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姐妹們還記得2023年熱傳過一個百日誓師演講”短影片嗎?
內容是一個高三小姑娘在對全校師生熱血演講:
“沒有人是生來的弱者,沒有人是命定的草芥,我們憑什麼甘於人後?”“我們可以不成功,但是我們絕對不能後悔。”“凌晨6點的校園真的很黑,但600多分的成績真的很耀眼。”

影片只有一兩分鐘,卻很快把演講的小姑娘推上風口浪尖。
有人說她咬牙切齒的樣子很難看;有人說她像傳銷;有人說她被洗腦,是考試機器;有人說她精神狀態很可怕……

當時距離高考還有不到100天,可想而知鋪天蓋地的挖苦諷刺,會給一個即將高考的孩子帶來多大的影響。

前幾天我偶然看到央視新聞的採訪,才瞭解到“演講女孩”符文迪當年以645分的優異成績,考入了中國人民大學新聞系。
我覺得她走出網暴的故事,也特別值得跟大家分享一下。
咱們中國有句老話說誰人背後無人說,誰人背後不說人。
雖然不是每個孩子都會面對網暴,但是多多少少都會遇到一些冷嘲熱諷、負面評價、打擊否定、甚至是惡意中傷。
網上也經常有孩子因為被同學說胖、醜、拍老師馬屁、裝清高、愛表現、不合群之類的閒話,而發帖求助,甚至焦慮抑鬱。
符文迪的經歷,正好可以做個參考。

攻擊別人的人
也許只是在宣洩自己的情緒
符文迪當時演講的影片,是當地融媒體中心記者拍攝並上傳到網上的。
記者在聽演講時,覺得非常受鼓舞,當場的老師和同學也都給了很熱烈的反饋。
所以他把鏡頭對準了在演講臺用自信表達的女孩,聽著她說:
“同樣是寒窗苦讀,明滅暗燈,我們憑什麼甘於人後?同樣是披星戴月,夙興夜寐,為什麼不能是我為人先?”“你,那個在寒夜裡仍然奮筆疾書的你,那個在每次考砸後仍然咬牙堅持的你……”
後來符文迪在採訪中說,這份演講稿是她自己寫的,她說:
“我們縣在我們市裡經濟算偏落後的那種,但是其實教育更多要看自己,這樣地區的同學只要努力了,天資其實不會比其他地區的同學差,我在演講中想傳達這樣一個觀點,因為我們太需要自信了。”
記者覺得這樣的演講發到網上,應該會激勵到更多的人。
沒想到輿論走向越來越偏,很多人憑著這一兩分鐘的影片,看到了女孩略顯誇張的表情,就開始了無端的攻擊。

很多人在素未謀面的情況下,就認定女孩是教育的犧牲品,是個瘋子和書呆子。
但是他們並不知道,符文迪性格很好、興趣愛好廣泛,喜歡踢足球,還被同學們稱為“足球女王”。

和同學們一起踢足球的符文迪(中)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教師董晨宇分析說:
“一些人僅僅看了短短兩分鐘影片,就開始評判符文迪,失真是必然的。其中更有一部分人,只是把符文迪當成一個假想的符號,來宣洩自己的情緒。很多人把符文迪投射到他們對於基礎教育的想象,對於這種好學生和差學生的想象。網路暴力的施加者,不會在乎符文迪是誰,他們只會在乎這個符號。是否能夠滿足他們的情緒表達。符文迪只是在他們看來,有點不走運被選中的那個人。”

這段話其實可以從兩個方面理解:
一方面別人的評價未必是客觀公正的,他們沒有看到真實的你,未必瞭解你的經歷和想法。
那些被輕易宣之於口的評價,只是他們帶著自己的情緒做出的判斷。甚至很多時候,他們根本不在意你是誰、你做了什麼,只是想發洩自己的憤怒、企圖博一下眼球或者透過指責別人找點存在感。
他們選擇你當做那個發洩情緒的物件,只是因為恰好不用付出什麼代價而已。
另一方面,語言是有力量的,讚美之言可以脫口而出,但攻擊傷害性的話,一定要三思而行。
我們不能通過幾個表情、幾個動作、幾分鐘的影片、一兩件小事兒就輕易的去否定一個人。
當你帶著有色眼鏡去看待和否定別人,你自己也可能成為了壓垮他人的稻草。

面對別人的攻擊
不要懲罰自己
在符文迪的採訪中,讓我特別有感觸的是她被網暴之後的心態。
她在輿論發酵之後,自己偷偷哭過幾次。

班主任老師發現之後,找到她單獨談話,用方言跟她聊天;爸爸媽媽也都給她最大的保護和肯定。
對於未成年人,家庭和學校通常是關聯最緊密的兩個環境,符文迪在這兩個環境中,都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支援。
所以她說“他們是我的最後一道防線,他們不會倒戈”,“當最重要的人去對你進行保護之後,對你心理的安慰作用是最大的”。

當時臨近高考,符文迪感受到了壓力:“我當時有一種‘一定要讓自己做得很好’的壓力,這對我來說也是一種困擾。”
其實很多孩子,在這樣的語言霸凌和壓力下,很可能會選擇逃避、拒絕面對、甚至破罐子破摔。
但是符文迪做得很好的一點,就是沒有用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
她能夠在父母老師的關心幫助中找回力量,知道對語言霸凌者最好的反擊就是做得更好。

我和我女兒,也都遭遇過一些類似的負面評價。我錄影片真人出鏡,有評論會說我的衣服醜,長相不夠大氣,單眼皮應該去做個雙眼皮手術。偶爾文章裡分享女兒的照片,後臺也留言說我女兒的穿搭不好看,166的身高算矮的。
我時常會跟倆孩子聊,我們永遠都不能做到讓所有人都滿意,我們人生目標,也不可能是讓所有人都喜歡。
嘴長在別人身上,他如果故意冤枉你、討厭你,你再多的解釋、自我證明,都不會起到效果。
所以你只需要專注做好自己就行了。
那些善意的提醒,可以去想想有沒有改進的空間。
如果是惡意的點評,該反擊反擊、該遠離遠離,沒必要內耗自己的情緒。
如果感受到了傷害,可以來跟爸爸媽媽聊聊,我們會是你永遠的後盾。
最後,也把符文迪送給所有跟她一樣被攻擊的人的一句話分享出來:
“如果世界太過喧囂,我陪你安靜,最美的反擊是美麗”。

🔔客廳板凳已擺好!
速速點選關注樹媽影片號
謝謝你們的小愛心


往期精選
01
02
03
04
〖 親愛的們,看完記得在文末點個“在看” 〗

往期精選
01
|
02
|
03
|
04
|
〖 親愛的們,看完記得在文末點個“在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