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名華人包裹被扣,收到澳洲海關警告信,簽證可能不保!報警也沒用

澳洲華人社群近期陷入身份盜用危機 
跨境物流行業成新型犯罪重災區
一場針對海外華人的新型資訊犯罪正在跨境物流領域悄然蔓延。
近日,澳洲邊境執法局(ABF)向數百名華人居民發出涉嫌走私的行政通知,引發移民群體對身份安全的強烈擔憂。這場看似普通的執法行動,實則暴露出國際物流行業暗藏的系統性風險。
近日,華人社媒的一個帖子引發熱議,有網友稱收到了澳洲邊防局的警告信:稱其私運了2萬根香菸。
其他網友也紛紛跟帖,不少人反映也收到類似信件,不知道是怎麼回事,該如何處理:
身份盜用黑產鏈浮出水面
墨爾本大學法律系研究員張宇翔指出,近期ABF查獲的走私案件中,高達73%的涉案人員資訊存在異常。"我們調查發現,不法集運公司透過'一證多用'的方式,將客戶清關資料重複用於非法貨物申報,這種新型犯罪模式已形成完整產業鏈。"
悉尼海關近期查獲的典型案例顯示,某中國籍貨主申報的廚衛用品集裝箱內,夾藏420萬支未申報香菸。更令人震驚的是,實際收貨人資訊指向數名毫無關聯的留學生。ABF調查專員詹姆斯·威爾遜透露:"這些學生的個人資訊早在半年前就被物流公司非法複製,用於建立虛假貿易檔案。"

灰色操作背後的利益鏈條
行業內部人士向本報披露,部分不良物流商透過"拼單清關"模式牟取暴利。他們將20-30個客戶的個人清關資質打包出售,單次交易即可獲利數萬澳元。這些被倒賣的身份資訊往往被用於大宗違禁品走私,而資訊所有者對此渾然不知。

墨爾本某高校留學生李娜的經歷頗具代表性。今年3月,她收到ABF指控其走私160箱電子煙的正式函件。經查證,其去年使用的某集運公司,在未獲授權情況下持續使用她的TFN稅號進行非法清關。"就像突然背上鉅額債務,這種精神壓力難以承受。"李娜無奈表示。
政府重拳整頓物流行業
澳洲政府近期宣佈的1.567億澳元專項打擊資金已初見成效。ABF最新季度報告顯示,2024年第二季度查獲走私菸草製品價值同比激增240%,其中涉及身份盜用案件佔比達68%。執法部門創新引入區塊鏈溯源技術,已成功鎖定12家涉嫌系統性資訊犯罪的物流企業。
移民律師協會提醒:根據《2023年移民修正案》,累計收到三次ABF警告信的簽證持有人,將面臨強制取消簽證的風險。近期已有3名留學生因身份資訊遭盜用捲入走私案件,儘管最終免於刑責,但學生簽證仍被終止。

悉尼海關驚現百萬走私香菸,洗碗機“偽裝”掩蓋驚人內幕!

在悉尼海關,一批來自中國的貨物因X光掃描異常,引起了海關工作人員的警覺。按照貨運單上的資訊,這批貨物的申報內容為“洗碗機和燃氣灶”,然而X光顯示的畫面卻與這類家電完全不符。更讓人疑惑的是,集裝箱前部的貨物與內部貨物在外觀上呈現出明顯的對比,似乎刻意設定了一層“掩護”屏障。

面對這一可疑情況,海關人員立即將影像傳送至檢查部門,決定進行緊急開箱檢查。

“洗碗機”竟變成捲筒紙?海關抽絲剝繭揭露貓膩

在檢查人員的指導下,開箱工作迅速展開。根據X光畫面,他們精準判斷,只需沿著集裝箱左側挖出一條“隧道”,即可窺探內部真實貨物的秘密。
當工作人員小心翼翼地拆開前三排箱子時,映入眼簾的竟然是整整齊齊的捲筒紙!這些捲筒紙看上去與普通家庭使用的紙巾無異,甚至有點像理髮店為顧客圍脖時使用的“頸紙”。然而,無論如何,紙巾和洗碗機之間根本沒有任何聯絡。
這一發現反而讓檢查人員更加堅定:這批貨物絕對隱藏著不可告人的秘密!

400萬支走私香菸曝光,海關截獲驚人數量!

在拆除前三排“偽裝”貨物後,集裝箱內部的真正內容物終於浮出水面——大量被紙箱和綠色麻袋包裹的沉重物品映入眼簾。工作人員稍作清點後發現,這些包裹裡裝的並不是任何合法商品,而是一箱箱未申報的走私香菸!
這批香菸的數量驚人,粗略估計多達400萬支,全部未經官方報稅,意圖逃避政府關稅和消費稅。在澳大利亞,菸草產品屬於高稅收商品,走私行為不僅影響國家財政收入,更可能與跨國犯罪組織有牽連。
悉尼海關隨即展開調查,追蹤這批非法香菸的來源及幕後走私集團,並強調這一案件的嚴重性。根據警方的宣告:“菸草和香菸走私絕非‘無受害者犯罪’。在澳大利亞非法銷售的菸草所得利潤,往往被用於資助國內外的其他犯罪活動,包括毒品交易、洗錢和有組織犯罪。”
行業變革與消費者權益保護
澳洲消費者委員會已啟動跨境物流行業專項整治,強制推行"一單一密"制。新規要求物流公司對每票貨物生成獨立清關編碼,從技術上杜絕資訊複用可能。同時建立行業黑名單制度,違規企業將被永久禁止從事跨國貨運業務。
這場由身份盜用引發的信任危機,正倒逼整個國際物流體系進行數字化轉型。對於300萬在澳華人而言,如何在享受跨境便利的同時守護個人資訊安全,已成為海外生活的必修課。正如網路安全專家艾米麗·陳所言:"在這個資料即財富的時代,我們的身份資訊比行李箱更需要上鎖。"
中澳之間最新新聞熱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