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遮蔽力》暢銷2.7萬冊,加印6次,賣出3個版權:繁體版+韓國版+越南版
那是她人生中最艱難的一段歲月,離婚、與兒子分離,就在她深陷低谷時 身體向她發出警報,經檢查她得了子宮肌瘤,在這緊要的關頭,自己還因還不上貸款房子被收走,只能借住在朋友的斗室中:“我自問,辛苦一輩子,為何落到如此的田地?”
作者:烏裕
那是她人生中最艱難的一段歲月,離婚、與兒子分離,就在她深陷低谷時 身體向她發出警報,經檢查她得了子宮肌瘤,在這緊要的關頭,自己還因還不上貸款房子被收走,只能借住在朋友的斗室中:“我自問,辛苦一輩子,為何落到如此的田地?”
來源:富書姑娘
最近,25歲韓國女星金賽綸自殺的訊息持續發酵。
她的前男友、現經紀公司老闆金秀賢與其簽訂“奴隸合同”,對她進行無休止的壓榨,這讓本就患有抑鬱症的金賽綸狀況不斷惡化,最終走向了死亡。網友們對這位童星出道的演技派演員的離去無比痛心。
而在60年代的香港,也有一位著名童星和金賽綸一樣有著悲慘的經歷。
她剛出生就被母親拋棄,5歲開始不僅要拍戲養家,還要替父還債;16歲時從生母口中得知,一直壓榨她的父親並非生父,導致她精神崩潰。
婚後,她所託非人,經歷了比童年更慘的遭遇,丈夫賭博出軌,逼迫她拍戲賺錢還鉅額賭債;離婚時,她被迫在協議書上寫下“曾有精神病史”,因此痛失兒子的撫養權,導致陷入重度抑鬱。她想到了結束自己的生命,但所幸最後走上了自我拯救的道路。
她就是香港著名影星馮寶寶,香港人心中無法超越的“天才童星”。她拍攝超過200部影視作品,獲得過很多重量級獎項。當年,不管是正劇、喜劇,還是歌舞劇、古裝劇,馮寶寶都能輕鬆演繹。


5歲時,馮寶寶就參與出演了大製作犯罪電影《毒丈夫》。這部電影講述的是丈夫孟俊明為娶富家女而設計殺害妻子孫碧君的故事,馮寶寶則在影片中扮演他們的女兒孟玲玲。

導演吳回驚訝地發現馮寶寶平時乖巧怕羞,但演戲時卻有著驚人的表現力。在劇中,當孟玲玲得知“父親”不可告人的秘密時,馮寶寶會用懵懂的眼神和天真的語調來掩飾;而在面對“父親”威脅“母親”時,她又會眼神堅定地和“父親”大聲對峙,然後緊緊地抱住“母親”的脖子,來表明自己的立場。而且在拍攝過程中,馮寶寶幾乎不會出現NG的情況。

吳回和馮寶寶的父親馮峰打趣道:“看來我要捧出一個天才童星了!”
沒想到他竟一語成讖。電影上映後,洋娃娃般的馮寶寶成為了觀眾的焦點,“這麼小,居然演得這麼好”。這讓年僅5歲的馮寶寶在香港有了一定知名度。
在電影《烏龍王》中,馮寶寶飾演窮苦人家的孩子——寶寶,影片講述了“寶寶七戲烏龍王”的故事,馮寶寶的戲份佔到80%,但每一場戲她都能出色完成。
馮寶寶總能自然不做作地快速切換多種情緒,讓在場所有人齊聲鼓掌。
其中一場戲中,寶寶費力地把剛剛洗好的衣服晾出,就被正在開車的惡霸烏龍王經過,衣服上都是被濺的泥水,她氣不過,上前理論“有個車了不起啊”,結果被烏龍王的妻子狠狠欺負。她委屈地撇嘴想哭,卻又不甘心就這麼算了,只見她眼珠滴溜溜一轉,想出用釘子扎破汽車輪胎的損招後,立刻眉開眼笑。

隨著電影票房大賣,馮寶寶成了家喻戶曉的小童星。因為有著一雙大大的眼睛和天真無邪的笑容,馮寶寶還被媒體譽為“香港的秀蘭·鄧波兒”。

據說,那時的準媽媽們會把觀看馮寶寶的電影作為胎教,希望自己也能生一個如此完美的寶寶。
馮寶寶不僅扮演小女孩的角色大獲成功,而且反串男角也十分受歡迎。她在電影《哪吒鬧東海》中反串哪吒時,導演羅熾不僅希望馮寶寶能演繹出哪吒在面對東海龍王的殘暴統治時,不畏強權、挺身而戰的勇敢精神,而且還要求她準確演唱影片中融入的粵劇唱段。對於如此大的挑戰,馮寶寶絲毫沒有退縮,為了演好這個人物,她反覆研讀劇本,刻苦練習武術和粵劇。

最終,馮寶寶以其精湛的演技、靈動有力的武打動作和激昂的唱腔,將這一英雄形象塑造得栩栩如生。毫無疑問,這部作品再一次掀起了觀影熱潮,馮寶寶飾演的哪吒成了觀眾心中最喜愛的少年英雄。外界的呼聲之高,讓馮寶寶在接下來的幾年裡,成為了當之無愧的反串之王。
提起馮寶寶,連一向毒舌的王晶都嘖嘖稱讚,“馮寶寶是香港電影史上唯一一個有賣座能力的童星,即使在不能演小孩子的十三到十六歲這幾年,她也能靠反串演《哪吒》《飛俠小白龍》等片大受歡迎”。

成年後,馮寶寶又憑藉出演古裝劇再次登上事業高峰。她在《武則天》中扮演一代女王武則天。她把這個歷史上著名的女性演繹得鮮活立體,從少女時的嬌羞,到發配尼姑庵時的落寞,從報復時的狠辣,到成為女王后的威嚴,馮寶寶精準地刻畫出武則天在每一個階段該有的形象和性情。

這部劇被奉為當年的經典之作,馮寶寶也因此開啟了她的古裝劇生涯。她先後出演了《西施》《楊貴妃》《秦始皇》等多部經典影視作品,塑造了一系列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女性形象,四大美女之一的西施、唐朝寵妃楊貴妃、哭倒長城的孟姜女……
新京報曾給予馮寶寶超高的評價:馮寶寶是註定為古裝戲而生的演員,舉手投足間,流露出渾然天成的古典氣質,遠非他人矯揉造作可以模仿。

當年,出道不久的劉嘉玲請教馮寶寶,如何去揣摩每一個角色。馮寶寶無奈地說:“我沒有去揣摩角色,演戲對我來說就像吃飯,你吃飯的時候自然會拿起碗、拿筷子。我不是去演,這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因為在我還沒有懂人性的時候,還不太明白對白意思的時候,就已經要擔任很多不同的角色了,我沒有時間思考。”
那些年,馮寶寶憑著精湛的演技多次獲得香港金像獎和臺灣金馬獎最佳女主角、女配角的獎項和提名。美國舊金山市市長為表彰馮寶寶為電影事業作出的突出貢獻,將6月3日命名為“馮寶寶日”。

2014年,60歲的馮寶寶在電影《媽咪俠》中飾演媽咪阿愛,因為有她的傾情演出,這部作品獲得了第十一屆中美電影節“金天使獎”。這部影片講述了中年媽媽阿愛,既要替父養家,又要替夫還債,還要維繫與兒子的感情,她從絕望崩潰到勇敢面對,最後咬緊牙關,挽救了自己的家庭和人生的故事。
而這,也正是馮寶寶真實的人生寫照。

1954年10月,馮寶寶出生在馬來西亞一個演藝之家,父親馮峰是有名的粵劇名伶,曾發掘了功夫巨星李小龍;母親陳惠瑜是影視劇演員。
馮寶寶的母親在她出生後不久,便拋棄她離開了家。風流的馮峰先後又娶了兩任妻子,共有11個孩子,排行老五的馮寶寶從小跟著後媽長大。

馮寶寶兩歲半時,家人帶她去片場玩,偶然下,馮寶寶有了第一次出鏡機會。導演對說哭就哭,說笑就笑的的馮寶寶印象深刻,之後多次邀請她到影片中客串。在年幼的馮寶寶眼中,演戲就像過家家,偶爾去片場“做遊戲”很好玩。
命運的轉折發生在她三歲那年,父親馮峰不幸毀容,無法再靠演戲賺錢養家,他把目光轉向了頗有表演天賦的馮寶寶,他決定成為女兒的經紀人,把她往童星方向培養。

1959年,5歲的馮寶寶取代導演不聽話的女兒,出演了電影《毒丈夫》後一舉成名,正式開始了童星生涯。
馮寶寶洋娃娃般的外貌和毫不做作的演技,引起了眾多片商和導演的關注,她戲約不斷,每日片酬也從最初的10元港幣上漲到了2000元,讓當年很多明星望塵莫及。
就這樣,年僅5歲的馮寶寶成了家中最早工作的孩子,擔負起了養家的重任。更糟糕的是,她還要為欠下鉅額賭債的馮峰填窟窿。可馮峰從未心疼過女兒,為了讓馮寶寶接演更多的影視劇,他還創辦了“寶峰製片公司”,馮寶寶是公司唯一的藝人。他對劇本也從不篩選,只要能賺錢便一概接下,片酬所得則悉數落入他的口袋。

在6-9歲的短短三年裡,馮寶寶一共出演了140部電影,1年的片酬可以買12套房,她成了中國影史上最小納稅人。銀行總經理感慨,“我印鈔票的速度都沒有馮寶寶賺錢的速度快”。

到了該上學的年紀,馮寶寶提出想去讀書,馮峰自然不肯,他想讓馮寶寶趁著外表天真可愛時多拍些戲,於是他每次都哄馮寶寶“拍完這部片子再說”,一鬨就是十餘年,馮寶寶始終沒能走進學校學習。
童年時期的馮寶寶沒有校園生活,也沒有時間和兄弟姐妹們玩耍,她的世界裡只有拍戲,“攝影棚裡沒有白天晚上之分,彷彿打了燈就有魔法似的。那盞燈很大、很熱,真像是另一個世界。我以為人生就是如此”。
但在馮寶寶的童年裡,也曾有過短暫的幸福。在她7歲那年結識了著名影星林黛,並認作誼母(兩廣一帶對乾媽的稱呼)。林黛將馮寶寶視如己出,她帶著馮寶寶去做衣服,教她日常禮儀,還請北平的老師教她說普通話,她們約定要一起拍一部國語電影。這讓馮寶寶感受到從未有過的母愛和溫情,而她也早已把林黛當成了自己的母親。

可命運總愛開玩笑。未等她們實現拍電影的約定,1964年,年僅30歲的林黛就因嚴重的抑鬱症自殺了,這讓馮寶寶失去了生活中僅有的感情依靠。10歲的馮寶寶在葬禮上哭得悽慘絕望,她緊閉雙眼,眼淚還是決堤般湧出:“媽媽,你走了,我一個人該怎麼辦?”
自那以後,馮寶寶變得沉默寡言,常常在片場痴立落淚。為排解壓抑的情緒,馮寶寶還曾寫過一篇散文《我是我》,來後她的好友黃霑將它改成了歌曲《問我》,傳唱至今。
但不管她的精神狀態有多糟糕,馮峰都沒有讓她停止拍戲。
1965年,11歲的馮寶寶帶著和林黛的約定,出演了第一部國語電影《孤兒流浪記》,她演繹的小孤兒賺足了觀眾的眼淚,業內外人士紛紛誇讚馮寶寶精湛的演技,可只有她清楚自己是真心流露。

隨著年齡漸長,馮寶寶開始擔心自己不可愛了就會失業無法養家。她焦慮不安,導致晚上無法入睡。後媽為了確保她第二天能正常工作,就帶她去打針,“我也不知道那是什麼針,但打了我就睡著了”。
不知是幸運還是不幸運,在其他童星都遇到年齡增長而失去演戲機會時,馮寶寶卻另闢蹊徑,以反串男角開創出一番新天地。

她繼續不分晝夜地拍戲,在之後的5年裡,馮寶寶陸續拍出了《哪吒鬧東海》《飛俠小白龍》等近60部叫座又叫好的影視作品。可馮寶寶卻開心不起來,她從小承受著常人無法想象的壓力,精神早已經不堪重負,她想逃離家庭、遠離聚光燈,去一個無人認識她的地方讀書。

16歲那年,她再次和馮峰提出想去國外留學,可依然被馮峰無情地拒絕了。她傷心地問馮峰:“爸爸,你有沒有心疼過我啊?”
也就在此時,多年未見的母親陳惠瑜出現了,她眼紅馮峰能靠著馮寶寶過著奢靡的生活,想來爭奪女兒的撫養權。在法庭上,馮寶寶看著父母惡語相向的不堪一幕,忍不住痛哭。這場罵戰最終以陳惠瑜的敗訴而止息,但惱羞成怒的陳惠瑜向馮寶寶爆出了一個隱瞞了16年的秘密,“馮峰不是你的親生父親,你白養了他16年”。

這成了壓倒馮寶寶的最後一根稻草,原來一起生活了這多年的“父親”只是一個陌生人,而她都不知道自己的生父在哪裡。
她當場精神崩潰住進了醫院,被確診為重度抑鬱症。出院後,馮寶寶決心離開香港,“我不知道繼續留在這裡自己會不會瘋”。
工作13年,拍片200多部,卻身無分文,馮寶寶最終在朋友的資助下,才得以到英國念廚窗設計專業。

在英國的生活,讓馮寶寶真正明白什麼叫自由。那裡沒有鏡頭、沒有劇本、不用背臺詞,更不用面對自己的父母。
雖然經濟有些拮据,但絲毫不影響她愉快地生活。她白天努力學習,晚上打工賺取生活費,閒暇時,她吃著棒冰,恣意地穿梭在大街小巷。她喜歡這樣自在的生活,打算畢業後留在英國工作,可命運對她的錘鍊還沒有結束。
就在馮寶寶實習期間,她結識了同是香港來的商人招再強。初次見面,招再強就被天真美麗的馮寶寶吸引,對她展開了熱烈地追求。他會在雨中撐著傘等馮寶寶下班,天氣稍有變化就會叮囑她添衣喝熱水,還時不時給她一個浪漫的驚喜。這些在別人眼中微不足道的小小的舉動,卻讓馮寶寶如獲至寶。
在馮寶寶眼中,招再強風度翩翩、舉止得體,對自己溫柔又有耐心,她一直以來都極其渴望的溫暖和關心,也在與招再強相戀後得到了滿足,她深深地愛上了招再強。

1977年6月,招再強向馮寶寶求婚,馮寶寶欣喜萬分,兩人甜蜜地回到香港舉行了盛大的婚禮。婚後,馮寶寶開了一家屬於自己的設計公司,不再涉足影視圈。
1981年和1983年,馮寶寶先後生下兒子招啟宗和招啟正,她放棄工作,安心在家相夫教子,那幾年是她人生中最快樂的時光。可惜好景不長,小兒子出生後沒多久,要債公司上門討債,這時馮寶寶才知道招再強染上賭癮,欠下鉅額賭債後以她的名義到處借錢。

事情敗露的招再強並沒有悔改,而是對馮寶寶態度惡劣,逼她出去拍戲替自己還債。馮寶寶對這樣的場景再熟悉不過了,曾經是父親,如今是丈夫。為了拯救家庭,馮寶寶選擇了重回演藝圈。
可時隔多年再復出的馮寶寶根本接不到戲,不久後,她又發現了招再強更不齒的行為——婚內出軌。這是馮寶寶無論如何都不能容忍的,她提出離婚,並要求孩子的撫養權歸自己所有。招再強一口答應,但要求馮寶寶在離婚協議書上寫明自己曾有精神病史。此時,馮寶寶只想趕緊擺脫這段婚姻,她在沒有諮詢律師的情況下,就匆忙答應了。

1986年1月,馮寶寶和招再強離婚,可令她沒有想到的是,因為自己曾經的精神病史,讓她徹底失去了兩個孩子的撫養權。
馮寶寶眼睜睜地看著招再強帶走了兩個孩子,她精神崩潰,抑鬱症再次爆發。那是她人生中最艱難的一段歲月,離婚、與兒子分離,就在她深陷低谷時 身體向她發出警報,經檢查她得了子宮肌瘤,在這緊要的關頭,自己還因還不上貸款房子被收走,只能借住在朋友的斗室中:“我自問,辛苦一輩子,為何落到如此的田地?”

她站上了朋友家的窗臺,想一死了之,但僅存的一點理智把她拉了回來,如果自己跳下去,兩個孩子就永遠沒有媽媽了。
之後,馮寶寶在朋友的陪伴下積極治療,服用抗抑鬱藥,同時,還去學習了心理學課程,這才走出了低谷。而此時,在圈內好友的推薦下,她接到了古裝劇的角色,工作也逐漸有了起色。在接下來的10年裡,她在多部電視劇中塑造了一系列令人印象深刻的古典美人形象,讓她的事業再次獲得成功。

那幾年,她最記掛的還是兩個兒子,離婚後,馮寶寶每次想見孩子都要看招再強的心情。而每次短暫的見面都讓她既開心又心痛,因為兒子們會問她“什麼時候能和媽咪住在一起”,馮寶寶決定奪回孩子的撫養權。可還沒等她行動,生活又給了她一記迎頭重擊。1997年的一天,招再強在沒有通知馮寶寶的情況下,帶著兩個兒子去了馬來西亞。馮寶寶慌不擇路,甚至沒有時間思考就放棄了香港的一切,毅然選擇到馬來西亞定居,她不能讓孩子生活在沒有母親的城市裡。
馮寶寶維持住了和兒子的關係,可自己在異鄉的生活卻變得異常孤單冷清。好在這樣的情況沒有持續太久,1998年,她在受邀參加粉絲的婚禮時,和新娘的父親翁兆泉相識相戀,並在1999年結婚。但這段婚姻在13年後畫上了句號,馮寶寶未提及離婚原因,只是對外宣佈“和平分手”。
離婚後,馮寶寶在馬來西亞檳城過著平靜的生活,偶爾返港拍戲。

2000年,馮峰去世時,曾有記者問她恨不恨養父?馮寶寶平靜地說,自己早已原諒了他,“從5歲開始演戲,這是我的命途,和他人無關。上天對我所有的試練,是為了讓我更易瞭解別人的痛楚,教會我要去體恤他們”。
而對於生母陳惠瑜帶給自己傷害,馮寶寶也已釋懷,在母親步入老年後,她買下了很多母親在養老院親手畫的畫作,她對母親說,“要是小時候,有人培養你的話,你會是一個很了不起的藝術家”。

談起乾媽林黛的離世,馮寶寶還是會哽咽,她說如果是現在心智成熟的自己,她就可以開解乾媽,讓她把心裡的不快、壓力,都講出來,可能就不會是這樣的結果。
為減少這樣的悲劇發生,現在的馮寶寶把大部分時間都用來做公益。她開辦講座,講述自己抑鬱症的經歷,希望以此鼓勵更多的患者走出困境;她會普及有關抑鬱症的知識,幫助大家糾正對這種精神疾病的不當認知,同時,提供患者家屬照顧抑鬱症的方法,她一再呼籲,愛才是治癒精神疾病最好的良藥。未來,她還想出一本自傳,“我想讓更多人知道,馮寶寶一直自強不息地努力生活著”。

都說幸福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
值得欣慰的是,馮寶寶在2004年時就戒掉服用了18年的抗抑鬱藥,她用自己的方法走出童年陰霾,治癒了自己。2024年,許久未露面的馮寶寶接受了一次採訪,鏡頭裡,她面帶微笑地訴說著現在的心境:“現在回頭看過去的經歷,慶幸我能夠解決。今時的我,感恩其中。”
如今年過70的馮寶寶在走過了大半生的風風雨雨後,在馬來西亞過著輕鬆自在的晚年生活,她用自己不完美的生命經歷,成就了屬於她的圓滿人生。
也讓我們祝願她在歲月靜好裡,度過未來的每一天。

掃碼進讀者群

作者簡介:烏裕,富書作者,一個人要想成功,你都需要一種能力來支撐你做好自己,不被阻撓,不被誘惑,這就是遮蔽力,富書第4本新書《遮蔽力》正在熱銷中,你的生活,需要遮蔽力,和500萬人一起升級生活認知,知乎、微博@富書,本文首發公眾號: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ID:FranklinReadingClub),責編:雷利;排版:雷利
免責宣告:部分圖文來自網路,僅供學習與交流,非商業用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聯絡即刪
點選 關注富書

👇點選閱讀原文進入“創業8年,富叔真面目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