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作者:廉價娛樂
原文標題:美好到不可思議的當代童話
感謝作者為豆瓣提供優質原創內容

如果要評選最喜歡的一部動畫作品,或許大多數人都很難抉擇。
但在不少影迷心中,有一部動畫算不上最好,但卻是最“特別”的存在。
它的主角並不好看,畫面也稱不上精美,甚至乍一看畫風會讓人覺得醜陋怪異。
但就是這樣一部特別的作品,用足夠真摯的故事和感情賺足了觀眾的眼淚。
它就是豆瓣上超過44萬人評價,評分9.0,位列TOP250榜單第150名的《瑪麗和馬克思》。

在這部電影之後,導演亞當·艾略特鮮少推出新片,上一部作品還停留於2015年。
如今時隔9年,亞當又帶著一部口碑力作迴歸。
今天,就讓豆友@廉價娛樂 來聊聊它。
蝸牛回憶錄
Memoir of a Snail
導演: 亞當·艾略特
編劇: 亞當·艾略特
主演: 莎拉·斯努克 / 柯蒂·斯密特-麥菲 / 傑基·韋佛 / 尼克·凱夫 / 艾瑞克·巴納
型別: 劇情 / 動畫
上映日期: 2024-10-17(澳大利亞)
片長: 95分鐘
這是我心中的2024年度最佳動畫電影。
國外很愛將一個家族的興衰用某種詛咒作為歸因,比我非常喜愛的 《艾迪芬奇的記憶》。
《蝸牛回憶錄》則是一個破碎有些陰暗孤僻的小女孩格蕾絲,逃脫“蝸牛”這個孤單詛咒的故事。

似乎從出生起,這份詛咒就將其纏繞。
“我們的出生對媽媽來說非常的辛苦,我們離開了她的子宮,她就進入了她的墳墓。”
而父親也在一場意外中高位截癱,並且患有睡眠呼吸終止症,某個夜晚,兄妹兩的掌聲再也喚不醒沉睡的父親。
至此,這個世界上只有兄妹兩人相依為命了,但命運總是無情的嘲弄人們,兄妹兩被送到了兩個澳洲東西極端的家庭。

格蕾絲帶著最愛的西爾維婭蝸牛進入到了一個全新的家庭,但追求“自由”的父母根本無法給與家庭的溫暖,他的弟弟甚至更糟進入了一個壓抑壓迫的神棍家庭。
於是格蕾絲沉醉於囤積蝸牛相關的物品,她將一切都花費在了裡面,妄圖在這一堆最熟悉的物品中尋找一絲溫純。
而好不容易進入青春期後,遇到了萍琪這個奇怪但有趣的奶奶。
這時一個叫肯的男孩走入了她的生活,一切似乎都在像好的方向發展。
肯不嫌棄她的外貌和那怪異的愛好,他似乎包容她的一切並貼心準備美食給她,甚至定下了婚期,並且承擔了弟弟參加婚禮的路費。

可那個蝸牛詛咒似乎沒有想放過格蕾絲,並沒有等來哥哥,送到的只有哥哥的噩耗和骨灰。
遭受打擊的格蕾絲又接著機緣巧合的發現了肯的秘密——他填鴨式的付出只是為了滿足他病態般的嗜好。
格蕾絲趕走了肯,她的世界又只剩她一個人了。

萍琪幫助她療傷走出了最困難黑暗的日子,但緊接著萍琪自己患上了最害怕的阿茲海默健忘症,最終也離開了人世,還給格蕾絲留下了一個困惑的謎題。
好在,似乎是冥冥之中的天意,格蕾絲效仿哥哥吉爾伯特仿生了西爾維婭,找到了謎題的答案。
她的善良最終幫助她遠離了訴訟,電影的結尾,彷彿童話般的迎來了最美好的團圓結局。

我尤其喜歡格蕾絲站在後院裡一件件的把那些困著她的蝸牛們燒掉的畫面,那些堆積如山的牢籠一點點的在火焰下清空,最終變得乾乾淨淨。
那個之前被填的滿滿的看似安全感十足,其實壓抑的房間,最終只留下親人的照片和承載回憶的手工製品。
那一刻,我的內心也被清空,原來多不一定是多,空也不一定是空。

不禁想起了極簡主義和以前聽過的一個理論,你把生命塞的滿滿當當就留不出空位遇到驚喜。
雖然是有一些詭辯在,但是正是因為沒有所以更害怕失去,就想溺水的人只想把能看到的東西全部牢牢攥在手裡。
導演簡直就是天才,電影中還有太多太多有趣美好的畫面。
那張火焰留下的傷疤,兄妹兩人拼成微笑,弟弟被壓迫時用灰畫上的哭哭悲傷。
過山車潑灑的父親骨灰,萍琪家那塊長滿蔬果的墳墓。
我愛慘了這種接近生活的實體動畫形式,彷彿我是門口的郵箱親眼見證了這個畫中的世界。

最後想說一下弟弟這個角色,他似乎是一個天生的智者,情緒穩定且勇敢。
在姐姐格蕾絲需要輸血時,勇敢的抱著赴死的決心詢問自己什麼時候死去。
在被送往到壓抑剝削的黑窯廠一般的家庭時,運用智慧拜託洗腦和病態的控制,一如他從小所做的,打開了鄰居的鳥籠。
他眼中的動物都是自由的,自由的鳥兒不應該被束縛在方寸的籠子裡,就如他本人一樣,他也是自由的。
他敢於反抗壓迫,他全身心的關愛保護著姐姐格蕾絲,他放走了豬和虎皮鸚鵡,他用假死飛出了那個噩夢般的牢籠。
籠子是這個電影裡多次出現的意向,母親的子宮,領養的家庭,滿是蝸牛要素的房間,我們或是被動的因為生產或是主動清空,終歸如同那隻弟弟放走的鄰居家的鳥,自由的翱翔在月色下。

雖然這部電影看起來像是一部爛熟梗拼接而來的集合產物,有許多前輩們已經構思過的巧思和情節。
或多或少,能看到許多類似意林雜誌上連載的故事的影子,本身的故事走向也很好猜。
但導演神乎其神的畫面和聲優近乎完美的聲優表現下,這個本來有些俗套的故事在那似乎有魔力般喃喃自語的陳述下。
美好到不可思議,就像一個睡前的童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