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黛西讀者專屬抽獎 🎁
領課後來留言板隨便說幾句
或在【黛西讀者大本營】曬單
截團後共揪出18個姐妹送禮物
怎麼參與在文末細說


文 | 黛西
今天早上幹了一碗元宵,正式以“胖三斤”過完了這個年,先祝網際網路姐妹們事事圓圓!
▼ 是不是也是你們的同款早餐?

之前寫文章說,年前刷了很多簡歷,但面試一輪後,選了一位簡歷沒那麼牛,但說話有邏輯有條理,溝通成本低的姑娘。
這些年無數次感嘆,一個人的表達能力,對一件事的走向和成敗,可以起到多麼關鍵的作用,真的是讓人從小到大受益的軟實力。
餅餅上幼兒園的時候,這個感受還不深,但她上學以後我真是體會到,表達能力強的娃優勢太明顯了。
無論是課堂發言,還是和同學相處,包括在各種機會和場合下可以好好推銷自己,遇到衝突能講明白前因後果,能清楚說出來自己的訴求,都離不開表達能力。
這些帶來的直接結果就是,給人印象更深,更容易被老師“看見”,和同學關係處得更好,是個特別吃香的“外顯能力”。
而且它是一種“終身能力”,以後面對同事,客戶,領導,合作方,投資人,成年人的世界更沒有那麼多耐心和寬容,一個電話能不能說清楚重點,一個訊息能不能講明白需求,一場談判能不能說服別人,很大程度上靠的是表達。
但是,表達能力帶來的這些優勢,不像學好語數外、擁抱AI科技那麼“明顯”,所以重要性經常被低估。
這兩年測評了市面上不少口才課,說句得罪人的,大多都是練習腔調和發音,訓練颱風的嘴上功夫。

但我認為真正的表達能力,不是嘴皮子功夫,也不是拿腔拿調,甚至目的也不是旁徵博引,出口成章。
而是思維的邏輯性,條理性,會抓重點,會結構化表達。
“怎麼說”只是表達的途徑,“怎麼思考”才是表達的核心。
按照這個標準,我覺得可以稱得上“提高表達能力”的課,就是今天想推薦給你們的豌豆表達。

之前經常被你們問到豌豆表達,過年那會兒我說在留言板許願吧,有個老讀者的願望,居然是讓我安排豌豆表達。😂

不過我還是想說,別人覺得好白搭,你覺得好才行。
彆著急報名,先領試聽課讓娃感受一下👇,從幼兒園中班到小學四年級都有合適的級別難度。

領試聽課的48小時內,會有顧問老師電話聯絡約課,注意接聽哈。
免費試聽是僅限新使用者的,也就是之前沒有在豌豆表達上過,如果是老使用者想領試聽課,需要換個手機號。

目錄
一)被低估的表達能力
二)為啥推薦豌豆表達課
三)豌豆表達怎麼上課
四)黛西讀者專屬福利

一)被低估的表達能力
我一直覺得,表達能力不是孤立存在的,也不是為了某個任務去練的,它滲透在學校和生活的方方面面。
之前和一個科創比賽的評委聊,他跟我透露說,作品佔40%,路演答辯佔60%。
一個獲獎作品之所以能脫穎而出,除了idea和設計本身,很大程度依賴於,你能不能把創作的整個心路歷程,條理邏輯清晰地講出來,去說服評委,還要應付評委的現場提問挑戰。
很多人覺得,表達不就是說話麼!孩子大了,自然就說得溜了!
還真不是。
“把話說清楚”不是一個容易事兒。
你要會抓重點,條理清晰,會結構化表達,讓人既能明白你想說什麼,又能理解你為啥這麼說。
很多成年人都做不到這些,我在工作中就遇到過這樣的人。
去年我在展會看中了一款桌遊新品,第一感覺很有意思,約了品牌方給我詳細介紹。
他一開口,我就開始煩躁了。
沒頭沒尾,一上來就說怎麼出牌,講了一堆算分細節和特殊情況,我頓時對這個桌遊一點兒興趣也沒了!
我也沒留面子,直接跟他們指出來問題,他們又臨時喊了另一個人來講。
幾句話就把我的興趣拉回來了,哦,原來是這麼回事兒!這麼好玩兒!
桌遊還是那個桌遊,區別就在兩個人的表達能力上。
其實後面換的人不如前面那麼能說,但他的表達邏輯更好,更加結構化,而且很擅長抓重點,思路非常清晰,讓人一下子就能get到他的點。
介紹產品是這樣,在學校和老師同學溝通、參加班級競選、展示自己的作品,進入職場了參加面試、搞定客戶、創業拉投資、合夥人談判,也都是一樣的道理。
只要跟人接觸就避免不了表達,表達能力好的人,既能為自己爭取機會,也能給別人節省時間。

二)為啥推薦豌豆表達課
看我影片的姐妹兒經常誇我,沒想到你不光文筆好,口才也那麼好!

但其實我很清楚,我不屬於傳統意義上的“好口才”。
論證一個觀點,不丟主線,還要讓人有興趣聽完,一定不是靠“口才”,而是邏輯思維能力。
這種能力是可以透過刻意練習提升的,這也是想給你們推薦豌豆表達的主要原因——練的不是嘴皮子功夫,而是邏輯思考能力、結構化表達方法。
豌豆表達課的設計有兩條主線。
🍪 一條主線是邏輯思維。
教孩子各種表達策略,透過反覆練習,學會怎麼抓重點,用什麼樣的順序表達,讓策略變成思維方式。

🍪 另一條主線是文法和詞彙。
每節課都會教一些新詞兒,豐富表達的內容。

課上練習的表達場景,大多是孩子平時經常接觸的,比如自我介紹、競選、演講、介紹棋盤遊戲,很快能夠學以致用。

接下來詳細說說,這兩個主線是怎麼貫穿一節課的。

學的是方法思路,不是說話套路
豌豆表達課上,老師會拆解不同的表達策略。
比如幼兒園大班的娃,描述一個故事通常會非常凌亂,東一句西一句,抓不到重點。
這個年紀可能連“重點”兩個字都不理解,怎麼引導他們抓重點呢?
用要素。
時間、地點、都有誰、在做什麼、結果是什麼,這五個要素串起來,就成了一個主線清晰的簡單故事。

然後引導娃思考,故事裡人物的語言、動作、心情是怎麼樣的。
把這些再加進去,一個小故事,就變成了一個生動的小故事。

學會了這樣的表達策略,再做學校的“看圖說話”練習就輕鬆太多了。
再比如S3級別的課上,用了一個單元四節課來學習自我介紹。

一開始我挺不理解的,自我介紹這麼簡單的一個事,為啥要用四節課學?
完整看了四節課的內容,才發現這裡面有多少門道。
自我介紹很簡單,但怎麼介紹可以讓人印象深刻、容易記住你、讓人“看見”你,一點兒也不簡單。
很多人自我介紹,無論大人還是孩子,上來就羅列自己的一堆特點和成就,但這就是典型的“自嗨”,別人一個都記不住。
所以在這節課一開始,老師就讓孩子練習“抓重點”。
先讓孩子羅列自己所有的特點,然後篩選出三四個你覺得最有特色的。

明確了重點,再學習怎麼表達這些特點,可以抓住人的注意力。
比如可以根據自己的特點,給自己取一個有畫面感的“別稱”,比單純用形容詞描述特點,給人的印象更深。

再比如用數字和場景突出特點。
“我喜歡跳繩”這種描述沒啥存在感,而“我已經跳斷了8根跳繩”一下子就讓人注意到了你。

表達不只是關乎內容本身,場合和物件也很重要。
跟朋友介紹自己,和參加競選、參賽路演要做自我介紹,方法當然不同。

哪裡不同,怎麼根據不同的場合和物件變通,在課程裡都有涉及,一個自我介紹就有這麼多可講的學問。

豌豆表達的每個單元,都是這樣層層遞進的方式,帶著娃一步一步掌握表達策略和思維邏輯,理解不同策略的使用場景。


從表達順序,到表達結構
豌豆表達有一條隱藏的進階邏輯,從掌握語言的順序,到運用語言結構,帶著娃從學會表達,到高階表達。

先學會說全一件事的要素,然後是說清楚一件事的過程。

這些熟練之後,才是學更復雜的表達邏輯,和結構化的表達。

課程裡設計了各種場景,讓娃學會面對不同的資訊量,如何用不同的結構表達清楚。
比如介紹故宮,屬於是資訊量超大的情況。

這麼龐大的建築群,如果按順序從進門說,幾天也說不完,咋辦呢?
老師用思維導圖,把表達的邏輯拆開。
先說整體,包括概況和佈局。

比如故宮是一個長方形的建築群,是明清兩朝帝王生活和工作的地方,中間有三大殿,後面有御花園等等等等。

再說區域性,主要建築有哪些,這些建築什麼特色,什麼功能,有辦公的,有辦慶典的,還有沒事兒閒逛的。

這其實就是《金字塔原理》裡講的表達結構,先整體後具體,先結論後原因,先大局後細節。

如果反過來,資訊量沒這麼大,比如介紹一個文物或一幅畫,又是完全不同的表達結構。
▼ 比如介紹文物,除了文物本身還可以說它的背景來歷,豐富表達的維度

這些不同的表達結構,都是在案例場景裡學習的,比如介紹人,介紹景點,解說比賽,講解規則等等,把方法遷移運用在生活中。

從說服別人,到高情商溝通
豌豆的表達策略不限於單向輸出,也涉及了很多雙向溝通的場景。
比如你跟別人想法不同,除了要考慮怎麼論證自己的觀點,表達自己的訴求,還要學會怎麼傾聽別人的意見,怎麼回應對方的想法。

“傾聽”和“回應”真挺打動我的,好的表達者首先應該是一個好的傾聽者。
在與人溝通中,別上來就瘋狂輸出論點,要學會先傾聽對方的觀點,先把對方的話接住,再表達你的觀點,別人會更願意聽進去。

這已經是屬於高情商表達了,很多成年都沒有這樣的“段位”,甚至連需要“傾聽”和“接住話”的意識都沒有。
太多的溝通不暢,不是因為“說不清”,而是因為“不會聽”,不會共情他人。
這種高情商表達是循序漸進的,從入門級別就把“心情”和“感受”作為一個最基本的要素,融入到了表達裡。

到了後面的溝通策略,孩子自然就會把他人感受考慮進去,理解為什麼“傾聽”和“共情”在溝通中那麼重要。

表達能力不是一個孤立存在的語言能力,而是邏輯、情商、語言的綜合能力。

三)豌豆表達怎麼上課
豌豆表達是小班直播課,一個班4-8個娃,保證每個娃在課上都有練習表達的機會。

課堂氛圍很開放,沒有標準模版和標準答案,孩子可以自由發揮的空間很大,孩子們相互啟發,還能激發出來更多創意。
按照年齡分成了四個級別。

👉 S3適合幼兒園中班以及大班,重點是學會和“我”有關的表達。


▼ 上下滾動檢視更多 ▲
比如描述自己的情緒,按順序說清楚一件事情的重點,觀察身邊的事物後來描述。

👉 S4適合小學一年級,學習更流暢的表達,對課上看圖寫話會有很大幫助。


▼ 上下滾動檢視更多 ▲
比如學用“故事五要素”講一個完整的事情,學會表達感謝、愧疚、喜愛這些情緒,還會拆解經典故事,體驗兒童詩,學習裡面刻畫人物表達情感的方法。

👉 S5適合小學二年級,從這個級別開始,就涉及到很多結構化的表達策略了,對娃的思維能力、條理性和邏輯性都是鍛鍊。


▼ 上下滾動檢視更多 ▲
比如用思維導圖拆解想要表達的內容,從不同的角度論證自己的觀點,用不同的策略回應對方的提問,有策略的拒絕別人。

👉 S6適合小學三四年級,這個級別會學到更多高階的技巧,不只是單向表達,還會接觸到雙向溝通的技巧,甚至是辯論策略。

▼ 上下滾動檢視更多 ▲
比如怎麼透過高效的提問,做一次出彩的採訪,學會用“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的方式進行勸說。

再比如怎麼有理有據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同時有理有節地反駁別人的觀點,這在辯論中非常有用。

這個級別還會教孩子怎麼構建一個故事,如何列提綱、篩選素材、擴寫文段,設定故事的背景、規則、形成完整架構。


四)黛西讀者專屬福利
彆著急直接報課,先領試聽課感受一下👇,領課48小時內,會有顧問老師電話聯絡約課,注意接聽哈。

試聽完可以聯絡顧問老師,贈送價值29.9元的30集《中華歷史故事》的虛擬錄播課,有效期2年。

試聽完如果覺得不錯,可以直接找顧問老師報正課,除了官方的福利機制,還有黛西讀者專屬福利,另外我也買了一個很好玩燒腦的禮物送給你們,科學罐頭的解密遊戲智慧方陣。

最後還少不了喜聞樂見的抽獎福利,一共18份。
領了試聽課,來留言板隨便說幾句,或者來咱們【黛西姐妹大本營】曬訂單或上課截圖,截團後在留言板揪出8人,大本營揪出10人,每人送一隻可可愛愛的豌豆抱枕,兩邊抽獎可以同時摻合。

先掃碼新增小夥伴進【大本營】,黛西小夥伴回頭會在群裡說曬單活動和細則,之前已經進過任意一個大本營就不用重複進啦。

微信的精選留言數量有限,無論你的留言是否被精選,都有機會中獎的。
中獎名單將於3月份公佈,請姐妹們星標公號,這樣才能不錯過推送,不要中獎了沒來領,那就太可惜啦。

開團時間:2月12日20點-2月19日24點
根據廣告新規,本文包含推薦內容和購買連結(俗稱團文),屬於廣告分類
請姐妹們理性消費,維護家庭和諧
雖然我和公眾號主體均非銷售方,但我非常關心你的跟團體驗,收到團品後有任何問題,請一定要聯絡黛西客服,千萬不要忍,更不要怕麻煩我。
任何售後問題,我們都會認真瞭解情況,幫姐妹們反饋給銷售方及責任方,盡我們最大能力協助大家與其溝通和解決問題。
有事別一個人扛,答應我做彼此的天使,比心❤️
找黛西客服最方便的通道是在服務號「黛你一起bu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