國,他們將面臨受傷或死亡的風險。

司法部備忘錄指出,實質性聽證會應保留用於存在事實爭議的庇護案件。
報告稱:“當不存在爭議的事實問題時,包括庇護合法申請的事實無可爭議,但申請本身存在法律缺陷時,現行法規並不要求舉行聽證會。”
曾在民主黨和共和黨政府任職的移民律師瑪麗·吉奧瓦諾利(Mary Giovagnoli)表示,法官們實際上被告知:“如果案件有任何疑問,就不應該舉行聽證會。” 她補充道,這樣的政策“完全顛覆了正當程式的理念”。

近年來,隨著跨境人數激增,移民法庭的積壓案件激增。
截至今年年初,全國共有約 700 名移民法官,每人每年可處理 500 至 700 起案件——相對於目前移民法庭待審的近 400 萬起案件(其中約 200 萬起涉及庇護申請)而言,人數太少,無法取得太大進展。
儘管特朗普總統承諾增加更多法官來解決積壓案件,但作為聯邦政府大規模裁員的一部分,他的政府已經解僱了至少 20 名法官。
這項新政策可能會給沒有律師的尋求庇護者帶來特殊挑戰。根據《紐約時報》對移民法庭資料的分析,大約一半的庇護申請者沒有律師。

移民倡導者表示,在許多此類案件中,申請人無法自己起草完整的申請書,闡明其庇護申請的真正理由。
移民律師卡琳·夏農 (Careen Shannon) 表示:“在沒有法律顧問的情況下,使用外國語言在外國法律體系中摸索,很可能會導致申請人無意中提交不完整的庇護申請。”
她說:“對於尋求庇護者來說,結果真的可以決定他們的生死。”
點選關注影片號

更多精彩新聞
點關注,不迷路,星標我們真是酷!
大家可以點右下角的“贊”和“在看”,
同時將此公眾號設為星標,
才能第一時間收到我們的訊息!
往期回顧

點選閱讀原文下載華人168app
HUAR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