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我們叫她“小11”,那是她在《怪奇物語》中的名字,也是全球劇迷認識她的方式;
後來,我們叫她“福爾摩斯小姐”,因為在大銀幕上,她變成了麥考夫·福爾摩斯和夏洛特·福爾摩斯的妹妹;

今年,我們開始叫她“11”,隨著《怪奇物語》步入第四季,她的角色已然成熟。
而她也從劇組的片場寶貝,成長為老資格演員,一邊指導著更年輕的孩子如何演繹自己,一邊向著製片人穩步邁進。
她是米莉·波比·布朗,一個我們看著長大、且越來越無法忽視的狠角色。


夢想之地好萊塢
米莉·波比·布朗出生在西班牙,但卻是一朵地道的英倫玫瑰,她也不太會說西班牙語,因為四歲時就隨家人回到了英國。
多年後米莉才對公眾吐露了一個秘密:
在英國讀書期間,她遭遇了校園霸凌,這份童年陰影不但讓她變得敏感早熟,也讓她下決心要離開英國。
去哪裡?好萊塢!

與《怪奇物語》中實驗室製造出來的、總在面臨“我是誰”的“小11”Eleven不同,米莉似乎是那種天生就知道自己想幹什麼的孩子。
其實當演員這事兒她從一回英國就開始籌備了,跟著電視節目唱唱跳跳是小丫頭米莉的日常,也讓父母看到了她的決心。
於是在米莉八歲那年,父母傾盡所有、舉家搬到了美國弗洛裡達州,米莉尚顯稚嫩的雙腳踩在了好萊塢之路的第一節臺階上。

為了獲得更多試鏡機會,九歲的米莉開始跟著迪士尼頻道的節目學習美式英語。
從誇張的青少年腔到饒舌說唱,米莉努力打磨掉自己的異鄉客外殼,也換來更多廣告和影視作品的試鏡機會。

在《奇境傳說》中,她是金髮蓬蓬裙的童年愛麗絲,洋娃娃般的面孔,眼神中卻帶著一股狠勁兒;
到了驚悚氣氛的《寄居者》中,米莉扮演離家流浪的小女孩麥迪遜,光憑眼神和詭異站姿就能讓電視機前的大人們心慌意亂;

大熱美劇《海軍罪案調查處》《摩登家庭》和《實習醫生》的客串機會,給了米莉更多的刷臉機會。
雖然此時她依然遵循著好萊塢的規則、努力扮演著蘿莉的角色,但她同時具備的早熟、不馴也為選角導演們留下了深刻印象。

“小11”改變一切
《怪奇物語》的導演達菲兄弟在看過米莉的資料後,基本就認定了她,但有個問題讓兄弟倆很擔心:
一頭金色長髮的米莉肯不肯讓自己變成一個平頭小怪物。
Eleven的平頭形象,是致敬[瘋狂的麥克斯4:狂暴之路]中查理茲·塞隆扮演的弗瑞奧薩。
達菲兄弟認定這個造型會讓Eleven更好地向觀眾傳遞一種原始的力量感,所以,不剃頭就只能換人。

[瘋狂的麥克斯4:狂暴之路],弗瑞奧薩
果然,當達菲兄弟第一次向米莉的母親(同時也是她當時的經紀人)提出這個要求時,她非常猶豫。
大家都喜歡洋娃娃、天真蘿莉,母親擔心這個小怪物形象會影響米莉今後的試鏡機會。

不肯輕易罷休的達菲兄弟乾脆直接跟米莉談了一下,不料米莉非常爽快地答應了。
按理說,當時她還不到可以觀看[瘋狂的麥克斯4]的年紀,但卻準確地說出了達菲兄弟的意圖:
“我願意剃頭髮,我覺得這個造型這會讓我充滿力量。”

得到在《怪奇物語》中扮演Eleven的機會,對於米莉·波比·布朗來說是人生重大的轉折點。
這部劇不僅給她在全球帶來了知名度,更讓她結識了一位至關重要的忘年交:薇諾娜·賴德。

我們無法推斷是童星經歷、曾被霸凌的遭遇還是什麼其他原因,但曾經被捧上雲端、又狠狠跌入谷底的賴德確實對米莉一見如故。
只要不拍攝,她就會和米莉躲在一旁聊個不停,從喜歡的音樂到對人生的苦惱,她們有著太多共同話題,沒人能介入她們之中。

米莉也很驚訝自己可以與大名鼎鼎的賴德培養出這段友誼,她承認:
在對的未來規劃中,賴德給她了很多中肯的建議,讓她受益匪淺。
“薇諾娜現在是我第二個媽媽,我遇到什麼問題都可以向她求助。”

左耳住著精靈
《怪奇物語》劇組有個不成文的規定:
當米莉埋位準備開拍時,導演喊“開機”會喊得格外大聲,因為米莉左耳的聽力近乎於零。
這是她從出生就伴隨著的聽力缺陷,雖然父母也盡力為她治療,但她的左耳聽力還是一步步退化、直到完全聽不到聲音。
米莉從沒說過自己經歷這一切時的心路歷程是什麼,但她曾說:
我的左耳聽不見聲音,我想是因為裡邊住著精靈。

從她隨後的發展來看,左耳聽力障礙確實沒有束縛住她的腳步。
達菲兄弟無數次提過:
米莉在臺詞方面下的工夫,令成年演員都頗為讚許。
因為聽力障礙,米莉有時會因環境音的干擾而聽不清對手的臺詞,很容易影響到大家的配合,怎麼辦呢?
她用了最笨、也是最有效的方法:把對手的臺詞也背下來。

而剛跟米莉合作的演員,尤其是小演員們,基本都被告知米莉的左耳失聰,大家最初會很放不開,小心翼翼、怕冒犯了她。
米莉發現後,也採用了最有效的方法:主動和大家打成一片。

你會在她的社交軟體看到她釋出的劇組日常:唱歌跳舞、饒舌比賽,她永遠是主意最多、笑聲最響亮的那個。
夥伴們不再亦步亦趨、與她隨性自在地來往。
在融洽的氣氛中,米莉發覺自己或許真的有能讓人開心的能力,畢竟,她的左耳住著精靈呢。

請你們聽我說
《怪奇物語》大熱並橫掃頒獎季後,米莉確實有了更多的選擇權。
[哥斯拉2:怪獸之王]這種史詩級的好萊塢怪獸片,也把女二號的位置雙手奉上。
她在大銀幕內拯救哥斯拉、對抗怪獸,在大銀幕外則向著“好萊塢規則”這頭巨獸發起了挑戰。

2017年,米莉在好萊塢遭遇了第一次嚴重打擊。
她非常渴望得到[金剛狼3:殊死一戰]中勞拉(X-23)這個角色,即使無論從哪個方面看,她都具備暴力蘿莉勞拉的特質,但選角導演們這次沒有青睞她。

[金剛狼3:殊死一戰],勞拉由達芙妮·基恩飾演
接著就是熱度席捲全球的《權力的遊戲》的試鏡,最終落選讓米莉一蹶不振。
因為她也是這部劇的忠實擁躉,落選意味著她可能再也沒機會出演《權力的遊戲》了——畢竟劇集已經接近收官。
這次落選帶給她何種沮喪呢?
米莉說:差點退出演藝圈的那種。
雖然她沒有指出她試鏡的具體是哪個角色,但劇迷們基本都聯想到了“小熊女”萊安娜·莫爾蒙,一個早熟、冷靜、酷到不行的蘿莉,確實也非常適合米莉。

《權遊》“小熊女”由貝拉·拉姆齊飾演
兩次關鍵的落選,讓米莉開始重新審視橫在自己面前的好萊塢巨獸,這裡有自己的規矩,打不過,就加入。
所以當2019年,[福爾摩斯小姐:失蹤的侯爵]開始籌備時,除了擔任女主角外,米莉·波比·布朗的名字還出現在了製片人的位置上。
米莉擊碎了好萊塢規則的一道年齡界限,以15歲的年紀成為了最年輕的製片。

雖然嚴格來說,[福爾摩斯小姐]就是一部好萊塢青春片,但是在英倫範兒和福爾摩斯家族光環的加持下,有了不一樣的味道。
米莉說:
她就是想看看一個在密探哥哥和神探哥哥雙向壓制下長大的女孩,將如何為自己爭取權益。

[福爾摩斯小姐]卡司很強,匯聚“超人”亨利·卡維爾、山姆·克拉弗林,以及哥特風老牌玫瑰海倫娜·伯翰·卡特。
米莉在這些赫赫有名的大人中游走,自在隨意,她已經不是當年在片場處處都需要別人指點、關照的小姑娘了。
當片中的伊諾拉·福爾摩斯生機勃勃地按照自己的節奏成長時,米莉也在按自己的步伐堅定前行。

[福爾摩斯小姐]的口碑雖不算上乘,但票房和流媒體播放成績都相當亮眼,米莉的製片人之路起步很成功,續集已安排。

我會震驚所有人
2022年,[奇妙物語]第四季在萬眾期待中迴歸,已然身姿曼妙的米莉身邊,又多了一個剃著平頭的小演員馬蒂·布萊爾。
這個與她當年頗有幾分相似的小姑娘,在片場如小影子般追隨著米莉,她飾演的是閃回中的Eleven,某種程度上來說,就是在扮演曾經的米莉。

曾有記者詢問米莉:這麼年輕就如此深度地參與到影視作品的幕後製作中,她的訣竅到底是什麼?
米莉回答:一切隨心,即以你的心去感受其他的演員。
在指導布萊爾的表演時,米莉對她說:
“讓我帶著你經歷我所經歷的一切,你自然就會變成我。”

她確實做到了,布萊爾的每一步表演,米莉都深度參與其中,甚至連布萊爾尖叫的鏡頭,她也躲在牆後一起尖叫。
這種感覺很奇妙,卻讓米莉對錶演有了新的審視。
“這很奇妙,好像我已經很老了,老到指導別人怎麼扮演年輕時的我。”
米莉半開玩笑看著遠處的布萊爾,突然又對鏡頭做了一個鬼臉,18歲的老演員,慨嘆起來竟有些凡爾賽的味道。

是啊,真奢侈,很多人的18歲,還在大學中抉擇未來,米莉已經從好萊塢這所學校畢業,正式走上機關密佈又機會多多的好萊塢工坊。
作為被觀眾看著長大的孩子,18歲的米莉也意味著必須面對明星所要面對的一切。

四年前,米莉正式公佈了自己的第一個男友、流行歌手雅各布·薩多利斯,八個月後,這對小情侶分手,米莉也彷彿經歷了某種成人禮。
隨後,橄欖球選手、貝克漢姆家的二公子、邦·喬維家的三公子紛紛被八卦週刊和狗仔隊計入米莉的緋聞男友名單中,而她,除了官方的“只是好友”說辭外不置可否。
再加上時尚彩妝品牌的開發、與潮流服裝的合作、出席饒舌演唱會、參與明星合集,米莉把這好萊塢的規則玩的通透,舉手投足像足了女明星的派頭。

而隨之而來的強大輿論關注,也被米莉合理為己所用。
從2016年開始,米莉就積極參與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發起的各項慈善事業,為維護青少年權益——尤其是反校園霸凌事業出力。
她用盡一切逃離了當年被霸凌的陰影,也希望可以幫助更多人一起走出那無邊的黑暗,因為她時刻記著:
我可是有著為別人帶來歡樂的能力的。

在《時代週刊》評選的百大影響力人物中,米莉·波比·布朗又成為了最年輕的入選者。
這個頭銜,比最年輕的製片人更酷。
因為這代表著,無論是電影人米莉·波比·布朗,還是明星、慈善名人米莉·波比·布朗,都已確定好自己的前行之路了。

《怪奇物語》第四季第二部分,7月1日下週五迴歸,看起來!

▼
▼
【推薦閱讀】
從[寄生蟲]看韓國半地下文化|東亞國「私生飯」往事|“婚姻是什麼?長期賣春合約。”|那一晚,人質和劫匪幹了個爽|男女通吃的人,都長什麼樣?|中國人“不能公開談性”簡史|生而為女球迷,我很抱歉|男人看女人幹架時,卻在幻想寬衣解帶|女人們能穿上褲裝,用了幾百年時間|論臺灣髒話裡的“幹你孃”|我懷念,曾經有個坦蕩的色情片盛世|出軌這種事,當然要組團才划算|歡迎來到,偉大的攝像頭時代|噫,韓國男人“好羞恥”|易烊千璽怎麼了|《少年的你》裡的性隱喻,看懂了嗎?|銀幕上的臉,是一個人的終極裸體|我喜歡,80年代這個肌肉裸男|去他*的世界,做新一代“垮掉”|這是我戒掉雙十一的第三個年頭|《小丑》與鏡子的曖昧關係|日本人“斷袖分桃”往事|兩個男的搞在一起都能幹嘛|昆汀「抄」了,昆汀又「抄」了|愛是永恆的,但相愛不是|島國電影怪奇片名大賞|西方「亂倫畸戀」源流考|不是“媽蟲”,是驕傲的全職媽媽|只有獨立的女人,才配得上這條裙|「伍迪·艾倫式」話癆片簡考|霓虹燈與髒亂的暴力美學恰天生一對|那些跟明星上床的女孩,後來怎樣了|星戰是一齣外太空的家庭倫理肥皂劇|朱亞文這身衣裳,怎麼像太監?|自有性幻想以來就有觸手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