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次世界大戰關乎自由和民主,但也關乎資本主義的存亡,在一定程度上也關乎股市的未來續存。股市作為資本供應者,自主決定股價。全球各地的股市在20世紀40年代初的動盪中雖然偶有失手,但在大部分時間都能很好地理解戰爭的跌宕起伏。這必定是因為股市群體的內在智慧,因為交戰各方都控制著戰爭新聞,並將宣傳作為武器。
股市對戰爭轉折點有相當強的洞察力。唯一的重大失誤是,在1942年5月和6月,東京股市未能領會兩場太平洋海戰的重要意義。如第七章所述,日本的官方戰鬥報告和媒體報道都稱珊瑚海海戰是一場偉大的勝利,中途島海戰也是一場勝利,而非一場失敗,儘管都承認損失了戰機和艦艇。
人員傷亡必然會引起人們的注意和哀悼,但當時的日本社會全力支援戰爭,並盲目相信日本軍隊的無敵神話,因此戰役失利和經濟崩潰幾乎是不可想象的。如果人們因為未經證實的海戰失利謠言而賣出股票,就會被認為是不愛國的行為。
到了1942年中期,日本實際上奉行計劃經濟,政府控制著勞動力、價格、工資和工業決策。東條英機首相讓岸信介副首相領導的軍需部主導整個經濟政策。雖然這樣簡化了組織結構,在理論上是有效的,但由於日本的原材料供應完全依賴進口,美國的海上封鎖變得越來越有效,這種安排未能提高產量。從1942年秋直到1945年8月日本戰敗投降,日本工業產量逐步下降。從1940年到1944年,美國經濟增長約2/3,而日本經濟僅增長25%。
然而,並非所有的日本投資者都誤解了珊瑚海海戰和中途島海戰的意義。日本國內食品短缺,皇宮周圍的公園圍欄也被拆去鍊鐵。1942年中期,野村家族和野村證券開始懷疑日本最終將戰敗。儘管報紙和電臺只播放有利的戰爭訊息,但野村家族顯然在上流社會精英常聚的茶館得到了一些資訊。許多參加了中途島和珊瑚海海戰的海軍軍官和飛行員都有藝妓。當他們沒能回來時,謠言開始流傳。野村家族察覺事態不妙,開始逐步賣出持有的股票,甚至賣空。後來,他們可能推算到土地和房產在戰後將成為最好的保值工具,於是買入地產。這些資產為野村證券在戰後快速擴張提供了資金,而野村證券最終成為日本的主要證券公司。
美國和倫敦股市的洞察力
相比之下,紐約股市幾乎立即察覺到了珊瑚海海戰和中途島海戰的重要意義。最初,美國官方沒有聲稱在中途島海戰中獲勝,因為戰爭部在戰爭開始的頭幾個月裡把失利捏造為勝利,並因此遭到嚴厲批評。
1941年,紐約股市暴跌。隨著戰局的惡化,到了1942年春,股市繼續下跌。德軍潛艇在美國東海岸出沒,肆意破壞美國的海上運輸船隊,製造令人驚恐的慘劇。丘吉爾擔心英國的海上補給線可能被切斷。在世界的另一端,新加坡投降,盟軍在爪哇海戰役中慘敗,緬甸和荷屬東印度群島被日軍佔領,菲律賓的最後堡壘——科雷希多島最終投降。美國的戰爭努力步履蹣跚,正如媒體一再指出的那樣,美軍指揮無力。
1942年,儘管英美兩國民眾內心堅定,但也對未來感到絕望。馬修·阿諾德的著名詩歌《多佛海灘》廣為流傳。他寫道:“啊,愛讓我們彼此忠誠吧!因為世界真的沒有歡樂,沒有愛,沒有光明,沒有確定性,沒有和平,也沒有痛苦的救贖;我們就像是在一片黑暗的平原上,到處都是混亂的鬥爭和逃亡的警報,無知的軍隊在夜間搏鬥。”
在戰爭年代裡,有如此多的人在海上、陸地和空中喪生,以至英國軍官食堂的佈告欄上經常貼著一首短詩。
有一個古老的信念:
在遙遠的海岸,
遠離絕望和悲傷,
老朋友將再度重逢。
在1942年初的冬天以及春天,日本威脅入侵澳大利亞,並且在東南亞戰場所向披靡,紐約和倫敦的股價急劇下跌。盟軍接連失利,日軍看起來不可戰勝,德國對蘇聯的新攻勢取得了成功,英國在沙漠戰場連續失利,這一切都讓投資者深感不安。儘管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在東京遭空襲後短暫上漲,但截至4月底,整年跌幅為20%,並且在1942年4月30日達到最低點,只有92點,較1941年初的132點下跌30%。
隨著1942年以更多的損失和失利開始,倫敦和紐約股市持續低迷。事實上,正如羅伯特·索貝爾(他撰寫了有關紐約證券交易所的權威歷史著作《大交易場》)所說,自紐約證券交易所於1915年成立以來,1942年2月是成交量最低的月份。2月14日,成交量只有32萬股,其中一小時僅成交了3萬股。紐約證券交易所席位的價格為1.7萬美元,這是自1897年以來最低的,較1929年創紀錄的62.5萬美元下跌了97%。
萎靡的股市也打擊了房地產市場。紐約市酒店的賣價比其年盈利還低,華爾街寫字樓的租金低至每平方英尺1美元。詹姆斯·格蘭特在他的傑作《繁榮的麻煩》中寫道,有些人稱之為“乾旱的恐慌”。請記住,股票和房地產市場的低迷竟然發生在戰爭生產激增、預算赤字巨大和企業利潤強勁的時候。
然而,股市的擔憂不止於此。美國財政部提議將公司所得稅稅率定為60%,而重議委員會打算徵收公司的超額利潤,從而使公司的盈利和股息無法預測。對於個人收入超過5萬美元的部分,所得稅稅率達到85%。羅斯福政府似乎決心透過動員來平衡收入和財富。這些稅收政策以及美軍在戰場上的拙劣表現,進一步削弱了投資者的信心。
當時,所有理智的預言家都對未來持悲觀態度。1939年,一位著名的哈佛大學教授(出於尊重,不便透露他的姓名)發表了一篇頗有影響力的文章。他指出,由於人口出生率低,並且沒有更多可供開發的土地,美國經濟必定陷入長期衰退。此外,他還表示,新產業和新發明匱乏。然而,在他寫下這篇文章時,美國的人口出生率正上升,戰爭孕育了數千種新產業和新技術。
1942年初,美國軍隊在太平洋戰場上的拙劣表現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股市的悲觀情緒。一開始,美國媒體虛假地報道了美軍在珍珠港的慘敗、麥克阿瑟空軍部隊的全軍覆沒以及英美軍隊在亞洲戰場的失利。當普通大眾,尤其是投資者,得知這些樂觀的新聞報道要麼是虛假的、要麼是誤導的時,他們對軍隊和新聞媒體失去了信心。
1942年2月初,綽號為“公牛”的比爾·哈爾西海軍上將在馬紹爾群島和吉爾伯特群島對日軍發動了突襲。一位美國海軍飛行員在戰鬥中聲稱擊沉了16艘日本軍艦。哈爾西的電報描述了這場偉大的勝利,他轉述了美軍飛行員的無線電通話內容。“傑克,離那艘巡洋艦遠點兒,那是我的目標!”“太好了!你看那個混蛋著火了。”《先驅論壇報》熱情洋溢地報道,“公牛復仇!”“珍珠港大仇得報!”埃文·托馬斯講述了,當哈爾西的旗艦“企業”號航母返回珍珠港時,警報聲響起,那些站在損毀碼頭上的水手和工人把嗓子都喊啞了。事實上,哈爾西的報告大多是吹牛。只有一艘日本運輸船和兩艘小型駁船被擊沉。
1942年2月,一個名叫利昂·亨德森的美國物價管理局負責人欣然預測戰爭將使美國人的生活回到大蕭條時期的水平。優質公司債券的收益率為2.75%,而股票的收益率為8%~9%。大都會人壽保險公司的董事長聲稱,人壽保險公司的投資組合不應該包含股票。紐約州保險委員會認為,股票是“不適當的投資”,並禁止保險公司投資股票。直到20世紀50年代中期,這項代價高昂的法令才被廢止,而此時戰後的大牛市已全面到來。
但是,沒人知道股票很便宜。不僅股息率達到債券收益率的三倍(而今天幾乎相反),而且,在1942年4月,紐約證券交易所30%的股票的價格不到1941年每股利潤的四倍,許多股票以現金淨額折價出售。三分之二以上的股票的市盈率為4~6倍。W.E.赫頓以貴族的口吻調侃道,羅斯福總統或許“應該更多地關注那些住房惡劣、缺衣少食的股票投資者,他們佔股市總人數的1/3”。600只代表性股票的市盈率平均為5.3倍,而在所有股票中只有10%股票的市盈率超過10倍。
然而,牛市卻遲遲不來。1942年4月13日,《巴倫週刊》的哈里·納爾遜寫道:
1928年末和1929年初,有些人能夠看到未來的悲痛,但市場似乎永遠不會崩潰。從邏輯上來看,今天的市場行情有利於買家,只是市場似乎永遠不漲。
美股睿智的觸底時機
然後,在1942年5月,就在美國在太平洋戰場上的軍事命運改善之前,人們覺得前途極其渺茫,美國股市創下歷史新低。從世界其他地區傳來的壞訊息接連不斷,但股市群體卻覺察到了對日戰局開始逆轉。儘管5月初的珊瑚海海戰對美國而言與其說是勝利,不如說是平局,但日軍的攻勢第一次被阻擋,他們沒能佔領莫爾茲比港,失去了入侵澳大利亞的跳板。美國海軍已表明,即使面對更強大的日本海軍,他們也能堅守陣地。隨後,美國取得了中途島大捷,儘管在1942年6月,隆美爾攻下圖卜魯格,美國股市出現波動,但如下圖所示,股市在4月底至5月初的低點是20世紀30年代和40年代初長期熊市的谷底。

1942年的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
資料來源:Dow Jones & Co.; Global Insight
1942年4月至5月的股市底部是史詩般的,它孕育了一個新的週期性牛市。這個牛市持續了四年,僅僅輕微回撥,並於1946年5月29日達到頂峰。1945年是不同凡響的一年,大公司的股票上漲36.4%,小公司的股票上漲73.6%。這是從1942年底部開始的一次令人難以置信的大漲。根據伊博森投資顧問公司的資料,小公司的股票在1942年上漲44.5%,在1943年上漲88.4%,在1944年上漲53.7%,在1945年上漲73.6%。一旦悲觀情緒消散,股票就像壓緊的彈簧被鬆開一樣,快速反彈。
事實上,美國股市的首次大幅回撤發生在1946年2月,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經歷了一次典型的“預警性裂縫”下跌,跌幅達到10%。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從2月26日的低點開始,在78個交易日內(當時每週交易六天)大漲14.2%,形成了一個典型的V形反轉形態,於5月29日達到了自1930年以來的最高點。隨後,股市連續下跌數月,其中一個月暴跌近20%。

1935—1950年的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
資料來源:Dow Jones & Co.; Global Insight
隨後,美國股市陷入了嚴重的戰後低迷,經歷了近三年的橫盤調整。出現這種情形的原因,是歐洲經濟陷入困境,冷戰爆發,美國經濟難以調整。人們普遍認為,如果沒有國防開支的刺激,美國將陷入以高失業率為特徵的滯脹。1946年的通貨膨脹率飆升至18%,1947年為9%,但1949年卻突變為通貨緊縮,達到1.8%。如下圖所示,股票和債券一直萎靡不振,直到1949年中期,戰後的世界經濟不景氣才開始消散。
財富、戰爭與智慧:二戰股市風雲錄
原名:Wealth, War and Wisdom
作者:巴頓·比格斯
譯者:張恆斌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文|巴頓·比格斯
編輯|喻舟
版權宣告:
《巴倫週刊》(barronschina)原創文章,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本文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形式的投資和金融建議;市場有風險,投資須謹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