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真的是意外嗎?特朗普競選演講突遭槍擊!槍手身份曝光
點選下方公眾號
檢視更多本地新聞

7月13日(週六),前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在洛杉磯巴特勒市競選演講集會上遭遇槍擊,現場血染講臺,全球目光聚焦於此。儘管槍林彈雨中,特朗普臉上沾滿血跡,但他在特勤局的重重保護下,仍展現出驚人的堅韌與不屈,向支持者振臂致意,迅速成為全球媒體焦點。

據現場目擊者及官方初步通報,特朗普遭槍擊後雖顯茫然,卻不忘領袖風範,要求拿回鞋子,並在離開舞臺前,以堅定的拳頭回應支持者,激發“美國!美國!”的震天吶喊。

目前,
特朗普的身體已經無大礙了
,並在暗殺事件數小時後乘坐飛機抵達新澤西州,看身體狀況也挺不錯,已然從驚嚇中恢復過來。
⭐拜登事後發言

事件發生後,現任總統喬·拜登緊急發表全國講話:“在美國民主中,分歧是不可避免的,這是人性的一部分。但政治絕不能成為真正的戰場,更不能成為殺戮場。”

此外,拜登還表示,襲擊發生後他與特朗普進行了電話交談,並表示他感激特朗普沒有受重傷並且情況良好。
⭐槍手已確定

事發後聯邦調查局也迅速介入調查,確認槍手為年僅20歲的托馬斯·馬修·克魯克斯,一位來自伯特利公園的年輕共和黨人,無犯罪記錄,還曾榮獲多項學術榮譽……這一發現不禁讓人深思,政治暴力背後的複雜根源與年輕人的極端化傾向。

至於槍手的下場,特勤局人員在案發當場已制服了槍手,現已死亡。

要知道,如此重要的集會現場必然實施了嚴格的安檢措施,包括機場式磁力儀檢測、行李人工檢查及嗅探犬搜查,但槍擊事件仍發生,引發對大型活動安保體系的廣泛討論與質疑。
⭐槍擊事件疑點重重

甚至有媒體丟擲疑點,特朗破這個遇刺的事情很玄乎,就像是內部安排的一樣。對於訓練有素的特情局而言,狙擊手應該早已發現了遠處的暗殺者,畢竟暗殺距離也僅僅400至500英尺(120 至 150 米),而且他們的工作就是排除高處的安全隱患。

但讓人不得不猜疑的是,他們在兇手開了多槍之後才將其擊斃……

截至目前,刺殺事件發生後特朗普的支援率已然超高與任何競選者,以65.1%的支援率遙遙領先!
巴特勒的槍聲雖已遠去,但其留下的餘波仍在全球範圍內迴盪。這不僅是一場對生命與勇氣的考驗,更是對政治文明與人性光輝的一次深刻反思。讓我們共同祈願,未來的政治舞臺能夠遠離暴力,迴歸理性與和平!

微信公眾號又雙叒叕改版了…
為了讓大家第一時間看到優質的海外內容
千萬!千萬!千萬!
記得【星標】或【置頂】洛杉磯華人事事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