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卡頓免費使用DeepSeek的線上渠道,我給你整理好了|附體驗連結 2025-05-14 02:36 APPSO 沒有想到寫了那麼多 DeepSeek 如何厲害、如何好用之後,忽然間回到初心,寫一寫怎麼才能「用上」。 最近 DeepSeek 官方服務的情況,大家也知道,非常不穩定。基本只能支撐一輪對話,多問一句就伺服器繁忙,或者卡著跑不出來。於是慕名而來的使用者們,只能滿大街地找其它渠道。 真是令人想起了當年 GPT 剛出時,滿世界打游擊的盛況啊。 類比於遊戲,大模型的服務也可以簡單地分為官服和渠道服。當然還有 API,但如果官方卡得一塌糊塗,API 也就只能想想。 還有一種解決卡頓的「終極」方案:本地部署。已經安排技術部同事 kuku 一頓測試,馬上就能端上來。 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渠道服」正在快速跟上,作為對官方服務的補充。這些渠道服各有各的優劣,我們收集了一些並小測了使用體驗。 矽基流動:價格好、選擇多 https://siliconflow.cn/zh-cn 目前比較熱門的渠道服,註冊即送 2000 萬的 tokens。目前 SiliconCloud 正在做活動,透過邀請碼註冊,兩邊都可以獲得 2000 萬的 tokens。 一時間,社交媒體上網友默默不語,只一昧發邀請碼。 矽基流動提供的模型選項很多,其中不乏低價乃至免費的。 看上去 tokens 是不愁了,不過使用起來要繞一點。矽基流動有自己的體驗中心有文字對話的視窗。 但不太好用,還有一種方法是搭配 Chatbox:借矽基流動生成 API,貼到 Chatbox 裡。後者是一個搭建得比較完整的對話 bot,前者的個性化空間更多一點。實際上,只要你能連得上 DeepSeek 的開放中心後臺,且賬號裡有餘額,也可以直接從官服生成 API。 老實講目前藉助 API 的供應,都是不太穩定的。而且 DeepSeek 已經暫停了 API 服務充值。 新賬號有 10RMB 的贈送餘額,怎麼說呢,也可以用,但就是不太經造。我註冊了 Chatbox 之後,一直在碰到吞答案的情況。雖然賬單看也就花了幾分錢,但花了 tokens 卻什麼都沒看到,很浪費時間。 Groq:主打一個「快」字 https://groq.com Groq 是一個專門收集推理型開源大模型的整合平臺,使用針對 AI 語言和推理的 LPU,主打一個「快」。 好處是真的快,非常快,這也是它們引以為豪的一點,甚至會把響應速度標記出來。 Groq 沒有引入滿血 R1,不過 70b 的蒸餾版,普通使用夠了,適合一些短平快的任務,比如翻譯、一些簡單的生成。 不過,Groq 不是百分之一百的穩定,也會有宕機的情況。 Groq 這個渠道,是簡單對話比較好的選擇。雖然不是滿血,也沒有提供太多選項,勝在開啟就能用,可以看到 R1 的思維鏈過程,穩定性到目前為止沒有大問題。不能透過 API 聯網,但問題不大。 SCNet:能用 https://chat.scnet.cn/#/home 提供三種選項,但穩定性、互動和速度都比較一般。離譜的時候需要重新整理一次,出一段回答,重新整理一次再出一段回答。 不推薦。 秘塔 AI:最推薦 https://metaso.cn 秘塔明晃晃地打出了廣告,目前在網頁版支援 DeepSeek R1,客戶端還要稍等。 秘塔在深度檢索上就很強,接入 R1 之後,簡直是天作之合、強強聯手。在同一個問題下,秘塔的滿血版 R1 給出了更多細節以及例子。 左圖:Groq,右圖:秘塔 相比於 Groq,秘塔不僅檢索更有深度,資訊也更即時,這是它在「遊戲的官服和渠道服有什麼區別」問題下,涉及到的來源: 秘塔是一個垂直於調研、學術等場景的 AI 產品,適合對檢索深度有要求的使用。因此互動設計上,不以對話的形式呈現。並且,會把所有的問題都拆解成分析,包括最典型的「Strawberry 裡有幾個 r?」 哪怕是數字母這樣的任務,秘塔也會做檢索,甚至還聯絡到了草莓的基因學研究…… 想要跟官服一樣,和模型「談心」,就不太行得通。 像這樣一個比較偏探討的問題,還是被拆解成了分析。 如果是文字生成任務,優點是會主動理解 prompt 中的需求,進行相應的檢索。 比如下面這個影片指令碼任務的生成任務,除了按要求給出指令碼,還外鏈了很多創作指南——它就非得用檢索的思路來理解所有任務。 雖然明確要求了用流行熱梗,但就,春晚水平吧。 根據對要生成的文字的要求,有時候會觸發跳轉到秘塔寫作貓,就需要單獨註冊登入了。涉及到檢索和分析的,會留在秘塔內完成。 整體上,秘塔是現有渠道服裡,最能結合自身和 R1 優勢的。使用也很穩定,而且更新、更詳盡,同時也保留了 R1 的思考過程。 華為小藝:最快上線的端側 DeepSeek agent 秘塔雖然好用,但還沒有在 app 內安排上。移動端使用,現在利好華為純血鴻蒙使用者:升級小藝助手到 11.2.10.310 版本後,可以看到 DeepSeek 出現在小藝的智慧體廣場中。 小藝版的 DeepSeek 沿用了對話 bot 的形態,背後的模型是 DeepSeek-R1 Beta。 Beta 的上下文長度效能、回答準確度以及功能尚處於一個比較基礎的狀態。跟官服相比,有兩個重要的不同:不展示思維鏈過程,以及不提供聯網選項,只能被動觸發。 另外,小藝對上下文的支援比較有限。這個資料沒有公開,但是經過測試,輸入應該不超過千字。 這或許跟 DeepSeek 接入小藝的形態有關係,在介紹裡可以看到,這是「基於 DeepSeek 開源版本部署的智慧體」。 比如,還是「文學創作會被 AI 取代嗎」這個問題下,它的表現跟秘塔如出一轍。 從實際使用來看,它更像是一個 agent 化了的「秘塔+DeepSeek」。考慮到小藝作為純血鴻蒙的系統級 AI,是真正的「親兒子」,agent group 比較像封神里的質子團:來是來了,發揮空間不大。 從上面的選單設定可以看到,DeepSeek 的 agent 已經是三級選單。如果想要透過語音互動,直接撥出的是小藝。想用 DeepSeek 的話,還是要手動點點,進入專門的智慧體。 利好……但又沒完全利好吧。 總結 在官服支稜起來之前,體驗最好的是秘塔的 web 端:最大程度保留 R1 的 CoT 特色,同時結合了秘塔原有的深度檢索,保證資訊來源的可複核性,同時伺服器連線穩定,是唯一一個沒有大崩過的渠道。 除了不能當聊天搭子之外,大部分任務都能很好的完成,跳轉自家的寫作貓產品,也可以理解吧。不過,秘塔的 app 還沒有更新,端側表現如何有待檢驗。 說一千道一萬,穩定性還得指望 DeepSeek 官方,千百萬使用者都在翹首以盼。DeepSeek 的工程師大佬們,你們千萬別累著,但也別歇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