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這部名叫《One Big Beautiful Bill》的法案,厚達940頁,比《魔戒》三部曲加在一起還長,不少的議員根本沒仔細研讀就投了票,有人後悔、有人裝傻、有人賭上自己的政治生涯,有人用自己的一票換來家鄉油田鑽探特權。川普親自凌晨打電話下最後通牒、共和黨在參議院僅靠副總統的那票才僥倖過會、眾議院民主黨領袖使用“魔法一分鐘”演講8小時也沒有激起什麼浪花——這是美國立法?
但熱鬧背後,有深刻的制度邏輯:這場看似荒誕的拉鋸,不是民主的破敗,恰恰是它活著的證據。

你可能以為美國立法是一場正襟危坐的民主儀式,但在2025年夏天,這部叫《One Big Beautiful Bill》的法案(以下簡稱OBBB)告訴我們:錯!立法現場其實更像是《甄嬛傳》X《魷魚遊戲》X《權力的遊戲》——只是舞臺設在華盛頓DC,演員換成了穿西裝的議員們。
“大而美法案”,光名字就透露著一股川普式的浮誇。也是,這部預演算法案厚達940頁,摞起來都能當枕頭用,夾雜著3.8萬億美元的減稅與開支計劃,預計未來十年或使聯邦債務增加4.5萬億。它的透過,被川普陣營稱為“愛國大勝利”;而民主黨則稱之為“2025赤字大爆炸法案”,法案還有個外號叫“反向羅賓漢”,意思是從窮人嘴裡奪走牛奶,送去給開賓利的那位。

2025年7月4日,唐納德·特朗普總統在華盛頓特區白宮提交了一項全面的支出和稅收法案,被稱為“一項偉大的美麗法案”
然而,這部法案最精彩的,不是內容,而是它的透過過程——這是一齣明打暗鬥、軟硬兼施、冷氣催票、深夜威脅、宵夜換票的超級政治真人秀。OBBB法案不僅是特朗普的立法試金石,更是對當下美國政體張力的放大鏡。

熱鬧的議會,幾人歡喜幾人怒?
法案甫一登場,參議院民主黨領袖舒默祭出一招史詩級的拖延戰術:“給我念,從頭唸到尾!”

參議院書記官15小時讀完整本法案
可憐的參議院書記官,平常連星巴克選單都念不全,如今卻被迫逐字逐句朗誦這本比《金翅雀》還厚的財政鉅著,結果耗時整整15小時,相當於聽完《魔戒》三部曲有聲書的一半。有議員聽著聽著就睡了過去,也有議員在角落裡偷偷刷起了手機,更有工作人員調侃道:“聽完這份法案,我懷疑自己得了ADHD。”

參議院民主黨領袖舒默
不過,這倒也不算純耍賴,這是戰術。舒默說得直白:“如果共和黨不告訴美國人民這法案裡寫了什麼,那我們就來讀給全美聽。”這通神操作,還真叫民眾發掘出一些“隱藏”條款:比如,法案第278-279頁寫著“未來十年禁止州政府制定AI相關法規”。有趣的是,這條隱藏款連共和黨內部的鐵桿議員瑪喬麗·泰勒·格林也給坑了,她事後在社交媒體上大呼:“我要早知道這事兒,肯定投反對票啊!”原來,一些共和黨議員連自己投票贊成的東西都沒讀過,堪稱“盲盒立法”。

共和黨議員瑪喬麗·泰勒·格林
更魔幻的是川普自己也翻了車。他居然在Truth Social上怒罵法案裡的“綠色稅收抵免”,稱其為“左翼環保主義的屈服”——問題是,這份法案可是他自己力推的。

川普總統登上空軍一號
另一邊,眾議院民主黨領袖哈基姆·傑弗里斯也不遑多讓。他動用少數領袖投票前演講的所謂“魔法一分鐘”權力,霸屏了整整8小時44分鐘——重新整理了國會該項演講紀錄。這“魔法一分鐘”,名字浪漫,內容卻硬核,讓人想起小時候看《名偵探柯南》,每次柯南說“真相只有一個”時,都彷彿開啟了長達十幾集的推理大戰。傑弗里斯現場朗讀了數百封來自底收入選民的抗議信件,痛斥法案將砍掉醫療補助、糧食券等社會安全網,還點名那些來自搖擺區的共和黨議員,明晃晃放話:“我們在2026年選舉裡,不會忘記你們這張票。”他也算是為民主黨埋下了中期選舉翻盤的伏筆。

美國國會眾議院民主黨領袖哈基姆·傑弗里斯發表長達8個多小時的演講,破了紀錄
雖然民主黨沒能阻止法案透過,但是也拔掉了兩顆”眼中釘“:一個是“十年內禁AI監管”,另一個是干涉司法獨立的條款。在立法賽道上被迫陪跑的他們,竟也削掉了“巨無霸”的一部分脂肪,也並非一無所獲。何況,在政治上,他們也贏得了鏡頭、贏回了一些選民的心。

“大而美”法案充滿爭議
共和黨這邊也不閒著。白宮幕僚和川普親信們開展了全天候、無死角的遊說攻勢。這可不是一般的談判,簡直就像美劇《紙牌屋》現實版。
這出戲的總導演本就是特朗普。自命為“交易大師”的他,當仁不讓地親自監製、編劇、主演,他不時在Truth Social上做現場直播,用全大寫字母怒吼:“MAGA陣營不高興,你們會丟票!!!”有議員坦言:“這比我當年競選失敗還恐怖。”
那幾天川普就像《魷魚遊戲》的操盤手,躲在臺下,拎著電話,玩著生死遊戲。凌晨五點,川普就起床辦公,親自給搖擺不定的共和黨議員們打電話、發推特、玩“軟硬兼施”。據說,為了對付幾位特別頑固的議員,川普親自召見,還動用行政權力來拉攏對新能源專案不滿的保守派。議員們剛進總統辦公室,川普便笑眯眯地招呼:“夥計,坐吧,這次的法案可是‘愛國法案’,7月4日前必須透過。你不支援,就是不愛國啊。”總統的舌頭比華爾街交易員的手指還靈活。“不支援?那你初選別想過!”“你缺的不是資訊,你缺的是態度。”——據說這類話他一晚上講了不下二十次。

川普的兒媳勞拉·特朗普
緊接著,川普又順手塞給共和黨議員們一堆承諾:新能源專案審查可以拖,財政預算開支可以限制,甚至承諾“未來選舉資金的支援力度”。聽到這句話,共和黨議員誰敢不買賬?因為共和黨全國委員會掌管競選資金的人不是別人,正是川普的兒媳婦勞拉·特朗普。於是,議員們心照不宣,紛紛改口:“咳,其實我一直都挺支援總統的……”川普這種玩法,說好聽點叫政治手腕,說難聽點,就是“我黨的錢,我家說了算”。你說這是政治勒索?不,是親情賦能。
在投票當晚,樓裡的空調特別低,女議員們裹上羽絨服還扛不住,助手只好拿來毛毯和熱水袋。有議員哆嗦著說:“我支援這法案的唯一理由,是快凍死了。”
這不是誇張。據傳,那一夜,國會大樓的空調比阿拉斯加的冬天還冷,比議員的投票立場還不穩定。
眾議院的表決現場更是一場心理戰。

眾議院自由黨主席安迪·哈里斯(中)批評了參議院版本的法案
議長邁克·約翰遜一邊喝功能飲料Celsius,一邊宣佈:“我們有總統本尊、副總統、律師團隊,還有行政機構預算主管沃特在現場答疑解惑。”所以,今天,我們慢慢投,一票一票耗,直到你們累、你們凍、你們餓。
這一拖就是七個小時,重新整理美國國會“歷史最長程式性投票”的紀錄。這種“放羊式投票”戰術,讓投票大廳變成了一個巨大的政治牢籠。
不少議員最開始投的是反對票,但熬著熬著看到別人陸續轉向,也就陸續妥協了。南卡議員拉爾夫·諾曼原本堅決反對,但在一次深夜“會談+雞翅”的組合攻勢下突然倒戈,彷彿剛剛刷了一輪“政治拼多多”,終於拼單成功。佐治亞州的安德魯·克萊德原本是槍械極右派,他一度想塞進個條款,讓短管步槍免註冊,沒被採納後本欲拂袖而去,結果被約翰遜議長“溫言相勸”,也回到了統一戰線:“不如先過案再說。”

佐治亞州的安德魯·克萊德
肯塔基議員托馬斯·馬西是最硬核的“釘子戶”,堅持反對法案,理由是“赤字太高”,與川普公開對峙。有傳聞說,川普多次威脅要用超級PAC支援馬西的對手參選。當川普的電話打過去時,馬西開門見山地問:“總統先生,我還有選擇嗎?”電話另一頭傳來川普特有的調侃聲:“馬西別再演了,我們都知道你想在選區裡刷存在感。”馬西最終在程式性投票中鬆口——明面反對,程式上放行,玩得相當老辣,成就了華盛頓DC獨創的“中間投票藝術”。不過,也有政壇人士調侃:“這不是立場轉變,是恐嚇成功。”


肯塔基州眾議員托馬斯·馬西因反對該法案的早期版本而激怒總統
川普與德州眾議員奇普·羅伊也曾公開互懟。總統甚至表示應該有人在黨內初選中挑戰羅伊,稱他“只是另一個沒什麼才華的野心家”。但在法案談判過程中,兩人竟能共事。羅伊對此回應道:“這就是政治,本來就是這麼回事。我們現在相處得很好。”最終,羅伊投了贊成票,許多原本持反對意見的議員也紛紛轉向支援。

眾議員奇普·羅伊最終投票支援該法案

共和黨眾議員拉爾夫·諾曼和奇普·羅伊投票反對將稅收法案移出眾議院規則委員會
投票結束後,議長約翰遜欣喜若狂,甚至在國會大廳裡播放起了歌曲《Y.M.C.A》,眾議員們跟著節奏擺動,頗有“勝利大遊行”的味道,來自路易斯安那州的共和黨議員斯卡利斯甚至模仿起川普經典舞步,引來一片掌聲與笑聲。

眾議院多數黨領袖史蒂夫·斯卡利斯(路易斯安那州共和黨人)和其他共和黨人慶祝該法案在眾議院獲得透過
整場立法程序不如說是一次“眾議員團建大會”。有交易、有情緒、有宵夜、有宛如HR式的一對一“績效溝通”。咳,國會山上的每一張票,背後都有一段“劇本”。

除兩名共和黨眾議員外,其餘所有共和黨人都投票批准了這項鉅額法案

眾議院議長邁克·約翰遜展示了最終投票結果

共和黨議員喬希·霍利儘管反對該法案中醫療補助資金公式的改變,但仍表示支援該法案

參議院多數黨領袖約翰·圖恩本
參議院的戰局更是詭譎。焦點鎖定在幾位關鍵議員身上:
·阿拉斯加的麗莎·穆爾科斯基;
·緬因州的蘇珊·柯林斯;
·北卡的湯姆·蒂利斯;
·肯塔基的蘭德·保羅。
其中,穆爾科斯基一開始堅決反對,直到法案中悄悄塞進了幾個“阿拉斯加定製”條款:新增油氣鑽探稅收優惠、捕鯨業稅收豁免、以及保留清潔能源抵免。穆爾科斯基立刻轉身站隊,轉身之利索,估計連鯨魚看了都要忍不住點贊。面對媒體時,她更是直言:“是的,我為阿拉斯加換來了東西,不然你們以為我投票幹嘛?”這種“就地標價”的談判方式,稱得上華盛頓政治的一門古典藝術,美國政治專有術語稱之為:pork barrel politics(豬肉桶政治)。別說交易,連空氣裡都飄著等價交換的味道。

麗莎·穆爾科斯基在對該法案投贊成票後向媒體發表講話
保羅與科林斯則堅持投反對票。保羅批評法案將導致鉅額赤字,科林斯則認為法案削弱了Medicaid。另一位重量級議員蒂利斯在投票前發表退役宣告:“我不會再連任了。”然後投了反對票,彷彿在說:“我也不怕你們了。”不得不說,他是少見的政壇硬骨頭。

肯塔基州共和黨議員蘭德·保羅

蘇珊·柯林斯(Susan Collins)-她是美國參議院最後一位“特立獨行者”,也是參議院中資歷最老的女性

北卡羅來納州共和黨參議員湯姆·蒂利斯宣佈不再尋求連任
當100名參議員陷入50比50僵局時,按照美國憲法第一條第三款第四項的規定,副總統作為參議院議長,必須登場投下決勝一票——這時機之精準,堪比足球比賽第90分鐘換人登場,一腳定乾坤。歷史上,副總統曾投下數百次關鍵的決勝票。這種權力可以發揮極大作用,使行政部門能夠直接影響立法結果。而這次,萬斯,這位鄉下男孩也是牢牢抓住機會得償所願,徹底完成了自己從暢銷書草根作者到國會山定海神針的轉型。

副總統JD Vance抵達國會大廈投出決定性一票
7月4日前透過,是川普親定的“愛國日大限”。沒人敢質疑他的時間表。因為這個法案,不只是“預算案”——它更是一封給選民、給捐款人、給MAGA鐵粉的情書:我還在拼,我還在贏。

2025年7月4日,唐納德·特朗普總統在華盛頓特區白宮簽署了一項全面的支出和稅收法案,被稱為“大而美法案”
OBBB法案簽署儀式安排在7月4日,美國獨立日。此時,儘管海外危機尚未解除、美國與多國仍在談判貿易協定,該法案在政治上的重大影響正在浮現,一些共和黨議員私下擔心:削減醫保或將影響本區選民,並可能在來年中期選舉中反噬自身,但這些都不妨礙川普繼續意氣風發,指點江山,他一手拿筆,一手指天:“今天,是偉大的勝利日!”週五,川普在白宮舉行國慶野餐,邀請軍人家庭共度節日,一架B-2隱形轟炸機(曾參與襲擊伊朗核設施)飛越慶典場地。全美看直播的群眾,不禁要問一句:“這到底是預算案簽字,還是川普的《學徒》真人秀?”

2025年7月4日,四架F-22飛機在華盛頓特區白宮參加飛行表演,紀念獨立日

共和黨人在唱歌、擺舞、做手勢。議員們在攝像頭前笑得燦爛,彷彿剛剛贏了一場“美國好聲音”。其實,這一切安排都是為了競選——川普不僅贏下法案,更拿到了下一輪競選的敘事權。
如果說美國政治是一臺喜劇機器,那這場OBBB的立法過程堪稱其近年最高產出:既有《Veep》式諷刺,又有《紙牌屋》式權謀,更有一點《荒野生存》的瘋癲。你若笑它混亂,就得敬它真實。

是的,這一切——從徹夜投票到冷氣凍人,從副總統壓哨到議長送宵夜,從總統半夜打電話到眾議員在鏡頭前自爆讀錯法案——都在陽光下發生,都有錄影,有直播,有記錄,有反對,有拉鋸。正是因為有分權、公開、透明的制度設計,才讓這些交易、抗爭、遊說、討價還價能被普通民眾看見,聽見,討論。這不是民主的墮落,而是它活著的證據。


美國政治最值得尊敬的,可能不是它的優雅,而是它的不遮醜。在這個人人都有麥克風、每段話都能上傳YouTube的時代,民主制度的精妙不在於它完美,而在於它允許“亂中求解”,公開醜態,透明失態——並信任民眾擁有辨別是非的能力。
制度的力量,從來不在於塑造一個乾淨無瑕的政治劇本,而在於它能容得下爭吵、愚蠢、荒謬、甚至諷刺——卻依然能前行。正如丘吉爾所說:“民主並非最好的制度,卻是最不壞的制度。”而這場“大而美法案”的立法大戲,正完美詮釋了這句話的真諦。


2025年7月4日,美國獨立日華盛頓DC大遊行
至於這部“大美麗法案”,究竟會不會成為大漂亮國財政的“赤字大爆炸”?歷史會給出答案。而我們這些“吃瓜群眾”,且繼續盯著這出華盛頓肥皂劇的下一季預告——因為在這個制度裡,觀眾,也是參與者。(完)

綠庭集團是一家活躍於中美市場的投資管理公司,聚焦於資產的價值再造,三十年的成長和歷練,締造了獨有的價值和優勢。近年來公司在原不動產、不良資產業務基礎上,關注生命健康領域的發展機遇。
官網:www. greencourtgroup.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