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嫁的計算公式

關注我👇提高財富和商業認知,實現五個自由
前方高能預警:一篇很俗,鑽到錢眼裡的文章。既然你要算,我就給你客觀真實地算算賬。
起因是看了篇同行寫的文章,如何判斷一個女生是否上嫁?
通篇都在扯什麼學歷、工作職位,看得我老眼昏花。不是扯蛋嗎?
女人就是沒有男人會算賬。
她們對於真實世界一無所知。
問個問題,一個剛進城打工的前臺小妹,年輕且顏值中等。如果她拋棄任何外在因素,應該匹配一個什麼樣的男人?
好好思考一下,我會在文中揭曉答案。
一、學歷計算。
相親時,學歷工作都不用看,凡是看學歷和工作的都是sb,
再說一遍:凡是看學歷和工作的相親人都是sb。
不是說學歷一文不值,而是它在相親中,以及未來的婚姻生活中,權重太低了,幾乎可以忽略。
我的老家在四川眉山的一個小鎮,最近出了一個新聞。鎮裡有個精神小夥,高考差9分上清華。
會考試是種天分,那位小哥我也認識,離我家不遠。爸媽從小不管他的學習,沒有報過一個補習班。小夥沒有任何教育資源,海淀媽媽哭暈在廁所。
再次證明生孩子就是抽獎。
重點來了,這小哥決定復讀,這事讓獵手聞到了腥味。
眉山x中,市裡最好的高中,找到男孩媽媽,提出報價:一次性贈與38萬。附帶條款:免除所有學雜費、生活費,單獨一個寢室,額外請他媽媽當生活保姆,月薪3500塊。
不久,成都X中也來報價了,成都市最好的一個高中,直接給100個w。
當人們還在津津樂道別人家的好孩子時,我的視角卻不一樣,我看到了偉大的市場經濟。
考試流水線已經是非常成熟的產業鏈。100萬,是兩個工廠(學校)為了拉高畫質華錄取率,給出的最高報價。(清北復三所大學的錄取數量對於高中非常重要)。
一個重要的市場訊號,即:一張清華大學的文憑,市場價就是一百個w。
等孩子一畢業就會知道,學歷給他帶來最大的收益,就是當初快考上的時候。
當然,你非要跟我犟,說清華畢業的發大財比比皆是,我也沒辦法跟你扯。有沒有可能他不讀清華也能發大財呢?
綜上:985根本不夠看,或者給婚戀加個20萬的預期收益就行了,別抱太大希望。清華的話,可以加一個100萬的預期收益。
一旦過了畢業的前兩年,收益就像數學函式的倒曲線一樣,無限趨近於零。
再說一遍:相親中,除了清北復加一點分,其它學歷基本上不加分。如果你不在乎100萬,那就是零分。比如你老爸給你留了2000萬,那麼清北覆在你面前只值一個零頭,如果是兩億,那清北復一文不值。
同理,工作也不必看,工作可以包裝的,甚至收入也可以撒謊。
明明就是個保安,非要說自己是汽車進出與小區管理研究員;明明是個送外賣的,非要說自己是胃部飢餓症狀解決與人類無接觸餐飲專家。
工作不重要,收入很重要。
反正咱倆也沒啥感情可言,不如直接一點,親,請問你工作年入多少呢?
二、收入計算。
相親中,女人只需要看對方家庭總資產和全家總收入。
相親中,女人只需要看對方家庭總資產和全家總收入。
比如你家有淨資產1000個w,預設收益是4%,目前環境那啥的原因,還要打個七折。
也就是資產收入30萬,加上你年入30萬,你爸媽一年有10萬的各種收入,那麼你家就是70萬。
再假設,你不是獨生子女,直接用家庭資產收入去除以孩子數量就行了。如果家裡是一男一女,我們預設男孩會比女孩子多一些。可以細分為男孩60%,女孩40%。
凡是年收入低於男方數值的女生都屬於上嫁。
你可能又會問,怎麼好意思直接問別人家庭總資產?
既然你已經淪落到需要相親才能走到婚育的地步,還有什麼不好意思的呢?結婚不就是兩個家庭結合嗎?
只要你有點眼緣的,不如直接約他出來,親,我們一起算算你家的總資產。
簡單直接粗暴,對方不願意,要麼不喜歡你,要麼沒有資產。
一個男人如果喜歡你,他是很願意跟你一起算資產的,這是提升他個人魅力,以及提升他自信心很重要的一點。
哪怕強如歐某人,如果他喜歡你,你提出要求,他也會屁顛屁顛跑回上海,從祖傳的百寶箱裡,掏出幾本證,拍照發給你。
當然,以上只是基礎框架,咱們還得拋開年紀差,顏值差。
畢竟沒有哪個20出頭的小姑涼願意找個70歲的老頭。
70歲的老頭行將就木,身上有一股無法洗淨的味道,俗稱老人味。這個是客觀事實,我沒有歧視任何人,我也會老去,說不定還活不到70歲。
三、差異計算。
年紀差和顏值差是客觀存在的現實,但具體到個人又具有非常主觀的傾向。
所以,沒有一個解決一切的公式辦法。我只能根據有限的現實案例給你一些指導說明。
回到文章開頭,一個年薪5萬的前臺小妹,20歲,顏值一般,4.5分左右。
拋開一切因素不談,不看這個男人的年紀,不看這個男人的長相。眼睛一閉吳彥祖。那麼,她可以匹配多少身家的男人呢?
答案是2000個w。
小仙女們先別急著罵,現實中案例太多了,我也不知道她們咋想的,我只是陳述事實。
其中一位男士58歲,女方23歲;另外一位73歲,女方32歲。兩位男士總身家剛好卡在2000w附近。
當然,兩位女士肯定算不上美女,5分或偏下一點。美女的選擇太多了,肯定不會選這種型別,我說的是極端情況下。
也就是一無所有的普通女孩,她們願意承受40歲的年紀差,只要對方總資產達到2000w的閥值。真的很神奇。
咱們再回到正常情況,男方比女方大一點,顏值差異不大的情況下。男方只需要在資產、收入方面比女方多一點,都是平配。平配的話,女方的話語權非常大,大到男方根本無法忍受。
交易雙方亦是如此,如果對方有更好的選擇,或者有更多預期,她就會對你愛搭不理,或者發個備胎認證。
所以,男性最好的方法還是向下相容。
我認為兩倍就是一個階層。注意喲,此階層並不是嚴格意義上的社會階層,它更像一個相親階層。
比如,你有1000個w資產,年入30萬。你去找一個年入5萬,沒有任何資產的妹紙,那就是降維打擊。地球艦隊在水滴面前不值一提。
再具體一些,我們先來說顏值,顏值的差距與總收入的交換以10萬為基數成指數增長。
比如,男女之間只有一分的顏值差,男人年收入多10萬,差距就可以抹平;此後一直加零,兩分100萬,3分1000萬,4分1個億,5分1個億。
注意,年入一個億就是極限,無論多大的顏值差都能抹平。供需關係的函式曲線已無法增長,從物質層面跳躍到精神層面,哪怕是美女與野獸也能抹平。
男女的最低分都是4分,女性的最高分為9分,所以馬雲可以平配全天下的美女。
年紀略有不同,5歲以內正常配對,男性收入多20%即可;
5歲以後到15歲這個區間,男性每大一歲,收入得逐步增加,增加比例相當地平均一年的工資。
比如你在四川鄉下,平均年收入是4萬,你大女生10歲,你就要比女生多收入40萬。而上海的平均年收入是10萬,10歲的差距就要比女方多100萬。
記住,我不是亂說,有自己的戀愛經歷,具體就不展開了。
男方年長女方15歲以上到30歲的階段,那就還需要翻倍。你要保證自己的資產和工作總收入多於女方100萬~200萬。我加了一個四川和上海的地域差異自變數在裡面。
上文中那個73歲的老頭兒,有自己的生意和資產,年入大概在100w出頭,他根本不愁愛情。他略微不符合公式的原因在於:他的女友是二婚有娃,且不漂亮,挺黑的,五大三粗。
所以,馬雲幾乎適配所有年紀的女生。
當然,年紀差的增長曲線也是一個函式曲線,我認為極限的峰值就是年入500w。即,無論你多大年紀,年入500萬可以拉平一切極限。
比如下面這兩位:
諾貝爾物理學獎對於你來說不重要,對於女生來說其實也不重要,但對於郭嘉來說很重要。
女生選擇他,很重要一個原因,我估計:楊教授一年不算資產的躺平收入都有500個w,這還是非常保守的估計。
還記得當初錢學森嗎?美國對他的定位是:價值兩個陸戰裝甲師。你可以把錢學森理解為弱化版喬峰。你可以把楊教授理解為現代版錢學森。
楊教授如果想要,他可以買重慶來福士的頂躍,而歐教授說他不是買不起,而是鎮不住。
不用槓我,槓就是你對。
注意:顏值差和年紀差不能相乘,最多隻能相加。
所以,一個七分女面對一個五分男,內心各種不爽。哪怕她青春耗散,她也要找一個比她年收入多100萬的男人。
而六分女是最沒有自知之明的群體,你如果找一個大你5歲以內,且顏值5分左右的男士。只要代入上面的公式,這樣的男人只需要比你多收入20萬就夠了。
然而這種男士,她們正眼都不會瞧一下。
6分女需要找比她大10歲,或者顏值4分,完全不能看的男士,才能獲取200萬的年收入差距。
顏值4分的男士很少,至少在我們讀者群裡,很少看到4分男,大多都是5分。除非這個男人年過65歲,顏值才會降低到4分。又回到73歲老頭的案例,邏輯是閉環的,男人的顏值真的很扛歲月的折磨。
現實中,絕大多數女人對自己的顏值有過高評價,對男性的顏值評價又過低。
小仙女各個都認為自己是金晨、關之琳、范冰冰。實際上她就是一個5分女。
哪怕,你和上面三位女明星長得一模一樣,你也要注意年紀呀。上面三位女星20歲的時候9分,此後每過一年顏值遞減0.1~0.2分,目前的關之琳也是一位5分普通女性。
再次注意:一般情況,只要這裡沒有特別說明,男女之愛都是指婚育。不要拿你那500一次的愛情來槓我,槓我沒有任何意義,不會讓你多一個女友,也不會讓你多一個娃。
上面舉的兩個2000身家男士的例子,女方都給男人生了娃,70多歲照樣生。
四、結束語。
女生想上嫁,一定儘快儘早,用青春和顏值換取財富,本就是個市場行為,無可厚非。
關鍵是你要認清現狀呀。
好多女孩子,看到一個高學歷、好學歷,就給對方胡亂加分,你不尊重市場,一定會受到懲罰。男方也一樣。
還有些女孩子,男孩子家明明有幾千個w,儘管暫時在父母手裡,你都不正眼看他一下,同樣是不尊重市場,錯失良機。
當然,對於那種家境很好的女生,你們也可以反過來挑選。天地不仁,從不區別對待男女。
至於愛情,唉,你都淪落到出來相親了,還要啥腳踏車?
我從沒遇到過一位戀愛高手是透過相親結婚的,男女莫過如此。
相親不要看學歷和工作,太雞肋了。
再次道歉:有些觀點,實在很難接受。我們只講講真話。

加我工作微信,領投資筆記;預約直播,聽商業投資策略;關注公眾號,不錯過每天推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