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總體沒什麼事
有人會擔心內衣、內褲和襪子一起洗會交叉汙染,有必要把它們分開洗嗎?
簡單的回答是——基本不用分開,因為總體還是很安全。
洗衣物的過程中,很多環節都能夠起到有效的衛生效果:
1.物理去除:汙垢和微生物可以從衣物中分離出來,然後進入水中。不管是機洗還是手洗,大部分微生物都能夠在漂洗、脫水過程中去除,這是很有效的“稀釋”作用。如果水量較大、漂洗次數較多,那麼去除微生物的效果就更好。
2.熱失活:除了物理去除外,透過加熱也能殺死微生物,溫水、熱水都可以,溫度較高的話熱失活速度更快。
3.化學滅活:洗滌劑、漂白劑的多種成分可以達到化學滅活的作用,包括且不限於活性氧漂白劑、次氯酸鹽等。
上面的這幾個因素有協同效應,相互促進。另外,要是能夠兼顧其他措施,那就會更好,比如:
● 及時曬衣物,避免長時間堆積;
● 晾在通風的地方;
● 在室外乾燥,最好是能日曬;
● 或者烘乾,也能進一步減少微生物數量;
● 衣物洗好後儘量存放在乾燥環境。
對於特殊情況,比如有足癬(腳氣)等皮膚傳染病時,理論上來說,汙染了的和沒汙染的衣物放在一起清洗,相互之間可能會傳染,不過,如果參考上面思路有效清潔的話,總體傳染的機率還是很小。對於這類機率問題,是否要一起洗,就看自己權衡。
舉例來說,有學者設計過模型:如果有人得了痢疾,用洗衣機清洗他們的內褲(假設每天排100~500g糞便,大約有0.1g糞便殘留在內褲上),模型計算顯示,這樣導致其他人感染痢疾的機率是0.0035%。由此可見,有效的清洗能夠顯著降低感染的風險。(醫學校對:皮膚科倪春雅醫生)
參考資料
Bloomfield S F, Exner M, Signorelli C, et al. Effectiveness of laundering processes used in domestic (home) settings October 2013[C]//Int Sci Forum Home Hyg. 2013: 1-62.
相關閱讀:
本文首發於「怡禾皮膚」,這是由皮膚專科醫生供稿的皮膚科普賬號,關注後可獲得更多皮膚健康相關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