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朋友小 A 的跨年夜是一個人在家看《老友記》度過的。
於是,她新年的許願跟往常不太一樣:今年不談戀愛。但好想擁有一幫老友記那樣的朋友啊!
畢業多年後她發現,世界破破爛爛,戀人走走散散,反而是「高質量的友誼」更能提供穩定的情感支援。
哈佛大學一項長達 75 年的研究表明,無論在生活的哪個階段,良好的人際關係,尤其是持久的友誼,都是幸福和健康的關鍵。牢靠的友誼對心理健康的支援有時可以比浪漫愛情更為顯著(Vaillant,2012)。
理想的友誼,源於個體的人格特質和與他人的互動方式。
《老友記》中的六個人各自展現了可愛、獨特、有力量的人格特徵,也為我們提供了關於維護高質量友誼的啟示。
🧝🏻♀️
01
菲比:忠於內心的自我表達
初看菲比時,覺得這個姑娘怎麼這麼古怪、無厘頭,經常說一些讓人摸不著頭腦的話。
如今人人都愛菲比。不知道你發現了沒有,身邊越來越多女生的微信頭像都換成了菲比。

越來越多人欣賞菲比的人生態度,想像菲比那樣「發瘋」:

這是因為我們實在太喜歡菲比身上那股不拘一格的勁兒啦!
菲比是一個真正的獨立個體,她以自己的方式看待世界,對於自己的怪癖和與眾不同之處感到自豪。
她堅持做自己,並且鼓勵朋友們做真實的自己。
在表達自己的情感和觀點時毫不畏懼。朋友找她幫忙,她直接說:「我希望我可以,但是我不想去。」

她的態度提醒我們,要永遠接受並慶祝自己的獨特性,並找到合適的方式表達。
自我表達在心理健康和滿足感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真實地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想法能夠有效減輕焦慮、抑鬱等負面情緒(Pennebaker,1997)。無論是寫下來還是說出來,透過分享情感,人們能夠更好地處理內心的複雜感受。

和菲比這樣的人成為朋友,她會鼓勵你做真實的自己,擁抱自己的缺點與個性。
無論遇到什麼困難,她會以開放的心態聆聽你的故事,給出無條件支援。菲比對生活的樂觀態度,也能給朋友以莫大激勵。

🧑🦱
02
錢德勒:「幽默」是治癒生活的良藥
R.I.P🙏🏻
錢德勒,全劇的幽默擔當與諷刺大王。
外表自信而風度翩翩,內心卻時常感到不安和脆弱,並經常使用「幽默」作為應對機制。 諷刺和自嘲幾乎成了他的王牌和殺手鐧。
在面對困境和尷尬場合時,他常常用調侃和玩笑來緩解緊張氣氛(或者更尷尬)。



錢德勒的幽默在朋友之間建立了強大的社交紐帶。他常用幽默來推動對話、化解衝突,讓朋友們在輕鬆愉悅的氛圍中建立更深的聯絡。
面對人生中的種種真實的問題,他很少抱怨,反而常常帶給朋友鬆弛感、溫暖。
心理諮詢師崔慶龍說:「人類的幽默感建立在直面了現實的瑕疵和不完美之上……幽默是人能從最沉重的苦難中活下來,並繼續保持希望的重要心靈品質,它也是科胡特所說的自戀成熟的五種心靈特質之一。」
再次,R.I.P🙏🏻
👰🏻
03
瑞秋:當一名女性開始「追尋自我」
從披著婚紗踏進咖啡館的那一刻開始,瑞秋便開啟了她發現自我的人生。
曾經的瑞秋並不知道自己「是誰」。她不知道自己的真實渴望,她只知道眼前的生活並非是自己想要,於是在婚禮上逃了。

對於生活,她對自己的目標和願望感到迷茫。很長一段時間裡,她的職業只是個滿足眼前苟且的服務員,她的主要身份是「羅斯的女友」,而非獨立的個體。
直到一步步意識到自己的熱情所在(時尚領域),她成長為追求獨立和職業成就的女性,學會了如何為自己的選擇負責。
瑞秋告訴我們,人生的轉變是可能的。只要你開始勇敢追尋內心的真實渴望。

她不再是那個哭哭啼啼走進咖啡館尋找依靠的女孩,成為了單親媽媽,也成為了朋友們的堅實後盾。
🕵🏽
04
羅斯:「暴露脆弱」,依然有人愛
羅斯從不吝嗇表達自己深沉而濃烈的愛,同時他也告訴我們:在愛你的人面前暴露脆弱,也不會失去被愛。
還記得第二季的那一幕嗎?朋友們觀看了一段瑞秋和羅斯高中時期的錄影帶,錄影中羅斯顯得非常在意瑞秋,而瑞秋當時並沒有注意到他的感情。
在錄影帶中,羅斯在舞會上尷尬地站在一旁,期待著瑞秋,而她卻與新男友跳舞。
他的失落與難過在錄影中一覽無餘。

羅斯對瑞秋的愛與失落都在這段回憶中展現,他沒有掩飾對她的心意。
觀看錄影結束後,羅斯坦承自己對瑞秋多年來的感情,對過去錯過機會的深切遺憾。
在這一刻,他勇敢面對自己的情感脆弱,在朋友面前放下面具,流露出真摯的情感。瑞秋也被深深打動,意識到自己對羅斯的感情一直存在。

接受和分享脆弱效能夠增強親密關係,帶來積極的人際關係和個人成長(Brené Brown,2010)。開放而誠實地表達自己的情感,是建立深厚關係和獲得理解的關鍵。
同時,羅斯也懂得別人的脆弱。如果你擁有羅斯這樣的朋友,他一定會在你需要時,給到你真正想要的。
就像當他知道菲比童年缺腳踏車時,主動給她自制了一輛粉紅腳踏車。

👩🏻🍳
05
莫妮卡:當完美主義者開始接受「不完美」
莫妮卡是個典型的完美主義者,控制慾強,還有點潔癖和強迫傾向。
她討厭別人幫她打掃衛生,對餐廳的桌布、食物的擺放以及家居環境的整潔有極高的標準。莫妮卡一直在渴望外界的認可。她要成為最好的廚師,扮演完美的主人。

她的童年充滿了未得到滿足的對認可和接受的需求。母親總是挑剔、排斥別人,甚至明確表示莫妮卡不是她最喜歡的孩子。
於是,成年後的莫妮卡一直努力獲得她渴望的認可。
轉變發生在她與錢德勒的交往。在這段關係,她逐漸找到自己從未經歷過的新的認可和安全感。

在籌備婚禮的過程中,莫妮卡一度非常焦慮,但最後她意識到婚禮並不需要完美,只要和愛的人在一起,就足夠了。
這對她來說是一次深刻轉變:她開始接受自己的缺陷,以及生活中的種種不確定性。
如果擁有莫妮卡這樣的朋友,你將學會一種接納感:接受自己,接受關係中的不完美。
👦🏻
06
喬伊:做個「小孩」
喬伊的人生態度永遠是那麼地簡單。他以誠實、率性的方式處理人際關係,時刻享受生活、關注當下。
他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學會珍惜生活中的小快樂,保持積極的心態。幸福感的構建在於享受當下的樂趣。
無論是被拍成了性病廣告:

還是為了得到食物而表現得興奮:

這一切都讓喬伊成為「單純小孩」的化身。不僅為自己帶來了無盡的歡樂,也感染了身邊的朋友,讓他們在複雜的生活中找回純粹的樂趣。
❤️
願你新的一年收穫高質量友誼
願你永遠都有人愛著

參考文獻
————————
Vaillant, G. E. (2012). Triumphs of Experience: The men of the Harvard Grant Study. Cambridge, MA: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Brown, B. (2010). The Power of Vulnerability. TEDxHouston. Retrieved from https://www.ted.com/talks/brene_brown_the_power_of_vulnerability
Pennebaker, J. W. (1997). "Writing About Emotional Experiences as a Method of Aiding Recovery from Trauma." Applied and Preventive Psychology, 5(1), 1–10.
作者:鳥人
責編:羅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