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醫是垃圾醫學,中醫必須復興!

當下復興中華文明的具體措施5:復興中醫

孟曉路
上文已談到,作為一個民族物質生活習慣的衣食住行四個方面中,食處於最靠裡的位置。受到外部衝擊發生變動的時候,總是從最外圍變起,依次向裡;而在恢復的時候,正好反過來,是先從最裡面的恢復起,而逐步向外。近世以來,四個方面中,靠外的衣住行都全變了,只有最靠裡的食的方面,大體保持下來了沒有喪失;但是也象語文一樣受了損傷,這就是中醫藥。藥和飯都是要入口的,且自古中國人講究藥食同源,所以理應將中醫藥歸入食的方面。雖同屬於食,但藥比飯靠外,因為必竟不是天天吃。所以在食的方面,受到最大傷害的就是較為靠外的中醫藥了當然飲食方面也受到西方飲食的一定影響,主要是肉食的比例大大增加了。如今我們要復興中國生活,就要從最裡面的部分恢復起。也就是要首先復興中醫。復興中醫是直接關乎整個民族身體健康乃至中華文明生死存亡的大事,現在還存在的中醫已受到嚴重損傷瀕臨滅絕,如果不立即採取措施,很快就要不存在了。中醫是一門十分精微奧妙的學問,需要師徒親傳,不是看書就能得其精髓的。如果現在還活著的老中醫師老藥師都不在了,就很難復興了。所以先復興中醫就合乎理勢的雙重理由。然後等恢復儒教為國教的時候,再依次恢復服制和居制,而行的方面則要長期保留西化的局面,一直到人類走出工業文明為止。
與其它至今還保留下來的傳統事物一樣,中醫現在面臨的最大問題是受到西醫的致命擠壓和改造以至於瀕臨斷絕。所以復興中醫的問題很大程度上就是理順中西醫關係的問題。我們不願看到中醫從此被西醫消滅首先是因為:中醫是人類最優秀的醫學,西醫則是垃圾醫學。
首先,二者對人體的認識層次不同。中醫認識到的人是粗身和細身的結合,西醫則只知有粗身。黃帝內經靈樞天年篇載:黃帝問於歧伯曰:願聞人之始生,何氣築為基,何立而為楯,何失而死,何得而生?歧伯曰:以母為基,以父為楯;失神而死,得神者生也。黃帝曰:何者為神?歧伯曰:血氣已和,榮衛已通,五臟已成,神氣舍心,魂魄畢具,乃成為人。又,百歲五臟皆虛,神氣皆去,形骸獨居,而終矣。短短數十字,將中國古人之生命觀表達得極清楚。史記太史公自序論六家要旨道家一段亦曰:“凡人之所生者神也,所託者形也。神大用則竭,形大用則蔽,形神離則死。死者不可復生,離者不可復反,故聖人重之。由是觀之,神者生之本也,形者生之具也。”可知中國古人正統之形神觀固與範縝一類異端性的唯物形神觀大異(範縝其實是要故與佛教立異才樹新說,未想到此一異說恰背離了華夏緣起說之正統)。蓋與印度佛教思想全然一致也。以母為基,以父為楯,得神者生;正佛法所云父精母血神識三者和合乃能生人之意。馮達庵居士《人死問題》第一章引端曰:人之生也,以神識附於和合適宜之四大而成。識與四大有一事不能支援,便失和合均勢,而呈緣散之象,是謂死亡。以上二說可相互發明。蓋血氣已和,榮衛已通,五臟已成者,即四大和合適宜也。靈樞之神即達庵所云神識,神氣舍心,魂魄畢具者,即以神識附於四大之上也。神氣魂魄合為人之細身,神乃細身之最深核心,位於人前後左右上下之正中,當心窩處。氣則是神所放出之光氣可放可收,魂魄,即所謂三魂七魄也;分別為細身之部分與結構,合則為細身之全體。神位於人身心窩處,故曰神氣舍心,舍者居住也,以為屋舍也。神氣舍心即神識在人生存期間一直居停於肉身之心間也。是謂得神而生。五臟皆虛,即四大不能支援從而神與四大失其和合均勢也。神氣皆去,形骸獨居者,即緣散而形神分離也。神識將自己發為細身之氣分一併收回帶之而去,只餘共業物質四大之肉身,是謂失神而死也。中醫能知細身之存在,故其論人,神氣也,魂魄也,全在細身之上;髒象也,經絡也,皆是綜粗身細身合而論之,西醫只知有粗身,於中醫所言全從肉身上去找,故全然不得要領,全是不可解之事。故從西醫角度看中醫,如果不在此根本之點上突破,所得必然全是誤解。中西醫溝通之所以困難,全在以西解中以及西醫之自大傲慢冥頑不化也。其實若從中醫角度來看西醫,可謂一目瞭然;以中醫為體來從事中西醫學之融通,本不存在今人所以為的那樣深的困難。
二、中西醫的理念不同。中醫能知細身之存在,故其論治能得其本亦不遺其末。西醫只知粗身,故其論治僅停留於極其膚淺的治標層次。中醫的理念是健康養生是治未病,西醫自始古希臘希波克拉底即立足於治療疾病。中醫能知無極太極陰陽五行萬物的層級性結構性緣起說,故不僅將人身小宇宙視為一個整體,而且將天地人大宇宙也視為一個整體,是將人置於這個大宇宙的整體中去綜合考慮的,如內經的五運六氣學說正是體現了此一宗旨。中醫的認識、理念和手段都很高超,保健衛生的效果極好。因此,對於中醫而言,首選的是砭炙針,吃藥都是次選,外科手術在中醫原本就是不得已的最後選擇。東漢時期,中藥複方發明後,在治療上是一個極理想和劃時代的大進步,外科手術的必要性更大大降低,中醫從此進入幾乎不需手術的境界。西醫基於科學唯物只有物質一級的平面化因而是破碎化的緣起說,將人視為獨立於大宇宙存在的個體,於人體本身則視為由可以拆卸組合的機器零件所構成。故外科手術和殺菌特受重視,幾乎無病不手術,無病不消炎;結果人體本身受到了多少不必要的傷害就是西醫無力或不願顧及的了。美國的曼德松博士在行醫二十五年後,寫了《一個背棄現代醫學者的懺悔》一書,其中曰僅去年(1980)一年,克里佛倫市的醫院就做了2980個開心手術,24368個其它外科手術,1300000個檢查手術,73320次心電圖,7770次全身X光檢查和210378其它放射線的檢查,他認為這是現代醫學草菅人命自我誇張的卑鄙手段,太浪費太過分,根本是在危害人民健康,因為他們沒有人能拿得出任何一個數字來證明治癒的效果。(見張旭通先生《道學與中國文化》第245頁)正如張旭通先生所云:現在幾乎已經成為常識:靠切除來治病,是越治越病。且手術既危險又痛苦,費用還高,故能找到其他辦法應儘量避免手術,但西醫今日是手術至上,手術成首選,這說明其醫學理念和醫德都從根本上出問題了,西醫已經深入歧途。按:西醫之手術至上,也與下條要談的其藥物系統的垃圾性和無效性甚至有害性直接相關聯。
三、中西醫的藥物系統大大不同。正是從此點我們將要得出西醫是垃圾醫學的結論。中醫論治著眼於整體和深層原因,於表面症狀之下發現的是證,從而辨證施治。症狀的表象千千萬萬紛繁複雜,皆可歸結為八綱之證;據此安排君臣佐使就可以開出藥方,如此則神農本草的幾百位常用藥佐以本草綱目所收另外的幾萬種備用藥,可以組合出無數藥方,足堪應付一切疾病。傅路江先生在《儒醫概論》中說:傷寒三百九十七條,一百一十三個藥方,百二十餘味藥,可治盡天下之病。傅先生此處所言乃經方派之宗旨。按:經方派的宗旨在以百一十三個經方為經,應對當下之病時適當行權。也就是說先根據辯證確定當下適用於哪一個經方,然後再對之加以調整,從而開出最後用來抓藥的方子。按照經方派的作法,中醫藥物系統的結構就是三級,而不是兩級。即單味藥、經方、抓藥的方子;這樣中醫的診療就成為極有條理可尋的學問,極利於學習者的掌握。因為畢竟在兩級結構中,直接由單味藥開出抓藥方子,只是已入化境的醫者的事,非一般醫者所能。對於初學者甚至一般的醫者,要有規矩可守,這規矩就是經方,等規矩純熟,自入化境,那時就不需以經方做拄杖了。八綱辯證和中藥複方的發明,乃傷寒論之最大貢獻,張旭通先生稱此乃中醫學術的絕大進展,中醫由此進入一個新時代,此仲景所以為醫聖也。從此中醫診療實踐成為極有條理可循的事情,中藥成為極具組合性構造性的系統,可以既定的品種適量的藥材庫靈活及時地應對現在未來千變萬化層出不窮的一切疾病,從而中醫藥進展為完全圓滿成熟的學問。西醫基於其平面化機械性的肉體觀,著眼於表面和區域性,所以在症狀之下發現的是病,症狀千千萬萬,病也依然是千千萬萬紛繁複雜理不出個頭緒,病找不到綱領,依然是破碎性的層出不窮狀態,西醫的治療就是一病一藥甚至多藥,就象西文無構造性直接由字母成詞一樣,西藥也沒有構造性,直接由原子合成,對於每一種新的病,都要發明一種甚或多種全新的原子組合即分子式來與之對應。正如中文有文字詞三級表義單位,中藥則有單味藥、經方和複方藥三個層次;西文只有一級表義單位即詞,西藥亦只有一種一種的藥這一個層次,無複方之概念。病既然找不到綱領而層出不窮,那麼西藥的品種也就如西文中的單詞一樣要不斷增加了。也是由此我們說西醫註定是永遠幼稚不可能成熟的醫學,因為永遠有許多尚未找到治療藥物的病種。一病一藥的思路使西醫靈活應變力很差。一般而言,開發一種新藥需要十年時間。這樣西醫可能就會對忽然爆發的大規模未知病種束手無策,坐以待斃。如歷來死人最多的是瘟疫,這瘟疫多與天時有關,所以經常是與以往的不同。西醫的辦法是立即組織研製有效的疫苗,可能不等研製出來,大規模死亡早已發生了。非典流行期間,西醫的辦法就是搞疫苗,可是至今也沒搞出來。西醫那套消炎降溫的辦法根本不管用,還是靠中醫治好了許多病人,並且靠板藍根金銀花控制住了疫情。現在一般人對中醫的印象就是隻能治點慢性病小病,急重病是治不了的。但這是今日中醫衰落之下給人的誤解。據呂炳奎先生說:中醫本來就是治急性病的,而且到明清已發展到很高的水平,形成了一套治急病的完整理論體系和臨床經驗,總結出許多療效高而快的方藥。但是現在基本快要失傳了。所以中醫絕不會象西醫那樣在大規模新型瘟疫面前坐以待斃,中醫完全可以根據目前的天時和人間狀況,確定病因和辯證,迅速制定普遍有效的藥方,從而將瘟疫消滅。對於猖獗的艾滋病西醫至今沒有辦法,稱為不治之症;而張旭通先生用傳統複方十全大補治療,取得明顯效果。2540個病例中,212人再找不到艾滋病毒,2341人健康工作如常人,17人死亡。並且沒有發現不良副作用。品種不斷增加的西藥庫以及其它治療手段,使西醫學如西文一樣,成為一個人一生也不可能全部掌握的學問,隨著醫學大廈越來越龐大,專業則越分越細,一個人所會的只是極小的一部分。這必然給西方醫學帶來致命困境。比如一個人有五種病,要看中醫,同一個大夫就可以將這些病綜合考慮以一個複方全部給以治療。但是看西醫,就要去不同的科找不同的大夫,各開一包藥,這麼大的量如何吃得下,這些藥在人的肚子裡身體上起反應起衝突,人又怎麼受得了。中醫花錢少效果好,西醫花錢多效果差。西方醫學對於其飛速膨脹的藥庫及診療手段也是越來越難以掌控和把握,終究要因這些癌一樣無限增長的東西而崩潰。對於西醫的醫院越蓋越大,新藥越出越多,診療儀器裝置越來越先進,診療體系越分越細,組織人事越來越龐雜,乃至醫療費用越來越高,醫保事業越來越宏偉;一般人都會以為這是繁榮發展進步。但真相是這種無限度的惡性膨脹,正在釀成西方醫學的嚴重危機,終將導致其自毀。所以,正如我們說西文是垃圾語言一樣,西醫則是垃圾醫學。語言是一個文明的最深核心,所以西方醫學乃至其文明的各個方面如哲學科學以及社會結構都出現同樣的垃圾化即平面化無層次無構造性和破碎性以及由此必然導致的自毀性局面,可以說是必然,是垃圾化的西文所給出的西方文明的必然歸宿。
說西醫是垃圾醫學還有一個重要理由,就是西藥都是非天然的化學藥品,包括生物化學藥,化學合成藥、基因工程藥等;其毒副作用太大,比於化學農藥。《中西醫學差異與交融》一書的序言說:“1962年,卡遜發表《寂靜的春天》,揭示了以農藥代表的直接對抗和以化肥為代表的直接補充,帶來了人類及其生存環境的化學汙染和生態破壞。從農業反思醫學,人們發現近百年來大量使用化學合成藥的化學療法,帶來與藥物有關的化學汙染,人體不斷受到化學物質的衝擊,由此產生對人類長期的不良後果,並造成與治療目標相反的反目的性效果。例如:1.消除病因的抗生物代謝的化學療法,很快出現耐藥甚至多元抗藥,它加速藥物淘汰,而增加新藥研製的難度和費用。更由於它加速了病原的變異而在製造新的病原和新的疾病。2.糾正病理的受體或通道阻滯劑的廣泛使用,以期糾正病理亢進,卻出現受體超敏,加重對藥物的依賴,減藥停藥病情就反跳,加重內環境的震盪,使慢性病變和復發增加。3.消除病灶的針對靶點的化學藥物長驅直入,加劇體內化學汙染,使抗原負荷過重而免疫應答錯誤、免疫超敏和自身免疫病增多。4.外源性直接補充導致內源性抑制如胰島素注射直接導致胰腺停止工作故糖尿一類疾病大多是由這種不當治療才成為不治之症的;反之,外源性直接對抗帶來內源性的激發作用。5.人類的外周白細胞下降三分之一以上,男性精子數下降近半,且活動度顯著下降。”(人民衛生出版社2000年版序言第8) 與西藥相比,純天然的中藥其優長則非常明顯。中藥沒有明顯毒副作用許多中藥如神農本草經中的上品藥不僅沒有毒副作用且能夠固本培元輕身益智延年益壽有明顯補益作用,這是任何西藥都沒有的再好的西藥都對人有副作用在治療區域性的同時,有效調節整體功能,而且給藥途徑方便,價格低廉。所以,西醫今日已經走向了醫學的反面,即它不再是治病救人的學問了,而是已經變成了導致疾病的最重要因素,由不當或過分治療導致的治療性疾病已經佔到疾病總數的至少三分之二以上。曼博士在上面他的書中說:“我認為百分之九十的現代醫學應該從地球上消失,包括它的醫生、醫院、化學藥品和儀器裝置。這樣,廣大人民才能談得上健康和利益。”(見張旭通先生《道學與中國文化》第245頁)旨哉斯言,這絕非偏激之詞。對於現代西醫這種垃圾醫學應該做大幅裁減和整改,留下百分之十足矣。中醫應成為未來世界醫學的主體,西醫只宜為中醫之輔助,而當中醫將西醫之少量有益部分做出了吸取之後,如吸收少數西藥進入中藥庫作為中藥複方之用藥,有限度吸收西醫外科手術之長處,以應付目前這個業力特重的世界;西醫這種垃圾醫學就可以從地球上徹底消失了。
現代化就是要毀滅一切美好高明的事物,代之以低劣的西式垃圾。中國醫學從民國以來就面臨被消滅的命運,洛克菲勒家族消滅中醫的陰謀在被科學教洗腦的中國精英那裡一直得到了自動執行。不過民國的國家能力有限,中醫還可以在廣大民間較自由地存在傳承下去。對中醫致命的日子終於在新中國成立後到來了。新中國的國家能力前所未有地強大,連最底層的鄉村都納入了國家管理,中醫這回是無所逃於天地之間了。正如前文所言:衛生部和醫藥管理局一直被不信中醫的西醫人士控制,他們長期對中醫實行打壓。解放之後,中國的本土勢力還在繼續自動地不遺餘力地消滅中醫。在消滅中醫的路線影響下,中西醫結合被巧妙地變成了消滅中醫的幌子,科學化、現代化再加上後來的國際化成了消滅中醫的殺手鐧;現在中醫院早已經名存實亡,目前全國沒有一家真正的中醫院,中醫院已經基本西醫化了,與西醫院沒有什麼區別,以至於有的中醫院竟然出現設中醫科這樣的怪事。現在的中醫學院,西醫課程和實習佔了大多數,中醫課程和實習只佔少數。將中醫四部經典改為選修課,以西化的概論來代替原汁原味的經典。中醫大學生甚至碩士博士生沒有通讀過《黃帝內經》的大有人在。課上學一點中醫理論,由於無附屬醫院或附屬醫院實際已變為西醫院,因此失去實習中醫的機會。由於學真正的中醫不多,也就缺乏以真正中醫治病的本領。由於嚴重西化的教學,學生對中醫根本就缺乏信心。以至於許多教授自己解嘲說:他們是在培養中醫的掘墓人。所以到今天,純中醫在體制內已經基本不存在了,少數殘餘只能在民間在制度和法律的狹小夾縫裡無比艱難地生存。2002年出臺的《中藥現代化發展綱要》就是國家以行政法律力量打著中醫現代化國際化的旗號繼續全力消滅中醫的綱領性檔案。其主旨是將中藥的開發研製完全置於西醫方法和標準之下,實行醫藥分家,中醫師失去了自主的製劑權;尤其是將中藥飲片改換成顆粒飲片,就是對中醫藥的極大破壞。據駱詩文先生講:按近幾年提出的什麼現代化和與國際接軌走下去,中藥發展將會走入死衚衕,具有五千年曆史的傳統的中醫藥就會消亡,這絕不是危言聳聽。(《挽救中醫:中醫遭遇的制度陷阱和資本陰謀》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276頁)在國家能力強大的新中國持續一貫的打壓消滅之下,我們寶貴的中醫學術真得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頭,再照這樣下去,眼看就要斷絕。
正如所有的傳統學術一樣,中醫要想恢復生機,舍中西分開從而實現獨立自主別無他路。如果仍然唱中西醫學融合的老調,就不可能從根本上改變現狀,只能重複中醫被西醫改造吞併乃至死亡的命運。因為現在的問題是中醫已經被西醫改造吞併近於死亡,中醫已經基本不存在了,還談何中西醫學的融合?中醫有什麼資格與實力來參與這中西醫的融合?故當務之急是在爭取中醫在各個領域的獨立自主權,只有這樣,中醫才能起死回生重新活轉過來;才能恢復與西醫平等對話的資格和能力。所以,等中醫真正活轉來以後,再談中西融合不遲。
融合是一定要融合的,但到那時卻是要以中醫為主體。呂炳奎先生非常有智慧,他生前反覆呼籲的拯救中醫的措施,其主旨就能把握到關鍵,即中西醫分開,從而實現中醫在各個領域的獨立自主。
一、行政獨立。呂老在給胡錦濤總書記的信中表述了他的改革設想:“為了使中醫藥學真正按照自身發展和存在規律弘揚起來,針對現實對中醫藥的錯誤認識,和一切以美國醫藥標準為中藥標準的錯誤做法,防止以中西醫結合和中醫藥現代化為幌子,去削弱和消滅中醫,我的建議如下:1.建議中央以保護中醫藥學為由,將衛生部一分為二,設立中醫與西醫兩個在行政等一切方面平等的行政機構,終止建國53年來西醫統治中醫的行政模式,使中醫能夠獨立管理中醫,能夠和西醫平等競爭,相互補充,現今的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仍是被西醫統治的,沒有起到設立它的應有作用;並推薦現任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市場司司長駱詩文同志負責中醫藥的領導職務,他是中醫藥學徒出身,對中醫藥有著深厚的感情和知識,並有在中央機關夠早的經驗,現年57歲,是中醫藥界不可多得的人才。2.為使分治後的中醫藥行政部門真正按自身發展規律存在下去,應加強和擴大中醫藥行政部門的相應權力,與現行的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的權力有著本質區別,這個中醫藥行政部門至少應有如下權力:
1)首先將中醫藥的教育權從教育部移交給新的中醫藥行政部門。(2)有新的中醫藥行政部門起草有關中醫藥各個方面的法律法規上報人大批准。對以前限制中醫藥的法律法規宣佈它不適宜中醫藥界,只適用於西醫藥界。(3)有確立中醫藥的研究課題的權力,可與科技部協商,如確立中藥自身的符合中醫藥鑑定標準,廢除以美國醫藥的鑑定標準為中醫藥的標準的規定和做法。(4)中醫行政部門有按照中醫藥學自身規律審批中醫師職稱以及設定臨床機構的權力。(5)確立中醫藥和西醫藥在行政上,醫療上,地位上的平等原則和法律,使它們在為人民治病上獲得同等地位。3.應在中央或國務院成立一中國文化中各個學科發展的小組或委員會,保障包括中醫藥學在內的各個學科的獨立發展和存在。如,在此框架下,成立中醫藥專家委員會,人員有中醫藥界的老中醫、老藥師、和堅決支援中醫藥獨立發展的行政官員和教授、講師組成。其負責監督指導和協助中醫藥行政部門的領導工作,防止偏離中醫藥發展的正確路線。”(《挽救中醫:中醫遭遇的制度陷阱和資本陰謀》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252253頁)按:呂老之建議可謂深思熟慮,謀劃周全。尤其設立中國文化各學科專家委員會一節,極好。只有如此,行政分開的中學部門才不至於被西化人士在暗中重新控制。
二、教育獨立。首先要對現有中醫學院的課程體系進行大改,要讓中醫課程及實習佔到百分之九十,西醫課程實習剩下百分之十就可以了。要加強古文、中醫原著、道家學術以及經史的教學,實行導師制,注重真實經驗的傳授。實習必須在真正的中醫院。同時,給予民間師帶徒的傳承方式以合法地位,授予合宜的學歷並解決相應的職稱待遇。
三、醫療體系獨立。對現有的中醫院進行徹底整頓,使之成為真正的中醫診療機構。取消一切屬於西醫的診療手段,中醫院只准採用真正屬於中醫的診療手段。同時給予民間中醫以合法的地位,制定切實的政策,鼓勵其發展。
有了這些措施,中醫庶幾能夠復興了。
當中醫真正復興以後,就要考慮融攝西醫的問題了。我們說中西醫結合成了消滅中醫的重要途徑和手段,因為事實上的中西醫結合都是用西學來取捨中醫,中醫成了西學用來取捨的材料,成了一個被切割的物件,這種中西醫結合的道路基本上就以今天的中醫學院、中醫研究所和中醫院為代表的體系。今天的中醫院,就是中西醫結合的結果,那麼這中醫院裡面還有中醫嗎?基本就沒有中醫,從診斷到治療都西醫化了,跟西醫都是差不多的。上來就是讓你去拍片,然後給你開很多的西藥,病房裡就是打針輸液動手術。在中醫院裡邊給開中藥的醫生其實都很少的,中醫院已經名存實亡了;因為走中西醫結合這種道路已經把中醫給消滅了。
還有一箇中西醫結合途徑,這卻是可取的。就是以中醫來結合西醫,以中醫為體,西醫為用。而我剛才說的則是西醫為體,中醫為用。我們反過來,我們讓中醫做體,就是說以中醫的理論和方法來用西藥,把西藥作中藥用。這個途徑確實有人在實踐。我的老家有一個鄉下醫生就發明了這種途徑。我看這就是以中醫為體西醫為用的正確的中西醫結合道路。他經過長期的研究和試驗,確定出了一百餘種老西藥的寒熱溫凉和歸經,然後以中醫的脈診為手段,以中醫的理論八綱辯證為指導去用西藥,開出西藥或中西藥混合的複方。對於各種疾病的治療比如心血管疾病便秘等都取得了神奇效果。這在主流醫學看來是一條匪夷所思的路,聞所未聞,夢也夢不見的。這又驗證了學在民間的事實;看來中國民間的確藏龍臥虎,中國文化是不會斷絕的。這位老醫生的確有極大的創造性,這是正確的中醫為體西醫為用的中西醫結合道路。但是在這裡邊,西藥的作用我們也不用過於地看重它。
我看在這種方法裡邊,西藥的作用也僅僅是輔助性的,中藥還是應該是主體。在《神農本草經》裡邊把三百六十五味藥分成了上、中、下三品:上藥百二十,中藥百二十;下藥百二十五。上藥可久服,久服輕身延年,沒有問題。中藥久服也問題不大,但是就有一些小的問題了。下藥就是虎狼之藥,如巴豆當歸之類,就是不能夠常服的,只能是起以毒攻毒的作用。那麼西藥要是納入這個體系,我看只能算作下品。因為它有個好處就是猛,這對於今天人各種非常難治的病,就比傳統的下品藥還更有效,因為它更猛,但是也就比傳統的下藥更具毒副作用。所以西藥只能歸到下品裡邊去,做下品中藥的輔助;不可能取代所有的中藥。因為上品中藥的作用,這種延年輕身、通神益智的作用,是任何西藥所沒有的,再好的西藥也對人體有害。
我們總結出一個規律來,凡是人造出來的東西,都對人體有或大或小的害處。只有那些天然的天生地長自己長出來的東西才對人體真有好處。這是一個普遍必然性的真理,一點都不用懷疑。包括我們穿的化纖,現在大家都不喜歡穿了,為什麼?還是不如天然的好啊。這是穿,何況是吃呢。今天的人要搞轉基因,我看這都是喪心病狂了,這確實是帝國主義共濟會陰謀當中的一種,另外一個戰爭手段,就是糧食戰爭。關於此,可以去看何新先生的《統治世界:神秘共濟會揭秘》(中國書籍出版社2011年出版)還可以看,美國地緣政治學者威廉恩道爾的《糧食危機》一書,英文版於2007年推出,已有中文譯本。本書作者透過豐富可靠的史料與嚴謹的分析,揭露了少數西方國家試圖透過糧食特別是轉基因糧食支配世界的圖謀,為廣大第三世界國家的糧食安全敲響了警鐘。
——摘自孟曉路《中國世界觀看世界及中華文明覆興》
作者簡介:
孟曉路,字慶弗,號童庵,當代中學大家。1970年生,河北獻縣人。2000年於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哲學專業博士研究生畢業後,迄今一直在河北大學哲學系任教。主要研究領域有儒教、佛教、中西文化比較等。主要著作有《聖哲先師——孔子》、《儒家之密教:龍溪學研究》、《寒山詩提綱註解》、《七大緣起論》、《形上學方法》、《中學統攝天下學術論》、《中國世界觀看世界及中華文明覆興》、《佛學與西學》、《西學之中學淵源》、《佛教真面目講記》、《論周官》、《天下制度行上原理》等。

  END  
前期熱文:
健康養生岐黃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