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大運會,一世揹包情

成都人有點神
但成都人專一
大運會在兩年前給每家每戶發的揹包
至今在成都的大街小巷都能隨處看到
買菜遛狗上班上學
打牌閒逛旅行留學
時尚的藍色揹包
一背就是一輩子
大運會發的不是包
是成都生活的居民卡
無論走到世界各地
這張居民卡都是身份的最美證明
A去不了的地方
大運揹包全都去了
嬢嬢喜歡的穿搭點綴
是那抹熟悉的活力藍
大哥曾經不屑出門帶包
現在明白什麼是褲兜解放
一年大運會
一世揹包情
每天揹著大運包出門的成都人
都是這座城市最閃耀的廣告牌
大學生愛背去上課
老年人愛背去買菜
出國的人揹著旅遊
上班的人揹著通勤
結實好用顯眼方便
每天出門都能看見無數款嶄新的揹包
我們有理由相信
幾千年後的人在成都挖墓
挖出個藍黑藍黑的東西
後人研究幾十年終於隱隱約約看見幾個字
辦好大運會
建設幸福城
 老鄉認老鄉 
 全靠大運包 
大運會揹包如果能辦簽證
我想它的出入境章比干跨境電商的還多
只有你想不到的地方
沒有成都人帶不去的遠方
在廈門鼓浪嶼
在敦煌沙漠裡
在曼谷機場中
在仁川輪渡上
當你獨在異鄉為異客時
看見背大運會揹包那刻都會淚流滿面
那親切感就像蝌蚪找到媽
這是屬於成都gai溜子的專屬痛包
再生僻的異國都變成故鄉
出走半生說的還是四川話
@小抽在普吉島遇到背大運會揹包的人
她上前就用四川話問候
“你成都的哇”
@麵條之前揹著藍色揹包去新加坡
後面一個大哥親切地拍他背
“你成都的哇”
“你成都的哇”
是大運會揹包的包語
“很塞得”
是藍色包的個性簽名
以前相認要憑口音
現在相認更加便利
有人在深圳海岸線見大爺背
有人把包包背去加拿大留學
有網友的母親去新加坡旅遊也背
有人說在天安門廣場附近50米內
同時看到6個大運會揹包
“我們都不認識對方,但我們心在一起”
背去了埃及
一生大運情
騎著駱駝揹著包
跟木乃伊說點老輩子的悄悄話
背去了泰國
過關識老鄉
出機場的路不知道怎麼走
但五糧液的標誌都在心中
背去了香港
憑包認老鄉
金沙的太陽神鳥圖騰
是成都人的精神連線
甚至朋友背去法國
有人跑來用英文問是不是成都的
輕輕點個頭
英文再不說
張嘴就是鬧
“狗日法國物價是有點兒貴嘎”
不管走到哪
都是大運人
大運精神不一定全部傳遞
但大運揹包成都人是一週洗一次
不光出門旅遊
大運包穿梭在成都大街小巷中
如果你以為成都人只是在
出遠門旅遊的時候背大運包
那你就太狹隘了
能裝
質量好
顏色鮮豔還不要錢
幾個優點就足以讓成都人認可
大運會的餘溫拂過成都的所有角落
菜市場和麻將館
自習室與寫字樓
撞衫雖尷尬
撞包卻光榮
人無高低貴賤之分
我們都是熱愛生活的成都揹包客
在此
我單方面代表成都
向陳奕迅發起邀請
《你的揹包》
能不能出個成都限定版
我都安排妥了
高潮部分無需修改
這完全是在寫成都人的真情實感
開頭改哈就行了
2023
我們在社群領包
你送我一個
而我還想要
之所以還想要
因為每個家庭的數量有限
大家把包包洗得比臉還乾淨
只為讓它多陪自己幾年
每次看見大媽背
我都懷疑大運會其實是今年辦的
而這款包已成為母嬰界的遛娃神器
裝奶粉紙巾尿不溼
怎麼折騰都不心疼
背狗背書背娃兒
聊到藍色揹包
成都人只有兩個字
撇託
生活在成都的人都知道
當年發的包有好幾種款式
雙肩款是減齡神器
單肩款是氣質單品
黃色的屬於小眾款
但如果你是這款
你好
親愛的大運會志願者
成都人
改造大運揹包的神
自從發了揹包給我們
務實的人每天框框背
手巧的人發起瘋改造
別人說成都人很閒
但給揹包改造時大家都很卷
免費揹包造就了千萬個成都籍的手工耿
我們能在無數藍色揹包上看到匠心精神
改得發瘋
改得發情
改得生怕別人不知道我們的手有多巧
有人在包上畫畫
有人在包上寫字
收到的揹包可能算是大眾
但改造後就像給它編了碼
面對大運包
人人都是書法家
我們能感受到大家的溫柔與仔細
就像你首次進入紋身店那般謹慎
用顏料畫畫
把元素拉滿
學美術專業的朋友可能找不到工作
但能在大運會揹包上拿到結業證書
不會畫畫的可以貼補丁
縫縫補補能再用二十年
動手能力實在不行
我們還能掛上掛件
創意沒有高低之分
只要捨得花費精力
咱們的包包就都有自己的風格
一年大運會
一世揹包情
雖然準確來說是兩年大運會
但在包包面前我們都無所謂
想想其它盛會的紀念品
當風頭過去後不是在閒魚就是在箱底
而大運會揹包
發到了民眾的心坎裡
不管平時背不背
這個包它都得在家裡
有人問成都人這個賣嗎
成都人都會說
不可能賣的哈
我要自己要留到起
聊到這
我想喊話即將在成都舉辦的世運會
世運會
!!!!
你發不發
!!!!!
發了我們就有兩個包換到背了
!!!!!
歡迎大家來評論區聊聊
你的大運揹包在背嗎?

/本文作者 翠勇 /
愛喝黑米粥
『所長私人微信trythings2
你的揹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