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EWS
在紐約,以舉報某人的移民身份使其被遞解出境作為敲詐或脅迫的手段,是一項犯罪行為。然而,許多移民表示,他們的身份問題已成為鄰居、房東或僱主針對他們的武器。
家住皇后區的華人海倫未按規定為寵物狗接種疫苗,她無意中聽到房東在討論向移民和海關執法局(ICE)舉報她,以此迫使她搬走。
出於個人安全的擔憂,海倫要求不在報道中使用她的全名。她說:“這確實是我的錯,對吧?如果我被舉報了,那就只能回國。也沒什麼別的辦法了。”

海倫的遭遇並非個例。紐約移民記事網(Documented)採訪的幾名無證移民表示,有時僅僅因為私人恩怨,他們的移民身份被鄰居或熟人作為攻擊或威脅他們的武器。其中一些事件中威脅者本身也是移民。
然而,許多人可能並不知道,這類威脅在紐約是非法的。2021年,州長霍楚(Kathy Hochul,音譯)簽署了一項法律,明確規定以舉報某人的移民身份為手段進行敲詐或脅迫是一項犯罪行為。在此之前,這種威脅僅在勞工和性販運案件中被視為犯罪。
但自特朗普上臺以來發布的一系列嚴格的移民政策和反移民言論,讓許多即使是身在庇護州的紐約無證移民感到愈發缺乏安全感。
雖然紐約州法律保護無證移民免受基於移民身份的威脅和敲詐,但許多移民還是擔心,在紐約市市長亞當斯(Eric Adams,音譯)不斷變化的移民立場下,向警方舉報此類案件是否仍然安全。
在聽到房東討論要舉報她後,海倫參加了一場“瞭解你的權利”研討會,“我的房東說他要向ICE(移民與海關執法局)舉報我。我會被驅逐出境嗎?”她問道,聲音微微顫抖。
研討會上的一名移民律師解釋稱,目前尚不清楚ICE是否會對所有關於無證移民的舉報採取行動,尤其是對於那些沒有犯罪記錄的人,“但你在與人交往時還是小心為妙。”律師建議道。
華人庇護申請者格蕾絲在2024年初抵達美國,她在研討會上表示,她因移民身份受到持綠卡的室友的欺負。

由於資源有限,格蕾絲住在法拉盛的一間家庭旅館裡。那裡居住環境惡劣——,人多時,她曾與11名女性共住在一間一居室的公寓裡,大家睡上下鋪,共用一個廚房和浴室。
格蕾絲說,家庭旅館裡住客們經常因日常瑣事發生爭執,但移民身份造成了一種“等級制度”。她持有綠卡的室友經常對她和另一名無證移民表現出居高臨下的態度,甚至要求優先使用廚房等公共空間。自特朗普當選以來,她發現針對她的敵意變得更嚴重。
上個月,她與這位室友發生一次小口角後,遭到了對方的破口大罵,“你們這些偷渡來的,又窮又惡”,對方還威脅要舉報她。格蕾絲選擇以沉默應對,“因為我沒有合法身份,只能忍氣吞聲,我不想惹事。”
移民:瞭解你的權利
2021年透過的S.343-A/A.3412-A法案,是在特朗普總統第一個任期內無證移民受到威脅的情況有所增加的背景下出臺的。當時,特朗普政府實施了“零容忍”移民政策。

與前州參議員凱普蘭(Anna Kaplan,音譯)共同提出該法案的紐約州眾議員索拉吉斯(Michaelle Solages,音譯)表示,她們之所以推動這項立法,是因為她的辦公室收到關於被房東、企業主、親密伴侶等人士以移民身份作為威脅的諮詢,特別是在特朗普首任期間。
索拉吉斯說:“在聽到很多這樣的案例後,我們決定立法,以確保那些發出這樣威脅的人能夠被追究責任。”
紐約州還在2020年通過了《保護我們的法院法案(Protect Our Courts Act)》,該法案同樣由索拉吉斯提出,要求ICE必須持有司法令才能進入法院,以確保人們可以自由進出法院,而不必擔心被ICE逮捕。
如今,特朗普重返白宮,移民倡導者表示,反移民情緒有抬頭勢頭。

亞美法律援助處(AALDEF)的移民權利主任扎曼(Razeen Zaman,音譯)表示:“不幸的是,在當前政治環境下,移民正受到來自鄰居、反移民的僱主或房東,甚至是虐待他們的伴侶的威脅。無論是何種權力關係,現在人們都在利用他人的移民身份作為武器。”
扎曼強調,無證移民仍受到法律保護。她表示:“很多人誤以為無證移民沒有任何權利,但實際上,他們不僅享有許多基本憲法權利,還享有州法律、市法律等多層次的法律保護。”
儘管有這些法律保障,許多無證移民仍然不瞭解自己的權利,有時這些法律甚至被執法部門忽視。
姜先生於1990年抵達美國尋求庇護,至今仍為無證客。他表示,去年9月,他因遭室友襲擊而報警。
結果在警察抵達後,對方試圖透過翻譯向警方舉報他的移民身份。雖然翻譯沒有向警方傳達這一資訊,但卻輕描淡寫地對姜先生說:“別在意,[你的室友] 只是隨口一說。”

姜先生說:“翻譯怎麼能這麼輕描淡寫地說這個事?[我的室友] 在用我的移民身份對付我,這就是歧視!”
姜先生認為,特朗普的迴歸可能會讓無證移民的處境更加艱難。他說:“我覺得現在很多成為犯罪受害人的無證移民都不敢報警。”
剝削最弱者
上個月,特朗普政府的“邊境沙皇”霍曼(Tom Homan,音譯)提議設立熱線,讓美國人舉報涉嫌犯罪的無證移民。批評者質疑其效率和有效性,指出ICE已有類似的舉報熱線,且已執行20多年,每月接到約1萬5000通舉報電話。
還有專家也警告稱,這可能會鼓動民眾動用私刑,加劇種族刻板印象和歧視。在密蘇里州,參議員格雷戈裡(David Gregory)提出了一項舉報無證移民即可獲得1000美元賞金的計劃。
紐約州眾議員索拉吉斯對此表示:“這種做法對移民社群造成了寒蟬效應,也不符合我們州的精神。”

她補充說:“政府早已提供舉報犯罪的合法途徑,那就是911。我認為這不過是特朗普政府在利用移民群體玩弄政治。他們應該專注於真正影響美國人的問題,而不是拿移民群體當替罪羊。”
她強調保護移民權利的法律仍然有效,並鼓勵移民行使自己的權利。索拉吉斯說:“如果有人威脅你,我鼓勵人們致電當局,並聯系許多可以為您提供支援和保護的移民法律團體。人們並不孤單,你並不孤單。”
法律專家還警告說,那些試圖舉報他人移民身份的人可能會面臨法律後果。扎曼表示:“說實話,他們在針對那些他們認為是‘非法’的人的同時,自己其實也在進行違法行為,這樣猖狂的態度令人感到憤慨。”
扎曼指出,根據2021年的立法,口頭或書面威脅向ICE舉報某人的移民身份可能被視為A級輕罪(Class A Misdemeanor),最高可被判364天監禁,並處以高達1000美元的罰款。
扎曼說:“如果你剝削社會上最弱勢的人群,恐嚇他們,你就應該被追究責任。”她說。

扎曼(Zaman)還強調,該法律為無證移民獲取合法身份提供了一條可能的途徑。她建議,遭受此類威脅的無證移民可以向警方報案,這可能有助於他們申請U簽證(U Visa),這是一種針對犯罪受害者的簽證,受害者有望透過該專案獲得綠卡。
不過,扎曼指出,該法律並不能禁止他人直接向移民與海關執法局(ICE)舉報無證移民——它只是將以此作為威脅的行為定為犯罪。
在紐約市層面,《紐約市人權法》禁止房東、僱主等利用移民身份對個人進行剝削或歧視。紐約市人權委員會(CCHR)可對違規行為處以最高15萬美元的民事罰款,並對惡意或故意歧視行為處以最高25萬美元的罰款。
此外,紐約法律援助組織(NYLAG)高階律師趙珍妮(Jennifer Chao,音譯)警告說,特朗普政府對鄰里之間相互舉報的鼓勵向社會釋放了危險訊號,削弱了移民社群的安全,使他們更容易受到剝削和虐待。
她強調,這使得無證移民瞭解自身權利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她說:“移民社群生活在恐懼中,政府也在進行煽動恐懼情緒的宣傳,人們利用這種恐懼來傷害和威脅他人,其規模遠遠超過聯邦政府實際能夠達到的效果。”

趙珍妮敦促面臨威脅的人尋求可用資源和權益倡導者的幫助。她說:“如果房東威脅你,可以向住房權益倡導者或像紐約法律援助組織的租戶權益部門這樣的機構求助。如果僱主發出威脅,勞工權益組織可以提供幫助。”
儘管移民社群的恐懼不斷增長,趙珍妮表示,紐約市仍然是庇護城市,無證移民應對此感到安心。
她說:“去紐約警察局報案應該仍然是安全的。”她還表示,受到威脅的受害者還可以考慮聯絡地方檢察官辦公室,如果這些威脅已構成犯罪還可以申請U簽證。”
紐約市人權委員會(CCHR)還建議,任何經歷或目睹歧視或騷擾的人可以撥打 (212) 416-0197 舉報,或填寫CCHR的線上投訴表。投訴可以匿名提交,委員會不會詢問移民身份。此外,市長移民事務辦公室也提供免費且保密的法律支援。
格蕾絲在回顧自己的遭遇時,對自己曾輕信室友感到後悔。她說:“剛到美國時,覺得看到同胞很親切,所以跟他們講了自己的資訊。沒想到他們反過來用這個來羞辱和踐踏我。你不幫我沒關係,但不要霸凌我,傷害我。”
【宣告:我們尊重原創,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絡小編,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福利來了!!新東方&Costco送聖誕禮物了,白送$30 、$60,五重豪禮免費送,送禮送到你心坎!趕緊掃碼預約試聽領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