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英雄輩出,天才遍地的時代。
董小姐已經神秘消失,又一個天才少女橫空出世。
今年5月,重慶大學釋出文章表揚8位國家獎學金獲得者,其中化學工程專業大四學生劉某喬的履歷格外亮眼:
14篇SCI論文(包含5篇頂級一區期刊)、3項國家發明專利,還拿過全國化學實驗競賽大獎。對於一個本科生來說,這已經不是學霸不學霸的問題了,而是神童轉世的級別。

更讓人歎為觀止的是,透過知網查詢可知,劉某喬最早參與的專利申請是在2016年——當時她才讀初中。
再仔細看,那是一項由重慶大學和重慶七中共同申請的專利,13歲的劉某喬位列第三發明人,排在她前面的人名叫劉某華,是重慶大學教授。
相信看到這裡,但凡是個有社會經驗的人都會犯嘀咕:劉某喬、劉某華,這倆人難不成是親戚?果然中國國情從不會顛覆常識,這位劉某華,確實是是劉某喬的父親。

在劉某喬掛名的14項專利中,12項專利的第一發明人都是劉某華,劉某喬只是共同發明人;發表的13篇論文裡,父親的名字也頻繁出現,而劉某喬從未當過第一作者。
學生參與導師專案掛名並不罕見,但本科生能掛名14篇高水平論文實屬異常。更有人發現,她部分論文的研究方向(如冶金工程)與本科專業(化學工程)關聯度不高。
綜上資訊可以推測,劉某華是不是一位好教授,咱不知道,但咱可以斷定,他一定是位高瞻遠矚好父親,木蘭上戰場,卷卷有爺名,劉喬發論文,篇篇有爹名。
面對質疑,校方僅回應“正在調查”,但輿論早已沸騰:“初中生能搞冶金專利?這是把專利當生日禮物送嗎?”“SCI論文第三作者也算科研成果?那實驗室小白鼠都能評院士!”
有網友指出,若查實學術資源輸送,涉事教授涉嫌違反《科研誠信案件調查處理規則》,但關鍵在於,誰能查,誰又敢查?
從前,一個村出個大學生要敲鑼打鼓;現在,小學生手持專利、初中生狂發SCI已成高門貴子“新常態”。
這些曠世神童大都有兩個共同點:一是錦衣夜行,非常低調,但凡偶爾有高調者、曝光網路者,立馬就會被“全網蒸發”,消失得無影無蹤,猶如驚弓之鳥,生怕別人嫉妒眼紅似的。
二是家境優渥,父母至少有一位大權在握。也不知當真是基因更好還是教育更優質,門閥世家兩步一神童,寒門子弟百步無芳草!
古人質問“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皇帝尚不敢答,而今門閥貴族們給出的答案卻是如此赤裸:文人學者的女兒寫著“屎尿屁”笑頂光環,高校教授之子還在上學便攻克癌症課題。
教育資源成為家族私產,學術頭銜變成“世襲爵位”,寒門學子擠破頭考上的985,不過是學閥子弟想溜達便溜達的“後花園”。
那麼問題來了——就像先有雞還是先有蛋一樣。董襲瑩、韓佳澎、劉喬之流,她們是先出生成為某些人的女兒,還是先在孃胎里長成了天才?
很顯然,問題很嚴重。魏晉時期“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的門閥政治,正在學術界借屍還魂。
但某些人別忘了,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今天的中國,可不是士族林立的南北朝!
董小姐、劉小姐都可以跑,熱搜也可以撤。
可天下悠悠眾口,怎麼破?
喜歡燕公子文章的話,請多支援燕公子推薦的龍井茶啤哈,點選下方影片即可,感謝。