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90億,今年消費行業最大IPO來了

作者:千然
來源:融中財經(ID:thecapital
來自佛山。
619日,海天味業(以下簡稱為海天)正式在港交所上市,此次H股發行以招股價範圍的上限36.3港元/股定價,預計融資將達到101億港元。上市首日,開盤價較發行價微漲3.31%37.5港元/股,總市值為2190億港元。
作為2025年迄今消費行業規模最大的港股IPO專案,同時也是同期整個市場僅次於寧德時代的第二大港股IPO專案。海天味業的基石陣容堪稱絕對豪華,共有8名基石投資者合共認購1.29億股發售股份,包括高瓴資本、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GIC、瑞銀資管、加拿大皇家銀行、源峰基金、紅杉、博裕、佛山發展等主權財富基金和地方頂級投資機構,認購金額近47億港元,佔比近50%
豪華基石陣容的背後,必然是全球頂級投資機構對中國消費龍頭企業的認可。
作為中華老字號企業之一,海天味業可追溯至清代中葉乾隆時期的佛山古醬園,距今已有300餘年的歷史。1955年,公私合營大背景下,來自佛山的25家古醬園合併重組,成立了佛山市珠江醬油廠,也就是海天味業的前身。20142月,海天味業在上交所掛牌上市,成為國內調味品行業首家上市公司。
過去幾年,隨著進入調味品市場的企業增多,消費者需求的多元化、碎片化、新零售模式的逐步興起,這家曾創下逼近7000億元市值的醬油茅,面臨的競爭局面愈發激烈。
20249月,這家千億調味品龍頭的權力大印,從原董事長龐康手中交接到了有著打工女皇之稱的程雪的手中。程雪上任第一件事,便是啟動公司赴港上市程式。
進一步推進全球化戰略,是海天此番選擇赴港上市的重要原因。
披露顯示,海天味業此次所募集的資金,約20%用於產品開發以及前沿技術的研發和工藝升級;約30%用於產能擴張、採納新技術及供應鏈的數字化升級;約20%用於透過建立公司的全球品牌形象、拓展銷售渠道以及提升海外供應鏈能力,以提升公司的全球影響力;約20%用於增強公司的銷售網路及提升其滲透能力;約10%將用作營運資金及一般企業用途。
眼下,隨著港交所IPO鐘聲響起,海天全球化之路立下了重要里程碑,但在深化全球化戰略,提升國際品牌形象和綜合競爭力這條路上,海天還將繼續。
1
身家百億打工女皇,
帶隊IPO
帶隊赴港IPO的程雪,並非無名之輩。
可以從一份發於2014年的招股書中捕獲到蛛絲馬跡——龐康、程雪、黎旭暉、黃文彪、葉燕橋、陳軍陽、廖少層和吳振興為公司的共同控制人。
毫無疑義,上述多位海天高管都是龐康彼時的左膀右臂,而在當時排位僅次於創始人龐康的程雪,地位自然不言而喻。十多年後,程雪於海天依舊是僅次於龐康的存在——海天味業赴港IPO所遞招股書顯示,公司最終控制方為龐康、程雪、管江華、陳軍陽、文志州及廖長輝。
程雪也是海天的老員工。1992年,剛從中山大學畢業的程雪來到海天,這時的海天還是一家市屬全民所有制企業。
年輕的程雪自然親身見證並經歷了海天的品牌奠基期1994年,海天啟動股份制重組為有限責任公司,確定品牌發展戰略,成為調味品行業中率先走上打造品牌之路的企業。
1995年改制完成,成為國有參股的有限責任公司佛山市海天調味食品有限公司(下文簡稱佛山海天)。彼時,國資辦確認該企業淨資產為3841.3萬元(不含土地),並將其70%的國有資產2688.91萬元,向企業職工出讓。重組後,國家股佔30%,企業職工股佔70%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次改革中,海天從一家國企變為70%股份由職工持有的民營企業。而當時年僅25歲的程雪透過前瞻性的趨勢把握,參與認購了1.5萬股,而這也是程雪財富積累的開始。
2000318日,香港裕鵬實業有限公司與佛山市工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及佛山海天簽署《股權轉讓協議》,約定佛山市工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將其持有佛山海天30%股權轉讓給香港裕鵬。於是,佛山海天變更為一家中外合資公司。
外資入場後,海天在2001年正式提出百億銷值、百萬噸產量的雙百工程規劃藍圖。此後多年,海天的產能大力擴張,走上了高速發展階段。
也是這期間,計劃變更為股份制企業的佛山海天,陸續展開收購外資持有股權、回購職工股權等行動。幾經變更,海天集團留存的職工股東為58名,透過以龐康為首的8名登記股東持有海天集團股權,為公司的共同控制人。
在這些海天發展的關鍵時刻,都有程雪的身影。1997年,27歲的程雪出現在公司管理層名單中。此後多年,程雪先後擔任多個職位,包括企業策劃總監、副總裁及常務副總裁。20249月,程雪當選公司第六屆董事會董事長,成為這家千億巨頭的當家掌門人。而程雪所持的海天股權也隨著其一路晉升而持續積累。
2021年,海天味業市值一度逼近7000億元,飆升的市值自然讓程雪的身價一路水漲船高。在胡潤研究院該年釋出的《2021胡潤中國職業經理人榜》上,程雪以650億元財富成為中國職業經理人首富,被稱為打工女皇
此後數年,因海天味業市值掉落,程雪身價也有所萎縮,但據《2024年胡潤百富榜》資料,程雪仍以300億元財富躋身榜單中。
程雪的業務能力,自有業績佐證。程雪接任董事長後,海天味業的業績在2024年實現了逆轉,實現營業收入269.01億元,同比增長9.53%,歸母淨利潤63.44億元,同比增長12.75%2025年一季度,海天味業的營業收入和歸母淨利潤繼續保持兩位數增長,分別同比增長8.08%14.77%
而今,在打工女皇帶領下,海天成功登陸港交所。未來,在這位女掌門人的帶領下,海天走向何方,值得我們持續關注。
2
“醬油大王”和
他的富豪天團
打工女皇程雪身旁,站著的是醬油大王龐康。
作為佛山僅次於美的掌門人何亨健的超級富豪,龐康為人十分低調。但作為身價曾一度超千億元的龐康,實力卻容不得其低調。
這是一位從基層一步步走上來的傳奇人物。1982年,26歲的龐康從南京師範學院畢業後被分配到了珠江醬油廠擔任一名普通技術員。在基層的工作當中,龐康紮實求穩,技術不斷進步,並逐漸形成對醬油廠管理經營的獨到見解。
當時的調味品行業流行口味精製,然而即便生產的醬油和蠔油味道再好,受限於產能不足,也無法滿足巨大的消費市場。於是龐康逐漸意識到,規模化生產是海天發展的關鍵所在。1984年,在龐康的力爭之下,海天獲得了用於醬油擴建專案的700萬元國家貼息貸款,開啟了規模化生產之路。
1988年,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推行承包經營責任制,推動企業在社會主義全民所有制的基礎上自主經營、自負盈虧。也是在這一年,年僅32歲的龐康抓住工廠改制的機會獲得了海天發展的主導權。進入20世紀90年代,龐康作出了一個重大決定——要將醬油規模化生產的思路貫徹到底,於是他斥資3000萬元從德國引進了年產2000噸的生產線。成本的投入帶來了效率的提升,在當時的醬油業開創了大規模衛生生產的先河,奠定了海天第一次騰飛的基礎。
1995年,海天正式從一家市屬全民所有制企業改制成為國有參股的有限責任公司,國家股佔比為30%,企業職工股佔70%。這期間,多位日後成為海天高管的員工參與認購股權,開啟各自財富積累之路。
2007年,30%的國家股完全退出,海天成為一家完全的民營企業;2010年,海天改制成為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海天銷值突破了百億元大關。而這距離2001年海天銷值突破10億元的上一個關口,才過去12年。於是,龐康在這一年提出了五年之內再造一個海天的發展規劃,即到2018年達到200億元銷值。同年,龐康將目標放在了資本市場。
2014211日,海天成功登陸A股,發行價51.25/股,上市當天股價上漲29.58%,一度觸發臨時停牌,當日市值便達到497億元,上市第二天市值就超過了500億元。自此之後,海天業績連年攀高,市值不斷上升。2020年,海天市值突破6000億元。在20211月股價達到階段性高點152.14/股,市值一度接近7000億元,海天也因此收穫醬油茅之稱。
與之相對的是,醬油茅培育了一支富豪天團”——在胡潤研究院釋出的《2020年胡潤百富榜》中,有27位海天味業員工登榜,其中19人為首次進入百富榜的新人其中19人為首次進入百富榜的“新人”,而創始人龐康則以1950億元財富位列第11名。
即便於海天味業市值蒸發大半的2024年,在胡潤研究院釋出的《2024年胡潤百富榜》中,仍有6海天人現身其中。

來源/2024年胡潤百富榜》
毫無疑問,醬油大王的造富故事還在繼續演繹。
3
越來越多佛山企業,
進入二級市場
在海天實現“A+H”上市之前,港交所就迎來了多家A股巨頭,其中在20249月實現“A+H”的美的集團,和海天一樣來自佛山。
佛山走出千億巨頭海天,絕非偶然。佛山除了擁有海天味業外,還匯聚了健力寶、石灣酒廠集團、百威啤酒、青島啤酒、皇永順土豬、光明乳業、澳純乳業、紅牛維他命飲料等數十家頗具影響力的食品企業,構建起了涵蓋調味品、酒飲料、肉製品、農副食品、乳製品、保健食品以及老字號特色食品等豐富多樣、門類齊全的食品工業體系。
與食品工業體系相對的是,佛山以其家電產品聲名遠播。
跑出白電巨頭的佛山,是全球最大的泛家居和建材產業鏈叢集製造基地,當前正著力打造有家就有佛山造的產業IP。其中,順德是全國最大的空調器、電冰箱、熱水器、消毒碗櫃生產基地之一,是全球最大的電飯煲、微波爐供應基地,擁有中國家電之都”“中國燃氣具之都”“中國塗料之鄉等國家級品牌。據瞭解,目前順德家電產業規模超過3000億元,擁有生產及配件類企業3000多家,成為中國最重要的家電產業生產基地之一。
近年來,為促進傳統產業轉型,佛山的政策也在發力。
2020年,佛山市人民政府印發《關於培育發展“2+2+4”產業叢集的實施意見》。該意見明確,佛山市將重點培育發展裝備製造、泛家居、汽車及新能源、軍民融合及電子資訊、智慧製造裝備及機器人、新材料、食品飲料、生物醫藥及大健康等八大產業,形成2個超萬億元核心產業叢集、2個超5000億元支柱產業叢集、4個超3000億元新興產業叢集的“2+2+4”梯隊產業格局。
進入到2023年,佛山進一步提出,要重點培育發展新能源汽車、高階裝備製造、高階軟體、醫藥健康、機器人等新興產業,並明確到2026年發展形成十個左右新興領域的千億元級產業叢集。
而且除了在對產業進行升級的同時,佛山也很早意識到金融資本能助力佛山製造邁向高質量發展。2016年,佛山宣佈設立規模100億元的創新創業產業引導基金;20179月,佛山市正式出臺了《加快股權投資行業集聚發展實施辦法》,給予受託管理的股權投資管理企業一次性獎勵。
20219月,佛山設立廣東(佛山)製造業轉型發展基金,基金總規模300億元,首期規模100億元。其中,深創投參與出資並受託管理。據悉,該基金投資方向將聚焦新材料、新一代資訊科技、電力裝備、基礎及新型製造等四大領域,以成長期、成熟期專案為主,重點支援和服務佛山先進製造業企業及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
眾所周知,上市工作是一個長期、系統的工程,離不開各方協作。為引領佛山企業高質量發展、培育更多上市後備企業,佛山積極推行國資引領專案落地股權退出迴圈發展招商模式,支援市、區國企設立專項投資基金,對上市後備企業加大投資力度。
2022年,佛山市公用事業控股有限公司為此制定了“5885”產業基金髮展藍圖,即立足於53.22億元的8支存量基金,按照產業佈局更加科學化、投資方向更加本土化的目標,謀劃兩大基金群,將新設8支增量產業基金,基金總規模躍升至500億元。
最新一幕,佛山市新動能產業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正式成立,首期規模達2億元。該基金由佛山市創新創業投資有限公司聯合多方資本共同組建,這一架構既體現了國有資本的引導作用,又引入了市場化運作機制,形成“政府搭臺、專業運營、風險共擔”的創新模式。該產業基金將聚焦戰略性新興產業,為佛山製造業轉型升級注入“強心劑”。未來或將透過基金招商方式,吸引優質專案落戶佛山,形成產業集聚效應。
創投興則產業興,一場產業變革正在佛山這片土地悄然發生。
未來,這片熱土勢必將跑出更多IPO
版權宣告: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與原作者取得聯絡。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絡我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