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長得不像“美國人”?律師:最好隨身帶證件

隨著美國移民執法趨於嚴格,一些美國公民也開始擔心:我看起來不像“美國人”,會不會也被誤抓?
近日,一起引發關注的事件,讓這種擔憂變得更真實。出生於喬治亞州的美國公民胡安·卡洛斯·羅培茲-葛梅茲(Juan Carlos Lopez-Gomez)在佛羅里達被誤認成“非法移民”,不僅被逮捕,還面臨起訴。
儘管他當場出示了喬州身份證和社安卡,表明自己是公民,但依然被移民與海關執法局(ICE)扣押,並被冠上“未經授權的外國人”身份。最終,儘管法官裁定起訴理由不足,他還是一度被移民局釋出“拘留令”。直到媒體曝光後,才在第二天獲釋。
“我告訴他們我是美國人,他們不信。” 羅培茲-葛梅茲對媒體說。這一事件引發輿論熱議,也讓許多長相、口音不符合“刻板印象”的美國公民感到不安。
“擔心被誤抓?那是100%合理的擔憂。”
“全國移民法律中心”資深政策顧問珍妮佛·魏洛克(Jennifer Ibañez Whitlock)指出,雖然法律上美國公民並不需要隨身攜帶身份檔案,但現實中,“長得不像典型美國人”的人群,確實更容易成為執法目標。
她說:“即使你已經入籍多年,只要英語帶點口音、膚色不夠白、長相和主流印象不符,在當前執法環境下就可能被鎖定。”她建議,雖然不必隨身攜帶出生證明或原件入籍證書,但可以將這些證件的掃描件儲存在手機中,“關鍵時刻能派上用場。”
數字隱私倡議組織“電子邊疆基金會”的律師賽拉·胡珊(Saira Hussain)也表示,雖然法律沒有強制隨身帶公民身份證明,“但現實與法律常常脫節”。
有證件也可能被拘留?專家提醒:證明責任在你
1月,一名芝加哥男子即便隨身攜帶了美國公民證件,仍被ICE拘留達10小時。原因是移民官堅持他涉嫌違法,雖然事後證明清白,但過程中的壓力與不公讓人心寒。
更令人擔憂的是,一些州如佛羅里達,明確表示地方監獄將配合聯邦移民局的執法請求;而在加州等州,地方警方則被限制不得協助ICE行動。這也意味著,所處地區的政策立場會直接影響公民的風險暴露。
移民律師大衛·納克曼(David Nachman)則強調,是否攜帶證件是個人選擇,但他也提到,不少在高風險工作場所(如倉庫、餐廳)工作的合法移民或歸化公民,會選擇隨身攜帶身份證件以防萬一。
魏洛克最後提醒:“移民局撒下的執法大網越廣,被誤抓的風險也越高。不幸的是,被拘留的人必須自己舉證來證明身份。”

送人玫瑰,手有餘香👇“分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