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福新生因材料撒謊,在錄取幾個月後,被撤銷offer!

文/留學字典
微訊號:Liuxuezidian
最近看到一則非常讓人“痛惜”的訊息。
一位華盛頓州的高中生,在被斯坦福大學本科錄取幾個月後,因為申請材料存在造假,被撤回了Offer!
原因是,這名高中生在課外活動時間方面撒了謊。
她有一項活動是在特殊兒童日託中心做志願者,描述是每年在那裡工作 32 周,每週工作 12 小時。
但當斯坦福聯絡到機構核實時,得到的回覆是,該學生只是一名暑期志願者,每年工作 12 周,每次 4 小時。
斯坦福大學年初初審材料時,就曾對她投入大量時間的課外活動進行過仔細審查,不過這項活動並沒有從聯絡人那裡得到回覆,考慮到其他活動都很棒,當時給了錄取。
但斯坦福大學一直沒忘這件事,哪怕錄取幾個月後,依然嚴謹的完成了材料確認,並在得知謊言後,立即撤銷了Offer。
“她原本應該步入斯坦福大學的殿堂,但因為一個小小的謊言,她的夢想破滅了。”在一份由知名大學預科內容創作者布蘭登釋出的TikTok影片中,他詳細講述了這位女學生的遭遇。
他指出,雖然這對斯坦福大學候補名單上的學生來說可能是一個好訊息,他們現在可能有機會因為某人的錄取通知書被取消而得以入學,但這位女學生的遭遇無疑是對所有申請者的一個沉重警示。
這位女學生在接受布蘭登的採訪時表示,她從未想過會發生這樣的事情,尤其是在幾個月前收到斯坦福大學的錄取通知書後,她曾經滿懷期待地憧憬著未來的大學生活。她希望透過分享自己的故事,讓其他申請者引以為戒,避免重蹈覆轍。
布蘭登在影片中強調,雖然在大學申請的活動部分誇大其詞並不總是被視為嚴重的謊言,但使時間看起來和實際上都切合實際仍然至關重要。
他提醒學生,如果一開始就打算誇大事實,應該以一種不那麼容易被發現的方式進行。然而,他堅決主張在大學申請中保持誠實,因為撒謊往往會導致嚴重的後果。
事實上,撒謊在大學申請中並非罕見現象。根據Intelligent在2023年進行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61%的受訪者在大學申請中包含了“不真實的資訊”。
  • ·40%的人承認包括了他們實際上沒有完成的志願服務時間
  • ·39%的人偽造了工作經驗
  • ·38%的人包括了虛假的課外活動
  • ·32%的人包含了虛假的實習經驗
  • ·30%的人偽造了推薦信

布蘭登表示,學生們可能因為感受到來自同齡人和社會的壓力,而試圖透過誇大或捏造某些成就來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

然而,他強調,在申請大學時,誠實永遠是最好的政策。任何形式的誇大、捏造或歪曲資訊都可能帶來嚴重的後果,甚至可能像這位女學生一樣,導致失去心儀大學的入學機會。
北美是誠信社會,在各個名校的官網都明確指出有申請誠信審查的要求,即要求學生保證自己在申請過程中所提交的一切材料必須真實。如果有造假行為,可能會受到懲罰或紀律處分,包括取消錄取、開除、撤銷課程學分、成績以及學位。
那麼,哪些申請材料是重災區呢?
課外活動
❌誇大志願活動時長
❌捏造工作經歷/實習經歷
❌杜撰一段課外活動及獲獎經歷
今年1月份,Intelligent網站進行過一項調查,揭露了美本申請過程中的“造假重災區”。
首當其衝的就是誇大志願活動時長,有32%參與調研學生捏造了虛假的實習經歷,39%學生捏造了工作經歷,38%學生杜撰了課外活動經歷。
另外,一些美國大學還會透過面試全方位考察學生,甚至會透過針對某一經歷的細節提問,判斷申請材料的真實性。
如果是一段“無中生有”的活動,很難禁得住經驗豐富的招生官的連環盤問!
文書
❌捏造獎項或經歷
❌讓別人替寫或用AI寫文書
❌抄襲別人的文書
今年ChatGPT爆火,不禁讓一些同學動了讓人工智慧幫助自己寫文書的腦筋。
Common App網申系統今年8月釋出的欺詐政策中就包含“AI參與申請”這一項。其執行長Jenny Rickard表示:“我們將評估整體情況,以確認學生是否真的將AI生成的文章或作品歪曲為自己原創。如果判定學生存在抄襲,CA系統會終止學生申請賬戶並通知所申請的美國大學。”
另外,UC九校強調:“如果學生用AI寫文書,被查出來會直接取消申請資格。”
南加州大學表示:“如果我們得知學生在申請任何部分使用了AI生成的內容,會立即拒絕該學生。”
事實上,很多美國大學都會使用軟體對申請文書進行查重,疑似存在“抄襲行為”的申請人需要協助進行二次稽核,如未能按時提交能說明文書真實性的材料,申請將被取消。
GPA與標準化考試成績 
❌偽造高分GPA&SAT/ACT成績單
❌自我報告成績與實際不符
高分GPA&標化,是進入美本名校的敲門磚。
很多美國大學接受申請人自我報告成績(Self-Report),例如2023-2024申請季,Top 20名校裡除了普林斯頓大學和加州理工學院,均允許申請人在網申系統中自行輸入SAT/ACT成績。這讓一些學生萌生虛報高分標化成績的念頭。
但通常來說,這類學校都要求學生入學時提交紙質成績報告,且學生報告的SAT/ACT成績必須與紙質成績單一致,如果成績不符,學校很可能會撤銷錄取。
推薦信 
❌自己仿寫名校教授推薦信
❌花高價買名人的推薦信
同樣是Intelligent網站1月份的調查顯示,在反饋有造假經歷的學生群體中,30%偽造了推薦信。
在實際稽核過程中,如果招生官存疑就會直接聯絡推薦人進行核查。如果聯絡不到推薦人,學校不會就此作罷而會繼續進行聯絡,對申請人的核查將一直處於pending狀態。
所以,推薦信的真假,可能一個電話就“原形畢露”!
千萬別小看美本招生官們的“火眼金睛”,再輔以面試、抽查、第三方背調、網路檢索等,學生在任何環節偽造虛假資訊,都有極大可能被發現。
布朗大學、耶魯大學、加州大學、紐約大學等名校,在官網都明確指出有申請誠信審查的要求。即要求學生保證自己在申請過程中所提交的一切材料必須真實。如果有造假行為,可能會受到懲罰或紀律處分,包括取消錄取、開除、撤銷課程學分、成績以及學位。

倡導理性閱讀,離夢校更近一步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那就點個「在看」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