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芋已經在辣味零食的帶動下經歷了至少5年的高速增長期;迎頭又碰上了“體重管理年”的絕佳天時。


作者 | 杜仲
編輯 | 紫蘇
來源 | 觀潮新消費(ID:TideSight)
當代零食愛好者,尤其是減脂門徒們,誰沒為魔芋動心過?
從人類貓條“魔芋爽”到掀起果凍界改名運動的“蒟蒻果凍”,都是屬於魔芋的高光時刻。
但更多的高光還是體現在實打實的數字上。
-
以魔芋爽為代表的蔬菜製品第二曲線,佔衛龍總收入百分比由上年度同期的43.5%增至53.8%;
-
鹽津鋪子大魔王麻醬素毛肚上市三個月連續霸榜抖音“品牌香辣零食人氣榜”,實現線上月銷2000萬袋;據Euromonitor資料顯示,2024年斬獲“麻醬素毛肚全國銷量第一”;
-
2020年,“ZUO一下”蒟蒻果凍上市,在IP屁桃的加持下,第一年GMV就突破億元,喜之郎、旺旺、溜溜梅等紛紛跟進;
-
魔芋餃子細分品類也在短短兩年間跑出年銷近3億隻的品類冠軍野人日記;
……
膳食纖維豐富、熱量近乎為0、飽腹感強、口感口味百搭、可替代食物明膠、粉塊條絲形態多樣……無論從哪個角度說,魔芋都稱得上是一個完美食材,正如鹽津鋪子產品總監李劍的感慨,“魔芋是一個特別神奇的原料。”
事實上,魔芋已經在辣味零食的帶動下經歷了至少5年的高速增長期;迎頭又碰上了“體重管理年”的絕佳天時,眼見就要迎來真正屬於自己的爆炸時代。

百變魔芋
爆款零食製造機
最初的魔芋只存在於我國西南地區的餐桌上,後來又以“魔芋粉”“魔芋精粉”的形態在食品行業的大戲中跑了多年的龍套。直到2009年衛龍研發團隊在成都被火鍋裡香辣爽滑的魔芋驚歎,有志於將其做成辣味零食,它才算迎來慧眼識珠的星探。
彼時,衛龍作為無人不知的辣條巨頭,也面臨著市場對於多元化的叩問,而其自身,也從未放棄“國民零食”的願景。衛龍魔芋爽經歷了5年的精細打磨,在2014年7月正式上市,足以見衛龍對這一新品的重視。
而魔芋爽也不負所望,不但在2022年底衛龍IPO時已經成為年銷售超5億的大單品,還拉高了衛龍的毛利率,並且以一己之力承擔起衛龍從辣條企業向辣味零食企業過渡的分水嶺。
根據衛龍年報,2018年,魔芋爽等蔬菜製品業績佔比僅為10%,此後一路上揚,直至2023年佔比上升至43.5%,並於去年正式以53.8%的業績佔比,成為衛龍業務中超越調味面製品的第一大品類。
2023年10月,衛龍上市全新魔芋辣味休閒零食“小魔女”,繼魔芋爽後再次推出魔芋休閒零食新品;同月,鹽津鋪子推出了魔芋素毛肚子品牌“大魔王”。此外,良品鋪子、佳龍、勁仔、口水娃、百草味、周黑鴨、來伊份、王辣辣、小浣熊也均在魔芋零食賽道有所佈局。
大魔王也確實稱得一聲“魔王”。

圖片來源:鹽津鋪子
作為鹽津鋪子佈局“新中式零食戰略”後的第一個子品牌,大魔王聯合六必居另闢蹊徑,獨創了“火鍋麻醬毛肚”這一全新口味,口感爽脆、入口回彈,成功帶鹽津鋪子跳出同類產品同質化的桎梏,僅用2個多月的時間就實現了0到千萬的突破。鹽津鋪子的魔芋製品半年入賬3億元,在其所有品類中佔比達12.61%。
此外,勁仔食品2024年蔬菜製品生產量同比大增35.98%,也主要受魔芋產品的銷售帶動;主打減油減卡和地域風味的王辣辣魔芋制毛肚推出一年後也實現了銷量突破2000萬袋。
素毛肚賽道英雄輩出,蒟蒻果凍戰場也不遑多讓。
零食品牌喜之郎、蠟筆小新、dole都樂、旺旺、溜溜梅,渠道品牌盒馬、山姆、麥德龍等都對蒟蒻果凍青睞有加,更別提一大批自得門道的白牌零食了。
事實上,大多數蒟蒻果凍並不是魔芋精粉做的果凍,只是在其中加入了魔芋精粉,以利用其中葡甘聚糖的親水性、凝膠性等特點改善食物口感,並減少卡拉膠等新增。當然,更重要的是便於將其低熱量、低脂肪、高膳食纖維等特徵作為營銷武器,以俘獲減脂人群的錢包。
翻開社交媒體,認為“反正蒟蒻沒什麼熱量,多吃點也不要緊”的消費者比比皆是,但魔芋精粉在蒟蒻果凍配料表上排位並不靠前,前排的果汁、糖漿、白砂糖等早就決定了“蒟蒻果凍”本身並算不上低糖、低卡的零食。

圖片來源:ZUO一下
賽道捲起來之後,喜之郎直接丟擲0卡概念,ZUO一下、旺旺、溜溜梅梅凍等則側重強調0脂、果汁新增量等賣點。但無論如何,蒟蒻果凍在果凍界颳起了一陣成分變革的旋風,也讓品牌們賺得盆滿缽滿,強如溜溜梅梅凍一經面世銷量便突破1.6億袋。
除零食外,魔芋更是輕食賽道的常客。阿寬食品、暴肌獨角獸、野人日記等輕食或速食品牌,將其以魔芋面、魔芋餃子、魔芋涼粉等不同形態,進一步切入並拓展了魔芋在主食市場的可能性。
從零食到主食,在“健康”“減脂”“低卡”等概念的包裹下,百變百搭的魔芋,在追求健康輕食的消費人群中是當之無愧的明星食材,也無怪乎其能親手託舉起一個又一個爆品了。

供不應求
魔芋大國卷向上遊
需求端的爆發傳導到上游,同樣是一場風暴。
“魔芋原料端的價格這幾年一直在上漲。”野人日記CEO邢正軒對觀潮新消費(ID:TideSight)表示;公開資訊也顯示,去年10月以來,鮮魔芋收購價格從每公斤從3元左右上漲到近6.8元,漲了一倍還多。供不應求正是導致這一局面的重要原因。
據君屹資本測算,若以當前我國14億人口的30%作為魔芋消費人口,以年食用精粉0.1kg計算,每年魔芋精粉需求約為4.2萬噸。然而,當前全球產量約3萬噸,這一原料缺口或將逐漸放大。而據方正證券資料,中國作為魔芋主產區,佔全球市場比重超60%,幾乎決定了全球市場的走向。
多位業內人士對觀潮新消費表示現在正在採取從印尼進口等方式改善魔芋原料短缺的問題,以緩解由此造成的產能限制。
這無疑是行業火爆的重要佐證。
魔芋第一股“一致魔芋”對市場和原料端的變化感知尤為明確,作為美國嘉吉公司、百草味、三隻松鼠、蜜雪冰城、康師傅、衛龍等龍頭企業的合作伙伴,一致魔芋曾公開表示,“2020年開始,辣味休閒食品市場的大幅增長,使得公司魔芋食品的訂單量大幅提升。”與此同時,一致魔芋也面臨著毛利低的問題。
基本面來看,“一致魔芋”近幾年的業績變化正是賽道增長趨勢的一個縮影,其中2024年,境內業務增速高達39.07%。

出於對市場的看好和利潤率提升的需求,除B端ODM業務外,一致魔芋也開始發力自有品牌,其孵化的“魔樂哥”素毛肚業務主要透過線上、本地旅遊渠道、線下經銷商進行營銷,目前呈現出上升趨勢。
與此同時,深耕魔芋領域22年的山東民安食品、首創魔芋貢菜品類並佔據這一市場70%份額的湖南艾妍食品、魔芋全產業鏈生態企業四川東方魔力生物科技等行業頭部選手也都在各自的賽道默默完成著蛻變。
尤其是坐落於四川綿陽,在四川、雲南等地建成5萬畝種植基地的東方魔力更是卷向上遊的典型代表。除種植基地外,它還坐擁80畝產業園區、2萬㎡智慧工廠、5萬噸年產能,更手握BRCGS、IFS、HACCP三大食品安全體系認證,中美歐有機認證+美國FDA註冊等20餘項全球權威認證,斬獲了眾多國際客戶。
據東方魔力綜合部主任馮玥介紹:“目前,東方魔力獲得了沃爾瑪、家樂福、costco、歐尚等大型超市的獨家零售許可,是他們指定的魔芋食品供應商。”
不止國內,魔芋風潮正在吹向全球。
東方魔力還在美、歐、東南亞設立海外倉,將魔芋米、魔芋面、魔芋涼皮、魔芋絲結、魔芋素毛肚、魔芋素食等多個品類賣向全球。2024年東方魔力出口額突破5000萬元,同比增長近9%,產品遠銷歐美、日韓、東南亞等50多個國家和地區。
據開源證券2023年2月研報,從市場銷量方面衡量,全球魔芋銷量2022年達到7.16萬噸,以每年7%的速度增加;2022年中國的魔芋銷量4.46萬噸,增速達到18%。
如今全行業的熱情得以調動,仍書寫著增長的大趨勢。

搶佔先機
關鍵玩家密集落子
在剛剛過去的2025春季糖酒會現場,魔芋的身影隨處可見。三養攜手鹽津鋪子,在展會上重磅推出大魔王火爆魔芋火雞醬味產品;被尚普諮詢認證為“大塊魔芋休食全國銷量第一”的萬良食品也以百變魔芋在展會上吸引了不少關注。
頭部玩家也沒閒著。
衛龍增加了魔芋產品新產線,據2024年年報,衛龍調味面製品的設計產能由上年同期的23.77萬噸減至20.21萬噸,蔬菜製品的設計產能則由上年同期的9.62萬噸增至13萬噸;這一前提下,衛龍美味調味面製品的產能利用率為65.4%,蔬菜製品的產能利用率則高達96.3%,其中增長性的差異一目瞭然。此外,衛龍還在2024上半年收購了一家主營魔芋原材料加工的印尼公司(BANSHANG TECHNOLOGY)100%的股權,再次為魔芋產能加碼。
無獨有偶,今年年初,鹽津鋪子也在越南和泰國分別設立了境外全資子公司與生產基地,積極開拓東南亞及其他國際市場。
3月26日,一致魔芋也公告稱,公司在建募投專案中,魔芋膠智慧製造專案預計6月達產,魔芋食品專案素毛肚、魔芋食材產能分別達10000噸、15000噸。
企業真金白金的重金下注最能體現其對趨勢的判斷。
從需求端來說,今年是史無前例的“體重管理年”,體重管理已從個人健康上升到國家行動,6.1億超重的成年人和兒童,將為魔芋市場提供最大的需求土壤。此外,隨著減脂、提神、解壓、追劇、旅行等場景的逐漸解鎖,魔芋食品自帶的“輕負擔”優勢也在不斷凸顯。
從產品端來說,零食、速食、功能性食品……難得一見的可塑性讓魔芋的想象空間還在無限擴張。
從需求到產線,從國內到海外,頭部企業加碼擴產,疊加健康需求與多元場景驅動,魔芋產業的確定性未來已清晰可見——這不是一陣風,而是實打實的爆品風向標。
往期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