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來是逃不過了


Tariffs),重點調整美國進口商品的稅率,目標與其他國家重新談判貿易協議!

Social上PO文,說要推出新一輪對等關稅,兩行字全是大寫+3感嘆號,以示決心。

特朗普重申:“這(對等關稅)對所有人都是公平的,沒有國家能抱怨”!


熟悉特朗普套路的人應該知道,這波不是關稅這麼簡單。
美國表示,這些關稅不會立即生效,而是在未來幾周才開始實施。
這段期間,特朗普和團隊將研究美國與各國的雙邊關稅和貿易關係,優先審查最“嚴重”的問題,包括對美貿易順差最大和關稅最高的國家,最終目的是想重新談判。
白宮官員透露,特朗普的對等關稅將與其他國家徵收的較高關稅相匹配,旨在應對非關稅貿易壁壘,如繁瑣法規、增值稅、政府補貼和匯率政策等,這些都是可阻礙美國產品進入外國市場的因素。

有人分析,特朗普是想借著關稅這個手段,與部分國家談判,因為美國沒把話說死,而是說“如果其他國家降低關稅,他們將非常樂意跟進降低”。
鋼鐵和鋁材25%的關稅+100%進口汽車關稅威脅,現在再加上對等關稅,加拿大是苦上加苦。
特朗普似乎下定決心咬死加拿大不放了,今天在宣佈關稅的同時,還不忘威脅加拿大:
“加拿大是北約國家中國防支出最低的,他們必須同等付出,作為一個國家來說才算成功,所以我才說讓他們成為美國的一個州!”

在關稅問題上,特朗普重申:
加拿大也挺好玩兒的,我們根本不需要他們的產品,他們卻靠著我們幹了95%的工作生存。如果加拿大加入美國,稅收就會大大降低,還有我們罩著,不用擔心安全問題,國防還省錢!

在面對記者“是否會延遲實施關稅”的問題時,特朗普還說自己會與“特魯多州長多談談”,看看最後會怎麼樣,挑釁意味簡直拉滿。
在特朗普的威脅下,加拿大出現史上首次13位省長一起親上戰線,去白宮談判的局面。
結果談了1小時下來,人家讓加拿大放聰明點,“聽懂特朗普的意思”,還把“加拿大成為美國第51州”這話再拿出來重新炒一遍。

這次會見中,比較硬氣的反而是BC省長尹大衛,開完會明確表示:想讓加拿大成為美國一個州,想都別想!
尹大衛在會前就說了自己的底線:不會與美國經濟進一步融合,而是準備尋找新的國際市場,關鍵礦產業和海鮮貿易都是,全部轉向。
言下之意,能談談,不能談換。


尹大衛在這次關稅問題面前,整體言論還是比較平穩堅定的,他表示,“加拿大永遠不可能成為美國一個州,我們不需要對抗,對彼此造成經濟傷害,可以在跨國犯罪等問題上合作,”合併就別想了。
前段時間,尹大衛就與本省關鍵企業高管開會,讓他們找新的市場了,大單都別跟美國籤。
他的意思是,加拿大必須開拓新市場和客戶,省政府非常支援企業拓展非美國市場,也支援聯邦政府實施對等報復。
“說真的我們不想打貿易戰,但如果被迫走到那一步,那就打。”
BC礦業部門也表態:加拿大需要擺脫對美依賴,尋找別的市場,如歐洲或亞洲。
美國建立鋁冶煉廠需要5年時間,期間美國消費者承擔更高成本,而加拿大可以儘快尋找新路。
與此同時,BC也做好準備了,宣佈收緊財政政策,去年承諾要發的1000刀退稅,本來下個月4日就要實施了,每個家庭可以領1000,單身領500,現在喊停。

另外,政府公共服務部門將進入“招聘凍結期”,暫時不再招人。
前央行行長馬可·卡尼也表示:“我們的重點應該加強自身經濟,而不是被美國政策牽著鼻子走,談判交給政府,經濟還得靠各行各業。”
現在81%的加拿大人都已經加入“抵制美國潮”,支援國貨,28%的人考慮取消各大平臺的訂閱服務。


如果消費者無法找到更便宜的替代品,他們可能最終要承擔關稅成本。
研究資料顯示,此前一系列關稅成本加起來,恐使美國普通家庭的年度支出增加1,200美元以上,對等關稅可能會進一步推高這一數字。
有分析師指出,特朗普這一波關稅下來可能會有兩種走向,一是如他所願,美國談判成功,增加收入,製造業迴流;二是各國逐漸減少對美國依賴,邊緣化美元。
此前,特朗普就威脅過金磚國家,說如果他們拋棄美元作為國際流通貨幣,就會實施更高關稅。
加拿大央行警告稱,就算美國沒有實際徵收關稅,僅僅放話威脅就足以對加拿大經濟造成影響,加元也可能進一步貶值。
轉載自:加西周末
微信ID:westcanadaweekl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