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在職SDE轉MLE,就這???

我在Amazon做了3年SDE,在一家公司呆3年是什麼感覺?
越來越沒有最開始的熱情和創造性了,每天覺得自己像個機器,做著重複無聊的工作。當我逐漸意識到AI帶來的機遇,看多了碼農被AI替代的傳言時,我突發奇想,為什麼那個不被替代的人不能是我?特別是看到大語言模型的蓬勃發展,我決定轉行!
和MLE距離一萬步
GO VALLEY
OFFER
那我還要走9999步!
雖然平時也會關注並學習一些AI論文和專案,但一些深層的理論知識,始終難以理解。而且我很有自知之明,缺少相關實戰經驗,學歷背景不夠閃亮的我想進入MLE比登天還難,於是決定找專業的人一起試試!
不試一下永遠也不知道自己差在哪。
"同學,你在Amazon積累的分散式系統經驗不錯,但要轉MLE,特別是NLP方向,還需要在深度學習和模型最佳化上下功夫!" —M導師
這是我和直通矽谷M老師第一次溝通時他對我說的話,這一次meeting讓我知道,如果說我和MLE的距離是一萬步,那麼我還需走9999步!
想轉行?不知道從哪裡開始?機會在這裡👇
現在掃碼,免費和大廠導師來一次深度meeting!受益頗多!
以前的Amazon經驗
GO VALLEY
OFFER
全都用上了!
"你現在的技術棧主要集中在後端開發和分散式系統上,這些其實是很好的基礎。但要轉到MLE,還需要把這些經驗和深度學習的前沿技術結合起來。"                                                                     —M導師
在詳細瞭解我的背景後,加上我的基礎還可以,導師為我量身制定了一個為期6個月的轉型計劃~
✅前3個月:基礎鋪墊—主要補充MLE的理論基礎。
✅第4、5個月:背景提升—簡歷中缺少MLE相關專案,需要進行專案實戰。
✅最後一個月則把所有精力集中到面試準備上!
順帶提一下,課程制定特別靈活,可以隨時根據我的時間修改,畢竟我還是個在職牛馬,沒有太多時間用來上課。
在進行為期幾個月的MLE基礎理論鋪墊後,M老師說現在的我完全可以和他上手專案了!
就這樣,我們開始做多模態大語言模型最佳化與部署的專案,能感受到M老師對ML領域的理解很深,剛開始做專案還跟不上思路,M老師不厭其煩講解。
這麼做下來,既能用到你的分散式系統經驗,又能展示深度學習的專業能力。
專案初期我就遇到了第一個挑戰:如何在保證模型效能的同時提升推理速度?
求助後,M老師帶我深入研究了各種最佳化技術,當我成功將推理速度提升了3.5倍時,老師說現在還不能高興太早。
老師帶我進一步考慮分散式場景,把我在Amazon積累的經驗都用上了,這樣做既能不浪費以往的經驗,還加入創新,要不說還得是大廠出來的,專業!
後續最佳化專案時,又帶我設計了一個適應性分片策略,利用DeepSpeed和FSDP在AWS和Azure叢集上實現高效的多GPU訓練。
在此過程中,老師還不斷提醒我注意細節:在分散式環境中,模型分片策略直接影響到整體效能,要考慮到網路頻寬、視訊記憶體使用等多個因素!看看我的專案成果👇~
遲遲拿不到面試?也許你和大廠的距離只差一個專案!掃碼加入1V1定製計劃,手把手帶做專案,全面提升背景!
也許面試官更關心的是
GO VALLEY
OFFER
為什麼這麼做?
陸陸續續收到很多中小公司的面試,很多小公司準備起來沒頭緒,教務老師就幫我搜尋面試官訊息、整理高頻題目,後續面試的發揮也是有好有壞,直到我拿到了Google的面試!
一點不誇張,剛收到訊息的時候還挺緊張的,畢竟是轉行後拿的第一個大廠面邀。最後還是教務老師push最近的進展,我才想起來告訴他們這個訊息。
收到一波恭喜後,M老師找到我,進行了一次模擬面試。猝不及防的mock讓我什麼都來不及準備,面試漏洞百出。不過老師安慰我,這是好事,把踩坑都留在練習場,及時找出問題才能規避掉。
mock中老師對我的問題重點分析,並教我面對一些問題時,該怎麼回答。
我也終於瞭解到,在專案後期,老師帶我著重最佳化模型服務架構,教我如何使用gRPC和FastAPI構建API層,透過Triton Inference Server實現高效模型服務的用意,為了讓一切都有跡可循!
因為在面試中,面試官不僅關心你做了什麼,更關心你為什麼這麼做,每個技術選擇背後都要有充分的理由。
經過這次mock,我自信心明顯提升。在Google的面試中,當我說到【如何透過模型量化和分散式推理最佳化效能時】,明顯感覺到面試官眼前一亮!
你提到使用LoRA進行模型微調,能詳細說說為什麼選擇這個方案嗎?
我自信地解釋瞭如何在資源受限的情況下平衡模型效能和訓練效率,以及如何透過A/B測試驗證最佳化效果。面試官頻頻點頭,這讓我更加確信專案經驗的價值。
五輪面試下來,感覺比想象中的順利。沒過多久就收到了Google MLE的OFFER,到現在我還是不太敢相信,就這麼,轉型成功了?
想轉行
GO VALLEY
OFFER
就要少走彎路!
回顧這段經歷,如果沒有直通矽谷,靠我個人的力量很難轉型成功。因此也想給同樣轉型的朋友一些建議:專業導師很重要,真的能幫你少走彎路!
從路線規劃到基礎理論鋪墊,從專案架構設計到效能最佳化,從模擬訓練到實戰應用,直通矽谷帶我走的每一步都至關重要。
如果你也在考慮轉型MLE,不妨先和專業導師聊聊,找準自己的優勢和突破口,相信透過正確的規劃和努力,你也一定能實現自己的目標!
* 本文原創於直通矽谷【https://www.zhitongguigu.com】,歡迎尊重版權的轉載。一般轉載請在文章開頭或結尾正確註明以下資訊:
作者:直通矽谷  公眾號:直通矽谷訂閱號
直通矽谷,讓科技求職更簡單。
封面:pexels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