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2721字,預計閱讀需5分鐘。
昨天中日友好醫院肖飛醫生出軌的文章,一發出來就瞬間突破10萬+,可見還是有很多人關注這件事的。
但是發文了之後我發現,有人在留言罵我說我文章裡某些圖打碼了,他們覺得我既然發文,就應該把所有的東西都暴露出來,不然他們就會很不爽。對於這種不能站在我的位置思考問題的人,我一般都是直接拉黑。
為什麼我要拉黑這種人,這裡解釋一下。因為身為一個公眾作者,打碼相對於不打碼而言,有時候是能規避很大風險的,而這也是專業寫作的體現。
比如前段時間的野鴛鴦事件,我全文都沒提當事人名字,而且全程都給當事人的臉打了碼,而且為了謹慎起見,我還把當事人的單位、地域都打碼了,可當事人還是找到我,以“侵犯她的名譽和隱私”為由舉報我,把我的文章弄沒了。
這種情況不是一次兩次了。所以我想說的是,我今後寫文章,該打碼我肯定是會打碼的,畢竟我相信關注我的讀者都是高認知群體,都是有能力根據我的提示去找信源的,而且絕大多數關注我的人,更多是為了看我的文章裡的一些思考方式,而不是為了看我去冒險寫作。
不希望看我打碼文章的人,這種人點一下他資料就會發現大多都是對我0點贊、0互動、0讚賞的人,這種人不是我的深度讀者,他們既不愛思考,還喜歡挑刺罵作者,這類人簡直是寫作者的負資產,所以對於這些人,我是真的建議主動取關,不然我也會拉黑的。
上面之所以寫那麼多,主要還是因為今天我要寫的文章,可能更敏感,所以很多東西我還是會打碼,甚至會隱晦的說,在這裡提前跟大家說一下。
今天要說的,是董小姐家族的操盤手法。
之所以要寫這個話題,主要是因為我看到了後臺的一個留言:

這位網友表示,董小姐讀的哥大,其實哥大下掛的一個學院,花錢就能讀。
這就讓我有了興趣了,所以我查了一下董小姐讀的大學,發現董小姐讀的大學,其實叫巴納德學院:

這個巴納德學院,是哥倫比亞大學的一所獨立學院,雖然畢業生的畢業證書上會蓋有哥大與巴納德學院的公章,但其實就相當於國內的一些三本院校,獨立招生,只要智商不太低,其實基本就是給錢就能讀。
所以這個大學,也是很多國內有錢人的子女出國鍍金,混一個漂亮簡歷後回國等待父母給其操盤的第一選擇。
扒一下你會發現,同在這所大學讀過書的名人,有奶茶妹妹等名人。
而繼續扒一下,我又發現,這位董小姐,其實小學讀的學校,是北京某大學的附屬小學。
我是怎麼扒到的呢?因為在某個書畫比賽的網站上,我找到了這張圖:
可以看到,在這個十多年前的書畫比賽網頁上,有一個獲獎者的名字,和董小姐的名字,是一模一樣的。而且更加巧合的是,這位和董小姐名字一模一樣的獲獎者,就讀的學校,就是某大學的附屬小學。
而繼續查一下董小姐的母親你會發現,她的母親工作的地方,就是這所大學。而且還是這所大學的某學院的領導(哪所大學我就不說了,感興趣的自己去查)。
然後呢,董小姐就去了哥倫比亞大學下掛的這個叫巴納德的學院讀書了。
而後繼續扒一下你會發現,其實董小姐的父親和母親,曾經一起合作寫過論文:
這說明了什麼?
這就說明了,其實董小姐的父親和董小姐的母親,在業務上,可能是有交集的。
而董小姐的父親呢,又是某個大集團的總經理。
再繼續扒一下你又會發現,其實董小姐呢,曾經在2016年的時候,和她父親開過公司:
而且這家公司註冊資金500萬,董小姐則是公司的股東,持股60%。而不久後呢,董小姐又莫名其妙的退股了。
這是一個什麼操作?我也不知道。
繼續扒一下,你又會發現在董小姐的論文中,她的導師,是學術界大到不能再大的大佬,而在論文的致謝部分,她還感謝了她的family(家族)。
再然後呢,她就透過4+4的方式,進入到了一家非常著名的醫院裡。
而透過4+4進入著名醫院,需要透過哪些步驟呢?其中最重要的一個步驟,就是要有推薦信。
那麼董小姐一個黃毛小丫頭,她是從哪得來的數位專家大佬的推薦信呢?這個我就不知道了。
反正如果一個大佬想培養自己的孩子,讓自己孩子順利守住家族資源的話,他們會怎麼操作呢?
我認為他們可能會這樣操作(注意,我說的只是一種操作,只是一個假設,現實中存不存在這種情況我不知道):
首先,他們會讓自己的孩子就讀自己所在大學的附屬小學,然後等孩子年齡到後,就以“國際生” 身份申請美國大學,讀一些經濟、金融專業就行——因為根據國際學校入學政策,私立國際學校對國籍無限制,所以就可以透過控股的投資公司虛構身份、經歷,使孩子符合 “外籍人員子女學校” 的各種要求就行。
其次,如果孩子成績不好的話,一般大佬就會透過權威推薦信彌補孩子低GPA的劣勢,這樣就能顯著提升申請競爭力。
那麼誰會幫孩子寫推薦信呢?簡單。讓大佬自己的同事寫就可以了。畢竟大家都是專家,都是行業權威人物,而且都是同事,低頭不見抬頭見的,幫忙寫點推薦信不算什麼。而且今後對方的孩子想寫推薦信,自己也可以幫忙寫,畢竟大佬之間都是愛相互幫助的。
國外學校讀完後,大佬就可以透過4+4的方式,讓孩子進入醫療圈了。推薦信還是一樣,讓自己的同事幫寫一下就好。
再然後呢,大佬就可以透過自己的資源和人脈,幫助、提點自己的孩子完成畢業論文,實習期間給大佬們打招呼,讓醫療圈裡的大佬多關注一下自己的孩子——就這樣,一個“精英天才”,就此誕生了。
看到這裡,估計有人會產生幾個疑問了:
① 為什麼要去國外讀其他專業?直接讀醫學專業不行嗎?
行,當然行,但是前提是你必須保證你的孩子智商足夠,而且能吃苦。
因為學醫是需要智商和吃苦的。如果你孩子智商不夠,還不能吃苦的話,那此時你就得曲折變通一下了(讓他去外國讀書),因為只有這樣,你才能讓你的孩子達到後續操盤條件的最低標準線。
② 家世都那麼好了,為什麼還學醫?
這個問題我也不知道。但是此時我想起了最近網路流傳的一張圖:
現在的大環境,哪個行業能賺錢,我相信大佬們都是清楚的。
所以,讓不自己的孩子學醫,難道讓他學房地產專業?不讓他學醫,難道讓他學建材專業?這些行業,現在還有大魚大肉吃嗎?
③ 為什麼一些“精英天才”總喜歡去勾引領導和同事?
在一般情況下,精英天才們,是不可能去幹勾引同事、勾引領導這種冒風險的事的。因為他們本身就有資源,而且能力也夠,所以他們犯不著這麼做。
但如果真有“精英天才”們去幹了這種事了呢?你覺得他們為什麼會這麼做?
實際上,一些“精英天才”們家世已經很好了,但卻還喜歡去勾引有家室的同事和領導的原因,很可能就是因為——這種人腦子壓根就不聰明,也壓根不是什麼精英天才,他們的一切“精英天才”身份,都是家族操盤而來的,所以他們為了不讓家族對自己的操盤付之東流,他們才必須要這麼做啊……
為了防止讀者朋友們走丟,
請大家關注我們的矩陣號“經濟生活雜談”






加經濟學人小助手為好友,
加入微信群,建立更深度的閱讀連線。
▼ 經濟學人小助手 ▼

點選「推薦❤」,讓更多的人看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