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年過去了,幸福的家庭、熱愛的事業,是大多數女性的終極追求。幸運如艾麗婭,透過自己的努力,擁有了這一切,更令人感慨的,是艾麗婭身為演員的執著和韌勁兒。
富書作者:蕊心
來源: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原創
收聽音訊見留言區
前段時間,由張嘉佳同名小說改編,也是由張嘉佳自編自導的電影《雲邊有個小賣部》上映。
上映僅2天,票房已破1.3億,以絕對優勢擊敗兩部好萊塢大片,奪得票房冠軍。
只是票房雖高,口碑卻實在不討喜,甚至被評為上半年最爛電影。
雖然電影並不出彩兒,但老戲骨艾麗婭飾演的外婆王鶯鶯,卻讓觀眾忍不住淚灑當場。
影片中的外婆,靠著自家院子裡的小賣部,將外孫劉十三撫養長大。
她駕駛著轟隆隆的拖拉機,連夜趕到城裡,接回失業又失戀、獨自買醉的外孫,卻又自責自己沒本事,沒有能力護他周全。

滿滿的愛溢位熒幕,戳中無數人的淚點,外婆也成了雲邊鎮最耀眼的一束光。
網友們紛紛評價:艾麗婭老師飾演的外婆,和我記憶中的外婆重疊了。
其實,作為一名實力派演員,從業38年的艾麗婭塑造了很多經典角色,29歲時就獲得了影后的頭銜,如今更是惡婆婆專業戶,把那些被生活逼瘋的女人演繹得栩栩如生。

然而,現實生活中的艾麗婭,卻是一個幸福的女人,跟小她3歲的丈夫相濡以沫20多年,是娛樂圈裡公認的模範夫妻。

1965年,艾麗婭出生於內蒙古呼和浩特市一個普通家庭。
父親在公社工作,母親則是遊走在大草原上的馬背醫生,除了艾麗婭以外,家裡還有三個哥哥。
身為大草原的女兒,艾麗婭不僅擁有蒙古女兒的豪爽與灑脫,還傳承了遊牧民族與生俱來的藝術天賦,像一朵燦爛明麗的格桑花,綻放在無邊草原上。
在一年一度的那達慕大會上,自幼喜歡唱歌跳舞的艾麗婭,像耀眼的星星般,總能吸引著眾人的目光。
15歲那年,在家人的支援下,艾麗婭入選烏蘭牧旗文工團,從此走上演藝之路。

跟著文工團,艾麗婭一年到頭都在“流動”演出,火辣辣的太陽曬紅了她的臉,草原上的風吹皴了她的皮膚,也磨鍊了她吃苦耐勞的意志。
憑藉著驚人的努力和天賦,艾麗婭很快就在一眾隊員中脫穎而出,成為“臺柱子”一般的存在,半年後,被派去中央民族歌舞團培訓。
1981年,她意外得知北京電影學院要招收一個民族班,於是毫不猶豫地報名,而且幸運地考上了。
眾所周知,少數民族的藝術生,在歌舞表演上有著天然優勢,艾麗亞在演技方面,也並不比其他同學差。
可誰知,普通話卻成了她演藝道上的攔路虎。
由於從小到大一直講蒙古語,普通話對於艾麗婭來說,猶如外語一般陌生。
課堂上,艾麗婭看似聽得很認真,其實老師講的她一點也聽不懂,又沒法跟老師同學交流,表演課上也只能演一些沒有臺詞的角色。
好在,跟艾麗婭一起考上的同學,還有著名演員薩仁高娃。
在薩仁高娃的幫助下,艾麗婭死磕普通話,每天對著鏡子練習發音和口型,據說學校小商店裡的胖大海含片,大部分被艾麗婭買走了。
功夫不負有心人,一個學期結束之後,艾麗婭就能用流利的普通話跟同學交流,一年之後,更是練就了紮實的臺詞功底,成為不可多得的優秀生。
這份努力和紮實,也讓她在大二那年,應邀出演了《車輪四重奏》中女主角。

1985年,艾麗婭學成歸來,回到了內蒙古電影製片廠工作。
1986年,她在影片《狼跡》中飾演女主角。
在這片熟悉的大草原上,艾麗婭像打通了任督二脈一般,鉚足了勁發展自己的演藝事業,先後參演了電影《女綁架者》《女囚大隊》《黑山路》等,塑造了一個又一個經典的角色。
不過,真正讓她大火的,是影片《二嫫》中,一個與艾麗婭性格反差極大的農村婦女角色。

這是一個無知執拗又要強的女人,起先是高高在上的村長夫人,丈夫癱瘓後獨自挑起家庭重擔。
為爭一口氣,她透過賣麻花、打工以及賣血的方式,換回一臺連縣長都買不起的大電視。
這部電影只有4位專業演員,其他的都是當地農民。為了演好這個角色,艾麗婭深入河北農村,與當地村民同吃同住,兩個多月沒洗澡,身上都長蝨子了。
“演員不能離開生活。”在一次訪談節目上,艾麗婭如此感嘆道。
劇中,二嫫需要用雙腳和出“三光”的麵糰。不會和麵的艾麗婭整整練習了半個多月,每天都要和一大盆面,足足用光了16袋麵粉,才解鎖了這項技能。
當然,這些麵粉都是劇組買來餵豬的粗麵粉。
憑藉在《二嫫》中的精彩表演,艾麗婭成為“中國電影華表獎”和“中國電影金雞獎”的雙料影后。
隨著名氣越來越大,艾麗婭從電影轉戰電視劇,獲得了越來越多的資源,塑造了越來越多的角色,成為一名非常高產的演員。
令人印象最為深刻的角色,是艾麗婭在電視劇《一代天驕成吉思汗》中飾演的鐵木真的母親喜倫。

其中有一段哭戲,字字句句鏗鏘有力,眼神透露著狠勵與失望,艾麗婭不僅演活了一位勇敢決絕而又無奈的母親,也將自己的演藝事業推向頂峰。
幸運的是,隨著事業的不斷發展,艾麗婭的愛情也悄然而至。在一次拍戲中,她邂逅了演員姚櫓。

1997年,董志強的《紅處方》開始拍攝,艾麗婭和姚櫓分別飾演劇中的男女主。

彼時,艾麗婭已是炙手可熱的影后,而姚櫓還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新人。
然而,姚櫓可不是一般的新人,而是家學淵源的“星二代”。
他的媽媽是才貌俱佳的知名演員陳祖榮,曾參演過《紅樓夢》《乳飛燕》等影視劇,還被劉曉慶感嘆“世上竟有如此好看之人”。

雖然是新人,但是姚櫓對角色有自己的見解和想法,為人又非常較真兒,而艾麗婭又是直爽的性子,兩人經常因對手戲怎麼演吵得不可開交。
俗話說,不是冤家不聚頭。
吵著吵著,一種莫名的情愫在兩人心底蔓延,兩人竟成了一對歡喜冤家。
艾麗婭精湛的演技讓姚櫓折服,而姚櫓的沉穩內斂也讓艾麗婭對他刮目相看。
兩人由最初的相互排斥到互生好感,隨著《紅處方》的殺青,男女主也確定了戀愛關係。
1999年,兩人奉子成婚。同年,女兒出生,浪漫的二人世界變成了溫馨的三口之家。
婚後,姚櫓仍在熱愛的表演事業上兢兢業業,完成了從新人到實力派的飛躍,飾演了《讓子彈飛》裡周潤發身邊那個陰險狡詐的胡千;
《山河明月》裡不顯山不露水的呂本,不僅將角色的內心世界展現得淋漓盡致,還憑實力圈粉無數,贏得業界的一片讚譽。

而艾麗婭則漸漸把重心放在了家庭上,處於半隱退狀態。
因為比起觀眾來,家人更需要她。
跟所有母親一樣,自從女兒出生,艾麗婭的目光就一直跟隨著女兒,她從未缺席小棉襖成長的每一個瞬間。
她見證了女兒第一次微笑,第一次走路,第一次喊媽媽……
有一次,為了如期參加女兒的家長會,艾麗婭毫不猶豫地拒絕了國外某電影節的邀請。
在母親的陪伴和教誨下,女兒出落得非常優秀,跟父母的關係也非常融洽。據說,在臨近父母生日的時候,女兒會提前在家裡到處掛字畫,提醒自己不要忘記。
當然,讓艾麗婭甘願放棄事業的,除了女兒,還有急需照顧的雙方父母。

早在1992年父親去世時,艾麗婭因工作未能見到父親最後一面,這成了她心底永遠的痛。
自從父親去世後,艾麗婭決定調整工作節奏,儘量抽時間多陪伴老人。
艾麗婭曾多次想把母親接到身邊生活,可身邊有3個兒子陪伴的母親,並不願意離開生活了大半輩子的大草原。
萬般無奈之下,艾麗婭只能透過多打幾次電話,多寄點錢的方式,向母親盡孝。
除此之外,她還減少了拍電影的頻率,儘量接一些週期較短的電視劇,讓愛看電視劇的母親在螢幕前更多地看到自己,以這種方式時時陪伴在母親身邊。

2009年,視她如女兒的婆婆與世長辭。
婆婆去世前,夫妻倆選擇回雙方父母家過年;自從婆婆去世後,艾麗婭主動要求每年都去杭州陪公公過年,生活上更加孝順公公。
作為兒媳婦,艾麗婭能放下大明星的架子親自下廚,為家人做一桌色香味俱全的年夜飯。
艾麗婭的付出,姚櫓看在眼裡,記在心裡,更表現在行動上。
不拍戲的日子裡,他化身家庭煮夫,為妻女洗手做湯羹。
陪妻子去逛街,見到好看的衣服時,二話不說就買下來送給妻子。
艾麗婭的幾個哥哥生活條件不好,需要艾麗婭時不時地資助,可姚櫓從來不說什麼,反而主動承擔起女婿的義務。
但凡有好吃的,好用的東西,大老遠的都要給丈母孃寄一份,真是把丈母孃當親媽來孝順。
夫妻二人在娛樂圈浸潤多年,卻從來沒有任何緋聞,艾麗婭和姚櫓這對夫妻,絕對稱得上是一股清流。


原以為,艾麗婭會像大多數隱退的女明星那樣,就此遠離熒幕,相夫教子,做丈夫背後的女人。
沒想到僅僅幾年後,艾麗婭就選擇了復出。
事實上,在退出熒幕、享受天倫之樂的這幾年裡,艾麗婭並沒有放棄對演藝事業的熱愛。
夜深人靜的時候,她經常捧著一些經典劇本,細細揣摩角色的心理變化;或者一遍又一遍地觀看那些優秀的作品,學習他們的表演技巧。
正是這種厚積薄發,為她的復出積累了足夠的底氣。
而且,在隱退的這幾年裡,艾麗婭並沒有完全退出影視圈,仍保持著一年一兩部作品的頻率。
《大宅門》《守望天山》《盛先生的花兒》等知名影視劇,都是她這一時期的作品。

只是,長江後浪推前浪,更新迭代的娛樂圈已是當紅小花們的天下。頂著“雙料影后”名號的艾麗婭,只能演一些婆婆媽媽的配角,甚至在一次活動中,被臉盲的主持人介紹為“新面孔”。
然而,艾麗婭並沒有氣餒,而是潛心演好每一個角色,硬是在百花盛開的娛樂圈,為自己爭得一席之地。
她說:“我選角色,從不分主角配角,不管土的洋的,只要人物有性格,有光彩的一面,我願意認真對待每一場戲。”
在《去有風的地方》裡,她是那個說話帶刺但善良堅韌的鳳姨。

在《平凡之路》裡,她是那個偏執強勢、囂張跋扈、猙獰狂躁的張如梅,連兒子都對她退避三舍。

在《田耕記》裡,她是那個自私霸道又偏心的奶奶周氏,伸長脖子掐著腰,像一隻隨時準備戰鬥的大公雞。

就這樣,臨近退休的艾麗婭,還在舞臺上追逐著自己的夢想,演活了那些被生活逼急了的女人,被稱為“惡婆婆專業戶”。
除了上面的角色,她還是《八角亭迷霧》裡獨自撫養4個孩子的玄母;《我正經歷的風暴》裡那個家暴男的母親,都被她演繹得入木三分,讓人隔著螢幕都能感受到窒息。
除此之外,艾麗婭還是一位“好老師”。
剛出道時的艾麗婭,曾經走過很多彎路,因此她更願意提攜照顧新人。
艾麗婭是北電畢業生們的大救星,每當有學生的畢業設計預算不夠時,艾麗婭總會“拔刀相助”,出錢又出力。
2023年上映的《宇宙探索編輯部》,是導演孔大山的處女作,也是他的畢業作品。
當時,劇組經費非常緊張,唯一的攝像機連腳架都沒有,就像一個從來沒有拍過戲的草根班子,以至於艾麗婭一度以為自己被騙了。
可是,本著對演藝事業的熱愛和對後輩的關愛,艾麗婭還是義無反顧地飾演了秦海蓉這一角色。
拍攝過程困難重重,連路費都是艾麗婭自掏腰包。不僅如此,一向恐高的她還需要走吊橋。
當她從吊橋上走下來時,嘴是哆嗦的,臉也變青了,可艾麗婭仍然選擇了堅持。
正是這份堅持,讓孔大山成為家喻戶曉的導演,也為艾麗婭贏得了香港國際電影節新秀電影競賽的最佳女演員獎。
這個獎項的含金量,雖然跟艾麗婭之前獲得的那些大獎沒法比,但於艾麗婭而言,跟新銳導演合作,讓她得到了更快的成長,汲取了純粹而又充滿活力的新生力量。

據統計,至2023年底,艾麗婭一共接拍了114部影視劇,僅2023年就上映了12部。
這樣的頻率,說是娛樂圈的拼命三娘也不為過。

縱觀艾麗婭的前半生,從內蒙古大草原走向首都,來到更為廣闊的舞臺,並透過自己的努力成為家喻戶曉的影后。
在人生達到巔峰之際,她為了家庭選擇了激流勇退,卻又在半百之年以全新的姿態出現在觀眾面前。

可以說,對家庭的責任感和對演藝事業的熱愛,貫穿了艾麗婭的前半生,賦予了她一往無前的勇氣。
幸福的家庭、熱愛的事業,是大多數女性的終極追求。幸運如艾麗婭,透過自己的努力,擁有了這一切。
更令人感慨的,是艾麗婭身為演員的執著和韌勁兒。
人到中年,選擇重新出發實現“再就業”,這個過程是艱難的,也是極具挑戰性的。
可艾麗婭硬是憑藉自己的努力和良好的職業素養,重新回到了事業巔峰。

成功來之不易,所有的榮譽,都是對這位“老戲骨”演技和人品的雙重認可。
王者歸來的艾麗婭,用自己的親身經歷驗證了那句老話:學藝先學德,演戲先做人。
點個在看,祝願艾麗婭老師一如既往地勇敢、自信、美麗,也期待她在熒幕上繼續熠熠生輝。
《遮蔽力》暢銷2.7萬冊,加印6次,賣出3個版權:繁體版+韓國版+越南版

作者簡介:蕊心,富書作者,一個人要想成功,你都需要一種能力來支撐你做好自己,不被阻撓,不被誘惑,這就是遮蔽力,富書第4本新書《遮蔽力》正在熱銷中,你的生活,需要遮蔽力,和500萬人一起升級生活認知,知乎、微博@富書,本文首發公眾號: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ID:FranklinReadingClub),責編:雷利、香克斯,排版:聞溪,校對:Jenny、夏夢之
免責宣告:部分圖文來自網路,僅供學習與交流,非商業用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聯絡即刪
點選 關注富書

👇點選閱讀原文進入“創業8年,富叔真面目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