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一個客戶聊到她的家庭,是典型的同甘共苦式夫妻-
兩口子剛結婚的時候收入勉強養自己,於是就決定把孩子送回農村老家,夫妻在大城市打拼。這期間經歷了換城市、換工作,夫妻雙雙高度卷工作,住的房子形同宿舍,倒頭就睡,第二天一大早各奔東西,繼續工作到昏天黑地。
我問她,孩子送回老家了,你想嗎?她說:“想啊,哪個媽媽不想自己的孩子?看著影片孩子那邊笑,我在這邊哭。”
趕上假期,她就回鄉下去看孩子,一個城市長大的獨生女,學會了在鄉間溝壑相交的小路上開三輪車……
等終於攢夠了錢,收入提上來,孩子已經上幼兒園了,兩口子也在一線買了房子安家。這時候再把孩子和婆婆接過來城裡一起生活,一家人又其樂融融在一起了。
說到這她悠悠然總結:哎,那些年的日子就是,我回鄉下,婆婆教我怎麼在農村生活,我又教會婆婆怎麼適應城裡的生活……
我嗡一下就很感慨。感慨的是一家人互幫互助,把一個小家託舉起來,也感慨這期間沒有什麼抱怨,人生像是幾次眨眼,眼一睜一閉,孩子就長大,自己也已經過了好幾輪了。
聽她訴說的這一刻,對於中年人的危機又有了具象化——
什麼是中年危機?我想,並不能稱之為「危機」,而是一個個具體的挑戰非常考驗一個家庭的臨場反應:有錢沒時間,有時間沒錢,養育和工作不能兼得,這時就需要取捨,需要依靠家人……
幸福的家庭是,在面對挑戰的時候擰成一股繩,衝破這個束縛。
不幸的家庭是,各自臨頭飛,各有各的想法,最終雞飛蛋打,塔化成了散沙。
更重要的是在無數的明槍暗箭之餘,中年的我們如何自處?是捨己為人一般撲上去,優先安頓別人?還是說應該找到一個平衡點,讓自己也有安身之處?
這一篇我分享自己的經驗:如何面對我們內在的危機感。
危機一:內在孤獨
最近的諮詢清一色是苦悶的中年人來問:
你說生活有什麼意義?
為什麼做什麼都不快樂?
感覺到很空虛?
問這些問題的人,已經是人中龍鳳了,有著讓人仰望的收入,平日努力本分,謙遜篤行,品行上實在挑不出毛病。
然而越是這樣勤懇的人,到了中年好像也一下子會垮掉:彷彿一個飽滿的氣球越飛越高,突然不知道為什麼就漏氣了。
所謂的空虛感就是:你覺得自己好像沒什麼存在感。中年人心裡的孤獨大抵如此:你發現自己的世界裡,空無一人,無人能來理解你,而你又不知道要怎麼建立強烈的聯結。
我琢磨出還算比較有效的一個心法,如何對待這樣的心境,你需要的話就拿走,或者轉發給同樣需要的人:
【關注具體的生活,警惕對於宏大敘事的過度認同。】
不是不能形而上地活,而是一旦上升到形而上,人生的意義,人生三問,我是誰,我去哪,我要做什麼……你就瘋了。
生活不是思考出來的,是做出來的,飯一口口吃,路一點點走。去關注下今天我吃了什麼好吃的,胃滿足嗎,我眼睛得到享受沒有,身體哪裡不舒服,肚子上的肉又消下去一兩啦……把注意力放在眼下的一步一步實際行動,你會活得更踏實。
至於哲學層面的思考,去交給儒釋道,多讀一讀經典,讓更大的精神力引領你。
危機二:野心和能力不匹配
人到中年有件事必須要接受的,在我看來那就是——
很多事情別人能做你做不了,是因為你性格里的成分不接受。而性格這個事情到了中年改不了了。
關於我們能選擇什麼樣的生活,這裡有個公式:能力x野心=選擇。你所有的增長只能依賴於你現有的根基。
好比一個盤子8寸的承載量和12寸的承載量是不一樣的。倘若你想要更多,那就要換成更大的盤子去承託。是不是非得用大盤子就是最好的?不一定。
比這個問題更重要的是,你能不能認清自己胃口有多大,承認自己只想吃8寸,乃至6寸,而不是12寸、20寸——這才是一種魄力。
我發現人到中年,把自己當普通人,放低期待,你的收穫會更多。
很多人的煩腦來自於:我的能力匹配不上我的野心。慾望太大了,想當人上人,但自己是普通人。
這種情況下,只會有憤恨和怨念,有的還會嫉妒別人,但無法承認自己的平淡。
如果把自己當在普通人的位置,你會發現生活容易得多:一點點進步,都是很大的飛躍。
能堅持下來的愛好,哪怕是小小的成就,大家也會覺得你很厲害;而和專業選手比,你仍然很菜。但你是普通人啊。
就好比普通人堅持跑馬拉松,不管如何,都是好的。但如果你和專業選手比,永遠看不到希望。
凡事從很小的地方做起,承認自己很平凡,然後才可以坦然向上。
危機三:需要別人照顧的心理
看過一些網友諮詢的個案,不外乎是婚姻裡的一地雞毛、夫妻從恩愛變得怒目相向、為了五斗米吵翻天但又圖已經得到的實在好處……
很多中年人的情緒問題在我看來就一個根源:
情緒層面非常渴望有人哄,無條件接納自己,在伴侶身上尋求一種近乎理想父母的存在。結果發現自己已經是成年人了,沒人願意哄,這下更沒法接受這個殘酷事實了。

為什麼人到中年很容易走入靈性怪圈,去寄託精神?這些人身上有著一類規律:
1.年紀普遍35歲以上有中年危機,有相當部分有家庭矛盾
2.社會化程度欠缺,工作沒有太多長進
3.精神容易空虛,需要寄託
4.易自我洗腦,發現了自己性格中的某個弱點,就會拼命套在命理三件套上:家族業力,原生家庭不好,自己上輩子欠債今生來還
5.生活裡想的多,做的少
6.易重蹈覆轍,遇到困難了求助靈性導師,就是不求自己行動
7.喜歡照著理論貼標籤:誰是NPD,誰是飛猴,誰雙生火焰,誰又是靈魂伴侶,分析頭頭是道,但不曾真的處理過人際矛盾。
這類情況最需要的解決思路不是求神拜上師,而是應該回到現實生活去實修:是應該好好上班,好好提升社會化水平,還是提高和人打交道的能力,創造和諧的關係。

餘華說“你只是情緒進入了死衚衕,而不是人生進入了死衚衕”:
生命中很多“失敗”“挫折”的即視感,或許都是我們頭腦製造出來的假象。現實是歲月靜好,或者波瀾不驚,而你內在情緒感到不滿足、失落,所以才會有種“我生活過得很糟”的想法。
調整自己的心態,而不是把自己的生活當成敵人。
共勉,人生說來幾個春秋一眨眼就沒了,落到每一天,就是吃喝拉撒睡,學習,工作,交流,情感,多讓自己活一些須臾,而不是永恆吧。

2025年3月底,理想島VIP成立了全球TOP50名校交友群,包括上海、北京、廣深港等三個專群。
而且,付費進群之後,將贈送你一個月的小程式理想島VIP會員!因此,也可以理解成,購買一個月會員,免費贈送全球TOP50名校交友群。
除了海外名校,理想島VIP全球TOP50名校還包括八所中國大陸院校: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浙江大學、南京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國人民大學。
上述105所高校在讀和畢業生,均可申請進群。進群方式,請點選連結:重磅!理想島VIP成立全球TOP50名校相親群



理想島VIP使用者脫單故事
最新合集(2023年11月~2024年11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