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克希德·馬丁公司作為全球最大的軍火商之一,每年的收入幾乎都和戰爭、軍售掛鉤。
近年來,洛馬公司無視中國警告,頻繁參與對臺軍售,這就觸動了東大的逆鱗。
為了維護國家利益和尊嚴,東大對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實施了一系列制裁措施。
我們的態度很明確:任何涉及臺灣問題的外國企業,都必須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代價。

於是,洛馬公司被列入了 “不可靠實體清單”,在華業務被全面封鎖,高管也被列入制裁名單,凍結在中國的資產。
有人會問:中國對洛馬的制裁,真的能傷到這家龐大的美國軍工巨頭嗎?
畢竟,它背靠美國政府,每年幾百億美元的軍火訂單滾滾而來,怎麼看都像個“打不死的小強”。
只能說,中國的制裁方式,向來不靠一刀封喉,而是精準地切斷對手的生命線。制裁洛馬公司,不僅僅是打擊一家企業那麼簡單,更是對美國霸權行徑的直接挑戰。
我國採取的反制手段不是簡單的報復,而是經過精心考慮的戰略安排。從凍結資產到限制高管入境,再到禁止相關貿易,一套組合拳下來,拳拳直擊洛馬公司的要害。
被中國列入清單後,股價暴跌40%。2025年1月,德意志銀行把洛克希德·馬丁的股票評級下調,並將目標股價暴跌14%。德銀分析師直言不諱地說,洛馬的投資邏輯已經站不住腳,F-35正受到中國戰機崛起的挑戰,未來很難找到增長空間。
摩根士丹利也在2024年12月下調了洛馬的目標股價,市場普遍認為,洛馬的黃金時代已成過去。
股價之外,訂單更是直接腰斬,洛馬的生產線嚴重依賴於中國的稀土和關鍵零部件,被制裁後,不得不從其他國家尋找替代品,但成本高,且純度不足。

而這個時候,競爭對手趁機搶佔市場,洛馬的訂單積壓量達到了驚人的450多架,F-35生產線嚴重卡殼,產能遲遲跟不上。洛馬公司在華的子公司也黃了,蘇州研發中心徹底關門,工程師被比亞迪吉利挖走了大半。
給中國機場供的導航裝置二十多億利潤直接打水漂,還收穫了九十多億的罰款。
停在青島港的三十七個貨櫃被扣兩個月,飛機零件都生鏽了。波音給臺灣提供阿帕奇,生怕哪天也被拉清單。底特律工廠已經裁了三千多人。
洛克希德·馬丁公司不會一夜崩潰,但它正在一步步走向衰落。一個曾經不可一世的軍工巨頭,今天卻被市場、政府、技術問題多重夾擊,陷入生死存亡的邊緣。
如今的洛馬,已經走上了“慢性死亡”的道路。洛克希德·馬丁的命運,已經無法逆轉。

三八婦女節到了!值此華山穹劍向各條戰線的女戰友、女同胞、女粉絲致以節日的問候,祝你們永葆青春容顏和美好心情,節日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