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陣子突然發現胡兵上了熱搜,原因是他說自己年齡54歲,但身體卻只有25歲,49歲時還長高了一釐米。
“25歲的說法”是來自己於他的一份身體檢測報告,裡面涵蓋了非常多項指標,什麼IGF、骨密度等等,它的資料都比同齡人更接近年輕人。

中年女人聽到這種事,肯定是兩眼放光的,立馬就打算開扒他的減齡秘籍。
胡兵也很大方,直接在自己的社交平臺分享自己的“青春秘籍”。
連扒了幾期,大概有點明白了~ 明星要維持年輕,也沒什麼捷徑,靠的都是極度的自律,除此,相比普通人,他們可能有更多的時間去了解和嘗試一些產品。
比如胡兵提到自己日常在吃的就有一大堆營養素,而且多到爆,什麼益生菌、亞精胺、樺樹汁、維生素統統一口悶。

雖然這種把“小藥丸”當飯吃的行為可能過於激進了些,但我也特別能感同身受,面對自己下滑的身體狀態,我們總想著做一點什麼,吃一點什麼來補一下,因為我們本能的反應就是想要“逆行”

。
也豈止是我們,衰老這件事,比我們更著急的是這個世界上的頂級富豪們。
就比如矽谷富豪布萊恩.約翰遜的,這位奇人,稱得上是全球領域的抗衰先軀,他為了維持身體年輕,居然把17歲兒子的血液注入了自己的身體,用年輕血液啟用自己老化的細胞,並且拍攝了抗衰紀錄片《逆齡奇人:我從45歲變回18歲》,轟動了全網。

除了“換血”,這位富豪還拉了一支30位專家組成的健康顧問團,從日常的飲食、鍛鍊、藥物的服用、AI的監測等各方面來量身打造最高精尖的“不死”方案。
比如每天早上六點就要起床打坐,早上7點準時開始他的高強度間歇性健身訓練,每個動作、每輪練習都經過周密安排,早飯是一堆花花綠綠的藥丸和補品,其餘的每一餐都要經過仔細稱量,保證熱量和營養搭配得恰到好處。

他的極致抗衰我們普通人真心學不來,但是建設性的嘗試還是給到了我們一些啟發。
01
花了兩百多萬美元做抗老
布萊恩在抗衰上是下了血本的。光是醫療儀器就投資了250萬美元,醫生來了他家都忍不住大呼“專業”。

他有一倉庫的保健品,貨架上擺的琳琅滿目。萬一真發生自然災害了,可能這間屋子裡的保健品都能吃上幾年。

但花錢對富豪來說還是小事。讓人服氣的是,他極其自律的生活,我們來看布萊恩的一天是怎麼度過的。
他每天都要睡夠八個半小時,早上雷打不動的四點半起床。
在浴室防陽光燈的照射下,服用三顆藥丸,用耳溫計測體溫,開始新的一天。

再下樓進行心率異變率療程,將一個電極夾在耳部,刺激自主神經;

然後繼續吃藥,混合著自制的“綠巨人”飲料,服用下54顆藥丸;

抗衰不只調養身體,外觀也很重要。所以接下來布萊恩要戴上裝有312個雷射二極體的生髮帽;

接著,在健身房鍛鍊一個小時,做35項迴圈訓練。並且每件事都要做資料測量,以此來觀察鍛鍊的效果。

吃完只有蔬菜的早餐,再用高頻電極刺激腹部三十分鐘以此強化消化能力,每天堅持半小時。

在十一點前,吃完全天的最後一餐。食物也都是蔬菜。

接著再服用34顆藥丸。他每天要吃130顆藥丸,比胡兵還過猶不及。


目前為止他的行為還屬於常人可以理解的範疇,真正讓人覺得有些過頭了的,是他為抗衰做出的激進行為。
比如服用抑制免疫系統的雷帕黴素,這本是器官移植後用來避免免疫系統排斥的,但這兩年有臨床實驗表明雷帕黴素可以減少細胞釋放的“炎症”,同時還能讓細胞主動清理“垃圾”,透過這兩項功能來達到抗衰的目的。
不過服用過量,是很可能會導致嚴重的細菌感染的,真是為了抗衰遊走在了作死的邊緣。

布萊恩還接受了基因療法。常規的卵泡抑素基因治療主要應用在健美領域,主要用於增肌。但隨著年齡增長,可能會出現肌肉流失、骨質疏鬆等後遺症。
布萊恩接受的是更先進的治療,萬一以後反悔,還有逆轉的方法。
在治療後的第六週,布萊恩的肌肉量增加了7%。

不過最讓人驚掉下巴的,還是倫理上很難讓人接受的輸兒子的血。
置換年輕血漿的概念是用老鼠實驗時發現的。科學家將年輕老鼠和年邁老鼠的動靜脈相連,血液開始在兩隻老鼠體內迴圈。結果顯示,老老鼠的年齡逆轉了50%,這個結果在其它的實驗室得到了復現。
但這樣的方法肯定不能用在人類身上,於是只能透過換血漿了。
要說明的一點是,布萊恩也給他爸輸血了,所以把他說成“吸血鬼”也是有失偏頗的,他更像是把抗衰當成信仰來做。

但此前並沒有充分的人體實驗能夠說明這些療法是足夠安全、有效的。布萊恩為了追求抗衰,是把所有理論上有用的東西都拿來用,不異於現代版的神農嘗百草。
不知道是哪些療法起了效果,現在的布萊恩確實很健康,他的生理年齡逆生長了5.1歲,
衰老速度從1.03降到了0.69,也就是說一年只老八個月,每年多掙4個月的時間。

02
想要健康,聽身體的比聽大腦管用
這位富豪的“抗衰”行為雖然看似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不過他輸出的部分觀點,我還是很認同的。
布萊恩曾在社交媒體上還發表過一則暴論,大腦看似是用來解決問題的主要工具,但其實它是導致自我毀滅行為的罪魁禍首。
這話是什麼意思呢?其實聽完他的解釋發現他對生活還是挺有觀察力的。布萊恩覺得,“我們現在構建的社會體系已經瘋狂。”

瘋狂體現在方方面面上,比如吃上,像他的城市,上班路上會經過20家快餐店,20家賣含糖飲料的店。而人們一旦習慣吃了高糖高熱量食物,就不只是餵飽自己,更是將自己餵養成癮。
還有手機推送的短影片,各種新奇古怪的玩意吸引著人們的注意力。
但是,人們並沒有因為接受了這些誘惑而覺得更快樂。相反,甚至變得更不健康,情緒也更不穩定。

而這一切的罪魁禍首就是大腦。
布萊恩也經歷過這個時期。白手起家創業時,一睜眼就要處理工作上的麻煩,晚上回到家又要面對幾個孩子。揹負著巨大壓力,他還不能向身邊人表露負面情緒。扛不住時,只能用不健康的食物來撫慰自己。

但這就像飲鴆止渴,布萊恩身體開始發福,失眠和抑鬱也開始找上他,對於信教的他來說,當時最大的慰藉就是跟魔鬼做交易,讓自己從世界上消失。
也是在那之後他頓悟了,“大腦的判斷是不可信的。”
所以他選擇“把想法推向次要,優先身體的需求。”至少身體不會引導人走向自我毀滅。

從這個角度上來講,就算不認同他為抗衰做出的過分努力,也得認同他的出發點是有可取之處的。
畢竟大腦對一切誘惑說來的更猛烈些確實是當下的事實。如果不干預,這種情況只會愈演愈烈。

03
健康的壽命比壽命更重要
紀錄片中還提及了當今社會最主要的死亡原因,排名前幾的是癌症、痴呆和心臟病。而專家建議,透過改善睡眠、調整飲食、保持定期運動、增進社交活動,至少能健康地多活10至15年。
其實道理大家都懂,但問題就出在,要做好這裡面的每一步,都是對人性的巨大挑戰。

剛好這兩天翻閱了一本之前在網上很火的抗衰聖經《超越百歲:長壽的科學與藝術》,作者彼得·阿提亞提出的一句核心思想特別好,長壽不只是讓人的壽命更久,而是讓人活得更有生活質量。
我們不僅要延長生命的長度,還要增加健康的寬度——在年齡漸長之後仍舊能由內而外的保持年輕時的活力。
這本書非常系統全面的介紹了好幾百條長壽的乾貨,分享一些我覺得對我自己很有用,也能提升認知,並且行動起來不算困難的小TIPS——

1、情緒是第一位的,如果沒有心理健康,其實長久地活著也沒意思。
2、睡眠排第二位,睡得好的人生和睡不好的人生是兩種清晰度。
3、衰老最顯著的標誌之一就是線粒體數量和質量的下降,跑步、游泳或腳踏車都會有效的改善線粒體。
4、並沒有一種食物真能預防癌症。
5、如果你非得問有沒有最簡單的“該吃與不該吃”,那可以遵循以下三條:
第一,不要喝任何含有果糖的飲料。
第二,酒精沒有任何健康好處。酒精帶給人唯一的好處是快樂。
第三,如果你非得問哪種飲食風格好,那麼現有研究證據最支援的是“地中海飲食”。其中最關鍵的兩種東西是橄欖油和堅果。所以,你以後可以把炒菜用的油都改成橄欖油,把堅果當零食,而且別怕脂肪。
總之,碳水要限制吃,蛋白質要儘量多吃,脂肪則問題不大。
以前的西醫注重疾病管理,就是頭疼醫頭,腳痛醫腳,房頂漏水就去修修補補,但書中有一段話很戳我,健康長壽的秘訣其實在於更早一步的預防和給身體的零部件“加固”:
“我最大的遺憾是,如果我能在生活中早一些,最好是更早一些頓悟到這一點,那麼我所經歷的如此多的痛苦,以及我給其他人帶來的痛苦,本可以避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