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新任洛杉磯地區聯邦檢察官比爾·埃賽利(Bill Essayli)4月8日宣佈,已組建一支專責小組,調查涉及無家可歸者資金的潛在欺詐和腐敗行為。他強調,如果發現違反聯邦法律的情況,將依法採取刑事行動。

這支名為“無家可歸者欺詐與腐敗專案小組”的調查範圍覆蓋加州中區,涵蓋包括洛杉磯縣在內的七個縣,涉及約2000萬人口。埃賽利指出,該專案組的目標是“查明用於解決無家可歸問題的聯邦資金是否存在被挪用、濫用的情況”,同時也將調查涉及民間捐款的欺詐行為。
“納稅人有權知道他們辛苦繳納的稅款究竟被如何使用。如果州和地方政府無法提供透明、負責任的管理,我們將介入替他們把關。”埃賽利在宣告中表示。
此次行動直指洛杉磯縣,原因是近期針對洛杉磯無家可歸服務局(LAHSA)的一項法院委託審計發現,機構在資金使用和專案管理上存在嚴重問題,可能存在浪費甚至欺詐行為。該審計由聯邦法官大衛·卡特(David O.Carter)下令進行,結論指出LAHSA“監督失職”,管理鬆散,無法有效保障公共資金的合理使用。
目前,洛杉磯縣無家可歸人口超過7.5萬人,其中4.5萬以上集中在洛杉磯市區。其餘六個縣的無家可歸者總數也超過2萬人。近年來,聯邦政府撥出大量資金資助各類安置、救助及住房專案,部分資金透過LAHSA分配執行。
面對問題不斷升級,洛杉磯縣政府上週已表決,將從LAHSA撤回超過3億美元資金,並考慮將部分相關職能收回,進行重整。市政府也正在評估是否從該機構退出。
洛杉磯縣監察委員凱瑟琳·巴傑爾(Kathryn Barger)對聯邦專案組的成立表示支援,稱“對無家可歸者資金的審計與問責早該到來”。她表示:“這項舉措與縣政府剛剛採取的整頓措施一致,傳達了一個明確資訊:公共資源必須以透明、公正的方式管理,真正用於幫助最脆弱的群體。”
據聯邦檢察官辦公室介紹,該專案組將由多位聯邦檢察官組成,涵蓋重大欺詐、公共腐敗、公民權利和民事欺詐等多個部門。聯邦調查局、美國住房與城市發展部監察長辦公室以及國稅局刑事調查部門也將參與調查。
就在聯邦行動啟動前不久,LAHSA執行長瓦·莉西亞·亞當斯·凱勒姆(Va Lecia Adams Kellum)於上週五宣佈辭職。她表示,在縣政府撤資、可能導致數百名員工被調離的背景下,自己無法繼續履行職責。
過去幾周,亞當斯·凱勒姆曾為機構辯護,稱其在2023年推動洛杉磯縣街頭無家可歸人口減少5%,市區下降超過10%,並預計今年還將進一步下降。但這些成果未能打消外界對其領導能力的質疑,特別是法官卡特曾公開批評該機構的改革承諾“毫無意義”,認為其未能拿出明確計劃或時間表,落實改進措施。
目前,關於如何監督和使用龐大的無家可歸者專案資金,聯邦和地方各方已進入新一輪角力。隨著專案組調查推進,洛杉磯市和縣無家可歸者政策的未來走向,正面臨前所未有的考驗。

格律傳媒
做有格調的傳播
未經授權 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