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官宣將裁員至少400人!並關停這些專業

點選下方卡片,關注“CVer”公眾號

AI/CV重磅乾貨,第一時間送達

新增微訊號:CVer2233,小助手會拉你進群!
掃描下方二維碼,加入CVer學術星球可以獲得最新頂會/頂刊上的論文ideaCV從入門到精通資料,及最前沿應用!發論文/搞科研/漲薪,強烈推薦!

格學術撰寫。參考資料:BBC新聞網、Fox12新聞網、臺海網、Nature、麥可思研究、軟科等
裁員的風,還是刮到了高校。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道,卡迪夫大學(Cardiff University)證實,由於資金短缺,該校計劃削減400個全職工作崗位(佔總員工數的7%)。
削減提案涉及課程關閉和院系合併,其中護理、音樂、現代語言、古代歷史、宗教和神學等學科和課程將面臨削減。
該校表示,只有在“絕對必要”的情況下,才會強制裁員。
無獨有偶,去年開始,我國臺灣四所大學同日倒閉,所在學校編制內的400多位教職員工全部被資遣或退休。
同時,據麥可思研究報道,8月中旬,據江西省教育廳釋出,江西省結合各設區市教師實際需求與編制情況,2024年全省計劃公開招聘中小學幼兒園(含特崗)教師4968人,較2023年計劃數10967人下降54.7%。
“教師過剩”危機浮現,高校的教職,越來越僧多粥少了。
計劃裁員400名!
根據《衛報》的披露,卡迪夫大學財政會議上播放的一張PPT顯示,學校在整個23-24學年的財政赤字高達3120萬英鎊。
若不採取行動,該校可能在四年內耗盡所有資金。
據悉,國際學生申請量“直線下降”是主因之一。學費收入佔該校總收入的37%,招生不足直接導致收入銳減。
除裁員外,該校計劃關停護理、音樂、現代語言與翻譯等專業,並透過合併院系最佳化資源。
例如,學校的化學、地球科學和物理學專業可能會合並建立自然科學學院,而計算機科學和數學則有望合併建立資料科學學院。
其他擬合併的學科包括社會科學、地理和規劃,這些學科可以合併建立人文和社會科學學院。
而英語、傳播與哲學、威爾士語以及歷史、考古學、宗教和現代語言的其餘部分將可能合併在一起建立全球人文學院。
校長溫迪·拉納(Wendy Larner)強調,調整是為了“打造規模更小但更聚焦核心優勢的大學”,以應對可持續性挑戰。
2月4日,數百名英國大學與學院工會(UCU)成員在威爾士議會(Senedd)外舉行示威活動,反對這一裁員計劃,並呼籲政府為高等教育提供額外資金支援,以應對當前的危機。
UCU秘書長Jo Grady在抗議現場表示,卡迪夫大學實際上擁有大量儲備資金,卻選擇利用當前時機進行重組和削減課程。
她呼籲威爾士政府介入,要求大學承擔責任,而不是讓員工成為管理不善的“犧牲品”。
卡迪夫大學歷史、宗教與考古學院的資深講師David Wyatt在抗議現場接受了採訪。他已經在卡迪夫大學工作了22年,對裁員計劃感到憤怒和失望。
他表示:“裁員的大刀已經砍向了我們學院和人文學科。高等教育是變革的力量,它對社會和社群有著深遠的影響。如果我們想要解決社會凝聚力和挑戰,就不應該進行這些削減。我為那些將失去機會的學生感到憤怒和遺憾。”

減招,關閉!

不止是國外,在國內,高校教職的縮減也在悄悄進行。
有的是被迫進行,比如,隨著生源危機、資金短缺的逐步來臨,臺灣明道大學、東方設計大學、環球科技大學及大同技術學院4所高校8月1日同步關門,臺灣私校工會稱是島內“教育史上首見”。所在學校編制內的400多位教職員工全部被資遣或退休,近900名學生被迫安置到其他院校,附近商圈業者也叫苦連天。
報道截圖
曾誕生過5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培養出全球首富馬斯克的加拿大女王大學也因為面臨著鉅額財政赤字。通貨膨脹、省府投入資金減少並強制凍結學費、以及國際學生人數下降讓學校難以繼續維持運營。
為了緩解現狀,去年該校就暫停了對本科美術學位專案的招生;同時,停止招聘教職員工,改變領導層和學術隊伍。
報道截圖
有的則是主動“瘦身”。
據澎湃新聞報道,2023年10月,某西部985高校召開機構改革工作動員部署會,明確要“三減”(減機構、減幹部、減管理人員)。今年4月,東北某學院推動行政機構最佳化動員部署,以“整合資源、理順關係、精簡機構、系統最佳化、提高效率”為重點,從部門設定、崗位分類、崗位編制設定、崗位職責四個方面最佳化學院行政機構,現行的13個部門整合精簡為5個部門,同時梳理部門職能和崗位配置,從而構建“機構精簡、運轉高效、協同順暢”的學院行政機構。
可以確定的是,透過資料對比,已經有省市開始縮減招聘教師。據麥可思研究報道,江西省教育廳從生育率驟降、人口變化大背景出發,制定了教師配備與結構最佳化的措施,合理安排全省中小學教師招聘計劃。江西省結合各設區市教師實際需求與編制情況,2024年全省計劃公開招聘中小學幼兒園(含特崗)教師4968人,較2023年計劃數10967人下降54.7%。
僧多粥少
高校教職要求逐年升高
近幾年,高學歷人才越來越多,有限的教職在「僧多粥少」大背景下,更成了萬人追捧的稀缺職位。
據Nature的一項研究表明,在名校終身教職的競爭中,越來越看重出身。
該研究顯示,美國近25%的教職員工的父母中至少有一人擁有博士學位,而在名校中,這一比例還要再翻一番。相比之下,在普通人群中,這一比例只有不到1%。
與普通的美國成年人比,教師的父母擁有博士學位的可能性要高出12到25倍。而比起他們自己的父母,他們擁有博士學位的可能性要高2倍。
很明顯,大學的招聘委員會明顯更看重應聘者畢業學校的「聲望」,認為名校畢業,大機率會在在工作中表現優秀,也使得這些學校在招聘教職人員時,更傾向來自比自己學校的牌子更響亮的學校的應聘者。 
同時,套用到國內,高校裡已經內捲到輔導員,幾乎也是全員博士!
某師範大學公示專職輔導員的擬錄用名單,6位全都是名校博士,其中包括4位985高校的畢業生。
而這也並不是個例,今年多所高校的輔導員聘用名單公示中,都能看到,博士學歷已經是基本配置。
可以預見的是,高校教職,應聘難度在逐年提升。
打鐵還需自身硬,希望大家都能找到理想的工作。

何愷明在MIT授課的課件PPT下載
在CVer公眾號後臺回覆:何愷明,即可下載本課程的所有566頁課件PPT!趕緊學起來!

CVPR 2025 論文和程式碼下載

在CVer公眾號後臺回覆:CVPR2025,即可下載CVPR 2025論文和程式碼開源的論文合集

ECCV 2024 論文和程式碼下載

在CVer公眾號後臺回覆:ECCV2024,即可下載ECCV 2024論文和程式碼開源的論文合集
CV垂直方向和論文投稿交流群成立
掃描下方二維碼,或者新增微訊號:CVer2233,即可新增CVer小助手微信,便可申請加入CVer-垂直方向和論文投稿微信交流群。另外其他垂直方向已涵蓋:目標檢測、影像分割、目標跟蹤、人臉檢測&識別、OCR、姿態估計、超解析度、SLAM、醫療影像、Re-ID、GAN、NAS、深度估計、自動駕駛、強化學習、車道線檢測、模型剪枝&壓縮、去噪、去霧、去雨、風格遷移、遙感影像、行為識別、影片理解、影像融合、影像檢索、論文投稿&交流、PyTorch、TensorFlow和Transformer、NeRF、3DGS、Mamba等。
一定要備註:研究方向+地點+學校/公司+暱稱(如Mamba、多模態學習或者論文投稿+上海+上交+卡卡),根據格式備註,可更快被透過且邀請進群

▲掃碼或加微訊號: CVer2233,進交流群
CVer計算機視覺(知識星球)人數破萬!如果你想要了解最新最快最好的CV/DL/AI論文、實戰專案、行業前沿、從入門到精通學習教程等資料,一定要掃描下方二維碼,加入CVer知識星球!最強助力你的科研和工作!

掃碼加入星球學習
▲點選上方卡片,關注CVer公眾號
整理不易,請點贊和在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