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人進了哈耶普斯麻!內地國際學校格局鉅變….

上週五美國八大藤校迎來集中放榜,這也預示著2025年的美本申請落下帷幕。
截止發稿前統計到的資料(可能會變動)
今年共有108名中國學生收穫了美本最頂級圈層哈耶普斯麻的offer,相比去年的113枚有所減少,但整體差距不是特別懸殊。
本文授權轉載自公眾號:
灣媽看世界(ID:greatbaymom) 
八大藤校至今已經有327枚offer,與上一年的324枚相比,還增加了3枚,雖然上升幅度小,但每一枚都值得慶祝,每一枚都是中國學生實力的象徵。
今年哈耶普斯麻和T10綜合大學的錄取也十分驚喜,截至目前已經有614枚offer,同樣超越了去年的608枚。
整體來看,即便今年美國頂尖大學動盪不安,被炮轟,被砍資金,但這絲毫不影響它們的招生和錄取,反而因為資金問題,今年錄取了更多的學生。
每年美本放榜季,除了關注美國大學發放offer的數量,許多家長還會考察各個國際學校的錄取,畢竟升學率也是擇校的一大重要因素。
今年美本放榜後國際學校有兩大重要特點,這也預示著未來中產家庭可能要變更擇校策略。
頂尖高中集頂級學術資源、高質量師資以及全國各地牛娃於一身,因此在頂尖大學的錄取上也獨具優勢。
每年頂尖高中都是藤校和美本前10大學錄取的風向標,它們的增緩也在一定程度上佐證著當年的錄取難度。
今年頂尖高中的錄取格外強,大藤和頂級前10大學全是全國最知名高中的影子。
比如在北京
今年最牛的依然是最知名的公立國際部。
北師大附中國際部被譽為「全國最牛國際部以及最強藤校收割機」,目前已經斬獲了23枚藤校offer,八大藤校拿了個遍,簡直是實至名歸。
其中大藤就有6枚,包括3枚普林斯頓、2枚哈佛、1枚耶魯;哥倫比亞大學和賓夕法尼亞大學這兩個中藤校也有5枚;小藤達特茅斯學院、布朗和康奈爾大學也有12枚。
前10非藤校中,麻省理工學院和斯坦福大學分別斬獲1枚和3枚,比去年有所增加,加州理工學院也有1枚。
人大附中ICC拿到了14枚藤校,大藤中普林斯頓有2枚,重新整理了過去幾年0人錄取的新紀錄,耶魯也有2枚,比去年增加了1枚,其餘的賓大和布朗各佔2枚和3枚,康奈爾大學穩定錄了5枚,與去年持平。
麻省理工學院和加州理工學院各1枚,斯坦福大學斬獲2枚,這也打破了前兩年的紀錄。
北京十一學校今年收穫了12枚藤校,其中耶魯1枚,康奈爾5枚,布朗、哥大和達特茅斯各有2枚,共6枚;斯坦福大學和加州理工學院也各斬獲1枚。
還有北京101中學國際部也有2枚斯坦福和1枚賓大,康奈爾大學和達特茅斯學院各6枚和2枚。
比如在上海
上海平和雙語學校作為上海第一梯隊頭部國際學校,今年9枚藤校,哈佛、耶魯、賓大各佔1枚,康奈爾、哥大和達特茅斯學院共6枚,加州理工也有1枚。
上海老牌AP強校星河灣雙語學校也有9枚藤校,包括1枚耶魯、賓大和康奈爾各3枚、布朗和達特茅斯各1枚,今年它還依次斬獲了麻省理工和加州理工。
上海世界外國語中學有2枚耶魯、4枚康奈爾和1枚布朗;上海協和哈佛、斯坦福、賓大都有1枚,康奈爾、布朗和哥大共6枚;
上海中學國際部2枚賓大,康奈爾和布朗共5枚,還有加州理工學院;上海包玉剛哈佛和加州理工學院均有;
上海美國學校普林斯頓、哈佛、耶魯、賓大、哥大各有1枚;還有康奈爾和布朗各3枚。
比如廣東地區
廣東雖比不上深耕數十載的北京和上海,但這些年隨著大灣區中產家庭的崛起以及對國際教育的追逐,各大頂級國際學校的表現也不俗。
深圳中學是廣東的代言人,今年它國際部在不足100人的情況下,收穫了9枚藤校,包括耶魯1枚、賓大3枚、康奈爾和達特茅斯學院共5枚;斯坦福也有1枚,最牛的是加州理工學院連獲2枚。
深圳國際交流書院在大灣區的名號響噹噹,雖然在英本方向戰績顯赫,但進攻美本方向後,表現也十分不錯,今年有1枚斯坦福,還分別獲得2枚和1枚康奈爾以及達特茅斯學院offer。
華潤小徑灣貝賽思學校有斯坦福和康奈爾offer;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也有耶魯offer以及康奈爾大學和布朗共6枚。
頂尖高中因為有成熟且多年的名校升學經驗,固然始終是家長心中藤校名校的跳板。
但頂尖高中招生有限,學霸一擁而入,普通孩子想要進入這些牛校基本上機率極低。
好在從今年藤校和名校錄取看,一些普通學校表現也很驚喜,甚至出現了許多黑馬校。
今年美國名校並非全部被頂尖高中霸佔,全國都有普通學校殺出重圍。
廣東地區
在深中國際部和深國交耀眼光環之下,廣州外國語學校青藤AP&AL課程今年拿下了加州理工學院,重新整理了新紀錄,還有2枚康奈爾大學,往年也有斯坦福、哈佛、耶魯、賓大戰績。
廣東實驗中學中美課程今年有2枚康奈爾offer。它還拿到了12枚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這比深圳中學國際部都厲害;
廣東碧桂園康奈爾和哥倫比亞大學今年各有2枚,最頂級的公立校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和伯克利分校(UCB)各有3枚;
深圳萬科梅沙書院、深圳貝賽思(蛇口)都有康奈爾;東莞松山湖清瀾山廣州貝賽思國際學校有康奈爾和達特茅斯,也有前10的西北大學以及UCLA和UCB。
上海地區
上海今年最大的黑馬校是上海光華劍橋國際學校的,在牛劍放榜時,它的錄取超過了以往全國第一的深國交,今年美本錄取該校也有康奈爾大學。
上海新紀元雙語學校斬獲了1枚麻省理工學院,打臉一些頂級高中;WSLA上海哥大、布朗、康奈爾均有,前10大學也有西北大學和約翰霍普金斯大學。
浦東新區民辦惠立學校斯坦福、西北大學、康奈爾大學各有1枚,布朗有2枚;上海外國語大學附屬外國語學校有耶魯和哥大。
北京地區
北京私立匯佳和海嘉學校首次斬獲了普林斯頓,還有耶魯和康奈爾;北京第八十中學有斯坦福;北京海淀凱文斬獲了加州理工。
非北上廣的學校,這些年也是黑馬校頻出。
西安高新一中連續兩年斬獲斯坦福,還有賓大;西安鐵一中國際部今年有賓大,往年還有斯坦福和耶魯。
杭州學軍中學也是首次斬獲了麻省理工學院offer;山東省青島二中、實驗中學國際部均有斯坦福;南京外國語學院3枚斯坦福、4枚賓大、1枚加州理工學院和8枚康奈爾;
重慶育才中學2枚斯坦福、1枚賓大和3枚康奈爾;東北育才外國語也首次有斯坦福。
從今年的錄取形勢看,國際學校的分化很明顯,北京和上海是絕對的龍頭,廣東緊隨其後。
其他地區普通學校也雨露均霑,就連二三線城市也表現不錯,這在以前是無法想象的,未來在普通學校就讀的孩子,想要進名校也有機會。
這種國際學校分化也說明了三個問題。
  • 其一,美國大學錄取並非只盯著一線城市的頂尖學校學霸,他們會在全國掃視與之匹配的學生。
即便學生來自二三線城市,甚至偏遠地區,所在學校歷史上也從來沒有錄取名校的案例,美國大學也有可能會錄取這些孩子。
因為招生官更看重的是申請者的個人特質、成長潛力以及與學校價值觀的契合度,而非簡單的以學校背景論英雄。
一名來自非一線城市的孩子在沒有頂尖學術資源和師資的情況下,更有可能憑藉自身獨特的經歷、堅韌的品質和對某一領域的熱愛突圍而出,他們甚至比頂級高中的中下水平的孩子更具特色。
  • 其二,家長的觀念也在變化。
每個學校都有每個學校的特色,並非只有頂級學校才是最好的追求,選擇適合孩子的學校,走合適的升學之路,結果自然不會差。

看清本質的家長,變得越來越理性,他們不再扎堆申請頂尖國際學校。

他們明白讓孩子當分母,浪費了時間和精力,自己和孩子都累。

  • 其三,名校錄取取決於個人,而非學校本身。
就算學校配備了最頂級的資源,也需要學生自己去發揮能動性,善用資源去自我提升和探索,而非進入頂級高中就能躺平。
擇校最重要的不是把目光投向最頂級的學校或是黑馬校,而是找到適合自己的生長環境。
高考越來越卷,許多家庭面對不足10%的高考名校錄取率會打算轉軌到國際學校。
那麼我們該如何選擇國際學校呢?
實際上,我們不一定非要頂尖學校,必須好學校。
好學校之所以好,很大部分原因是這裡聚集了最優秀的學生。
好學校與好學生是相輔相成的。
一批批優秀的孩子發揮自己的才智與精神步入理想的大學,從而造就了一所所名校,讓它們被廣泛家長所熟知。
《精英的傲慢》這本書中就提到了一個關鍵點,名校生的優勢並不是名校賦予的,而是名校本身吸引了更聰明、勤奮、家庭條件和資源更好的孩子。
其實有許多經濟學或是社會學研究就試圖找出好學校對孩子的影響。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戴維·卡德(David Card)、約書亞·安格里斯特(Joshua D. Angrist)和奎多·因本斯(Guido W. Imbens)就做過一項研究證明擇校對中產家庭沒用。
他們以波士頓拉丁高中為物件,這所在全美排第20名,畢業生SAT成績在麻省排名很靠前,上了這所學校等於半隻腳進了藤校。
這所高中對學生有分數要求且一分定終身,達不到分數線就只能上另外一所更普通的學校——波士頓拉丁學院,它的SAT分數在全州排前20%。
研究人員在波士頓拉丁高中先挑選了一批分數剛好達到波士頓拉丁高中的學生,另一批是隻差幾分,落榜的學生。
然後等他們上完高中準備申請大學時,又去研究了他們的SAT、AP等成績,結果他們發現,這兩批學生的成績沒有顯著的差別。
也就是說頂尖高中的資源、名師和優秀同伴讓孩子的成績沒有顯著性提升,是他們一如既往保持了優秀。
另外和安格里斯特合作過的普林斯頓大學經濟學家Alan Krueger還研究過大學階段,想找出決定學生成功的因素,同樣得出了一致的結論。
Alan Krueger和研究人員去比較了那些申請了藤校,但最後只去到低一檔次大學的學生。
結果發現,這些申請了名校但沒有被錄取的,轉而選擇了非名校的孩子,他們的年薪與名校的孩子不相上下。
換而言之,若一個學生有申請賓大的實力,但被賓大拒絕了,最後決定去東北大學,他仍然具有賓大畢業生的掙錢能力。
決定孩子成功的始終是他們的遠大抱負以及實現這些抱負而具備的能力,而非就讀的學校。
沒有所謂最好的學校,只有最好的學生。
培養孩子的核心實力和能力,在哪裡都能發光,名校無法決定孩子的未來。
本文授權轉載自“灣媽看世界”,大灣區最優質的教育號,精英家長都在這裡。
多說一句:
微信更新了推送機制,很多小夥伴反饋說經常看不到我們的更新,這裡建議大家將我們的公眾號加一個星標,以免錯過我們的推送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