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一段驚悚影片在華人圈廣泛流傳:一名中國留學生滿臉痛苦、被人勒頸灌水、疑似遭虐待。配文顯示,這是一場跨國綁架,發生在馬來西亞,綁匪索要贖金350萬元人民幣,威脅“不給錢就撕票、摘器官”。
但兩週後,事情發生了反轉:系兩名中國留學生涉嫌自導自演綁架,企圖向其中一人的父母勒索500萬元人民幣贖金,最終被警方逮捕。
據報道,18歲的中國留學生葉某在新加坡留學,4月30日入境馬來西亞後,向父母傳送了一段顯示其被毆打和勒頸的影片,聲稱遭綁架。
綁匪要求支付350萬元人民幣贖金,並威脅若不支付將“撕票”並摘取器官。
葉某的父母表示“綁匪一直獅子大開口索取天價贖金和定金,而我曾因心繫兒子安危而嘗試放低姿態答應透過支付寶支付人民幣10萬元,但卻被綁匪拒絕,不僅如此,綁匪還反過來怒罵我把他們當乞丐打發。”
最終,這對夫妻未支付贖金,趕赴馬來西亞報警。警方在48小時內逮捕一名嫌疑人並救出A。

值得注意的是,據馬媒報道,在案發前,葉某的家人並未察覺異常。但其母程女士透露,今年3月,葉某曾回國探親,期間私下向外公坦承自己疑似陷入“殺豬盤”,並試圖借款4萬元人民幣還債。外公當時拒絕了他的請求並訓斥了他,但並未把這一情況告知其他家人。直到這次“綁架”事件發生,她才將前後串聯起來,懷疑可能存在關聯。

而綁匪張某則在被捕後,聲稱自己並不知道事件的真實目的。他辯稱,今年3月接到一通自稱“中國公安”的電話,指控其涉及盜用信用卡詐騙案,並指示他前往馬來西亞拍攝“反詐宣傳片”以抵消刑罰。他表示,自己只是按指令在酒店和油棕園拍攝了毆打一名中國男子的影片,然後發給對方,具體用途並不清楚。
葉某早有資金困境記錄,而張某作為名校學生,卻聲稱接到一通陌生電話便獨自飛往馬來西亞,並在陌生環境中“聽人指揮”拍攝暴力影片——這一行為在常理、風險判斷和受教育背景上都難以解釋。
而且兩人均在新加坡留學,但作案卻選在馬來西亞。從作案邏輯來看,規避新加坡警方的高壓執法與技術追蹤,很可能是他們跨境操作的直接動機。
馬來西亞在資訊監控、酒店安檢、落地追查等方面相對寬鬆,從新加坡陸路入境柔佛只需一小時,不僅方便落腳,更便於製造“人間蒸發”的假象。顯然,這不是倉促決策,而是選準了地點,配合劇本,精心謀劃。
這些線索拼起來,指向一個明顯的疑問:這是不是一場自導自演?
然而,調查發現,A與另一名23歲的中國留學生張某合謀偽造綁架事件。影片中的傷痕是用紅色顏料偽造的,且A在影片中未被矇眼,顯示其與“綁匪”相識。
葉某今年18歲,來自中國廣東省佛山市,是家中獨子!父母在迪拜經商,可以說是不折不扣的富二代。
葉某的代理律師拉美斯表示,葉某的母親想向警方要求銷案,因此希望能為葉某爭取保外候審。同時,拉美斯說,葉某在新加坡留學,其父母目前現身法庭,因此潛逃風險很低,希望能夠降低保釋金。
本案的審判員阿魯茲表示,現階段葉某母親的撤案請求不是法庭考慮的重點;由於目前兩名被告都不認罪,因此裁定兩名被告以每人3萬令吉(約合人民幣1.8萬元)的金額,並在兩位馬來西亞人的擔保下,保外候審。
法院命令兩人交出護照,案件定於5月27日審理。
此事件在社交媒體上引發熱議,網友們紛紛表達震驚與憤怒:
-
“這不是惡作劇,而是嚴重的犯罪行為,必須依法嚴懲。”
-
“父母辛苦賺錢供孩子留學,孩子卻用這種方式‘回報’,令人心寒。”
同時,也有網友呼籲關注留學生的心理健康和家庭教育問題:
-
“留學生在海外面臨巨大壓力,學校和家庭應加強心理輔導和溝通。”
-
“家庭教育不能只關注成績,更要注重孩子的道德觀念和法律意識。”
法律專家指出,偽造綁架並勒索贖金屬於嚴重犯罪,可能面臨嚴厲的法律制裁。此案提醒公眾,法律底線不可逾越,任何違法行為都將受到懲罰。
心理學專家則表示,留學生在異國他鄉容易感到孤獨和壓力,若缺乏有效的心理支援,可能導致極端行為。家庭和學校應共同關注留學生的心理健康,提供必要的支援和引導。

END

給你帶來最新雙語國際趣聞時訊
出國必備英語知識和學習技巧
&育兒心得和留學資訊
請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