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賴清德已於昨日上任,許多人關心兩岸關係走向。本文寫於四個月前,那會賴清德剛剛當選,現在看來,這篇文章仍未過時。
只要中美關係穩定可控,美國便會與大陸一同約束民進黨和賴清德的臺獨衝動。只要現代化事業與經濟民生的改善持續向前,大陸便會有更大的籌碼和綜合實力去為兩岸問題的理想解決創造條件,能展現出更多的吸引力與道德感召力。
賴清德會帶來多大沖擊?大陸怎麼辦?
文/鄧峰
賴清德的獲勝打破了臺灣1996年直選以來單一政黨最多執政8年的慣例,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臺灣社會整體政治氛圍的變化。賴清德的40%得票率主要來自民進黨基本盤選民,他的得票率明顯低於2020年蔡英文的得票率。這說明許多臺灣選民對民進黨在蔡英文任內的施政並不滿意,這也是臺灣過半選民希望政黨輪替的原因。然而在臺灣選舉民主機制下,過半選民希望政黨輪替的民意竟被漠視。
賴清德性格執拗,臺獨意識形態強烈,他靠民進黨基本盤選民的支援便能當選,上任後有可能進一步去回饋民進黨基本盤選民的訴求,恐怕會讓蔡英文任內便已經惡化的兩岸關係雪上加霜。9年前,賴清德在臺南市市長任內,以時任議長李全教涉賄案為由,長達200多天不進議會,最近他老宅“違建”爭議沸沸揚揚,他依然堅決不拆。2017年9月,賴清德在臺灣立法院自稱“主張臺灣獨立的政治工作者”,成為首位在立法院公開主張臺獨的行政院院長。2023年6月,他在出席民進黨會議時宣稱自己的兩岸路線與蔡英文一致,“非常清楚、完全沒有模糊”。
被賴清德忽略的是,蔡英文的兩岸路線正是兩岸關係從馬英九時期的和平穩定狀態倒退回李登輝、陳水扁時期的冰冷、僵持、對抗狀態的一個關鍵原因。當性格執拗、臺獨意識形態強烈的賴清德沿襲蔡英文的兩岸路線,很可能會帶來比蔡英文更大的不確定性。兩岸情勢相比於8年前已大不同,蔡英文是在馬英九時期和平穩定的兩岸關係基礎上讓兩岸關係日漸惡化下去,賴清德則很有可能會讓本就惡化的兩岸關係越來越糟糕。當臺海兩岸的民族主義與民粹主義狹路相逢、相互刺激,賴清德的執拗性格和臺獨意識形態有可能會讓兩岸關係的轉圜空間日益縮小。

END
推薦閱讀
十點公社
一個時代的記錄
自由評論


只為蒼生說人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