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歲港星靠耶穌走出抑鬱,北大碩士畢業上熱搜:信仰,要用生命活出來!

主編:黑門 | 編輯:礫子
轉載請後臺輸入 授權
隨著演藝圈,“學位事件”的屢屢爆雷。
“學霸”不僅成了近年來,極具危險性的一個“人設”。敢公開曬成績、曬學業的藝人愛豆,是越來越少。

可就在昨天,一位48歲的男演員卻因為“曬學業”,而上了熱搜。
他是前TVB知名演員馬浚偉,於近日通過了,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EMBA的碩士課程的答辯,順利畢業了……
作為80、90後的少不了的童年記憶,想必很多人看過他的戲:
他是《鹿鼎記》裡的小玄子、康熙帝;是《金牌冰人》裡的全家福;

《鹿鼎記》
是《秀才愛上兵》的謝皇上;《洛神》裡的曹植;《帝女花》裡的周世顯……
《秀才愛上兵》
總之,那些年數不清的經典TVB劇裡,都有著他的身影。
在他慶祝學業的那條微博裡,看到他激動地說著,“感謝天父,AMEN!”
48歲完成北大EMBA的碩士課程,出於興趣考了咖啡師執照,與此同時,他還在寫劇本,演話劇,演電影,做公益……
他說對自己喜愛的,都會完完全全地投入。
而對於上帝的信靠,更是無可取替!
而當我翻開他的故事,猛然發現他的過往,其實就是上帝親手寫下的一部精彩的劇本啊!
01

北大畢業論文查重0.77%

  網友驚呼:收下我的膝蓋!
去唸名校EMBA,常被人認為是“鍍金”之旅。
報了名不認真踏實上學,渾水摸魚的也不在少數。
可馬浚偉從入學北大開始,就懷揣著極高的熱情,以嚴謹、踏實的態度投入到了學習中。
2018年3月,馬浚偉曬出北大錄取通知書。超級興奮地告訴大家,自己要去北大讀書了。
開學前,他還像個小學生一樣,精心給自己準備了筆記本、書包和定製校服。
甚至他還興奮地騎著小黃車,在北大的校園裡轉了好幾圈。
有網友調侃他,“全是正裝也太正式了,現在的學生都不這麼穿……”
但馬浚偉卻回應說,自己是故意想找回以前讀書的感覺,到北大後還要買校徽扣上去,那就整整齊齊了哈哈。
兩年時間裡,他一邊拍戲工作,一邊堅持每個月飛一趟北京,老老實實的上完了16個模組全部的課程。
他見過7點的北大,他說很寧靜,也很冷。
他上過從早8點,到晚8點的課,卻說很喜歡這樣的學習生活。
碰到自己喜歡的教授,他會很自然在微博上,表達自己的欽佩之意。
於此同時,他還認識了一班好同學,一班好球友。在他的動態中,也總能看到他和同學們一起出遊、打球的情景。
而在疫情的這段期間,馬浚偉也跟大家一樣,一邊在家裡上網課,一邊認真碼著自己的畢業論文。
及至他論文查重率被曝出只有0.77%時,更是讓一眾網友驚呼:
哥,請收下我的膝蓋……
每當有人問他:“都這麼忙了,還要去讀書,是不是發神經啊?”
馬浚偉只是笑笑說:
“只是想彌補和追回小時候因家庭、生計而被迫擱淺的夢想。”
在北大騎小黃車的馬浚偉
沒有讀大學,的確是他過往的一大憾事。
他曾經在一次採訪中說,如果可以重新選擇的話,他可能不會選擇進入娛樂圈,而是想去讀法律或者醫學……

因而北大的學業雖然忙碌,馬浚偉卻認為,這幾年的自己,是最開心、最喜樂的自己。他說:
“我要衷心感謝天父爸爸,五年多來,把我從內到外徹底改造了!又把我心靈上的傷痕撫平了!
如今,我真的在沒有什麼會擔心了!凡事盡力而為,結果交給上帝!至於生老病死,我看得更加透徹。”
誠然,是福音的大能給了馬浚偉全新的生命,把他從人生的死蔭幽谷中拉了出來……
02
 整整43次的失敗
換來的卻是觀眾喝倒彩
以前提起馬浚偉,總會有人這樣評價他:
“生得白白淨淨,有種溫室長大的有錢仔氣質。”
可其實他家不僅沒錢,甚至連“普通”的標準或許也算不上……
馬浚偉出生於1971年,在香港長大。他父親是巴士司機,母親是製衣女工,一家七口擠在七層高、沒有電梯、室內沒廁所的房子裡。
回憶起童年,馬浚偉總能想起,一些小混混會在他家的後巷裡吸毒、打針。
屋漏偏逢連夜雨,在他還僅有6歲的時候,母親竟然還患上了鼻咽癌……
馬浚偉及父母
為了照顧媽媽,醫院幾乎成為他的第二個家,小小年紀,生老病死就被擺在馬浚偉的跟前。
由於家貧,作為家裡的獨子,中學時別人都忙著談戀愛,他卻學起了焊工和木工。
之後他去過雪糕店做兼職,當過圖書館管理員,買過化工原料……在本該讀書學習的年紀裡,他早早扛起了家庭的重擔。
馬浚偉及母親
日子過得苦,人自然也老得快,因而當時他還總是被人揶揄:
“明明十幾歲的人,怎麼看上去老得像三十啊!”
面對這些調侃,他只能笑一笑,把苦都往肚子裡咽下去。
賣化工原料獲獎的馬浚偉
可他也知道,這樣下去不是長久之計,於是他想了個笨辦法——去參加選秀,參加各式各樣的比賽。
在那些日子裡,大到電視臺的,小到社群的,只要有比賽他就會去參加。
屢戰屢敗,屢敗屢戰……1993年,他終於在一場大賽上獲得冠軍,被華納唱片簽下……
而在此之前,他已經失敗了整整43次!

被簽約,出唱片,看似一切都進行的順風順水。可不曾想,唱片公司的一個無意之舉,卻讓馬浚偉招了黑。
93年馬浚偉第一首專輯《幸運就是遇到你》發行,唱片公司為了開啟市場,取了一個唬人的口號:
“他不是學友,他不是克勤,他不是黎明,他是馬浚偉”。
當年作為歌手的馬浚偉
區區一個新人,也敢和這些大佬相提並論?
整整兩年時間,幾乎不管到哪兒演出,馬浚偉都少不了360°噓聲環繞的“禮遇”。
甚至有一次,由於觀眾喝倒彩,他一個人躲在後臺默默流淚不敢出去。

面對“飯圈”的唏噓,馬浚偉當時已無心唱歌,公司也就順勢解約。
“脫圈”回去賣化工原料,這似乎成了他最後的退路。
03

“母親因他而死後”

他患上嚴重抑鬱症
在馬浚偉事業的低谷,是TVB高層曾勵珍,鼓勵他一切來之不易,不如去嘗試下演戲。
而珍姐帶他去試鏡的那部劇,正是1998版《鹿鼎記》!
馬浚偉和曾勵珍
在得知自己獲得“康熙”這一角色後,他一邊深感幸運,一邊卻也因沒有相關的經驗而倍感焦慮。
所以哪怕是沒有自己的戲份,他也總是會留在片場乘機“偷師”。
可誰也沒想到,初次演戲的他,竟然演活了“小玄子”這一角色。
就連金庸先生也評價說,看了那麼多版本,覺得他是最像《鹿鼎記》中“康熙”的一個。
《鹿鼎記》大獲成功後,他又陸續演了一系列TVB經典角色,他“收視福將”的勢頭也在此時初現。
1999年,眼看著自己的事業漸漸步入正軌,馬浚偉便和父親說起,讓他可以提早退休,不用這麼辛苦。因為自己可以掙錢來養家了。
然而就在他說完這番話後不久,他6歲就患上癌症的母親,病情卻突然惡化了。
不僅味覺、聽覺、嗅覺盡失,還會隨時抽筋,隨時昏迷。眼看著自己的母親生死難料,馬浚偉其實心裡比誰都難受……
不過由於此前飽受病痛的折磨,母親不願再受手術之苦,後來失去說話能力的母親,甚至還在磁寫板上寫下:“動手術就是要我死。”以表決心。
這樣的話,讓馬浚偉忍不住流下淚來。看到自己的兒子流淚,母親最終還是付了軟。
手術很成功,半夜聽到好訊息後,馬浚偉就打算回家休息一陣。
第二天5點,家裡響起了讓他往後7、8年都不能釋懷的電話鈴。是父親打來的,說媽媽已經不行了……
他火急火燎趕到醫院,母親卻還是因急性肺炎離開了人世。
深深的自責,頓時如洪水猛獸般襲來。因為做手術決定的是他,按照風俗為媽媽按下火化按鈕的也是他……此情此景如夢魘般日日折磨著他。
母親去世後,他就患上了很嚴重的抑鬱症和驚恐症。
他說,“自己好像失去了身體的一部分”。又說,“好像對所有的事情都沒有感覺”。
在那時,他終日以酒精麻痺自己,有一段時間熬不住了,他甚至打開了窗,想著不如就這樣跳下去。
談起這段經歷,馬浚偉說起當時雖然還沒有信仰,但神已經格外保守了他,沒有讓他死……
04

福音要用生命活出來

   那才是天父想看見的!
在那7、8年間,馬浚偉一直沒能從對母親的自責中走出來。
他說那些年的自己,活得像一個軀殼,表面上好像沒有事,但他卻不和別人有什麼交心或溝通。
他身邊的一些朋友,看到他這樣,也會去勸他去看醫生。但吃抗抑鬱的藥物,又會給他帶來嘔吐的副作用……
他說看醫生、吃藥這些或許都有必要,但最終,是神慢慢一步一步帶他,從過去的傷痕中走出來。
03年SARS爆發後,有一件事給他帶來了巨大的震撼。
當時作為護士的二姐,依然堅守醫院照顧病人。
馬浚偉雖百般勸說,二姐不僅不為所動,反而質問他:
若人人都自私地撤離,那麼一旦感染的是你自己或是親人,又會有誰來照顧呢?
二姐這話把馬浚偉問得啞口無言,當時已經信主的二姐告訴他,是上帝給了她如此巨大的力量,同時也開始跟他講一些福音的資訊。

於是從03年開始,馬浚偉便開始在信仰上有思考,直至05、06年開始上教會。
在這一過程中,圈內好友陳佩華也在一直推動他。

香港資深電影人陳佩華
他說佩華姐身上的那種沉著、耐心、切實的關心、不施壓的慰問……
真的讓他切實看到了神兒女的形象,神也藉著環境開始一次次感動他,把他從抑鬱症裡“救”了出來。

在去年的聖誕節上,馬浚偉在微博上分享道:
他從2007年決志信主,再到2016年在港福堂受洗。

2016年馬浚偉在港福堂受洗
而從真正認識神至今,他都在不斷努力學習和實踐《聖經》的教導……
他不想做一個嘴巴上的基督徒,他想要用生命把福音活出來……
自從信主後,馬浚偉也開始審視自己的演藝事業。
他說不會胡亂參演一些自己認為沒有價值的劇目,他更希望能夠製作和參演一些能夠傳遞信仰的劇目。
話劇《遇見·徐志摩》劇照
離開TVB以來,他自編自導自演了話劇《遇見·徐志摩》,被“第十九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評選為,官方認可唯一代表香港在內地巡演的舞臺作品。
他第一個親自構思、監製及主持,以關心社會基層和弱勢社群的電視節目《同理·繼續走》。
被“第52屆美國國際電影電視節”頒發“最佳創意獎”“螢幕銀獎兩個大獎項。
而他那部以親身經歷打造、關注抑鬱症的話劇《生前約死後》。
還讓他榮獲“第三屆MOVIE6全民票選電影大獎最佳新導演獎”。
很有人看了話劇後說:劇情帶他們觸碰了深處的傷口,甚至還得了安慰……
馬浚偉說撕開傷口是一部分,他更希望觀眾們相信,傷痛背後有最大醫治能力的上帝:
“當我們每次走過,曾經覺得痛的路,其實神讓自己重新一次,在那個地方強壯起來……”

自從信主以來,很多人都說在他身上,看到了一個完全不同的馬浚偉:
他出席國家羽毛球隊慈善表演;為青海玉樹地震災區捐款出力,參加導盲犬公益活動;
捐出個人著作《馬浚偉自在飲食態度》,籌款助陝西兒童建學校;帶著一群患有唐氏綜合徵的朋友去看望福利院的老人……
在去年跨年的時候,他還主動跑到街上、商場、超市,和100個他不認識的陌生人,笑著說“Happy New Year”和“新年快樂”。
他說希望大家都能夠開開心心、彼此守望、互助互愛。也為了地上的每一位,向上帝祈禱,保守他們平安、健康、喜樂……

在網友評論說,“全世界的人都遺忘了我。”
馬浚偉還暖心鼓勵他,“我們每個人都和你一樣,都是世上唯一、寶貴的人。
如他寫給自己的鼓勵:
“在惡裡行善,黑裡放光,這才是真正勇氣的呈現!”
感謝主,在他的身上,我已然看到了福音的生命力,和一個基督徒應該發出的光……
「黑門工作室招聘」
✨ shine for Jesus ✨
點選圖片,瞭解詳情
✝️
由於微信更改了推送機制
沒有星標將很難及時看到
現在我們一起動動小指頭
簡單3步,趕快星標 黑門
· AMEN ·
點 在看分享美好信仰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