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站9.8高分的科普紀錄片《像烏鴉一樣思考》為什麼值得看,附免費觀看地址

很久之前一個晚上,我女兒睡前聽故事,聽到“烏鴉喝水”的寓言故事,她突然精神百倍,爬起來講這個故事給我們聽,還得意洋洋的說“烏鴉好聰明,它把石子仍進瓶子裡,水就上來了,烏鴉就喝到水了”。講了還問我們“它是怎麼想到這個辦法的?”

怎麼想到的呢?娃爸搶先回答了這個問題:“因為烏鴉在觀察、思考、然後它馬上行動,在實驗中探尋答案”。
我女說“那我也要像烏鴉一樣思考”,我突然眼前一亮,“像烏鴉一樣思考”聽起來好熟悉,在哪裡看到過。於是我馬上開啟電腦,查了一下。
B站的評分高達9.8,是什麼神仙動畫能這麼高的評分,這引起了我的好奇,接著研究下去。
像烏鴉一樣思考(考えるカラス)是日本NHK教育頻道專門給孩子製作的教育片,每集10分鐘,一共20集。
第二天就和孩子一起觀看,以下是觀看後的思考和總結。
這部紀錄片為了培養孩子的思維方法,它把思維方式分成4個步驟,分別是:
第一步:觀察
第二步:假設
第三步:實驗
第四步:評估
因此,紀錄片裡面每一集(每個案例)都是讓孩子結合這四個步驟去思考的。
比如硬幣轉向,優醬(蒼井優)在天平的兩個托盤上分別放上等重量的砝碼和水,此時,天平是保持平衡的。如果再將手指放在燒杯中的水中,但不接觸燒杯,僅懸浮於水中,天平會發生什麼變化呢?
提出問題
實驗員蒼井優提出三個假設:
① 保持平衡不動
② 放了手指的一邊下沉
③ 放了手指的一邊上升
這就是給孩子留足思考的時間,到底是這三個假設中的哪個正確呢?還是都不正確呢?最後再揭曉答案!
我們家庭成員都特別喜歡這個節目,因為它真的對啟發孩子思維特別有好處
每集分為三個部分,包括:在觀察中思考,德德尼翁動畫,蒼井優的思考練習。
▍第一部分:在觀察中思考
她會給孩子觀察生活中的現象,然後透過不同的小實驗,去揭露這些現象背後的原因
比如探究火車咣咣原因。
實驗現象:小朋友們有沒有注意到,在乘坐普通火車的時候,我們經常聽到軌道上會發出“咣噹咣噹”的聲音,這是為什麼呢?
原理思考:為什麼會發出“咣噹咣噹”聲音呢?為何不是一直髮出來,而是隔一段就發出聲音來?
於是她就會引導孩子去觀察,原來普通鐵軌一般是25米或者12.5米一段,兩段鐵軌中間,考慮熱脹冷縮,留有一定的間隙當火車經過時就會發出“咣噹咣噹”的響聲。
那麼這個假設是否正確呢?於是她又引導孩子做實驗。她用兩張桌子拼接在一起,然後把小球車推出去,在經過縫隙的時候,果真小球車發出了聲響。
第二部分:德德尼翁動畫
這部分由三個動畫小人,引導孩子在觀察中進行假設,分析問題,並得出自己的結論
比如有一次他們發現兩根彎管,地上有個紅色的球,於是撿起來扔進第一根彎管裡,球出來後又撿起來扔進第二根彎管,結果出來的是黃色的球,怎麼回事?紅球進去,黃球出來?
於是他們猜測第二根彎管裡面有很多黃色的球。
結果最後透過觀察、分析,一次次實驗論證他們猜測的觀點。
第三部分:蒼井優的思考練習
這部分是一位叫做優醬(蒼井優)的主持人,她會教孩子如何進行實驗,最後進行評估
比如探究氣球落地,將盤子和氣球同時放手後,盤子比氣球先落地。
而當把氣球放在盤子之上,再同時放手後,會發生什麼不一樣呢?
提出問題:
實驗員蒼井優提出三個假設
① 盤子先落地,氣球緩慢落地
② 兩者同時落地
③ 盤子落地,氣球上升
實驗結果:透過實驗可以觀察到,盤子和氣球同時落地,也就是假設中的②是正確的。
思考原理:最後,蒼井優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思路,這個實驗是與空氣阻力有關。可解釋到這裡就戛然而止了,後續需要我們自己去獨立思考,順著這個思路試想一下,這其中的原理究竟是什麼呢?
像烏鴉一樣思考這部紀錄片真的值得帶孩子一起看,不過之前我看的是日本網站,後來B站有中文翻譯版,因為是收費的,所以我也一直沒有推薦。
後來偶然找到了這個資源,於是我把它儲存在了我的百度網盤裡。當然,內容都是免費的,也不用花錢去買會員!
我把地址我放在公眾號後臺了,你們點個贊,回覆“烏鴉”就有回覆網盤地址給到你!
但我覺得光是部紀錄片還不夠,有一套書也是非常值得推薦,它的名字是《這是理所當然的嗎?不一定吧!》,也是NHK開發的書籍。
自從《像烏鴉一樣思考》大火之後,很多家長都在問,“能不能基於這部片子的理念,做一本書出來?”於是NHK電視臺就找了日本神級繪本作家吉竹伸介,共同打造了這本科學思維啟蒙書。
我不賣書,但是京東有售,長按直達
吉竹伸介,是“頂流”的繪本大師,他曾5次獲得MOE繪本書店大獎冠軍。日本曾經評選過一次“我喜愛的童書”活動,他竟然一人佔據了TOP10裡的4部作品。
這是理所當然的嗎?不一定吧,這套書分三冊 “獨具慧眼的觀察”、“天馬行空的假設”,“驗證想法的實驗”
三本書從觀察,到猜想,最後實驗,這正是培養孩子科學思維的一整套流程,也是科學家建立研究體系的必備流程。書裡一共為孩子們推薦了18種科學探索的方法,每一種方法先用一個例子引出方法,再由淺入深,展開具體的步驟。
喜歡科普的孩子,千萬別錯過這本好書,舉個例子吧!比如觀察草莓。
先看外表,透過不同的視角(從側面,從頂部)觀察草莓的形狀。然後引導孩子猜內部是什麼?
緊接著作者將草莓切開,用了兩種切割方式,一種是豎切,一種是橫切。兩種切法看到了完全不一樣的切面。
切開後孩子就發現一堆問題:草莓籽在哪兒?為什麼草莓有紅色部分和白色部分?有的草莓中間有空洞,有的草莓沒有?
這麼多問題,怎麼回答呢?於是作者帶孩子們繼續觀察……
當然,也不要錯過與紀錄片同名的官方出版的書:《像烏鴉一樣思考》。
這本書我就不過多介紹了,有興趣的去看看評論和介紹,同樣是喜歡科普的娃,值得購入。
最後,《像烏鴉一樣思考》這部紀錄片是日語中字,我把地址放在公號(女工程師育兒園)後臺了,你們關注後點個贊,回覆“烏鴉”就有網盤地址給到你!
E N D
記得星標!點點在看讓知識傳得更遠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