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西網綜合)在加拿大漫長的醫療等待時間之下,一位溫尼伯男子選擇踏上海外就醫之路。60歲的Dean Simpson因背部受傷飽受劇痛折磨,最終決定飛往墨西哥進行自費手術,代價是超過3萬加元和部分永久性神經損傷。

從一場滑倒開始的“噩夢”去年12月,Simpson在結冰路面滑倒,導致椎間神經被壓迫,左腿神經受損。他將這種疼痛描述為“像鑽頭在骨頭裡轉動”。傷後一個半月,他幾乎無法出門,連日常起居都變得艱難。

他隨後收到聖博尼法斯醫院(St. Boniface Hospital)的一封通知信,內容卻令人沮喪:“三個月後我們會再次聯絡您,告知您MRI檢查還需要等待多久”。

手術等候期最久可達一年、Simpson說,一名醫療人員告訴他,即便完成MRI檢查,他仍需等待6至12個月才能安排手術。這對他來說幾乎無法忍受。“你知道有辦法可以治好,但卻被告知要等六個月、一年、六個月、一年……一直迴圈”,Simpson無奈地說。
飛赴墨西哥接受手術,代價慘重忍無可忍之下,今年6月,Simpson和妻子飛往墨西哥一傢俬人診所。他在那裡接受了MRI檢查,並在幾天內完成了手術。所有費用需自行承擔,總額超過3萬加元。“我們可能一輩子都還不上這筆錢”。Simpson說,“這筆費用現在壓在我們的信用額度上,可能得等到賣房子才能還清”。雖然手術終結了他長達半年的劇痛,但為時已晚——Simpson已經部分失去了左腳的活動能力。他目前只能勉強將腳抬離地面,無法左右移動,腳部幾乎沒有知覺。醫生告訴他,藉助高強度的物理治療,他或許能恢復一些功能。但Simpson堅信,若能早些確診並治療,他今天或許不會留下這樣的後遺症。衛生部長回應:醫療系統改革需時間馬尼托巴省衛生部長Uzoma Asagwara回應稱:“我們不希望看到有人為了醫療被迫採取如此極端的方式”。她表示,省政府正加速MRI技師的培訓流程,設立直通式課程通道,並在上月推出了一臺移動MRI掃描車,以緩解北部地區對溫尼伯醫院系統的壓力。馬尼托巴新民主黨(NDP)此前承諾將縮短全省的診斷與手術等待時間。Shared Health在一份宣告中也表示,已實施多項舉措來緩解MRI等待壓力,包括軟體升級、增加夜間與週末掃描時段等。根據省政府網站資料,目前溫尼伯各大醫院MRI中位等待時間為:健康科學中心(Health Sciences Centre)約17周,聖博尼法斯醫院則長達46周。Simpson:不應該等這麼久“我不覺得任何人應該被迫等這麼久”。Simpson說,“一個人已經在遭受巨大的痛苦,卻被告知再等半年、一年,只能無助地忍受”。對於Simpson來說,這次海外就醫的代價沉重,卻也暴露出本地醫療系統在資源調配與效率上的頑疾。在等待改革的同時,他只希望自己的故事能讓問題更快被看見和解決。資料來源:Global News、馬尼托巴省衛生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