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微信改版,容易找不到尹哥的文章,大家記得把尹哥設為星標⭐️ 哦~
在我們的身體裡,有一本用DNA寫就的生命之書。這本書由23對染色體構成,每一對都像是一個精心編排的章節。但有時候,由於印刷問題也會出現一些“錯誤”——比如多出了一段重複的小章節,而且還逃過了編輯的審核。對於唐氏綜合徵患者來說,這個多餘的章節就是21號染色體。
全球每700個新生兒中,就有一位這樣的“生命的特殊版本”這種染色體異常會導致一系列健康問題,包括智力障礙、心臟缺陷和免疫系統異常等。

△ 來源:網路
為何多一條染色體就會引發如此深遠的影響?設想你正在編輯一部精密法典,若某章節被意外重複編排,不僅導致法律條文冗餘,更會引發執行層面的混亂衝突。生命系統亦是如此——21號染色體上的231個基因超量表達,就像交響樂團裡突然加強的樂器聲部,打破了生命交響樂的精妙平衡。
雖然我們已經知道問題的根源,但長期以來,一直缺乏直接針對染色體異常的治療方法。直到CRISPR基因編輯技術的出現,科學家們終於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2025年2月18日,當《PNAS Nexus》的電子刊頁面重新整理時,一項來自日本科學界的突破性研究震撼了全球遺傳學界。研究團隊成功運用CRISPR-Cas9技術,在體外培養的人類細胞中精準“刪除”了導致唐氏綜合徵的冗餘21號染色體,這標誌著人類首次實現對整條染色體的靶向清除。

其實,人類使用的基因剪刀不只有CRISPR-Cas9這一把。
早期的鋅指核酸酶(ZFNs)如同一把竹簡刻刀,刀刃由多個“鋅指”模組組成,每個模組都能識別特定的DNA序列,雖能精準定位特定字元,卻需為每個字元特製模具,費用高且效率低;
TALEN技術升級為活字印刷術,雖然透過不同的模組組合就可以構建處理不同詞句的工具, 提升了靈活性,但工程的複雜度卻高出很多。
CRISPR-Cas9就好比可程式設計的文字處理器,透過使用“嚮導”就可以對目標位置進行處理,雖然成本大大降低效率大大提高,但面對染色體級“錯版章節”依然捉襟見肘,而且“嚮導”一旦帶錯路,就可能誤傷無辜段落。

△ 來源:科創中國
此次研究中,科學家們將CRISPR技術運用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他們對“分子定位導航系統”進行了突破性創新,開發出染色體特異性標記技術,就像為每條染色體嵌入獨特的“條形碼”他們在21號染色體的著絲粒區域插入了多個CRISPR靶點,同時切割這些靶點時,整條染色體就會被“釋放”出來,從而成功地將整條染色體從細胞中移除。最終不僅準確地找到這個“冗餘”章節,還在不影響周圍文字的情況下完成剪下。
為了確保精確性,科學家們還開發了一種特殊的篩選系統。他們使用熒游標記來追蹤染色體。當目標染色體被成功移除時,細胞會發出特定的熒光訊號。實驗資料顯示,經處理的細胞基因表達譜趨於正常,染色體數目穩定在46條的完美狀態,這項“生命文字校對技術”的精準度達到了前所未有的13.1%。

△ 來源:網路
可以說,這項研究為我們打開了一扇新的大門。它不僅為唐氏綜合徵的治療帶來了希望,也為其他染色體異常疾病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正如研究負責人山本教授所言:"我們終於找到了生命之書的修訂工具,雖然現在只能修改影印件,但終有一天能修復原始版本。"
不過,雖然這項突破令人振奮,但距離臨床應用還有相當長的路要走:首先,目前的實驗僅限於體外培養的細胞,從體外細胞到臨床應用還需跨越生物學界的"死亡之谷",比如,如何確保雙親染色體的完整性?如何提升編輯效率至醫療級標準?更需警惕基因組"漣漪效應"。其次,安全性還需要大大提高。13.1%的精準度在實驗室可以是突破性的進展,但用於每個個體時,一旦失敗則是100%。
所以,在這項技術走向臨床應用之前,我仍然提倡“預防為主”,透過精準的基因檢測技術,在孕早期診斷胎兒是否存在染色體異常,為家庭提供重要的決策依據,從而避免患者家庭和社會在醫療、教育等方面的長期負擔。
作為基因組科學和精準醫療應用的行業先行者,尹哥所在的華大,依託國產自主測序平臺、核心實驗技術和生物資訊演算法,與全球100多個國家或地區,國內超過600家三甲醫院保持了長期的業務合作,截至2024年中,各項生育健康檢測產品累計服務超過3100萬人次,已為超過1679萬人提供無創產前基因檢測。
希望不遠的未來,在預防與治療的合力推動下,科技的進步能早日實現對唐氏綜合徵患者生命質量的尊重和保障。
「2025-02-17 期」贈書福利獲獎名單
恭喜以下粉絲獲得

《遺傳之書》
各1本
請於2月23日前在今天的推文下留言
【姓名+電話+地址】
逾期不候哦~
(留言不會被精選出來,請放心)
@ 喜樂 @ Dr.L @ 麥兜小雨



—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